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

文档序号:1765394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一种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属于纺织品印染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衣物穿着的个性化需求,月艮用面料的色系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各大采购商对于面料的色光要求也越来越高。羊毛,作为一种传统的天然纤维,经过一系列纺织、染整加工后具有舒适、保暖、不易变形等优点,具有很高的服用价值。然而,羊毛织物的染色色系没能得到很好的拓宽,主要以昏暗的色彩为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羊毛纤维本身呈淡黄色,如遇到定型,黄度还会进一步提升;从色彩叠加的角度来讲,淡黄的底色显然会对羊毛染艳丽色造成负面的影响。(二)为了进一步提升羊毛织物的各项色牢度,现在行业内有相当数量的生产厂家采用毛用活性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活性染料有非常优异的水洗牢度,然而,它的缺点是颜色的艳度 较之酸性染料要来的暗淡。改善羊毛织物淡黄底色的途径是漂白,然而,常规的染色前处理漂白双氧水用量大,漂白温度高,时间长,经前处理后,羊毛织物的白度虽然有明显改善,但是再经历染色、后整等流程后,羊毛成品面料的物理强力也会大大下降,损伤严重,甚至无法服用。综上所述,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加工工序中存在以下问题(一)在羊毛漂白的过程中,羊毛纤维的物理强力损伤程度取决于双氧水的用量与温度这两个因素。(二)颜色鲜艳的酸性染料,如宝蓝、天蓝色染料容易在羊毛织物布面上产生不匀或产生色花,尤其是中浅色羊毛织物布面。(三)双氧水的加入处理进程,如力口入过快,导致温度过高从而造成氧漂不匀,最终导致布面色光不匀。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的羊毛增艳染色工艺,利用合理的工艺方法增加羊毛织物白度,进而提升羊毛织物染色后的鲜艳度;同时又使得羊毛的物理强力得到一定范围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羊毛织物染色后的鲜艳度的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染色难点,本发明对现有增艳染色的工艺参数、染化料助剂做了针对性的改变,制定出新的适用于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氧漂工艺与染色工艺进行了合并,漂白在酸性条件进行,该漂白条件同样适用于羊毛的染色环境,即实现一边漂白一边染色,既简化工艺、节能减排;又大大缩短了羊毛针织面料在浴中物理运动的时间,减小了羊毛针织面料的物理摩擦受损,使羊毛纤维的物理强力得到有效的保护。
针对颜色鲜艳的酸性染料容易产生色花的问题,本发明设定了温度保温阶梯,即在染色升温过程中,在中途设定保温平台,使染料能够更均匀地上染羊毛纤维。同时,选用有机类阴离子型梯度酸,随着温度的上升,缓慢释放出有机酸,使PH逐渐降低,从而达到匀染目的。具体地,本发明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包括前处理工序、染色工序和清洗工序;所述染色工序包括氧漂工艺与染色工艺,并且,该氧漂工艺与染色工艺是同时进行的。在羊毛染色的传统工艺中,一般对羊毛只进行染色而不进行漂白。其原因是因为传统工艺的漂白温度高,耗时长,并且双氧水的用量是本发明的用量的2-4倍,对羊毛纤维损伤大。另外,如果漂白工艺与染色工艺分开进行,则会加长工艺的流程,同样也会加大对羊毛纤维的损伤。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还可包括后整理工序,即包括依次进行的脱水、烘 干、柔软定型等。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染色工序中,双氧水是在第一保温阶段(85-90°C,保温10-30分钟)与第二保温阶段(85-90°C,保温10-30分钟)之间缓慢添加的。并且,添加双氧水时需要降温,优选地,先将所述染液温度降70-80°C,缓慢加入双氧水后,再升温至85-90°C。本发明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如下步骤(I)前处理工序将水按浴比为I : 15 20注入染色机中,加入羊毛针织面料,循环运转5-20分钟;再加入净洗剂,升温到50-90°C,保温15-30分钟,然后降温至6(TC以下,排出洗液;(2)染色工序再将水按浴比为I : 15 20注入染色机中,循环运转5_20分钟;加入芒硝、pH调节剂、浴中润滑剂、匀染剂、双氧水激活剂,升温到35-40°C,再加入染料,此时的水溶液即为染液;将染液升温至85-90°C,进行第一阶段保温10-30分钟后,加入双氧水,再进行第二阶段保温10-30分钟,然后降温至60°C以下,排出染液;其中,所述芒硝的用量为所述羊毛针织面料重量的5_10%。所述匀染剂的用量为所述羊毛针织面料重量的1_2%。(3)清洗工序往染色机内加入水,升温至50_80°C,保温10-30分钟后降温,排出洗液,最后冷水(20-30°C )洗至水清出布即可。发明人发现,在本发明方法的前处理工序中,在加入净洗剂之后,升温之前再加入纯碱进行调节溶液的PH为碱性时,去除织物上油脂的效果更佳。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前处理工序中净洗剂的用量优选为每I升水中l_2g。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染色工序中pH调节剂、浴中润滑剂、双氧水激活剂的用量分别为每I升水中O. 5-2g、l-3g、l-8g ;更优选地,染色工序中途加入的35%双氧水的用量为每I升水中5-10g。本发明方法的染色工序中所述的双氧水激活剂为一种有机盐溶液,优选地为市售PO增艳剂。该双氧水激活剂可以和双氧水形成过氧化物,在酸性条件下结合双氧水既可显著提高漂白效果,又可使得双氧水的用量较之传统羊毛漂白工艺的双氧水用量明显下降,这种改进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羊毛纤维的物理强力。本发明方法的染色工序中所述的染料是本领域常用的酸性染料,优选亨斯曼公司的依利尼尔系列染料(该系列染料下所有型号的染料,性质相近,都可以用于本发明)。使用依利尼尔A型系列染料,可使羊毛针织面料具备优良的色牢度,较高的染料上色率。染料的用量根据需要的颜色来调节,通常为中浅色,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其用量。由于艳丽颜色多为中浅色,因此,适当降低染色温度也能保证理想的染料上染得色率。同时,降低染色温度对于羊毛的物理强力保护也可起到积极的作用。一般常规的 羊毛染色温度为99°C。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染色工序中的羊毛染色温度则降为85-90。。。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的染色工序中,染液升温流程的具体操作程序为加入染料后,先升温到50-60°C,优选升温过程在10-20分钟内完成,保温10-20分钟;再升温到85-90°C,此升温过程在15-30分钟内完成,随后进行第一阶段保温10-30分钟;染液温度回降到70-80°C,缓慢加入双氧水后,保温循环5-10分钟;然后温度回升至85-90°C,此升温过程在5-20分钟内完成,并进行第二阶段保温10-30分钟。在本发明的增艳染色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I)、(2)和(3)中所用的水均指工业用软水,所选用的染色机为溢流或喷射染色机。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净洗剂、pH调节剂、浴中润滑剂、匀染剂等均为本技术领域常用的助剂,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水、水洗等所用到的“水”均指本领域常用的工业用软水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确定水的用量。本发明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低,节省时间;本发明染色方法中的双氧水用量明显低于传统漂白工艺中的双氧水用量。经本发明方法染色后的羊毛针织面料具有显著的艳丽感,虽然与传统羊毛染色工艺相比较,鲜艳度增幅大小因染料的不同会有差异。但是,使用同一种染料时,较之常统羊毛染色工艺,本发明染色后的羊毛针织面料在颜色的鲜艳度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其色光鲜艳度的提升高达20%以上。同时,本发明方法的漂白对羊毛针织面料的物理强力的影响很小,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羊毛针织面料的物理强力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耐磨强力损失可以控制在8%以内,胀破强力几乎不变。羊毛针织面料的强力得到有效的保护,完全能够达到常规服用条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使用的增艳剂为购自德国多闻公司的PO增艳剂。实施例I一种羊毛针织面料,在喷射染色机中,对其进行染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前处理工序往染色机中注入612升工业用软水,将41kg的羊毛针织面料放入染色机内循环运转10分钟。加入司马DEPICOL JT 612g,纯碱326g,运行10分钟,升温到60°C,保温15分钟,然后降温至60°C以下,排出洗液,再冷水洗10分钟;
2)染色工序往染色机中注入612升工业用软水,循环运转10分钟后,加入加芒硝2040g,山德酸VS 612g,浴中宝C 1224g,阿白格SET 408g, PO增艳剂1530g,运行10分钟,升温到40°C ;再将用水混合均匀的染料液(染液中包含染料T/BLUE A-G 62g)缓慢加入染色机内,加入的时间为15分钟,运行循环10分钟后升温至85°C,进行第一阶段保温20分钟;然后染液温度回降下到70°C,缓慢加入35%双氧水3672g后,保温循环10分钟,温度在15分钟内回升至85°C,进行第二阶段保温20分钟;最后降温至60°C以下,排出染液;3)清洗工序往染色机内加入612升工业用软水,升温至60°C,保温20分钟后降温,排出洗液,20°C冷水洗至水清出布;面料出缸后进入后整理工序,依次包括浴中防虫整理、脱水、烘干、柔软定型检验步骤。经测试,羊毛针织面料的耐磨强力损失为4. 1%,胀破强力几乎不变。本发明的增 艳染色方法对羊毛针织面料布面艳蓝色的增艳幅度最为显著,与对比例相比,经本发明的增艳染色方法处理后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布面色光鲜艳度的提升为21%。对比例一种羊毛针织面料的传统染色方法,在喷射染色机中,使用与实施例I同样的染料进行染色的方法包括前处理工序、染色工序、清洗工序。其中,该方法的前处理工序和清洗工序与实施例I相同,其染色工序具体操作为染色工序往染色机中注入612升工业用软水,循环10分钟后加入加芒硝2040g,山德酸VS 612g,浴中宝C 1224g,阿白格SET 408g,运行10分钟,升温到40°C,将用水混合均匀的染料液(染液中包含染料T/BLUE A-G 62g),缓慢加入染色机内,加入的时间为15分钟,运行循环10分钟后升温至99°C,保温30分钟,然后降温至60°C以下,排出染液。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包括前处理工序、染色工序和清洗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序包括氧漂工艺与染色工艺,所述氧漂工艺与染色工艺是同时进行的。
2.如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工序将水按浴比为I: 15 20注入染色机中,加入羊毛针织面料,循环运转5-20分钟;加入净洗剂,升温到50-90°C,保温15-30分钟,然后降温至60°C以下,排出洗液; (2)染色工序将水按浴比为I: 15 20注入染色机中,循环运转5-20分钟;加入芒硝、PH调节剂、浴中润滑剂、匀染剂、双氧水激活剂,升温到35-40°C ;再加入染料,升温至85-900C,保温10-30分钟后加入双氧水,在85-90°C再保温10-30分钟;然后降温至60°C以下,排出所述染液; (3)清洗工序往染色机内加入水,升温至50-80°C,保温10-30分钟后降温,排出洗液,然后冷水洗至水清出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洗剂、pH调节剂,浴中润滑剂,双氧水激活剂、双氧水的用量分别为每I升水中l_2g、0. 5-2g、l-3g、l-8g、5-10g ; 所述芒硝的用量为所述羊毛针织面料重量的5-10%,所述匀染剂的用量为所述羊毛针织面料重量的1_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染色工序中,加入所述双氧水时先将所述染液温度降至70-80°C,缓慢加入所述双氧水后再升温至85-9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序中染液升温的具体程序为加入所述染料后,先在10-20分钟内升温到50-60°C,保温10-20分钟,再在15-30分钟内升温到85-90°C,进行第一阶段保温10-30分钟;所述染液温度回降下到70-80°C,缓慢加入双氧水后,保温循环5-10分钟,温度在5-20分钟内回升至85-90°C,进行第二阶段保温10-30分钟。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激活剂为PO增艳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依利尼尔系列酸性染料。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方法制成的羊毛针织面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毛针织面料的增艳染色方法,包括前处理工序、染色工序和清洗工序。本发明方法的染色工序将其氧漂工艺与染色工艺进行了合并,即在酸性条件下一边漂白一边染色。同时,在染色工序实现温度保温阶梯,即在染色升温过程中途设定保温平台,以便染料能够更均匀地上染羊毛纤维。本发明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低,节省时间;本发明染色方法中的双氧水用量明显低于传统漂白工艺中的双氧水用量。本发明染色后的羊毛针织面料具有显著的艳丽感,较传统羊毛染色后色光鲜艳度有明显提升,且羊毛针织面料的强力得到有效的保护,完全能够达到常规服用条件。
文档编号D06P1/39GK102852006SQ2012103221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钱君楠, 许畅, 杨启东, 董蓓, 张国兴, 黄伟国 申请人: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