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竹节分布不匀的方法

文档序号:174323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竹节分布不匀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段彩竹节纱织物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竹节分布不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竹节纱纱线而言,按照竹节参数的设计可以分为规则竹节纱和模糊竹节纱两类。第一类竹节纱形成纬向竹节纱织物之后,比较容易在织物的表面形成规律性很强的竹节分布,在竹节循环长度比较短的情况下,容易在布面上面形成比较明显的类似于斜纹分布的竹节,被形象的称为“刮风”现象。第二类竹节纱是为了杜绝规律性竹节纱织物出现而提出的,从理论上可以杜绝规律性竹节分布的出现,目前应用较广,但是,实际生产发现,不同的参数设定仍然可能会在布面上出现分布不勻的竹节,在某些区域竹节集结成片,而某些区域又没有竹节分布口羽。这两种问题都属于竹节纱织物表面竹节分布不均勻性问题, 与竹节纱织物随意的外观要求相违背,是当前竹节纱织物生产的一个困难点。竹节分布不勻的现象只有当织物形成之后才能发现,再调整竹节纱的设计参数重新生产,造成巨大的浪费。随着段彩纱生产装置的不断完善、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相信能够生产出更加新型的、多元化的段彩纱品种。由于用段彩竹节纱开发的面料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所以该新产品的发展前景较广泛。段彩竹节纱除了具有传统竹节纱的风格以外,还通过色彩变化带来了大量不同效果的纱线,不仅富有层次变化与立体感,还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更符合时尚潮流,为后道的面料及服装加工搭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具有鲜明的色彩效果,富有层次的变化和立体感,工艺简单,织物手感柔软、透气性好、拉伸断裂强度适宜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竹节分布不勻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采用纺纱新技术的办法来优化段彩竹节纱的段彩和竹节效果,再通过适当的上机工艺参数来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的竹节分布。在EJM-128K 型环锭细纱机上,采用加装ZJ-5A型智能竹节纱控制装置,能够纺制出具备不同工艺参数的段彩竹节纱。由于后牵伸区过渡段的存在,将会对段彩竹节纱的段彩效果产生影响。通过长期实验已经得出ZJ-5A型智能竹节纱控制装置上进行合适的参数修正,可以使得所纺的段彩竹节纱线的彩纱和白纱区分明显,并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本发明分别采用2/1左斜纹组织(经密288根/10cm,纬密256根/IOcm)、^~复
合斜纹(经密296根/10cm,纬密2M根/IOcm)、2/2山形组织(经密308根/10cm,纬密 314根/IOcm)、麦粒组织(经密306根/10cm,纬密284根/IOcm)以及透孔组织(经密300 根/10cm,纬密314根/IOcm)进行织物织造。本发明所纺的段彩竹节纱呈现不规则独特的花式纱效果,在纱线轴向不仅有粗细变化,而且是有色彩不连续分布交替出现的花式花色纱。所织的织物面料表面竹节分布不勻较为勻整。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实际例子,我们进一步对本发明做出解释说明。首先,在加载了 ZJ-5A型智能竹节纱控制器的环锭纺细纱机上通过混纺的办法生产段彩竹节纱,普通纯棉精梳纱通过中罗拉喂入中钳口,有色粗纱经过后罗拉喂入中钳口与纯棉精梳纱在前区牵伸区成纱。在细纱工艺中,本发明通过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在进行参数输入过程中,对段彩竹节纱的竹节长度和基纱长度进行修正,竹节长度输入30mm,基纱长度输入140mm,300mm, 540mm,从而得到均纱线密度为^tex、竹节倍率为2. 5倍、竹节长度为48mm、基纱长度为 130mm,290mm,530mm的段彩竹节纱。通过控制彩纱的定量可以控制段彩系数在4% _7%,轮系系数在本例中的修正系数为80%,根据竹节所占循环周期的比例来适当调节轮系系数的修正系数。通过以上的工艺措施及调节,可以得出外观效果良好的段彩竹节纱。在进行参数设计时延长竹节循环周期。若原竹节周期为30个竹节/周期,可延长至50个竹节/周期甚至更多。这样可以改善所纺织物布面的勻整性。在上机织造时,分别采用2/1左斜纹组织(经密288根/10cm,纬密256根/IOcm)、
。复合斜纹(经密296根/10cm,纬密2M根/IOcm)、2/2山形组织(经密308根/10cm,
纬密314根/IOcm)、麦粒组织(经密306根/10cm,纬密284根/IOcm)以及透孔组织(经密300根/10cm,纬密314根/IOcm)进行织物织造。在引纬长度的设定上,采用不同的引纬长度,确定竹节周期根据规律性竹节与织物引纬长度有关的特性,在设计竹节循环周期时, 使每一竹节周期长度避开一纬长度的整数倍。以上所诉实施例子仅仅是本发明介绍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基于本发明,我们还可以进行拓展及进行许多的变形。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仅局限于此例,所有能从此发明直接导出的变形实例均可认为是该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竹节分布不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制作的段彩竹节纱呈现不规则独特的花式纱效果,在纱线轴向不仅有粗细变化,而且是有色彩不连续分布交替出现的花式花色纱,其制作方法工艺简单适用性强等特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竹节分布不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ZJ-5A型竹节纱伺服电机控制器上对段彩竹节纱的工艺参数竹节长度、基纱长度、轮系系数和段彩系数进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竹节分布不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机织造参数中,在引纬长度的设定上,采用不同的引纬长度,确定竹节周期根据规律性竹节与织物引纬长度有关的特性,在设计竹节循环周期时,使每一竹节周期长度避开一纬长度的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竹节分布不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织的织物表面竹节分布不勻较为勻整,具有传统竹节纱的风格以外,还通过色彩变化带来了大量不同风格的面料,富有层次变化与立体感。
全文摘要
一种优化段彩竹节纱织物竹节分布不匀的方法,通过对ZJ-5A型智能竹节纱控制装置上竹节长度、基纱长度、竹节倍率、轮系系数以及段彩系数进行合适的参数修正,可以使得所纺的段彩竹节纱线的彩纱和白纱区分明显。在引纬长度的设定上,采用不同的引纬长度,确定竹节周期根据规律性竹节与织物引纬长度有关的特性,在设计竹节循环周期时,使每一竹节周期长度避开一纬长度的整数倍。所纺的段彩竹节纱呈现不规则独特的花式纱效果,在纱线轴向不仅有粗细变化,而且是有色彩不连续分布交替出现的花式花色纱,所织的织物面料表面竹节分布不匀较为匀整。
文档编号D03D15/00GK102493091SQ20111041851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刘新金, 张洪, 徐伯俊, 沈娟, 苏旭中, 谢春萍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