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剪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2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剪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功能剪纱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剪纱器。
技术背景[0002]常规的编织过程中,单面色织物织造过程中出现色距往往都是以长浮线或是有规律的补针浮线织造而成,这种面料的缺点是正面花型色与色之间有暗影和漏底现象,暗影的形成是后面的浮线造成的,漏底现象是补针浮线中借用集圈编织过程中的反纱现象。面料反面浮线长显乱手感粗糙,不平整。而且浮线越长,原料损耗越严重,导致成本过高。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织物品质、降低面料成本的多功能剪纱ο[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多功能剪纱器,包括固定板,其特征是固定板上铰接有推臂,推臂一端铰接有推杆;固定板上相对旋转安装有转轮,转轮与推杆为传动连接,转轮上面固定连接有带纱盘,带纱盘沿其边缘开有均勻分布的过纱槽;固定板上开有下过针槽,过纱槽与下过针槽相对应;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压纱片和切纱片,切纱片位于压纱片上方,带纱盘的边缘位于切纱片与压纱片之间,切纱片的一端带有刀口,刀口的位置与下过针槽相对应。[0006]根据所述的多功能剪纱器,其特征是所述推臂与推杆之间设有压簧,压簧的其中一端顶在推杆中部,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推臂上,所述固定板与推臂中部相铰接,压簧在推臂上的固定点位于固定板与推臂的铰接点和推臂与推杆的铰接点之间。[0007]根据所述的多功能剪纱器,其特征是所述推杆的自由端带有推牙,所述转轮的边缘带有均勻分布的齿槽,推牙顶在齿槽内。[0008]根据所述的多功能剪纱器,其特征是所述过纱槽内开有带纱口,带纱口的位置与切纱片上的刀口相对应。[0009]根据所述的多功能剪纱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上面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上开有上过针槽,上过针槽与下过针槽上下相对应。[0010]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单面色织大提花面料织造过程中,把色与色之间的长浮线切断,使织物花型的颜色分明,面料反面没有长浮线和补针浮线凌乱感,增加布面柔润感,从而提高织物的品质。同时能够节约原料15% -25%,大大降低了面料成本,提高生产效能。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带纱盘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轮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纱片的结构示意图;3[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切纱片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6是位于本实用新型中压纱片与切纱片之间的垫片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推臂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簧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安装带纱盘和转轮的连接销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0023]附图中[0024]1、保护罩;2、固定板;3、推臂;4、压簧;5、推杆;6、带纱盘;7、转轮;8、下过针槽; 9、压纱片;10、切纱片;11、垫片;12、连接销;13、上过针槽。[0025]51、推牙;61、过纱槽;62、带纱口 ;71、齿槽;101、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27]一种多功能剪纱器,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板2 (参见图11),固定板2上铰接有推臂3 (参见图7),推臂3 —端铰接有推杆5 (参见图8);固定板2上相对旋转安装有转轮 7 (参见图幻,转轮7与推杆5为传动连接,转轮7上面固定连接有带纱盘6 (参见图2),带纱盘6沿其边缘开有均勻分布的过纱槽61 ;固定板2上开有下过针槽8,过纱槽61与下过针槽8相对应;固定板2上固定安装有压纱片9 (参见图4)和切纱片10 (参见图5),切纱片10位于压纱片9上方,带纱盘6的边缘位于切纱片10与压纱片9之间,切纱片10的一端带有刀口 101,刀口 101的位置与下过针槽8相对应。所述推臂3与推杆5之间设有压簧 4 (参见图9),压簧4的其中一端顶在推杆5中部,压簧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推臂3上,所述固定板2与推臂3中部相铰接,压簧4在推臂3上的固定点位于固定板2与推臂3的铰接点和推臂3与推杆5的铰接点之间。所述推杆5的自由端带有推牙51,所述转轮7的边缘带有均勻分布的齿槽71,推牙51顶在齿槽71内。所述过纱槽61内开有带纱口 62,带纱口 62的位置与切纱片10上的刀口 101相对应。所述固定板2上面连接有保护罩1 (参见图12),保护罩1上开有上过针槽13,上过针槽13与下过针槽8上下相对应。[0028]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0029]本实用新型实用且简洁稳定,体积小,操作简单,更换维护方便,可达到多色变化的最高产能。[00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动力或磁动力推动器,带动推臂来回运动,在推臂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推杆来推动转轮转动,推杆在推动时,在压簧的作用下使推杆不能弹出,在压簧固定的作用下推杆稳定推动转轮转动,(设转轮转动一次的角度为A)从而带动带纱盘转动,带纱盘与转轮在连接销(参见图10)的作用下是为一体的,当推杆推动转轮转动三分之一 A时,进入带纱口,这时纱线贴住带纱口壁运动,当推杆推动转轮转动四分之三A时,这时过纱槽把纱线带入压纱片,压纱片与切纱片在垫片(参见图6)的作用下为一体,压纱片在下,切纱片在上,垫片位于压纱片和切纱片之间,这时压纱片压住纱线,纱线停止运动,当推杆推动转轮转动五分之四A时,切纱刀把纱线切断,此时纱线停留在待纱区,这样单双面提花多色剪纱器的工作程序便完成,又重新回复到原点。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剪纱器,包括固定板O),其特征是固定板(2)上铰接有推臂(3),推臂 (3) 一端铰接有推杆(5);固定板( 上相对旋转安装有转轮(7),转轮(7)与推杆(5)为传动连接,转轮(7)上面固定连接有带纱盘(6),带纱盘(6)沿其边缘开有均勻分布的过纱槽(61);固定板( 上开有下过针槽(8),过纱槽(61)与下过针槽(8)相对应;固定板(2) 上固定安装有压纱片(9)和切纱片(10),切纱片(10)位于压纱片(9)上方,带纱盘(6)的边缘位于切纱片(10)与压纱片(9)之间,切纱片(10)的一端带有刀口(101),刀口(101) 的位置与下过针槽(8)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剪纱器,其特征是所述推臂C3)与推杆( 之间设有压簧,压簧的其中一端顶在推杆(5)中部,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推臂(3) 上,所述固定板O)与推臂(3)中部相铰接,压簧(4)在推臂(3)上的固定点位于固定板 ⑵与推臂(3)的铰接点和推臂(3)与推杆(5)的铰接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剪纱器,其特征是所述推杆(5)的自由端带有推牙 (51),所述转轮(7)的边缘带有均勻分布的齿槽(71),推牙(51)顶在齿槽(7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剪纱器,其特征是所述过纱槽(61)内开有带纱口 (62),带纱口(62)的位置与切纱片(10)上的刀口(101)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剪纱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2)上面连接有保护罩(1),保护罩(1)上开有上过针槽(13),上过针槽(13)与下过针槽(8)上下相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提高织物品质、降低面料成本的多功能剪纱器,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铰接有推臂,推臂一端铰接有推杆;固定板上相对旋转安装有转轮,转轮与推杆为传动连接,转轮上面固定连接有带纱盘,带纱盘沿其边缘开有均匀分布的过纱槽;固定板上开有下过针槽,过纱槽与下过针槽相对应;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压纱片和切纱片,切纱片位于压纱片上方,带纱盘的边缘位于切纱片与压纱片之间,切纱片的一端带有刀口,刀口的位置与下过针槽相对应。推臂与推杆之间设有压簧,压簧的其中一端顶在推杆中部,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推臂上,固定板与推臂中部相铰接,压簧在推臂上的固定点位于固定板与推臂的铰接点和推臂与推杆的铰接点之间。
文档编号D04B1/10GK202247197SQ20112036670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5日
发明者冯发泉 申请人:冯发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