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缆绳材料的组份与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7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性能缆绳材料的组份与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缆绳材料的组份与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HPNC高性能改性尼龙缆绳材料,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绳行业中,尼龙树脂纤维是制造缆绳的主要材料之一,虽然尼龙作为当今第一大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磨、耐溶剂、耐油等优点,但尼龙树脂尤其是尼龙6,存在熔体粘度低、熔体牵伸强度差、干态冲击性能较差,吸水率大等弱点。这些弱点导致了尼龙有效牵伸成形的加工难度,因而就无从涉及缆绳的性能如何。为此人们通过弹性体与尼龙6共混的方法对尼龙6进行了改性,提高了尼龙6的综合性能。国内外通用的尼龙改性材料是EPDM、EPR、SEBS、ABS以及各种聚烯烃,但用这些材料对尼龙6进行改性,其加工工艺复杂,需要先将这些非极性冲击改性剂与马来酸酐接枝,赋予其极性和化学反应性,再与尼龙6进行熔融挤出共混。这种共混路线存在如下缺点一是·人力和物力消耗大; 二是马来酸酐与冲击改性剂接枝时会造成环境污染;三是所得的改性尼龙6的力学性能下降很多。为适应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能否找到一种改性工艺简单、改性成本低廉、改性性能卓越的改性剂和改性方法,从而得到具有高强度、高冲击,低吸水和优良加工性能的缆绳材料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针对目前普通尼龙缆绳材料在改性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缆绳材料的组份与工艺。它通过选用新型的改性剂、增容剂和合理的加工工艺,对尼龙6 进行了共混改性,从而使其缺口冲击强度和低温冲击性能远远大于以往的抗冲击改性尼龙材料,并超过尼龙11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施它选用“壳-核”型共聚物冲击改性剂和高效反应型增容剂对尼龙6进行共混改性,并通过动态微交联反应挤出法加工工艺制成。所述共混改性的组份为尼龙6占93. 5 94%、“壳-核”型共聚物冲击改性剂占2. 8 3. 2%、高效反应型增容剂2. 8 3. 2%;所述加工工艺为称重混和一反应共混挤出一切粒一包装。
与传统的共混改性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环保清洁等优点。同时所获得的缆绳材料具有抗冲击性强、综合性能优越等显著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选用“壳-核”型共聚物冲击改性剂和高效反应型增容剂对尼龙6进行共混改性。 按尼龙6占93. 5 94%、“壳-核”型共聚物冲击改性剂占2. 8 3. 2 %、高效反应型增容剂2. 8 3. 2%的比例进行称重混和,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熔融反应挤出,再经过切粒包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性能缆绳材料的组份与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份为尼龙6占93. 5 94%、“壳-核”型共聚物冲击改性剂占2. 8 3. 2%、高效反应型增容剂2. 8 3. 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缆绳材料的组份与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为称重混和一反应共混挤出一切粒一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缆绳材料的组份与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HPNC高性能改性尼龙缆绳材料,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它选用“壳-核”型共聚物冲击改性剂和高效反应型增容剂对尼龙6进行共混改性,并通过动态微交联反应挤出法加工工艺制成。所述共混改性的组份为尼龙6占93.5~94%、“壳-核”型共聚物冲击改性剂占2.8~3.2%、高效反应型增容剂2.8~3.2%;所述加工工艺为称重混和→反应共混挤出→切粒→包装。与传统的共混改性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环保清洁等优点。同时所获得的缆绳材料具有抗冲击性强、综合性能优越等显著特点。
文档编号D07B5/00GK103013096SQ2011102886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洪玉兰 申请人:洪玉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