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554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覆丝机机械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氨纶的特点是高断裂伸长、低模具和高回复率。很难单独实用,一般是少量的掺入织物中,不过这种纤维同时有着橡胶和纤维的性能,织造时容易伸缩不均勻和不断的断头, 影响产品产量,经济效益低。只能适应低速生产。一般的包覆纱是氨纶丝外包着一种或几种短纤维比如(棉、毛、丝、麻、黏胶和涤纶等)纺织而成的复合纱,该复合纱充分体现了氨纶高弹的特性和外包纤维提供的表面特性, 是目前国内流行的理想纱线之一。纶包覆纱通常通过环锭纺、气流纺、涡流纺、气锭纺、静电纺、摩擦纺和各种特定的纺织,但大多都是纺织速度低,生产效率不高。随着市场对长纤维的需求日益增大,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与之相关的加工设备,占用厂房的面积大管理麻烦,生产组织成本较高,适应低速生产,而且织造时容易伸缩不均勻和不断的断头,影响产品产量,经济效益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保证成品丝品质和产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包括桥梁、罗拉、支撑架、手柄、筒子轴;桥梁水平上表面安装罗拉,支撑架的侧面安装支撑架,手柄销接于支撑架,支撑架支承有筒子轴,在支撑架和手柄上之间连接弹簧。所述的桥梁为矩形管。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诸多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高速弹力丝机的应用范围扩大,并结合高速弹力丝机速度快的特点,使得筒子轴上的筒子绕线顺利,防止氨纶脱开,使氨纶的喂入比较稳定,提高成丝的质量和品质,大大提高了氨纶包覆丝的产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主要设计到的部件包括桥梁1、罗拉2、支撑架3、手柄4、筒子轴5、筒子6、弹簧7。桥梁1为中空的矩形管,在桥梁1的水平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罗拉2,在桥梁1的侧面上向外延伸出固定有一个支撑架3,在支撑架3的末端销接一个手柄4,手柄4上支承有水平放置的筒子轴5,筒子6套装在筒子轴5上。为了确保氨纶丝的喂入稳定,在手柄4和支撑架3之间通过弹簧7连接。弹簧7 给手柄4和支撑架3之间提供一个张紧力,使得两者套在筒子轴5上的筒子6在运行过程中,借助重力压向罗拉2,防止氨纶脱开,使氨纶的喂入比较稳定,提高成丝的质量和品质。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罗拉、支撑架、手柄、筒子轴;桥梁水平上表面安装罗拉,支撑架的侧面安装支撑架,手柄销接于支撑架,支撑架支承有筒子轴,在支撑架和手柄上之间连接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梁为矩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公开了一种氨纶包覆喂入装置,包括桥梁、罗拉、支撑架、手柄、筒子轴;桥梁水平上表面安装罗拉,支撑架的侧面安装支撑架,手柄销接于支撑架,支撑架支承有筒子轴,在支撑架和手柄上之间连接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保证成品丝品质和产量。
文档编号D02G3/36GK202284235SQ2011203857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张永清 申请人:绍兴县永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