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带有附加花纹效果的织物中形成织造花纹的织筘和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18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在带有附加花纹效果的织物中形成织造花纹的织筘和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带有附加花纹效果(Zusatzmustereffekt)的织物中形成织造花纹(Webmusterbildung)的织筘(Webblatt)和织机(Webmaschine)。
背景技术
对于织机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基本上在经向(Kettrichtung)上伸延的附加的纱线如此参与织物交织(Gewebebindung),即实现一定的附加花纹效果。为了该目的,对于织机的每个运动循环,花式纱线(Effektfaden)在讳纱被引讳(Eintrag)之前在讳向(Schussrichtung)上被引入预定的位置中。利用其制造这种类型的附加花纹效果的织机包含至少一个用于一个或多个花式纱线的引导器件,其与移动装置相连接。由此可使花式纱线与该引导器件一起在纬向上移动由织造花纹预定的移动路程。此外,在这种类型的织机处存在用于引导器件的与织造花纹相关的垂直运动的装置以及用于借助于打纟韦运动(Anschlagbewegung)使纟韦纱打讳(anschlagen)到织物边缘处的织筘装置。例如文件EP O 957 191示出了这种类型的装置。在这种类型的织物中也提及附加纬面花纹(Zusatzschusseffekt),因为首先附加讳面花纹在于,使基本上在经向上伸延的花式纱线相对于底经纱(Grundkettfaden)在讳向上移动和交织(abbinden)。在现有技术中也已知带有织筘齿(Webblattzahn)的织筘,该织筘齿如此形成单侧地向上敞开的筘空隙(RietlUcke),即,基本上在经向上伸延的花式纱线可在垂直的运动中沉入该筘空隙中并且再次从其中抬出。例如,文件EP 263 392显示了这种类型的织筘。然而,在该装置中,在织筘的打纬运动时,所有在经向上伸延的纱线即底经纱和花式纱线从该筘空隙中抬出并再次沉入其中。在花式纱线沉入敞开的筘空隙中时,主要在支纱较粗时可出现问题,因为花式纱线可保持悬挂在限制该筘空隙的织筘齿的一个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实现用于织机的织筘,在其中在形成附加花纹效果时无干扰地进行花式纱线沉入到织筘的向上敞开的筘空隙中。在此,在本申请文件的范围中设想这样的织造花纹,即在其中,即使当使经纱垂直于纬向运动以用于形成开口(Fachbildung)时以及即使在织筘的打纬运动期间,用于基础花纹的经纱束始终保持沉入筘空隙中。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织筘实现。该织筘具有织筘齿,其通过其下部的端部共同嵌合在筘梁中如此在织筘的纵向上并排排列,即织筘齿的上部的端部形成单侧地向上敞开的筘空隙。根据本发明,该织筘的特征在于,存在多组织筘齿,其中,第一组织筘齿的每个织筘齿在其上部的端部处具有在织筘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该引导倾斜部如此设计,即其至少部分地遮盖邻近的筘空隙的向上指向的孔口。此外,存在第二组织筘齿,其不具有这种类型的引导倾斜部。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引导倾斜部保证花式纱线沉入期望的筘空隙中,同时防止了无意地沉入邻近的筘空隙中。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第一组的织筘齿的在织筘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如此设计,即一个或多个邻近的敞开的筘空隙的向上指向的孔口和一个或多个邻近的属于第一组的织筘齿的上部的端部至少部分地由引导倾斜部遮盖。由此也防止花式纱线保持悬挂在邻近的织筘齿的上部的端部处。在一个尤其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第一组织筘齿的引导倾斜部构造成织筘齿的逐渐变细的舌状的突出部,其在织筘的纵向上相对于其余的织筘齿弯折。该形状可轻易地制造并且保证了期望的功能。在使用明显比用于底花纹的经纱更粗的花式纱线时有利的是,与由引导倾斜部遮盖的筘空隙相比,由带有引导倾斜部的织筘齿限制的且未被引导倾斜部遮盖的筘空隙在织筘的纵向上具有更大的宽度。由此,简化了更粗的花式纱线到为此设置的筘空隙中的沉入,而不过强地损害底经纱到织筘中的穿筘(Einzug)。出于相同的原因可为有利的是,与不带引导倾斜部的织筘齿相比,带有引导倾斜部的织筘齿在织筘的纵向上设有更大的厚度。为了在带有附加花纹效果的织物在形成花纹(Musterung)时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合理的是,在每两个带有引导倾斜部的织筘齿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不带引导倾斜部的织筘齿。其中尤其有利的是,带有和不带引导倾斜部的织筘齿组如此在织筘的纵向上并排排列,即从不同的织筘齿和从属的筘空隙中产生花纹循环(Musterrapport),其在织筘的宽度上重复。由此可产生有规律的花纹,其中也可带有和不带附加花纹效果的区域交替。根据本发明的织机配备有开口形成元件(Fachbildeelement),通过其垂直的运动形成由经纱限制的织造开口。此外,存在用于在纬向上将纬纱引纬到织造开口中的装置,以及用于借助于具有两个终端位置的打纬运动使纬纱打纬到织物边缘处的的织筘装置。为了形成附加花纹效果,设置用于花式纱线的引导器件,以及用于使引导器件在纬向上移动的装置以及用于引导器件的垂直的运动的装置。根据本发明,设置以上描述的类型的带有两组织筘齿的织筘。该织筘如此安装在织筘装置处,即经纱可被穿筘到筘空隙中并且花式纱线可沉入这样的向上敞开的筘空隙中且可从中抬出,即该筘空隙未由在织筘齿处的引导倾斜部遮盖。在根据本发明的织机的尤其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引导器件可在这样的平面中运动,即其布置在开口形成元件和打纬运动的更靠近开口形成元件的终端位置之间。由此,在使用通常的综框(Webschaft)作为开口形成元件时,引导器件位于织筘和综框之间。在此,例如引导器件可构造成针,其在附加的综框的前侧处在纬向上共同地可移动地布置在移动装置中,其中,该引导器件的垂直的运动通过该附加的综框的垂直的运动而得到(ableiten)。显然在该实施方案中可设想,使多组引导器件分别在移动装置处共同地或彼此相反地运动。这例如通过为这些组中的每一个分别使用独立的移动驱动器来实现。多组引导器件也可安装在不同的综框处。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图1以在经向上的视图显示了带有引导倾斜部的用于织机的根据本发明的织筘的实施形式,
图2以在纬向上的视图显示了在织机处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案,
图3以俯视图显示了带有根据本发明的织筘的织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了带有筘齿5的织筘4,筘齿在其下部的端部处一起嵌合在筘梁(Rietbund)6中。筘梁6如此的设计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并且因此在此不需要详细阐述。在该实施例中显示了带有U形轮廓和两个螺旋弹簧的实施方案,织筘齿5被插入螺旋弹簧的卷圈中。织筘齿5的上部的端部设定成自由的,从而形成向上敞开的筘空隙8。经纱I被穿筘到该筘空隙8中。经纱I中的几个位于上开口(Uberfach)中,也就是说位于织筘齿5的上部的端部处,而其它的在筘梁6附近位于下开口中。在该实施例中,经纱分别在相同的筘空隙8中穿筘。此外示出了花式纱线2,其在图1中位于经纱I之上并且位于织筘齿5的上部的端部之上。为了使花式纱线2沉入相应的筘空隙8中变得容易,根据本发明,在一定的织筘齿5的上部的端部处设置引导倾斜部7。该引导倾斜部7在织筘4的纵向上指向,其中,在安装到织机中时,该纵向与纬向12重合。通过织筘齿5的这种造型,至少或多或少地遮盖邻近的筘空隙8的孔口。在图1的实施例中,甚至遮盖筘空隙8的多个孔口和不带引导倾斜部7的邻近的织筘齿5的上部的端部。可看出两组织筘齿5,其中一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引导倾斜部7,而另一组设计成不带在织筘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7。在图1中也可看出,与仅仅经纱I被穿筘到其中的筘空隙8相比,花式纱线2在沉入时被引入其中的筘空隙8具有在织筘4的纵向上更宽的孔口。另一实施形式以此为基础,其尤其适合用于处理不同厚度的花式纱线2和经纱I。根据本发明,这样的方向(即引导倾斜部7在该方向上指向)为织筘4的纵向。这意味着,从上方接近引导倾斜部7的花式纱线2在织筘4的纵向上被引导朝向邻接的筘空隙8的孔口。与在图1中示出的不同地,也可设想,第二组的织筘齿的引导倾斜部7在纵向上指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只要这对于相关的织造花纹或花式纱线2的类型来说是合理的。在一个尤其适宜的实施形式中,引导倾斜部7构造成织筘齿5的突出部,其在织筘4制造时在纵向上被弯折预定的角度。代替突然的过渡,当然原则上在织筘齿5和引导倾斜部7之间也可设置倒圆的或以其它方式设计的过渡。图2以在织筘4的纵向上或在织机的纬向12上的观察方向显示了在织机处的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织筘4的实施形式的视图。在此可看出,一个或多个花式纱线2由一个或多个在纬向12上并排布置的引导器件10引导,在该实施例中,该引导器件10具有针的形式,该针在下部的端部处带有孔眼。为了形成与纟韦纱3的交织点(Bindungspunkt),带有花式纱线2的相应的引导器件10在引纬(Schusseintrag)之前被引入下开口中,从而花式纱线2在引纬期间平行于下部的经纱I束并且由此与纬纱3交叉。为此,花式纱线2沉入到由彼此邻近的织筘齿5形成的筘空隙8中。为了简化该沉入,两个邻近的织筘齿5中的至少一个在其上部的端部处具有引导倾斜部7。在该示例中可从图2中看出的是,引导倾斜部7构造成织筘齿5的舌状的逐渐变细的突出部。相应地,在引导倾斜部7处也可存在附加的在经向上指向的轮廓,也就是说,该轮廓可相对于织筘齿5的垂直的纵向延伸在经向上弯折或弯曲。当然,也可在不具有在织筘4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7的第二组织筘齿5处设想这种类型的在经向上指向的轮廓。在纬纱3引纬到织造开口中之后,该纬纱3通过织筘4的打纬运动打纬到织物边缘13处。在这期间也可根据由计划的织物的织造花纹所预定的来进行经纱I从上开口变换到下开口中。在该示例中,由垂直地运动的开口形成元件9进行经纱I的这种变换。例如这可为带有综丝或者同样提花综丝的综框,其分别由已知的、未示出的开口形成机械以与花纹相关的方式驱动。现在,也可利用引导器件10抬起花式纱线2,直至其在经纱I之上从筘空隙8中抬出,并且引导器件10在花式纱线2沉入另一筘空隙8中之前在织机的纬向12上移动预定的量以用于形成与紧接着待引纬的纬纱3的另一交织点。图3以俯视图显示了带有根据本发明的织筘的织机。仅仅示出了带有唯一的花式纱线的部分视图。此外,在图3中以在纬向上的观察方向示出了织机的另一局部,其包含用于实施带有从属的移动装置11的引导器件10的其它细节。在图3中可看出,在该示例中通过夹紧器借助于夹紧杆或夹紧带在纬向12上进行引纬。显然,根据本发明的织筘4也可应用在空气织机处,在其中在织筘齿5的上部的和下部的端部之间以已知的方式设置通道形的凸状部(Ausbuchtung),该凸状部形成用于待利用空气射流引纬的纬纱3的引纬通道。这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引导倾斜部7的构造方案没有影响。在图3中同样可看出,经纱I在由两个开口形成元件9形成的组中被引导。此外可设想,用于花式纱线2的引导器件10布置在附加的开口形成元件9的前侧处。在该处,其由移动装置11 (例如在棱形导向装置处的型钢)引导。显然,在移动装置11处也可布置多个引导器件10,其平行于纬向12运动。移动装置的驱动通过与织机的控制装置15相连接的移动驱动器14实现。由此,可借助于织纹意匠图(Bindungspatrone)并且通过由其导出的控制装置15的程序与花纹相关地预定开口形成元件9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引导器件10的移动路径A和垂直的运动。在这种类型的织机处当然也可应用其它类型的带有向上敞开的筘空隙8的织筘4。然而,通过应用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在织筘4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7的织筘4显著改进了对粗的花式纱线2进行的加工。参考标号列表 I经纱
2花式纱线 3纬纱 4织筘5织筘齿6筘梁7引导斜面8筘空隙9开口形成元件10引导器件11移动装置12纬向13织物边缘14移动驱动器15控制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织机的织筘(4),该织筘带有织筘齿(5),该织筘齿(5)通过其下部的端部共同嵌合在筘梁¢)中如此在所述织筘(4)的纵向上并排排列,即所述织筘齿(5)的上部的端部形成单侧地向上敞开的筘空隙(8),其特征在于,存在多组织筘齿(5),其中,第一组的每个织筘齿(5)在其上部的端部处具有在所述织筘(4)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7),所述引导倾斜部(7)如此设计,即其至少部分地遮盖邻近的筘空隙(8)的向上指向的孔口,并且,存在第二组织筘齿(5),该第二组织筘齿不具有这种类型的引导倾斜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筘(4),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敞开的筘空隙(8)的向上指向的孔口和一个或多个属于第二组的织筘齿(5)的上部的端部至少部分地由属于第一组的邻近的织筘齿(5)的在所述织筘(4)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7)遮盖。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筘(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织筘齿(5)的引导倾斜部(7)构造成织筘齿(5)的逐渐变细的舌状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在所述织筘(4)的纵向上相对于其余的织筘齿(5)弯折。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筘(4),其特征在于,与由引导倾斜部(7)遮盖的筘空隙(8)相比,由所述第一组织筘齿(5)限制的且其向上指向的孔口未由引导倾斜部(7)遮盖的筘空隙(8)在所述织筘(4)的纵向上具有更大的宽度。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筘(4),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组织筘齿(5)相比,所述第一组织筘齿(5)具有更大的厚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筘(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组的每两个织筘齿(5)之间设置所述第二组的一个或多个织筘齿(5)。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筘(4),其特征在于,带有和不带有在所述织筘(4)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7)的织筘齿(5)的组如此并排排列,即从不同的织筘齿(5)和位于其之间的筘空隙(8)中产生花纹循环,该花纹循环在所述织筘(4)的宽度上重复。
8.一种织机,带有:开口形成元件(9),通过该开口形成元件的垂直的运动可形成由经纱(I)限制的织造开口 ;用于在纬向(12)上将纬纱(3)引纬到所述织造开口中的装置;以及用于借助于具有两个终端位置的打纬运动使所述纬纱(3)打纬到织物边缘处的织筘装置;和用于花式纱线(2)的引导器件(10);以及用于使所述引导器件(10)在所述纬向(12)上移动的装置(11,15);以及用于所述引导器件(10)的垂直的运动的装置(9),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筘(4)如此安装在所述织筘装置处,即所述经纱(I)可被穿筘到筘空隙(8)中并且所述花式纱线(2)可沉入这样的向上敞开的筘空隙(8)中且可从这样的筘空隙中抬出,即所述筘空隙(8)未由在所述织筘齿(5)处的在所述织筘⑷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⑵遮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器件(10)可在这样的平面中运动,即其布置在所述开口形成元件(9)和所述打纬运动的更靠近所述开口形成元件(9)的终端位置之间。
全文摘要
在一种用于制造带有附加花纹效果的织物的织机处,对于织机的不同的运动循环,在纬向(12)上使在待引纬的纬纱(3)之上的一个或多个基本上在经向上被输送的花式纱线(2)移动越过邻近的经纱(1)。在紧接着将花式纱线(2)定位在待引纬的纬纱(3)之下时,花式纱线(2)沉入织筘(4)的单侧地向上敞开的筘空隙(8)中。为了支持花式纱线(2)沉入到筘空隙(8)中,织筘(4)配备有第一组织筘齿(5),其在其上部的端部处具有在织筘(4)的纵向上指向的引导倾斜部(7)。该引导倾斜部(7)如此设计,即通过该引导倾斜部(7)至少部分地遮盖邻近的筘空隙(8)的向上指向的孔口。此外,在织筘(4)处存在第二组织筘齿(5),其不具有这种类型的引导倾斜部(7)。
文档编号D03C7/06GK103109007SQ201180040326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A.瓦霍德, P.楚拉, H.阿诺尔德 申请人:林道尔·多尼尔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