一种可转动的猪尾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27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转动的猪尾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猪尾圈,尤其涉及一种可转动位置的新型猪尾圈,属于纺织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猪尾圈是纺织机械中的常用配件,其主要作用是引线过丝,确保纤维丝在其表面滑动顺畅,其主要的性能要求是降低纤维丝在其表面滑动时阻力,减小纤维丝的磨损;同时,自身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普通的猪尾圈大多由弯头和连接头组成,两者分别单独制造,并通过焊接工艺实现连接。猪尾圈一旦安装完毕,其相对位置很难进行调节,在纺织机械中,由于机器安装时存在的精度误差以及长时间、高强度的连续工作,很容易使络筒、瓷轮、跳线器等配件之间的产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引起引线误差。此时,普通的猪尾圈不能够实现相对位置的调节, 降低了纺纱的精度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转动的猪尾圈,该猪尾圈中连接管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猪尾圈能发生相对转动,有利于克服外部因素引起的精度误差,提高纺织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本发明是一种可转动的猪尾圈,该猪尾圈包括猪尾管和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的内管一端通过焊接工艺与猪尾管相连,另一端插入外管内腔,所述的内管可在外管内腔中转动,从而起到调节猪尾圈角度的目的,所述的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锁紧螺母,旋合该锁紧螺母可实现内、外两管的相对固定。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外管端部对称设置开口槽,便于内管的插入和锁紧。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外管端部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实现内、外两管的相对固定。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外管内腔的深度约为8_12mm,孔径略大于内管的直径。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可转动的猪尾圈,该猪尾圈结构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该猪尾圈能够相对机架发产生转动,有效的调节了引线角度,克服了由于配件松动或老化引起的引线误差,提高纺织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转动的猪尾圈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可转动的猪尾圈外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猪尾管,2、连接管,3、内管,4、外管,5、锁紧螺母,6、开口槽,7、外螺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转动的猪尾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可转动的猪尾圈外管的结构示意图;该猪尾圈包括猪尾管1和连接管2,所述的连接管2由内管3和外管4组成,所述的内管3 —端通过焊接工艺与猪尾管1相连,另一端插入外管4内腔,所述的内管3可在外管4内腔中转动,从而起到调节猪尾圈角度的目的,所述的内管3与外管 4之间设有锁紧螺母5,旋合该锁紧螺母5可实现内、外两管的相对固定。本发明中提及的可转动的猪尾圈的连接头2中外管4端部对称设有开口槽6,该结构便于内管3的插入和锁紧,开口槽6在铣床上加工成型;同时,外管4端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7,通过外螺纹7与锁紧螺母5的配合,实现内、外两管的相对固定;该外螺纹7可在车床上车削加工成型;外管4内腔的深度约为8-12mm,其孔径略大于内管3的直径,两者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当猪尾圈需要调节角度时,首先,拧松锁紧螺母5;其次,松动内管3,并向上拔起一定距离;然后,转动内管3至所需位置;接着,按下内管3,使内管3端面贴合外管4的内腔底部;最后,拧紧锁紧螺母5,使内、外两管产生固定。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可转动的猪尾圈,其特点是该猪尾圈结构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该猪尾圈能够相对机架发产生转动,有效的调节了引线角度,克服了由于配件松动或老化引起的引线误差,提高纺织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转动的猪尾圈,该猪尾圈包括猪尾管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的内管一端通过焊接工艺与猪尾管相连,另一端插入外管内腔,所述的内管可在外管内腔中转动,从而起到调节猪尾圈角度的目的,所述的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锁紧螺母,旋合该锁紧螺母可实现内、外两管的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猪尾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端部对称设置开口槽,便于内管的插入和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的猪尾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端部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实现内、外两管的相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猪尾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内腔的深度约为 8-12mm,孔径略大于内管的直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转动的猪尾圈,该猪尾圈包括猪尾管和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的内管一端通过焊接工艺与猪尾管相连,另一端插入外管内腔,所述的内管可在外管内腔中转动,从而起到调节猪尾圈角度的目的,所述的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锁紧螺母,旋合该锁紧螺母可实现内、外两管的相对固定。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可转动的猪尾圈,该猪尾圈结构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该猪尾圈能够相对机架发产生转动,有效的调节了引线角度,克服了由于配件松动或老化引起的引线误差,提高纺织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D01H13/04GK102443906SQ20111028262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孙健 申请人:吴江秦邦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