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四针棉被绗缝机的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72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四针棉被绗缝机的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四针棉被绗缝机的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军用棉被生产过程中,其棉被胎装入被罩后需要扦缝,使被胎与被罩相对固定, 过去在生产中本道工序采用手工扦缝,劳动强度大,扦缝针距不规整,不美观,生产效率低、 成本比较高,不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四针棉被绗缝机的传动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四针棉被绗缝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四针棉被绗缝机的传动系统,包括主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下梁轴、第一介轮轴、上梁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五传动轴、第一出被轴、第二出被轴、第六传动轴、第二介轮轴、第七传动轴、送被叉子轴、开关轴;所述的主轴一端设置皮带轮,另一端设置第一齿轮;第一传动轴一端设置超越离合器和第二齿轮,另一端设置间歇运动拔盘;第二传动轴一端设置第一槽轮和第三齿轮;下梁轴一端设置第四齿轮和花链套齿轮;第一介轮轴上设置第五齿轮; 上梁轴一端设置第六齿轮;第三传动轴一端设置第二链轮,另一端设置第七齿轮;第四传动轴一端设置第八齿轮和第二链轮;第五传动轴一端设置第四链轮和飞轮;第一出被轴一端设置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第二出被轴一端设置第七链轮;第六传动轴一端设置第一链轮,另一端设置第八齿轮和第二槽轮;第二介轮轴一端设置第十齿轮;第七传动轴中间设置第十一齿轮、第十三齿轮、变向齿轮支架及设置在变向齿轮支架一端的正向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反向齿轮和第二反向齿轮及拨叉销轴;送被叉子轴一端设置第十三齿轮;开关轴一端设置拔叉;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超越离合器分别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齿轮连接,所述间歇运动拨盘分别与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配合安装;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借助于链条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花键套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通过设置在第一介轮轴上的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链轮借助于链条与第四链轮连接;所述第六链轮借助于链条与第七链轮连接;所述第九齿轮通过设置在第二介轮轴上的第十齿轮与第十一齿轮啮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传动系统可实现棉被的全自动化生产,实现四针绗缝机的送被胎、送被罩、绗缝、出被胎等工序的统一协调控制,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手工扦缝每人每天生产30床,使用设有统一的传动系统的四针棉被绗缝机每天可生产1000床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充分满足了棉被生产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系统原理3[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箱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电机、2电机皮带轮、3皮带、4皮带轮、5主轴、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 8超越离合器、9第一传动轴、10拨盘、11第一槽轮、12第三齿轮、13第二传动轴、14花键套齿轮、15第四齿轮、16下梁轴、17第一介轮轴、18第五齿轮、19第六齿轮、20上梁轴、21第一链轮、22链条、23第二链轮、M第三传动轴、25第七齿轮J6第八齿轮、27第四传动轴、28 第三链轮、四第五传动轴、30链、31飞轮、32第四链轮、33第一出被轴、34第五链轮、35第六链轮、36第二出被轴、37第二槽轮、38第六传动轴、39第九齿轮、40介轮、41第十齿轮、42 皮带轮、43第i^一齿轮、44第七传动轴、45变向齿轮支架、46第十二齿轮、47_1正向齿轮、 47-2和47-3组合为反向齿轮组、48第十三齿轮、49送被叉子轴、50拔叉销轴、51拨叉、52 开关轴;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四针绗缝机上的传动系统,包括主轴5、第一传动轴9、第二传动轴13、下梁轴16、第一介轮轴17、上梁轴20、第三传动轴24、第四传动轴27、第五传动轴四、第一出被轴33、第二出被轴36、第六传动轴38、第二介轮轴40、第七传动轴44、送被叉子轴49、开关轴52 ;所述的主轴5 —端设置皮带轮4,另一端设置第一齿轮6 ;第一传动轴9 一端设置超越离合器8和第二齿轮7,另一端设置间歇运动拔盘10 ;第二传动轴13 — 端设置第一槽轮11和第三齿轮12 ;下梁轴16 —端设置第四齿轮15和花链套齿轮14 ;第一介轮轴17上设置第五齿轮18 ;上梁轴20 —端设置第六齿轮19 ;第三传动轴M —端设置第二链轮23,另一端设置第七齿轮25 ;第四传动轴27 —端设置第八齿轮26和第二链轮观; 第五传动轴四一端设置第四链轮30和飞轮31 ;第一出被轴33 —端设置第五链轮32和第六链轮34 ;第二出被轴36 —端设置第七链轮35 ;第六传动轴38 —端设置第一链轮21,另一端设置第八齿轮39和第二槽轮37 ;第二介轮轴40 —端设置第十齿轮41 ;第七传动轴44 中间设置第i^一齿轮43、第十三齿轮46、变向齿轮支架45及设置在变向齿轮支架45 —端的正向齿轮47-1、相互啮合的第一反向齿轮47-2和第二反向齿轮47-3及拨叉销轴50 ;送被叉子轴49 一端设置第十三齿轮48 ;开关轴52 —端设置拔叉51 ;所述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啮合,超越离合器8分别与第一传动轴9和第二齿轮7连接,所述间歇运动拨盘10 分别与第一槽轮11和第二槽轮37配合安装;所述第一链轮21和第二链轮23借助于链条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2与花键套齿轮14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5通过设置在第一介轮轴17 上的第五齿轮18与第六齿轮19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5与第八齿轮沈啮合;所述第三链轮观借助于链条与第四链轮30连接;所述第六链轮34借助于链条与第七链轮35连接;所述第九齿轮39通过设置在第二介轮轴40上的第十齿轮41与第十一齿轮43啮合。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用于四针棉被绗缝机上的传动系统将送被胎装置、绗缝装置、装被罩装置、出被装置以及装被胎装置进行统一协调控制,当然,为了增加四针棉被绗缝机的可操作性,还可以增设送被胎循环控制装置和机针与旋梭动作时间调整装置实现全自动化运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四针棉被绗缝机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5)、第一传动轴(9)、 第二传动轴(13)、下梁轴(16)、第一介轮轴(17)、上梁轴(20)、第三传动轴(24)、第四传动轴(27)、第五传动轴(29)、第一出被轴(33)、第二出被轴(36)、第六传动轴(38)、第二介轮轴(40)、第七传动轴(44)、送被叉子轴(49)、开关轴(52);所述的主轴(5) —端设置皮带轮 (4),另一端设置第一齿轮(6);第一传动轴(9) 一端设置超越离合器(8)和第二齿轮(7), 另一端设置间歇运动拔盘(10);第二传动轴(13)—端设置第一槽轮(11)和第三齿轮(12); 下梁轴(16) 一端设置第四齿轮(15)和花链套齿轮(14);第一介轮轴(17)上设置第五齿轮 (18);上梁轴(20)—端设置第六齿轮(19);第三传动轴(24)—端设置第二链轮(23),另一端设置第七齿轮(25);第四传动轴(27)—端设置第八齿轮(26)和第二链轮(28);第五传动轴(29)—端设置第四链轮(30)和飞轮(31);第一出被轴(33)—端设置第五链轮(32)和第六链轮(34);第二出被轴(36)—端设置第七链轮(35);第六传动轴(38)—端设置第一链轮 (21),另一端设置第八齿轮(39)和第二槽轮(37);第二介轮轴(40)—端设置第十齿轮(41); 第七传动轴(44)中间设置第十一齿轮(43)、第十三齿轮(46)、变向齿轮支架(45)及设置在变向齿轮支架(45) —端的正向齿轮(47-1)、相互啮合的第一反向齿轮(47-2)和第二反向齿轮G7-3)及拨叉销轴(50);送被叉子轴(49) 一端设置第十三齿轮(48);开关轴(52) — 端设置拔叉(51);所述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啮合,超越离合器(8)分别与第一传动轴(9)和第二齿轮(7)连接,所述间歇运动拨盘(10)分别与第一槽轮(11)和第二槽轮(37) 配合安装;所述第一链轮(21)和第二链轮(23)借助于链条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2)与花键套齿轮(14)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5)通过设置在第一介轮轴(17)上的第五齿轮(18)与第六齿轮(19)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5)与第八齿轮(26)啮合;所述第三链轮(28)借助于链条与第四链轮(30)连接;所述第六链轮(34)借助于链条与第七链轮(35)连接;所述第九齿轮(39)通过设置在第二介轮轴(40)上的第十齿轮(41)与第十一齿轮(43)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四针棉被绗缝机的传动系统,通过齿轮传动及链传动机构实现送被胎装置、绗缝装置、装被罩装置、出被装置以及装被胎装置的统一协调控制。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传动系统可实现棉被的全自动化生产,实现四针绗缝机的送被胎、送被罩、绗缝、出被胎等工序的统一协调控制,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手工扦缝每人每天生产30床,使用设有统一的传动系统的四针棉被绗缝机每天可生产1000床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充分满足了棉被生产需要。
文档编号D05B69/02GK202193955SQ20112028373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刁卫红, 刘旭明, 李国玲, 李文霞, 王建新, 路梦奎, 陈军, 陈永平 申请人: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