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载荷提刀机构的提花机梭口快速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带载荷提刀机构的提花机梭口快速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机梭口调节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载荷提刀机构的提花机梭口快速调节装置,属于提花机梭口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ZL200810222744. 2公开了一种链式提花机,包括安装于左右墙板上的传动轴和对称布置的左、右拉(提)刀机构,所述传动轴与左、右拉刀机构之间对称各安装有一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第一梭口调整链轮、第二梭口调整链轮、涨紧链轮和呈闭合状态的链条,所述第一梭口调整链轮和第二梭口调整链轮沿轮轴在圆周上均布有若干偏心定位孔,其中,所述偏心定位孔为3-7个,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设有上座,所述上座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梭口调整链轮和第二梭口调整链轮的一个偏心定位孔中,该链轮偏心连杆机构可以通过调整上座与梭口调整链轮上的多个偏心定位孔的位 置来改变提花机的开口大小,从而实现和满足提花机的提花功能。请结合图1、2所示,仔细分析该专利结构特征,不难发现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I)拉刀架板9的上部、下部分别与调节螺杆7的下端、拉刀11 (图中仅示出其顶部)相连,而梭口调整之前,借助“全部提升”组织,转动提花机使所有竖钩被提升至高位置,以确保所有拉刀不再搁置有任何竖钩,即所有拉刀不再承载提综力,如此上下往复运动的调节螺杆7下端方可卸载而不再承载提综力(即拉刀机构卸载),而位于高位置的所有竖钩由于被提针组件钩接,提针组件承载的提综力则由提花机机身承重,另外,还必须放松涨紧轮、松驰链条以解除链传动状态,直至梭口调整完毕再恢复链合传动,因此梭口调整前的准备工序多,停台时间长;2)在梭口调整过程中,需要改变上座6与梭口调整链轮上的偏心定位孔13的位置,上座6由于必须先与已连接的偏心定位孔13完全解除连接,然后才能择一与另一偏心定位孔实现连接,梭口调整费时不便,工效低;3)在梭口调整过程中,至少需要二个人工协同作业,在其中一人拆除上座6与偏心定位孔13连接并将上座6安装到目标偏心定位孔的全过程中,需要另一个人使用撬杆16将拉刀架板9抬住,否则拉刀架板9具备的较大自重量会掉落砸伤机件,再者,上座6与偏心定位孔13分离时,必须使用专用拆卸工具17方可将销轴(图中不可见)自偏心定位孔13中退出;4)若干偏心定位孔13呈离散状分布,且偏心定位孔13的数量限制在3-7个,过多开设偏心定位孔13则会降低确定尺寸的梭口调整链轮的强度,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然而偏心定位孔13的数量一旦受限制即意味着梭口可调节范围限制大,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织机型号、不同织物品种、不同织物组织对梭口的具体精细化调整要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提刀机构在载荷状态下实现梭口快速调节的一种提花机梭口调节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载荷提刀机构的提花机梭口快速调节装置,包括对称布置于左、右墙板外侧附近的外提刀机构、位于所述外提刀机构上方呈对称布置的梭口调节机构,以及对称布置于左、右墙板内侧附近的内提刀机构、位于所述内提刀机构上方呈对称布置的交替梭口调节机构,所述对称布置的内、外提刀机构分别具有一对提刀架板、连接于所述提刀架板下部的吊杆组和与所述吊杆组连接的提刀组,所述左、右墙板上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大梭口输出轴、小梭口输出轴,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外端面、各外端部均分别设置有径向条状齿、定位槽,所述对称布置的梭口调节机构分别包括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和上座,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外端部的定位槽内均分别楔合设置所述定位楔块,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外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均分别啮合所述梭口调节齿块,在所述外提刀机构的提刀架板两端附近均分别铰接有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上座,所述上座内均设置有销轴,且通过所述销轴将上座、对应的梭口调节齿块和定位楔块定位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内端面、各内端部亦均分别设置有径向条状齿、定位槽,所述对称布置的交替 梭口调节机构亦分别包括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和上座,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备内端部的定位槽内均分别楔合设置所述定位楔块,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内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均分别啮合所述梭口调节齿块,在所述内提刀机构的提刀架板两端附近均分别铰接有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上座,所述上座内均设置有销轴,且通过所述销轴将上座、对应的梭口调节齿块和定位楔块定位并固定连接在一起。上述啮合在一起的定位楔块与径向条状齿的齿间距均相等。上述连杆均为设有调节螺纹的螺杆,各螺杆的调节螺纹与各上座旋接,如此可通过转动螺杆来调节上座的高度,来改变处于上止点位置的提刀与处于上止点位置的竖钩之间的安全间隙。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发明开创性的采用条块状梭口调节齿块与梭口输出轴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啮合,据此,仅须松开上座、梭口调节齿块和定位楔块的连接,再利用螺丝刀等常用的撬动工具以脱开齿间啮合,即可快捷方便调整梭口,无需卸掉提刀机构所承载的提综力,无须脱开传动机构,调整前的准备工作量降到最少,还可以在提花机任意停机角度进行梭口调整作业;2、开(梭)口动程量的调节是基于上座轴心对应于梭口调节齿块的调节齿滑移啮合在径向条状齿的不同位置来实现偏心距的改变,由于梭口调节齿块与梭口输出轴的径向条状齿均呈直线型连续分布,可以通过加工不同的啮合齿间距形成小级差的偏心距,实现更加精细化梭口动程量调节,与现有技术若干个离散型的偏心定位孔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梭口调节范围限制小,更加满足各种型号织机、不同织物品种、不同织物组织的差异化要求,最大限度的体现了织造的灵活性;3、梭口调整操作去繁化简一学即会,可由非特定的操作人员(无须技师)进行作业,且仅须一个人工而无须帮工便能独立完成,与现有同类国产及进口提花机梭口调整装置相比,可大大缩短操作时间,显著降低停台时间,节省操作工时60%以上;4、定位槽与定位楔块的楔合设置,并通过销轴将上座、梭口调节齿块和定位楔块定位后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梭口调整时无须拆卸取出销轴,梭口调整后的定位固定精度高,提花机运行安全可靠。总之,本发明调节操作技能要求低,无须专用调节工具,无须拆卸上座、调节齿块、销轴,以及无须卸去提刀机构载荷,梭口调节准备体现了无拆卸无卸载的特点,梭口调节快速高效、调节精度高、调节范围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在梭口调整过程中用撬杆抬起拉刀架板的操作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使用专用拆卸工具拆除销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组装到提花机上后的应用安装局部示意图(在图中右下方为大梭口侦U、以及在图中左上方为小梭口侧);图4显示了梭口调节机构、交替梭口调节机构(部分可见)的分解图,其中两侧墙板及墙板上的构件自图3中移出;图5为梭口输出轴的立体图(四条轴可互换通用);图6为定位楔块的立体图(八块定位楔块可互换通用);图7为梭口调节齿块的立体图(八块梭口调节齿块可互换通用)。
具体实施方式带载荷提刀机构的提花机梭口快速调节装置,包括对称布置于左墙板IL外侧附近、右墙板IR外侧附近的外提刀机构、位于所述外提刀机构上方呈对称布置的梭口调节机构,以及对称布置于左墙板IL内侧附近、右墙板IR内侧附近的内提刀机构、位于所述内提刀机构上方呈对称布置的交替梭口调节机构,所述对称布置的内、外提刀机构分别具有一对提刀架板、连接于所述提刀架板下部的吊杆组和与所述吊杆组对应连接的提刀组。图3中可见外提刀机构的一块提刀架板9a、吊杆组91a和提刀组9,其中,提刀组9的长度大于二墙板间的跨度,提刀架板9a位于左墙板IL外侧附近。提刀架板9a的下部间隔连接有吊杆组91a,吊杆组91a的各吊杆下端与提刀组9的各提刀左端逐一连接,而位于右墙板IR外侧附近的提刀架板、吊杆组在图3中看不见,但与提刀架板9a、吊杆组91a呈对称布置,连接关系等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右墙板IR外侧附近的吊杆组的各吊杆下端是与提刀组9的各提刀右端逐一连接的。内提刀机构的二块提刀架板、二组吊杆组均分别位于左墙板IL内侧附近、右墙板IR内侧附近,且呈对称布置的,内提刀机构的提刀架板、吊杆组和另一提刀组之间依次的连接关系与上述外提刀机构的提刀架板、吊杆组、提刀组的连接关系等同,所不同的仅仅是该另一提刀组位于上述两墙板之间,提刀机构为公知提花机现有结构。左墙板1L、右墙板IR上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大梭口输出轴、小梭口输出轴。例举说明,由图3可见,大梭口输出轴61、小梭口输出轴62分别安装于左墙板IL上,均位于提刀架板9a的上方,相应地,右墙板IR上则装有大梭口输出轴63-1、小梭口输出轴64_1,结合图4作必要说明,大梭口输出轴61、大梭口输出轴63-1靠近提花机后机身,而小梭口输出轴62、小梭口输出轴64-1则靠近提花前机身,靠近提花前机身位置在梭口形成时为小开口动程侧,靠近提花后机身位置在梭口形成时为大开口动程侧,这一点在提花开口机械中是公知的。大梭口输出轴各端面、各端部均分别设置有径向条状齿、定位槽,小梭口输出轴各端面、各端部亦均分别设置有径向条状齿、定位槽。对称布置的梭口调节机构分别包括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和上座,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外端部的定位槽内均分别楔合设置所述定位楔块,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外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均分别啮合所述梭口调节齿块,在所述外提刀机构的提刀架板两端附近均铰接有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上座,所述上座内均设置有销轴,且通过所述销轴将上座、对应的梭口调节齿块和定位楔块定位后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采用燕尾槽。详细地,以图3中左墙板IL外侧为例,并结合图4、5、6、7所示,大梭口输出轴61外端面设置有径向条状齿611,径向条状齿611呈直线型连续分布(大梭口输出轴61内端面 的径向条状齿在图中不可见),大梭口输出轴61的外端部、内端部分别设置有定位槽610、定位槽610-1,定位槽610内楔合设置有定位楔块51 (定位槽610-1亦楔合设置有定位楔块),径向条状齿611与梭口调节齿块41啮合设置。提刀架板9a两端附近分别通过下座81、82铰接连杆71、72,连杆71的下端螺纹旋接在下座81内,连杆72的下端则螺纹旋接在下座82内,连杆71的上端均通过螺纹可调节固定于上座21内,上座21中心孔内设置有销轴31,且通过销轴31将上座21、梭口调节齿块41和定位楔块51定位后再通过螺栓S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梭口调节齿块41开设有供销轴31穿置的销孔410,定位楔块51开设有供螺栓S旋接的螺孔511,及形成于螺孔511外周的定位槽512,销轴31的伸入端抵触于此定位楔块51的定位槽512中,螺栓S穿过中空的销轴31后再锁紧,此时,定位楔块51其斜面510与定位槽610的槽顶壁6100形成紧配合。继续以左墙板IL外侧说明,小梭口输出轴62的外端面设置有径向条状齿621,径向条状齿621呈直线型连续分布(小梭口输出轴62内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在图中不可见),小梭口输出轴62的外端部设置有定位槽620(内端部设置的定位槽及位于其内的定位楔块在图中不可见),定位槽620内楔合设置有定位楔块52,径向条状齿621与梭口调节齿块42啮合设置。连杆72的上端均通过螺纹可调节固定于上座22内,上座22中心孔内设置有销轴32,且通过销轴32将上座22、梭口调节齿块42和定位楔块52定位后再通过螺栓S固定连接在一起。大梭口输出轴61与小梭口输出轴62整体结构相同,两轴上安装、连接的构件(比如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上座、连杆、下座)均相同。如图4所示,为有利于在制造时节约开模成本,提高通用性,右墙板IR外侧的构件与左墙板IL外侧的构件呈对称布置,结构完全相同,包括定位槽、径向条状齿、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上座、连杆、下座均相同,在此不另行赘述。对称布置的交替梭口调节机构分别包括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和上座,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内端部的定位槽内均分别楔合设置所述定位楔块,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内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均分别啮合所述梭口调节齿块,在所述内提刀机构的提刀架板两端附近均铰接有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上座,所述上座内均设置有销轴,且通过所述销轴将上座、对应的梭口调节齿块和定位楔块定位后固定连接在一起。
详细地,以右墙板IR内侧为例,请参阅图4所示,大梭口输出轴63-1内端面设置有径向条状齿631-1,径向条状齿631-1呈直线型连续分布(大梭口输出轴63-1外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在图中不可见),大梭口输出轴63-1的内端部设置有定位槽630-1,(外端部设置的定位槽及位于其内的定位楔块在图中不可见),定位槽630-1内楔合设置有定位楔块53-1,径向条状齿631-1与梭口调节齿块43-1啮合设置。同样结构地,小梭口输出轴64-1内端面设置有径向条状齿641-1,径向条状齿641-1呈直线型连续分布(小梭口输出轴64-1外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在图中不可见),小梭口输出轴64-1的内端部设置有定位槽640-1,(外端部设置的定位槽及位于其内的定位楔块在图中不可见),定位槽640-1内楔合设置有定位楔块54-1,径向条状齿641-1与梭口调节齿块44-1啮合设置。位于右墙板IR内侧附近布置有一提刀架板,该提刀架板两端附近分别铰接的下座各螺纹连接一条连杆,各连杆上端均固定一上座,具体实施时,各连杆上端均通过螺纹可调节固定于各上座内,各上座通过位于其中心孔内的销轴与梭口调节齿块、定位楔块定位后螺检固定在一起。 大梭口输出轴63-1与小梭口输出轴64-1整体结构相同,两轴上安装、连接的构件(比如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上座、连杆、下座)均相同。为有利于在制造时节约开模成本,提高通用性,左墙板IL内侧的构件(图中不可见)与右墙板IR内侧的构件呈对称布置,结构完全相同,包括定位槽、径向条状齿、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上座、连杆、下座均相同,在此不另行赘述。本申请案中所提及的“交替梭口”的概念,是指当提花机在180°时,位于左墙板IL外侧的提刀架板9a与位于右墙板IR外侧的提刀架板组成的一对刀架板同步带动提刀组9到达上止点位置时,而位于左墙板IL内侧的提刀架板与位于右墙板IR内侧的提刀架板则恰好运动配合同步带动另一提刀组下降到下止点位置,此时形成一个全开口,当提花机继续运转到下一个180°时,外侧一对提刀架板同步带动提刀组9到达下止点位置,内侧一对提刀架板则恰好运动配合同步带动另一提刀组到达上止点位置,此时形成下一个循环全开口。因此,梭口调节时需要调节二次,一对外侧刀架板所对应的梭口调节机构需要调节,以及一对内侧刀架板所对应的交替梭口调节机构亦需要进行调节。八块梭口调节齿块的齿间距均相等,八处径向条状齿的齿间距均相等,所有梭口调节齿块的齿距与所有径向条状齿的齿距亦均相等,可通用互换啮合。由图3可见,连杆71、72均为设有调节螺纹的螺杆,螺杆的上端螺纹连接上座。连杆加工时,两端均车制外螺纹,而在其中部则加工有供六角板手可转动的扁六角螺柱,连杆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上、下座后通过固定螺母加以固定,而另外六条连杆结构均与连杆71、72相同。在现有技术中的提花机传动机构,以链式提花机为例加以说明,如图3、4所示,左、右墙板1L、IR两外侧具有相同的传动链,左、右墙板1L、IR分别装有涨紧链轮,装于左墙板IL上的大梭口输出轴61外端、小梭口输出轴62外端分别安装了大梭口链轮6la、小梭口链轮62a,装于右墙板IR上的大梭口输出轴63-1外端、小梭口输出轴64-1外端分别亦安装了大梭口链轮、小梭口链轮,织机提供动力给主传动轴,带动装于主传动轴两端附近的主动链轮转动,两主动链轮各通过一条链条分别带动同侧的大梭口链轮、小梭口链轮反向转动,大梭口输出轴、小梭口输出轴的反向转向,使得位于两墙板外侧的四个上座(即靠近前机身的二个上座、靠近后机身的二个上座)分别跟随相应的小梭口输出轴、大梭口输出轴作回转运动,梭口输出轴外端的四个上座所对应的四个下座共同带动两墙板外侧的一对提刀架板共同作上、下往复运动,与此同时,由于安装关系,梭口输出轴内端的四个上座所对应的四个下座在同样的传动原理下共同带动两墙板内侧的另一对提刀架板共同作下、上往复运动,从而形成提刀组9与位于两墙板之间的另一提刀组互为上下往复运动。应不同织机制造商、不同用户的具体要求,本发明可以在提花机装配时进行梭口设置,用户亦可根据不同织物品种、不同织物组织的差异化需要在织造现场进行梭口调节,以体现本发明提花织造的灵活性,梭口调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I)按压织机停机按钮,提花机则自动定位在综平位置,即可关闭提花机电源,此时,所有梭口调节齿块共同处于同一个平面(当然所有梭口调节齿块亦可以处于垂直位置,即提花机角度在90°或180°调整梭口,这二个角度需要按插定位销棒,以将四条梭口输出轴定位于相应墙板上,但须注意梭口调整完毕后在开机前即拔出全部定位销棒)。
2)松开连杆71、72的固定螺母,以及剩余六条连杆的固定螺母,为梭口调整完毕后检查提刀与提针竖钩之间的间隙所准备。3. I)进行每一侧梭口数据的调整,比如先调整梭口调节齿块41、42,拧松上座21中的螺栓S5 8mm,借助螺丝批撬动梭口调节齿块41,使其与径向条状齿611脱开啮合,移动梭口调节齿块41,带动定位楔块51在定位槽610内滑动,并使梭口调节齿块41啮合在径向条状齿611新的恰当齿数位置,以满足工艺要求的大梭口数据,然后用规定的力矩重新拧紧螺钉S ;接着调整同侧的小梭口数据,拧松上座22上的螺栓S少许,轻轻撬动梭口调节齿块42使其与径向条状齿621脱开啮合,定好梭口调节齿块42在径向条状齿621中的位置后使其与径向条状齿621重新啮合,以满足所需的小梭口数据,锁紧螺钉S。3.2)进行右墙板外侧的大梭口数据、小梭口数据调整,重复3. I相同的操作,至此,提刀组9的开口动程量调整完毕。进行右墙板内侧的大梭口数据、小梭口数据,重复3. 2相同的操作;进行左墙板内侧的大梭口数据、小梭口数据,重复3. 2相同的操作,至此,两墙板之间的该另一提刀组的开口动程量调整完毕。4. I)转过提花机90°,以便将提刀组9带到上止点位置,检查其与提针竖钩(公知零件未图示)之间的刀钩间隙(基准参考点在机器四角的提针竖钩),必要时,通过转动连杆71、72,以及转动右墙板外侧的二条连杆来调整提刀组9的整体高度,调整完毕则拧紧这四条连杆的固定螺母。4. 2)再转过提花机180°,以便将另一提刀组带到上止点位置,检查其与提针竖钩之间的刀钩间隙,必要时按照4. I的方法调整该另一提刀组(即四条连杆)的高度,调毕后重新锁紧四条连杆的固定螺母。
权利要求
1.一种带载荷提刀机构的提花机梭口快速调节装置,包括对称布置于左、右墙板外侧附近的外提刀机构、位于所述外提刀机构上方呈对称布置的梭口调节机构,以及对称布置于左、右墙板内侧附近的内提刀机构、位于所述内提刀机构上方呈对称布置的交替梭口调节机构,所述对称布置的内、外提刀机构分别具有一对提刀架板、连接于所述提刀架板下部的吊杆组和与所述吊杆组连接的提刀组,所述左、右墙板上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大梭口输出轴、小梭口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外端面、各外端部均分别设置有径向条状齿、定位槽,所述对称布置的梭口调节机构分别包括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和上座,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外端部的定位槽内均分别楔合设置所述定位楔块,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外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均分别啮合所述梭口调节齿块,在所述外提刀机构的提刀架板两端附近均分别铰接有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上座,所述上座内均设置有销轴,且通过所述销轴将上座、对应的梭口调节齿块和定位楔块定位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内端面、各内端部亦均分别设置有径向条状齿、定位槽,所述对称布置的交替梭口调节机构亦分别包括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和上座,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内端部的定位槽内均分别楔合设置所述定位楔块,所述大、小梭口输出轴各内端面的径向条状齿均分别啮合所述梭口调节齿块,在所述内提刀机构的提刀架板两端附近均分别铰接有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上座,所述上座内均设置有销轴,且通过所述销轴将上座、对应的梭口调节齿块和定位楔块定位并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提花机梭口快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在一起的定位楔块与径向条状齿的齿间距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提花机梭口快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均为设有调节螺纹的螺杆,各螺杆的调节螺纹与各上座旋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载荷提刀机构的提花机梭口快速调节装置。它包括分别对称布置于左、右墙板内外侧附近的内、外提刀机构、交替梭口调节机构、梭口调节机构和大、小梭口输出轴,内、外提刀机构分别具有成对提刀架板、吊杆组和提刀组,大、小梭口输出轴各端面、各端部均分别设置有径向条状齿、定位槽,梭口调节机构、交替梭口调节机构均分别包括定位楔块、梭口调节齿块、销轴和上座,所述定位槽均分别楔合设置定位楔块,所述径向条状齿均分别啮合梭口调节齿块,所述成对提刀架板各端附近均分别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上座,所述销轴定位上座、梭口调节齿块和定位楔块并固定。本发明无需卸载就可快速调节梭口,调节精度高、范围大。
文档编号D03C3/26GK102817137SQ2012103050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郭家成, 周凯 申请人:郭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