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改性涤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64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改性涤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化工原料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新型改性涤纶。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申请号为201010181030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内刚外柔改性聚酯纤维,该纤维由强度高、模量高的P E T为纤维芯层,由模量低、手感柔软含机制白竹炭的P T T呈沿纤维纵向分布3 - 6条纤细柔突条状绒毛皮层制成;所述的纤维芯层按质量比4 5 %至6 5 %的P E T与条状绒毛皮层按质量比3 5 %至5 5 %含纳米级机制白竹炭的P T T 制成复合结构的白色改性聚酯纤维;所述的条状绒毛皮层是按质量比4 %至I O %的高纯度白竹碳粉与按质量比9 O %至9 6 %的P T T粉体混合均匀熔融制成,且使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保湿、绒毛细腻、柔软暖感和负氧离子及远红外线功能;它能实现P T T和P E T的优势互补和取优补劣,纤维的综合性能十分突出,是一种内刚外柔、吸湿性、保湿性、染色性良好,具有负氧离子及远红外线功能的P T T / P E T白色复合结构改性聚酯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改性涤纶,能够解决传统涤纶耐吸附性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改性涤纶,所述改性树脂的生产原料包括高纤维涤纶、石棉纤维、氧化剂和硫化机;所述高纤维涤纶占原料百分比的80-90%,石棉纤维占原料百分比的2-4%,氧化剂占原料百分比的5-10%,硫化机占原料百分比的3-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剂为活性氧化锌。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硫化机为液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用其制作的复合滤材对空气中的各种微尘、霉菌、花粉具有非常好的过滤效果,用其制作的非织造布产品还具有保鲜功能,其可以和棉、毛、麻等天然纤维混纺,织成机织布、针织布,用于制成各种内衣、服装、袜子、被子、枕头、床垫、口罩等用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I
一种新型改性涤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经混合、挤出制成高纤维涤纶80% ;
石棉纤维4% ;
活性氧化锌10% ;
硫化剂6%。实施例2
一种新型改性涤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经混合、挤出制成
高纤维涤纶90% ;
石棉纤维2% ; 活性氧化锌5% ;
硫化剂3%。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用其制作的复合滤材对空气中的各种微尘、霉菌、花粉具有非常好的过滤效果,用其制作的非织造布产品还具有保鲜功能,其可以和棉、毛、麻等天然纤维混纺,织成机织布、针织布,用于制成各种内衣、服装、袜子、被子、枕头、床垫、口罩等用品。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改性涤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树脂的生产原料包括高纤维涤纶、石棉纤维、氧化剂和硫化机;所述高纤维涤纶占原料百分比的80-90%,石棉纤维占原料百分比的2-4%,氧化剂占原料百分比的5-10%,硫化机占原料百分比的3-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改性涤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活性氧化锌。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改性涤纶,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机为为液态硫化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改性涤纶,其生产原料包括高纤维涤纶、石棉纤维、氧化剂和硫化机;所述高纤维涤纶占原料百分比的80-90%,石棉纤维占原料百分比的2-4%,氧化剂占原料百分比的5-10%,硫化机占原料百分比的3-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用其制作的复合滤材对空气中的各种微尘、霉菌、花粉具有非常好的过滤效果,用其制作的非织造布产品还具有保鲜功能,其可以和棉、毛、麻等天然纤维混纺,织成机织布、针织布,用于制成各种内衣、服装、袜子、被子、枕头、床垫、口罩等用品。
文档编号D01F1/10GK102677216SQ2011102967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周建国 申请人:常熟市申华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