绗缝机的打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13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绗缝机的打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绗缝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绗缝机的打线机构。
背景技术
绗缝机系为一种给面料加工图案的机械设备,在绗缝机上有打线机构用于输线来配合绗绣工作。一般的绗缝机上的旋梭打线机构都是由多套独立的凸轮传动机构和挑线杆组件组成,其不足之处一是每套挑线杆组件的占用空间大,使得每两个挑线杆之间的间距较大,进而使每两根针之间的间距不能靠得太近,因而就不能将所绣的花型设计得太小,使绗缝机的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二是由于每套挑线杆组件独立,使得每套挑线杆组件的结构复杂,加工制作费时费事,故障率高,维修保养难度大。随后出现有由打线轴带动一打线杆进行打线之打线机构,该结构简化多套挑线杆组件,合为一整体;但由于传动链设计缺陷,使打线轴之摆动不是很顺畅,导致打线不稳定,
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流畅,提高打线质量,寿命长的绗缝机的打线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绗缝机的打线机构,包括有主动轴、打线轴,于主动轴上同轴安装有主凸轮和副凸轮;一中间轴上安装有主摆臂和副摆臂,其中,主摆臂配合主凸轮驱动中间轴转动,而副摆臂配合副凸轮驱动中间轴转动,主摆臂和副摆臂之间同步正负协调反复偏摆;所述中间轴通过联动结构驱动打线轴往复打线工作。上述方案中,主摆臂的外端通过一滚动轮抵压在主凸轮的外周面上;副摆臂的外端也通过一滚动轮抵压在副凸轮的外周面上。所述中间轴与打线轴之间的联动结构为皮带传动结构,包括有齿形皮带和安装在中间轴上的主动齿轮及安装在打线轴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主摆臂和副摆臂的根部汇集形成一体,致使主摆臂和副摆臂形成V形体;主摆臂和副摆臂之间的夹角为95度。所述主凸轮和副凸轮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简化打线机构,由主、副凸轮配合主、副摆臂协调构造出打线杆之打线动作,且主、副摆臂与主、副凸轮之间为外周面接触,且中间轴与打线轴之间采用皮带传动, 结构简单,易制作,运动顺畅,可有效避免出现运动死点,保证打线轴及打线杆摆动顺畅,提高打线动作的稳定性和质量;同时可减少传动件之间的磨损和异响,延长使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0015]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见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绗缝机的打线机构,包括有主动轴1、打线轴 2,于主动轴1上同轴安装有主凸轮3和副凸轮4,两凸轮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转动的高点相对错开。一中间轴5上安装有主摆臂6和副摆臂7,其中,主摆臂6配合主凸轮3驱动中间轴5转动,而副摆臂7配合副凸轮4驱动中间轴5转动,主摆臂6和副摆臂7之间同步正负协调反复偏摆。本实施例中,主摆臂6的外端通过一滚动轮61抵压在主凸轮3的外周面上;副摆臂7的外端也通过一滚动轮71抵压在副凸轮4的外周面上,结构简单,易制作及组装,摩擦小,运动顺畅。主摆臂6和副摆臂7正负反复偏摆时带动中间轴5反复偏摆,中间轴5通过联动结构驱动打线轴2往复打线工作,打线轴2带动相应的打线杆进行打线、输线来配合绗绣工作。图1所示,所述中间轴5与打线轴2之间的联动结构为皮带传动结构,包括有齿形皮带81和安装在中间轴5上的主动齿轮82及安装在打线轴2上的从动齿轮83,该结构可有效减少传动间隙,提高打线工作的准确性和精度,提高绗缝质量,同时有效减少传动噪音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中,增加有压紧轮84来配合齿形皮带81的松紧安装,具有可调性,保证传动稳定。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摆臂6和副摆臂7的根部汇集形成一体,致使主摆臂6和副摆臂7形成V形体,主摆臂6和副摆臂7之间的夹角为95度。该结构相对简化, 方便制作,利于安装,结构性好,提升工作质量。主摆臂6和副摆臂7形成V形体,架设在主动轴1的一侧,主摆臂6和副摆臂7形成夹压方式分别接触主动轴1上的主、副凸轮3、4,安装定位块,易维护保养。本实用新型,马达输出的动力传递给主动轴1,即动力源输入,主动轴1通过主、副凸轮3、4将动力传递到主摆臂6和副摆臂7,使主摆臂6和副摆臂7同步协调正负反复偏摆,进而使中间轴5反复偏摆,中间轴5通过联动结构驱动打线轴2往复打线工作,打线轴2 带动相应的打线杆进行打线、输线来配合绗绣工作,也就由此实现绗缝机的打线工作,机构优化,大大方便机构的制作、安装及维护,提升设备的运行率和可操作性。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绗缝机的打线机构,包括有主动轴(1)、打线轴(2),其特征在于于主动轴(1)上同轴安装有主凸轮(3)和副凸轮(4);一中间轴(5)上安装有主摆臂(6)和副摆臂(7),其中, 主摆臂(6)配合主凸轮(3)驱动中间轴(5)转动,而副摆臂(7)配合副凸轮(4)驱动中间轴 (5)转动,主摆臂(6)和副摆臂(7)之间同步正负协调反复偏摆;所述中间轴(5)通过联动结构驱动打线轴(2)往复打线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绗缝机的打线机构,其特征在于主摆臂(6)的外端通过一滚动轮(61)抵压在主凸轮(3)的外周面上;副摆臂(7)的外端也通过一滚动轮(71)抵压在副凸轮(4)的外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绗缝机的打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5)与打线轴 (2)之间的联动结构为皮带传动结构,包括有齿形皮带(81)和安装在中间轴(5)上的主动齿轮(82)及安装在打线轴(2)上的从动齿轮(8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绗缝机的打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摆臂(6)和副摆臂(7)的根部汇集形成一体,致使主摆臂(6)和副摆臂(7)形成V形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绗缝机的打线机构,其特征在于主摆臂(6)和副摆臂(7)之间的夹角为9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绗缝机的打线机构,其特征在于主凸轮(3)和副凸轮(4)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绗缝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绗缝机的打线机构。其包括有主动轴、打线轴,主动轴上同轴安装有主凸轮和副凸轮;一中间轴上安装有主摆臂和副摆臂,主摆臂配合主凸轮驱动中间轴转动,而副摆臂配合副凸轮驱动中间轴转动,主摆臂和副摆臂之间同步正负协调反复偏摆;中间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驱动打线轴往复打线工作。本实用新型简化打线机构,由主、副凸轮配合主、副摆臂协调构造出打线杆之打线动作,且主、副摆臂与主、副凸轮之间为外周面接触,结构简单,易制作,运动顺畅,可有效避免出现运动死点,保证打线轴及打线杆摆动顺畅,提高打线动作的稳定性和质量;同时可减少传动件之间的磨损和异响,延长使用。
文档编号D05B49/02GK202298138SQ2011203900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徐太阳, 许光辉, 邓君, 黄泳波 申请人:东莞市艺博达实业有限公司, 东莞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