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假捻变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63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伸假捻变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伸假捻变形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假捻变形机对丝线进行假捻变形时,首先从一个丝架上事先在熔融纺丝过程中制造成的原丝筒子上抽出丝线,经过同时进行的拉伸和变形,以及后续的处理, 卷绕成一个筒子。每一个筒子加工完成后,需要操作工重新引导丝线进入加工区。这种情况容易造成空锭,生产效率降低。为了引导和牵拉丝线,在设备上设置许多输送辊,从而在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形成拉伸变形区,在第二输送辊与第三输送辊之间形成后处理区,在第三输送辊与卷绕辊之间形成张力控制区。在卷绕辊之前,设有丝线探测装置,当丝线断头时发出信号由切丝装置切断原丝的供给。在丝线进行假捻变形时,丝线在各个区间的张力均产生于每一组输送辊之间的速度差,因而对各个输送辊的转动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使各个输送辊的转动速度同步, 采用异步电机或直流电机驱动并用齿轮或同步带轮传动到各个输送辊,或采用同步电机分别传动,或采用闭环控制异步电机传动各个输送辊的方法,使得控制系统变得复杂。同时, 对于多锭位之间的张力差不能控制,造成卷装筒子硬度不一,后续生产断头增加,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伸假捻变形机,使得丝线可以连续地进行变形和处理,并使控制系统简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拉伸假捻变形机,包括若干纺丝位、存放若干丝饼的丝架、若干输送辊、加热装置、 冷却装置、假捻装置、上油装置和卷绕装置,其中,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形成拉伸变形区,第二输送辊与第三输送辊之间形成后处理区,第三输送辊与所述卷绕装置之间形成张力控制区,所述张力控制区设有张力控制器。上述方案中,所述卷绕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卷绕单元,所述卷绕单元分别放置在至少两层的机架上。上述方案中,所述张力控制器的数量与所述卷绕单元的数量相同;所述张力控制器成一列集中放置在所有卷绕单元前,或者分别放置在每个卷绕单元前。上述方案中,所述卷绕单元与一个开环控制的异步电机连接或分别与多个开环控制的异步电机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纺丝位中的每一位均设有至少两个丝饼。上述方案中,所述每一纺丝位是通过设置在丝架上单独的导丝管引出,可以防止不同丝饼之间的相互干扰。[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丝架上放置丝饼的支架套在所述丝架的立柱上,并且可以围绕所述立柱旋转。上述方案中,所述拉伸假捻变形机还包括手持式可移动的空气打结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中每一个张力控制器对每一个纺丝位的卷绕张力进行控制,使得张力易于控制,简化了控制系统;同时使得卷装筒子的硬度一致,保证了后续生产的产品质量, 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张力控制器与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张力控制器与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打结器打结相邻丝饼头尾丝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拉伸假捻变形机,包括若干纺丝位、存放若干丝饼的丝架1,每个纺丝位包括输送辊2、输送辊6、输送辊9、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7、 冷却装置4、假捻装置5、上油装置11和卷绕装置8。其中,输送辊2和输送辊6之间形成拉伸变形区,输送辊6与输送辊9之间形成后处理区,输送辊9与卷绕装置8之间形成张力控制区,张力控制区设有张力控制器10。卷绕装置8包括三个卷绕单元12,且三个卷绕单元12为一组分别放置在至少两层的机架上。张力控制器10的数量与卷绕单元12的数量相同,可以成一列集中放置在一组卷绕装置前,如图2所示,也可以分别放置在每个卷绕单元12前,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不再使用感丝探测装置,当张力检测器检测到丝线张力小于设定值时,张力控制器发出信号, 由切丝装置切断原丝的供给,简化了传动控制系统和设备上的丝线探测系统。三个卷绕单元12可以与一个开环控制的异步电机连接,并由其控制,或者分别与三个开环控制的异步电机连接,并分别受控。卷绕单元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可以适当调整卷绕单元的数量。如图4所示,每一纺丝位均设有至少两个丝饼14,两个丝饼14上的丝线头尾用手持式可移动的空气打结器13进行打结,使得丝线在生产过程中当一个原丝正在生产时,可将备用丝饼的丝与正在生产丝饼的丝头尾用空气打结器13连接在一起,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变形和处理。丝架1上放置丝饼14的支架套在丝架1的立柱上,并且可以围绕立柱旋转,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将丝饼从两侧放入丝架而不影响前一个丝饼的生产。每一根丝线是通过单独的导丝管15被引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人员将丝饼14上的丝引出,依次通过输送辊2、加热装置 3、冷却装置4、假捻装置5、输送辊6、加热装置7、输送辊9、上油装置11和张力控制器10, 卷绕到卷绕装置8上,然后用手持式可移动的空气打结器13将丝饼14的丝与下一丝饼的
4丝头尾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每一个张力控制器对每一个纺丝位的卷绕张力进行控制,使得张力易于控制,简化了控制系统;同时使得卷装筒子的硬度一致,保证了后续生产的产品质量, 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拉伸假捻变形机,包括若干纺丝位、存放若干丝饼的丝架、若干输送辊、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假捻装置、上油装置和卷绕装置,其中,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形成拉伸变形区,第二输送辊与第三输送辊之间形成后处理区,第三输送辊与所述卷绕装置之间形成张力控制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区设有张力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卷绕单元,所述卷绕单元分别放置在至少两层的机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器的数量与所述卷绕单元的数量相同;所述张力控制器成一列集中放置在所有卷绕单元前,或者分别放置在每个卷绕单元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与一个开环控制的异步电机连接或分别与多个开环控制的异步电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纺丝位中的每一位均设有至少两个丝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纺丝位的丝通过设置在丝架上单独的导丝管引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架上放置丝饼的支架套在所述丝架的立柱上,并且可以围绕所述立柱旋转。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假捻变形机还包括手持式可移动的空气打结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伸假捻变形机。所述拉伸假捻变形机,包括若干纺丝位、存放若干丝饼的丝架、若干输送辊、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假捻装置、上油装置和卷绕装置,其中,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形成拉伸变形区,第二输送辊与第三输送辊之间形成后处理区,第三输送辊与卷绕装置之间形成张力控制区,所述张力控制区设有张力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中每一个张力控制器对每一个位的卷绕张力进行控制,使得张力易于控制,简化了控制系统;同时使得卷装筒子的硬度一致,保证了后续生产的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2G1/02GK202030885SQ20112013190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冯孟君, 吕志锋, 王志君 申请人: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