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461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
背景技术
在圆织机上编织套带,通常是等直径、等密度(如消防水带,见图1)。根据新产品技术性能要求,现需要在编织过程中快速变换直经的大小(图2),完成物料装填并不得泄漏, 同时控制、调整周节距离的一致性。原采取的方法是由人工控制织机间歇停机,再手动操作进行尺寸放大和缩小。由于不断变换直径的大小和调整周节距离,生产效率低,经常出现产品尺寸累计误差超出技术指标要求。如编制过程中经、纬密度超差,造成物料装填密度达不到要求;轴向尺寸超差将不利于总体装配;某个局部出现泄漏问题,则导致批量套带整体报废,造成很大进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可以根据设定值快速轮回的自动变换直径的大小。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它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上气缸和下气缸,以及对称的设置在支架的两侧的两个丝杆,上气缸和下气缸上分别连接有上撞头和下撞头,每个丝杆的一端设有螺母,另一端设有刀口,上气缸和下气缸轮流运动,带动上撞头或下撞头撞击螺母,螺母转动使丝杆向前或后运动,从而改变两个刀口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上气缸和下气缸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端。进一步的,螺母为星爪螺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尺寸精度和质量。

图1为等直径编织的套带示意图;图2为变直径编织的套带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架,2、上气缸,3、下气缸,4、丝杆,5、螺母,6、刀口,7、上撞头,8、下撞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常见消防灭火系统所用的水带就是等直径、等密度编织套带。[0015]如图2所示,套带的直径和纬线密度均不一样。如图3所示,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它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上气缸2和下气缸3,以及对称的设置在支架1的两侧的两个丝杆4,上气缸2、下气缸3上分别连接有上撞头7和下撞头8,每个丝杆4的一端设有螺母5,另一端设有刀口 6, 上气缸2和下气缸3轮流运动,带动上撞头7或下撞头8撞击螺母5,螺母5转动使丝杆4 向前或后运动,从而改变两个刀口 6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螺母5为星爪螺母。进一步的,上气缸2和下气缸3分别设置在支架1的两端。在套带编织需要放大直径时,上气缸2依照控制装置设定的程序伸出并带动上撞头7伸出,然后上撞头7撞击螺母5,螺母5受撞击后转动使丝杆4向前运动使相对应的两个刀口 6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使套带的直径逐渐变大;套带编织需要缩小直径时,下气缸3依照控制装置设定的程序伸出并带动下撞头8伸出,然后下撞头8撞击螺母5,螺母 5受撞击后转动使丝杆4向后运动使相对应的两个刀口 6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从而使套带的直径逐渐缩小,从而产生套带直径大小改变。织带机节距控制用于按设定节距长度来控制套带每节长度,并在织完正常直径设定长度值后,启动变径装置完成变径过程。在设定的主电机旋转速度下,通过控制套带出口速度以控制套带纬线密度,并对纬线绕线周数进行计数,以实现套带的节距控制。在圆织机上编织变径、变密度套带,只需设定所需工艺参数,如变径前后刀口口径、变径后的颈部长度、总节数、纬线密度等,控制器就能控制机械动作按要求进行变径、变纬线密度的套带编织。从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尺寸精度和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上气缸和下气缸,以及对称的设置在支架的两侧的两个丝杆,所述上气缸和下气缸上分别连接有上撞头和下撞头,每个丝杆的一端设有螺母,另一端设有刀口,所述上气缸和下气缸轮流运动,带动上撞头或下撞头撞击螺母,螺母转动使丝杆向前或后运动,从而改变两个刀口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缸和下气缸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星爪螺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它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上气缸和下气缸,以及对称的设置在支架的两侧的两个丝杆,上气缸和下气缸上分别连接有上撞头和下撞头,每个丝杆的一端设有螺母,另一端设有刀口,上气缸和下气缸轮流运动,带动上撞头或下撞头撞击螺母,螺母转动使丝杆向前或后运动,从而改变两个刀口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尺寸精度和质量。
文档编号D03D37/00GK201942839SQ20112000987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朱克军, 陈秀芳, 陈飞 申请人:武汉雷神特种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