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靛蓝染色纯棉牛仔布剥色剂及剥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仔布剥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靛蓝染色纯棉牛仔布剥色剂及剥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对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的消费相 当巨大。据统计,我国纺织业每年消耗的棉、麻、化纤等各类纺织纤维原料达4500万吨;同时,根据专家测算,每年在生产环节产生的纺织边角料和家庭废弃的纺织品合计超过2200万吨。对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节约用地、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补充我国纺织行业的原料供给。随着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与日俱增,大量的废旧纺织品已呈“几何式”增长,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不仅有利于减轻废弃物的处理难度,还能节约能源并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排放。传统牛仔布料是指用棉纱靛蓝染色作经纱,本色纱作纬纱,采用三上一下右斜组织交织而成的粗号斜纹布。牛仔服装从产生到现在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从蓝领工人的工作服演变为普通民众的休闲装。牛仔面料也随着牛仔服装风靡全球而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牛仔服装的全球化趋势,我国牛仔布生产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而纯棉牛仔布一直以来都是牛仔布家族的主力军。牛仔布边角料回收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与环保意义,对牛仔布进行剥色是牛仔布边角料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人们对牛仔布剥色通常采用氧化法,利用较强的氧化剂如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等对靛蓝分子进行氧化破坏而脱色,由此带来剥色液含污率高,废液排放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一问题,同时对棉纤维的性能损伤严重,对进一步利用纤维开发后续产品具有一定的影响。单独采用保险粉和、烧碱对靛蓝进行还原剥色,纤维上的还原产物不易去净,由于靛蓝分子发色体系受保险粉的还原破坏是可逆的,还原产物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又能恢复成靛蓝本色导致剥色效果不佳。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经过系统研究配制了一种与保险粉、烧碱联用的剥色剂,同时通过优化剥色工艺,获得较好的剥色效果,经沉淀过滤后靛蓝可以回收,一则降低了废水的含污率,二则靛蓝去除后剥色液又可以重复利用,从而降低了废液排放,不失为是一种绿色的剥色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靛蓝染色纯棉牛仔布剥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的下述组成渗透剂5-10%,分散剂20-25%,余量为水。所述的渗透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为烷基苯磺酸盐、脂肪烃和烯烃磺酸盐、脂肪醇和脂肪醇醚硫酸盐、脂肪醇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任意一种。其结构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靛蓝染色纯棉牛仔布剥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的下述组成渗透剂5-10%,分散剂20-25%,余量为水;所述的渗透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乙二醇、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类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靛蓝染色纯棉牛仔布剥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剂为烷基苯磺酸盐、脂肪烃和烯烃磺酸盐、脂肪醇和脂肪醇醚硫酸盐、脂肪醇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任意一种。
3.—种靛蓝染色纯棉牛仔布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织物的重量,按照浴比1:20-30加入所需体积的水,升温至85-95°C,依次投入烧碱2_3g/L、剥色剂4-5 g/L、平平加O 3-5 g/L、保险粉4-5g/L,搅拌使药剂溶解,然后投入织物,进行搅拌、循环或超声波振动,保温40-50min,排水,用清水洗涤2_3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靛蓝染色纯棉牛仔布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保险粉为4g/L,烧碱为2g/L,平平加O为5g/L,剥色剂4. 5g/L,浴比为1:30,温度为90°C,时间40mino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靛蓝染色纯棉牛仔布剥色剂及剥色方法,属于牛仔剥色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色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下述组成渗透剂5-10%,分散剂20-25%,余量为水;所述的渗透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乙二醇、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类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剥色剂及剥色工艺,剥色效果好,且具有非常好的环保性,适于工业应用的大规模推广。
文档编号D06P5/08GK102747622SQ20121024837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钱红飞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