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啫喱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25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流啫喱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短纤维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涉及气流啫喱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纺纱技术的发展,客户对纱线品质的要求愈渐提高,所以提高纱线强力、减少纱线毛羽成为关键。当前纺纱技术中,采用了更好的原料或通过加装昂贵的辅助装置能够明显提高纱线强力或减少纱线毛羽,但纱线的成本大大提高,改造不易,并且在生产中不易管理。气流啫喱纱线不仅富有层次变化与立体感,还具有强烈的光泽感,更符合时尚潮流, 可广泛用于装饰面料、服装面料,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时尚、个性、新颖的着装心理,还丰富了纱线品种,对纺织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开发气流啫喱纱织物能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增加了光彩,也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床上用品、卫生盥洗、窗帘挂帷、餐厨杂饰、地面铺饰、贴墙用品、家具覆盖织物方面都可涉及到气流啫喱纱线面料的使用,采用气流啫喱纱的织物更具有特殊的品位。为此,开发出更多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气流啫喱纱织物新品种,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为我国纺织行业的革新和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新的气流啫喱纱织物及其加工方法,开发具有特殊风格的气流啫喱纱织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在环锭纺细纱机牵伸装置下游,通过气流使纺纱三角区内的纤维重新排列并把露出于纱身的纤维卷入纱体内,然后又把啫喱用于纺纱生产中,啫喱使纱线毛羽软化进而贴服,并且使纱线中由里到外的纤维相互粘结,纱体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减少了纱线的摩擦并增加了纱线的强力,因此生产出气流啫喱纱线,并在小样机上完成织物的织造;此纱线可直接进入织造工序,织造时断头率会明显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所述纱线经过细纱工序改造纺制成的气流啫喱纱。
在织物织造过程,本发明分别采用3/3经重平组织(经密310根/10cm,纬密320 根/IOcm)、3/1斜纹组织(经密310根/10cm,纬密328根/IOcm)以及2/2山形斜纹组织 (经密308根/10cm,纬密314根/IOcm)进行织物织造。
本发明所述织物具有挺括感、有光泽感,富有层次的变化和立体感,工艺简单,织物硬挺、抗褶皱、透气性好、强力大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实际例子,我们进一步对本发明做出解释说明。首先,在普通环锭纺细纱机上进行简单的技术改造,通过安装在车台面上的气流和啫喱润滑板,纱线通过气流的旋转,施以纱线一定捻度并减少了纱线毛羽、提高了条干均勻度,再从啫喱润滑板表面滑过,从而有利于毛羽贴服,增加纱线强力。在细纱工艺中,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气流啫喱纱毛羽比传统环锭纱降低百分之八十以上,气流啫喱纱的强力比环锭纱高百分之八十,条干比环锭纱优一个等级。
在上机织造中,本发明所述气流啫喱纱织物经纬纱全部可采用无上浆直接织造; 根据3/3经重平组织、3/1斜纹组织以及2/2山形斜纹组织的上机图进行合理的织物织造。
以上所诉实施例子仅仅是本发明介绍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基于本发明,我们还可以进行拓展及联想,进行许多的变形。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仅局限于此例,所有能从此发明直接导出的变形实例均可认为是该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流啫喱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制作的织物具有硬挺感、光泽感,富有层次的变化和立体感,其制作方法工艺简单,适用性强等特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啫喱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织物具有挺括感,工艺简单,织物硬挺、抗褶皱、透气性好、强力大等特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啫喱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纺细纱机的纺纱段位置处加装气流系统和啫喱系统装置的方法生产气流啫喱纱线,并在小样机上完成织物的织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啫喱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纬纱无需上浆直接织造,同时织物的组织可以进行拓展使用。
全文摘要
一种气流啫喱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环锭纺细纱机牵伸装置下游,通过气流使纺纱三角区内的纤维重新排列并把露出于纱身的纤维卷入纱体内,然后又把啫喱用于纺纱生产中,啫喱使纱线毛羽软化进而贴服,并且使纱线中由里到外的纤维相互粘结,纱体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减少了纱线的摩擦并增加了纱线的强力,因此生产出气流啫喱纱线,并在小样机上完成织物的织造;此纱线可直接进入织造工序,织造时断头率会明显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采用3/3经重平组织、3/1斜纹组织以及2/2山形斜纹组织进行织物织造。本发明所述织物具有挺括感、有光泽感,富有层次的变化和立体感,工艺简单,织物硬挺、抗褶皱、透气性好、强力大等特点。
文档编号D02G3/00GK102517749SQ2011104189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俞洋, 刘新金, 徐伯俊, 苏旭中, 谢春萍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