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及编织方法

文档序号:171912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及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和用于编织该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及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编织机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绳la,收绳装置2a,纱线4a,纱座轨道5a,纱座A 和B。纬纱管放在纱座A和B上,纱座A和B通过传动系统带动作旋转运动,纱座A沿曲线 1,-31,-29,-27,-25,-23,-21,-19,-17,-15,-13,-11,-9,-T -5,-3,-1,作顺时针旋转运动,纱座 B 沿曲线 2,-3,-16,-7,-14,-11,-12,-15,-10,-19,-8,-23,-6,-27,-4,-31 ’-2’作逆时针旋转运动,纱线如在交织区3a互相交织成绳la,通过收绳装置加将成品绳 Ia引出,用传统编织机制作绳时,纱座A和B在纱座轨道fe上的运行轨迹周长在1- !的范围,绕行一周需要1-2秒时间,编织绳类织物速度慢,产能低,成本高,而且用传统编织机制作的绳,表面形状单一,透气性能差,纹路单一,如图2所示,由于编织方法仅为左右旋转纱线交叉编织而成,因此表面光滑,当用作鞋带、衣物绑系材料时,摩擦力小,易松脱,同时,由于绳织物中纱线之间没有相互串套联系,受到拉伸时容易变形,尺寸稳定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编织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方法。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编织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包括纱线1和纱线 15,导纱器2和导纱器14、小圆环套筒3、小曲柄连杆机构4、上滑座5、下滑座7、机器台面6、 大曲柄连杆机构8、小圆环支撑杆9、大圆环支撑杆10、大圆环11、小圆环12、导纱孔13、大圆环套筒16、织针17、针筒18、卷取装置20、针筒三角系统21,其中所述的小圆环套筒3安装在编织机的顶部机器台面6上部,小圆环套筒3可在上滑座5上旋转,小圆环套筒3下部安装有两个小圆环支撑杆9,小圆环12安装在小圆环支撑杆9的底端,两个小圆环支撑杆9 的距离与小圆环12的直径相同,小圆环直径为3-5cm,当小曲柄连杆机构4带动小圆环套筒 3摆动时,小圆环套筒3带动小圆环支撑杆9和小圆环12摆动;大圆环套筒16安装在编织机的顶部机器台面6下部,大圆环套筒16可在下滑座7上旋转,大圆环套筒16下部安装有两个大圆环支撑杆10,两个大圆环支撑杆10的距离与大圆环11的直径相同,为5-lOcm,大圆环11安装在大圆环支撑杆10的底端,当大曲柄连杆机构8带动大圆环套筒16摆动时, 大圆环套筒16带动大圆环支撑杆10和大圆环11摆动;大圆环11和小圆环12通过各自的传动装置带动作往复摆动,大圆环11和小圆环12的摆动方向相反,可做30-180度往复摆动;纱线1穿过导纱器2从小圆环套筒3内部进入小圆环12上的导纱孔13,再引入到织针 17上;纱线15穿过导纱器14直接从大圆环11上的导纱孔13引入到织针17上;织针17安装在针筒18上,由针筒三角系统21带动作垂直往复运动,针筒三角系统21的压针深度可以根据线圈密度要求在2-8mm范围内上下调节,对应线圈密度变化范围80-50线圈/纵行, 针筒18固定在小口径针织机的机架上,处于静止状态,卷取装置20位于针筒18的底部,由独立的传动装置带动。本发明所述的小口径针织机为市售产品,可以是DH CKD06型编织机。用本发明所述的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方法如下步骤1 纱线1穿过导纱器2从小圆环套筒3内部进入小圆环12上的导纱孔13, 再引入到织针17上;纱线15穿过导纱器14直接从大圆环11上的导纱孔13引入到织针17 上;步骤2 大圆环11和小圆环12通过各自的传动装置带动作往复摆动,大圆环11 和小圆环12的摆动方向相反,可做30-180度往复摆动,即纱线1通过编织机上部的小圆环 12上的导纱孔13和纱线15通过大圆环11上的导纱孔13,在往复摆动条件下引入到织针 17上,摆动角度大,花纹倾斜度大,摆动角度小,花纹倾斜度小;步骤3 调节线圈密度,密度变化范围50-80线圈/纵行,然后插在针筒18上的织针17作上下往复运动,将纱线编织成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19 ;步骤4 卷取装置20将编织好的绳卷取,从而得到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用本发明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及编织方法制备的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19为线圈结构,其线圈花纹与绳织物的边线成30-60度倾斜角,线圈密度可以在 50-80线圈/纵行内变化。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编织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克服了传统编织机输送纱线方式固定不变,纱线直接编结织物密度不可变、绳织物表面形状单一的缺陷,编织速度提高了 4-5倍;本发明所述针织绳织物的编织方法把往复摆动纱线输送和织针编织结合起来,线圈倾斜度可变,密度可调;用本发明设备及方法制备的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绳织物纹路多样,表面形状多变,由于针织绳织物中纱线相互串套在一起,受到拉伸时尺寸稳定,缩水变形率小于1%,可广泛用鞋、衣物等产品紧固件。


附图1为传统的编织机(走马机)编织机构附图2传统的编织机(走马机)制作的绳附图3本发明针织绳织物编织机构附图4实施例一花纹倾斜度30度的孔眼绳织物附图5实施例二花纹倾斜度60度的细密绳织物附图6实施例三花纹倾斜度45的中等密度绳织物其中,A和B为纱座,Ia为绳,2a为收绳装置,3a为纱线互相交织成绳, 为纱线, 5a为纱座轨道,1和15为纱线,2和14为导纱器,3为小圆环套筒,4为小曲柄连杆机构,5 为上滑座,6为机器台面,7为下滑座,8为大曲柄连杆机构,9为小圆环支撑杆,10为大圆环支撑杆,11为大圆环,12为小圆环,13为导纱孔,16为大圆环套筒,17为织针,18为针筒,19 为针织绳织物,21为针筒三角系统,20为卷取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编织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包括纱线1和纱线15,导纱器2和导纱器14、小圆环套筒3、小曲柄连杆机构4、上滑座5、下滑座7、机器台面6、大曲柄连杆机构8、小圆环支撑杆9、大圆环支撑杆10、大圆环11、小圆环12、导纱孔 13、大圆环套筒16、织针17、针筒18、卷取装置20、针筒三角系统21,所述的卷取装置20由独立的传动装置带动,如图3所示。用上述编织设备制造针织绳织物的方法如下步骤1 纱线1穿过导纱器2从小圆环套筒3内部进入小圆环12上的导纱孔13, 再引入到织针17上;纱线15穿过导纱器14直接从大圆环11上的导纱孔13引入到织针17 上;大圆环直径5cm,小圆环直径3cm ;步骤2 大圆环11和小圆环12通过各自的传动装置带动作往复摆动,大圆环11 和小圆环12的摆动方向相反,都做180度往复摆动,摆动角度最大,花纹与绳织物的边线成 60度倾斜角;步骤3 调节线圈密度至80线圈/纵行,然后插在针筒18上的织针17作上下往复运动,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绳19,如图5所示;步骤4 卷取装置20将编织好的绳卷取。实施例二 用实施例一所述的用于编织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制造针织绳织物的方法如下步骤1 纱线1穿过导纱器2从小圆环套筒3内部进入小圆环12上的导纱孔13, 再引入到织针17上;纱线15穿过导纱器14直接从大圆环11上的导纱孔13引入到织针17 上;大圆环直径5cm,小圆环直径3cm ;步骤2 大圆环11和小圆环12通过各自的传动装置带动作往复摆动,大圆环11和小圆环12的摆动方向相反,都做30度往复摆动,摆动角度最小,花纹与绳织物的边线成30 度倾斜角;步骤3 调节线圈密度至50线圈/纵行,然后插在针筒18上的织针17作上下往复运动,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绳19,如图4所示;步骤4 卷取装置20将编织好的绳卷取。实施例三用实施例一所述的用于编织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制造本实施例针织绳织物的方法如下步骤1 纱线1穿过导纱器2从小圆环套筒3内部进入小圆环12上的导纱孔13, 再引入到织针17上;纱线15穿过导纱器14直接从大圆环11上的导纱孔13引入到织针17 上;大圆环直径5cm,小圆环直径3cm ;步骤2 大圆环11和小圆环12通过各自的传动装置带动作往复摆动,大圆环11 和小圆环12的摆动方向相反,都做105度往复摆动,摆动角度适中,花纹与绳织物的边线成 45度倾斜角;步骤3 调节线圈密度至65线圈/纵行,然后插在针筒18上的织针17作上下往复运动,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绳19,如图6所示;
步骤4 卷取装置20将编织好的绳卷取c
权利要求
1.一种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包括纱线(1)和纱线(15),导纱器(2) 和导纱器(14)、小圆环套筒(3)、小曲柄连杆机构0)、上滑座(5)、下滑座(7)、机器台面 (6)、大曲柄连杆机构(8)、小圆环支撑杆(9)、大圆环支撑杆(10)、大圆环(11)、小圆环 (I2)、导纱孔(13)、大圆环套筒(16)、织针(17)、针筒(IS)、绳织物(I9),卷取装置(20)、针筒三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圆环套筒(3)安装在编织机的顶部机器台面(6)上部,小圆环套筒(3)下部安装有两个小圆环支撑杆(9),小圆环(12)安装在两个小圆环支撑杆(9)的底端,当小曲柄连杆机构(4)带动小圆环套筒(3)摆动时,小圆环套筒(3)带动小圆环支撑杆(9)和小圆环(1 摆动;大圆环套筒(16)安装在编织机的顶部机器台面(6) 下部,大圆环套筒(16)下部安装有两个大圆环支撑杆(10),大圆环(11)安装在大圆环支撑杆(10)的底端,当大曲柄连杆机构(8)带动大圆环套筒(16)摆动时,大圆环套筒(16)带动大圆环支撑杆(10)和大圆环(11)摆动;纱线(1)穿过导纱器(2)从小圆环套筒(3)内部进入小圆环(12)上的导纱孔(13),再引入到织针(17)上;纱线(15)穿过导纱器(14)直接从大圆环(11)上的导纱孔(13)引入到织针(17)上,织针(17)安装在针筒(18)上,针筒(18)旋转,针筒三角系统上的三角带动织针(17)作垂直往复运动,针筒(18)固定在针织机的机架上,卷取装置00)位于针筒(18)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圆环套筒C3)可在上滑座( 上旋转,大圆环套筒(16)可在下滑座(7)上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小圆环支撑杆(9)的距离与小圆环(12)的直径相同,两个大圆环支撑杆(10)的距离与大圆环(11)的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圆环(12)的直径为3-5cm,大圆环(11)的直径为5_1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筒三角系统的压针深度为2-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编织设备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纱线⑴穿过导纱器⑵从小圆环套筒(3)内部进入小圆环(12)上的导纱孔(13), 再引入到织针(17)上;纱线(15)穿过导纱器(14)直接从大圆环(11)上的导纱孔(13)引入到织针(17)上;②大圆环(11)和小圆环(1 通过各自的传动装置带动作往复摆动,大圆环(11)和小圆环(12)的摆动方向相反;③调节线圈密度,然后针筒(18)上的织针(17)作上下往复运动,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绳 (19);④卷取装置OO)将编织好的绳卷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圆环(11)和小圆环(1 可做30-180度往复摆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编织方法制备的针织绳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织绳织物为线圈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编织方法制备的针织绳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织物的线圈密度为50-80线圈/纵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编织设备的编织方法制备的针织绳织物,其特征在于线圈花纹与绳织物的边线成30-60度倾斜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编织表面可变化的针织绳织物的编织设备包括纱线;导纱器;大、小圆环套筒;大、小曲柄连杆机构;大、小圆环支撑杆;大、小圆环;滑座;导纱孔;织针;卷取装置等,其中所述大、小圆环套筒可在各自的滑座上旋转,当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圆环套筒摆动时,大、小圆环套筒带动各自的圆环支撑杆和圆环摆动;大圆环和小圆环的摆动方向相反;本发明编织设备,把往复摆动纱线输送和织针编织结合起来,克服了传统编织机输送纱线固定不变,绳织物形状单一的缺陷,编织速度提高了4-5倍;本发明所述针织绳织物线圈倾斜度可变,由于针织绳织物中纱线相互串套在一起,受到拉伸时尺寸稳定,缩水变形率小于1%,可广泛用于鞋、衣物等产品紧固件。
文档编号D04B1/22GK102505312SQ20111034092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郑国烟 申请人:东莞百宏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