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1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赛络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的生
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赛络纺竹节纱是在细纱机改造竹节纱传动装置的基础上加上赛络纺装置(或在赛络纺装置的基础上加装细纱机竹节纱传动装置)纺制的,在赛络纺纱过程中,其竹节是由牵伸部分的中罗拉和后罗拉瞬间加速多喂入一定比例的粗纱而减少前罗拉和中罗拉间的牵伸倍数形成两条纤维粗段须条经前罗拉输出合并加捻而成的,用此方法纺制的赛络纺竹节纱的竹节部分常常会加捻不足而形成弱捻。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捻效果好的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一种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在赛络纺纱过程中,将其中的一股粗纱由中罗拉喂入并经前罗拉和中罗拉牵伸,中罗拉瞬间加速多喂入粗纱形成竹节;另一股粗纱由后罗拉喂入并经前罗拉和后罗拉牵伸,两股经不同牵伸方式的须条经前罗拉输出合并加捻而成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作为优化,中罗拉顺间加速时,中罗拉的牵伸倍数是前罗拉的I. 2-2. 4倍。这个倍数纺出来的竹节大小、粗细适中,比较美观。作为优化,上述两股粗纱的捻方向一致,与复合形成的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捻方向相反。作为优化,所述中罗拉的瞬间加速变化由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加速频率和加速大小,使形成的竹节均匀、美观。有益效果因为单纱和复合纱之间的捻方向不同,有利于使得纱线的捻度减小,增加柔软度,同时因为单纱的捻度较好,增加强度。这种方法纺制的竹节加捻效果好于一般赛络纺竹节纱且竹节毛羽少,纱身光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
在赛络纺纱传动装置的基础上加装细纱机竹节纱传动装置,竹节纱传动装置由伺服电机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在赛络纺纱过程中,将其中的一股70%的精梳棉和30 %的涤纶经清棉、梳棉、并条、精梳、并条,加S捻形成混纺粗纱,捻系数为330,经中罗拉喂入并经前罗拉和中罗拉牵伸;前罗拉转速为600 r / min,锭定转速为12100转。经过竹节纱传动装置时,由伺服电机驱动中罗拉瞬间加速2倍,多喂入一定比例的精梳棉和涤纶混纺粗纱形成竹节。中罗拉转速为1200 r / min,锭定转速为24200转。另一股50%的麻和50%的精梳棉次经清棉、梳棉、并条、精梳、并条,加S捻形成混纺粗纱,捻系数为300,经罗拉喂入并经前罗拉和后罗拉牵伸。两股经不同牵伸方式的须条经前罗拉输出合并加Z捻而成单股竹节棉麻混合的赛络纺纱线。单股竹节棉麻混合的赛络纺纱线的性能如下捻系数为300,纱密度24tex,断裂 强度18cN/tex,断裂伸长裂 34%,毛羽 1120 (+2mm/根/100m)。
权利要求
1.一种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赛络纺纱过程中,将其中的一股粗纱由中罗拉喂入并经前罗拉和中罗拉牵伸,中罗拉瞬间加速多喂入粗纱形成竹节;另一股粗纱由后罗拉喂入并经前罗拉和后罗拉牵伸,两股经不同牵伸方式的须条经前罗 拉输出合并加捻而成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中罗拉顺间加速时,中罗拉的牵伸倍数是前罗拉的I. 2-2. 4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两股粗纱的捻方向一致,与复合形成的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捻方向相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在赛络纺纱过程中,将其中的一股粗纱由中罗拉喂入并经前罗拉和中罗拉牵伸,中罗拉瞬间加速多喂入一定比例的粗纱形成竹节;另一股粗纱由后罗拉喂入并经前罗拉和后罗拉牵伸,两股经不同牵伸方式的须条经前罗拉输出合并加捻而成单股竹节赛络纺竹节纱。这种方法纺制的竹节加捻效果好于一般赛络纺竹节纱且竹节毛羽少,纱身光洁。
文档编号D02G3/28GK102864544SQ20121037649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8日
发明者陈坚, 朱张林 申请人:如皋市丁堰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