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83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隔热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隔热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CN200910056507. 8号专利涉及一种夏季深色纯棉及其混纺织物太阳光隔热的整理方法,制备过程包括加入正硅酸乙酯和乙醇,搅拌均匀;依次加入乙醇、三乙醇胺和水, 一定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将上述混合液滴加到前面混合液中。具体做法包括①加入l_30g正硅酸乙酯与重量百分比为50-95%的乙醇,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②依次加入 80-100ml乙醇、2-5ml水和6ml三乙醇胺,在0_80°C的温度条件下,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 其中三乙醇胺为催化剂;③将上述混合液①滴加到混合液②中,搅拌至反应结束,得到半透明含球形二氧化硅的悬浮液;然后将染色织物在整理剂中浸泡,采用二浸二轧,压力为
O.3-0. 4MPa,带液率60-80%,然后进行定型处理定型温度为80°C,时间为3min。半透明的悬浮液中球形二氧化娃的粒径大小在100-150nm之间,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获得指定粒径的球形二氧化硅。纯棉织物硅整理剂=I 20-100
上述技术缺点使用的正硅酸乙酯为易燃液体,在高温下,在空气中可产生爆炸性蒸气。人若吸入其蒸气可致中毒。该品主要的急性毒作用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当觉察到其气味时,眼流泪及刺痛,不能忍受。重者可发生震颤、虚弱和死亡。并可对肾脏造成损害。高浓度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皮肤反复或持续接触,可引起皮炎。三乙醇胺也对人体有刺激性。发明目的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隔热复合涂料,该复合涂料涂覆在织物上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对人体无害。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隔热复合涂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同时提供隔热复合涂料在织物上的应用,该涂料可涂覆于多种织物上,得到的隔热涂料织物适用于户外用品、服装、建筑、军事等领域,以及在需要保温、隔热场合大
量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隔热复合涂料,该复合涂料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乙醇20 30%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0% ;磷酸酯O. 6-0. 9%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15-20%,聚丙烯酸树脂5_12%,其余为
聚氨酯。本发明隔热复合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取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蒸馏水、冰醋酸,按体积比2 :4:1 :1-1.5,将钛酸四丁酯C16H36O4Ti加到一半量无水乙醇中,在冰水浴中搅拌5分钟,然后缓慢依次滴加另一半无水乙醇、蒸馏水和冰醋酸形成混合溶液,搅拌Ih得到透明的溶胶;将 Mg8 (H2O)4 [Si6O16J2 (OH)4 · 8H20 粉末搅入溶胶中;Mg8 (H2O)4 [Si6O16] 2 (OH)4 · 8H20 粉末的粒径为50-90微米;溶胶和Mg8 (H2O) 4[Si6016] 2 (OH)4 ·8Η20的重量比为I 1~2 ;然后在大气中放置4h,再在热处理炉中以100°C /h的速度升温至600°C,恒温6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含钛硅酸盐复合体,将含钛硅酸盐复合体研成粒径为20-80微米的粉末,备用;
然后以重量百分比无水乙醇20 3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0%、磷酸酯O. 6-0. 9%、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15-20%、聚丙烯酸树脂5-12%、其余为聚氨酯的进行配料混合,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形成涂料。隔热复合涂料在织物上的应用,具体为,将涂料在纯棉织物上刮涂一遍后,厚度为 200-400 微米,110-130°C烘干 3_9 分钟。上述隔热复合涂料可涂覆于棉织物上,如将上述涂料涂覆在TA1000全棉府绸织物上刮涂一遍,涂层厚度为200-400微米,120°C烘干5分钟,得到隔热复合涂料织物。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隔热复合涂料中Mg8(H2O)4[Si6Cy2(OH)4 · 8H20具有多孔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作用。隔热复合涂料中Mg8 (H2O)4 [Si6016]2(0H)4 · 8H20材料表面生长管状钛氧化物,可以有效提高了复合体的折光性和高光活性,对热辐射的吸收性明显增强。含钛硅酸盐复合体本身为无机无毒材料,有杀菌防霉作用,因此涂覆于面料上后,涂层无需防菌剂和防静电剂。本发明复合涂料涂覆的面料材料,具有极好的隔热的能力,同时也有良好的反射热和太阳光线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隔热领域等。本发明制备方法较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涂层织物性能见表I。


图I为本发明产品I的隔热复合涂料涂覆在织物上的组织图。由图可以看出织物涂层均匀分布。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各实施例中,磷酸酯采用水性的LYC0-P08 ;聚丙烯酸树脂采用聚丙烯酸树脂 II ;聚氨酯也称为聚氨基甲酸酯。实施例一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的准备
取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蒸馏水、冰醋酸,按体积比2 :4:1:1备料,将钛酸四丁酯C16H36O4Ti加到一半量无水乙醇中,在冰水浴中搅拌5分钟,然后缓慢依次滴加另一半无水乙醇、蒸馏水和冰醋酸形成混合溶液,搅拌Ih得到透明的溶胶;将 Mg8 (H2O)4 [Si6O16J2 (OH)4 · 8H20 粉末搅入溶胶中;Mg8 (H2O)4 [Si6O16] 2 (OH)4 · 8H20 粉末的粒径为50-90微米;溶胶和Mg8 (H2O) 4[Si6016] 2 (OH)4 ·8Η20的重量比为I 1~2 ;然后在大气中放置 4h,再在热处理炉中以100°C /h的速度升温至600°C,恒温6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含钛硅酸盐复合体,将含钛硅酸盐复合体研成粒径为20-80微米的粉末,备用;
涂料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无水乙醇20%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 ;磷酸酯O. 6%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15%,聚丙烯酸树脂5%,其余为聚氨酯,进行配料混合,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形成涂料。实施例二含钛硅酸盐复合体的准备同实施例一。涂料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乙醇20%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 ;磷酸酯O. 9%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20%,聚丙烯酸树脂12%,其余为聚氨酯,进行配料混合,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形成隔热复合涂料。实施例三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的准备同实施例一。涂料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乙醇25%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7% ;磷酸酯O. 8%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170%,聚丙烯酸树脂9%,其余为聚氨酯,进行配料混合,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形成隔热复合涂料。实施例四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的准备同实施例一。涂料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乙醇20 30%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 ;磷酸酯O. 5% ;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12%,聚丙烯酸树脂2%,其余为聚氨酯,进行配料混合,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形成隔热复合涂料。实施例五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的准备同实施例一。涂料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乙醇34%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1% ;磷酸酯1%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24%,聚丙烯酸树脂13%,其余为聚氨酯,进行配料混合,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形成隔热复合涂料。以上实施例1-5制得的隔热复合涂料,分别涂覆于TA1000全棉府绸织物,刮涂一遍后,厚度大约为200-400微米,烘干5分钟,分别得到产品1-5,定型后进行测定。对比产品为CN200910056507. 8号专利技术得到的隔热织物。测定方法如下
用275W的红外灯模拟太阳光中的红外光源,通电待红外灯表面的温度恒定后,将涂有涂料的织物固定在隔热板中间的圆孔空隙中,圆孔空隙直径为30mm,将空隙圆孔的中心与红外灯的轴心对齐,调整红外灯与织物的距离为50cm,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织物背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织物的起始温度为30°C,以及测定300s时的织物温度如下表。表I为隔热织物性能测定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隔热复合涂料,该复合涂料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乙醇20 3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0% ;磷酸酯O. 6-0. 9%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15-20%,聚丙烯酸树脂5_12%,其余为聚氨酯。
2.一种隔热复合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取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蒸馏水、冰醋酸,按体积比2 4 1 :1-1.5,将钛酸四丁酯C16H36O4Ti加到一半量无水乙醇中,在冰水浴中搅拌5分钟,然后缓慢依次滴加另一半无水乙醇、蒸馏水和冰醋酸形成混合溶液,搅拌Ih得到透明的溶胶;将 Mg8 (H2O)4 [Si6O16J2 (OH)4 · 8H20 粉末搅入溶胶中;Mg8 (H2O)4 [Si6O16] 2 (OH)4 · 8H20 粉末的粒径为50-90微米;溶胶和Mg8 (H2O) 4[Si6016] 2 (OH)4 ·8Η20的重量比为I 1~2 ;然后在大气中放置 4h,再在热处理炉中以100°C /h的速度升温至600°C,恒温6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含钛硅酸盐复合体,将含钛硅酸盐复合体研成粒径为20-80微米的粉末,备用;然后以重量百分比无水乙醇20 3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0%、磷酸酯O. 6-0. 9%、 含钛硅酸盐复合体15-20%、聚丙烯酸树脂5-12%、其余为聚氨酯的进行配料混合,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形成涂料。
3.隔热复合涂料在织物上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具体为,将涂料在纯棉织物上刮涂一遍后,厚度为 200-400 微米,110-130°C烘干 3_9 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涂料涂覆在织物上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对人体无害。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该隔热复合涂料在织物上的应用,该涂料可涂覆于多种织物上,得到的隔热涂料织物适用于户外用品、服装、建筑、军事等领域,以及在需要保温、隔热场合大量应用。该复合涂料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乙醇20~3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0%;磷酸酯0.6-0.9%;含钛硅酸盐复合体15-20%;聚丙烯酸树脂5-12%;其余为聚氨酯。
文档编号D06M11/79GK102604522SQ20121005474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
发明者侯少杰, 周云, 张咏, 张金花, 林莹莹, 王倩, 王玲, 胡志鸿, 蒋晓龙, 赵浩峰, 邱奕婷, 项青霞 申请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