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5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电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属于合成纤维与复合纱的复合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不锈钢)纤维是经过多次拉伸,集束拉伸,熔融纺丝,切削或须晶等过程,把不锈钢做成直径4-16 μ m的纤维材料(长丝或短纤),相当柔软,然后混入常规纺织材料,做成防静电织物。这类织物最早是由日本精线公司研制开发成功的。混有不锈钢导电纤维的导电纱,具有很好的耐热、耐化学腐蚀性,导电性能良好,不受酸、碱和其他化学药品的影响,染色可采用常规方法,由于织物中不锈钢纤维含量较低,完全不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手感。在织物中只要添加很少量的导电纤维,就能达到静电驱散的要求。适用于耐高温 屏蔽防电磁波辐射之针织布、机织布、高温输送带、消除静电带、防电磁波辐射布料的织造原材料。抗紫外纱线是在PET纤维的纺丝过程中,将耐高温的抗紫外纺丝母粒均匀的加入到PET纺丝熔体中,在纤维冷却成形后,纳米级的抗紫外剂均匀地分布在纤维表面和内部。与传统的后整理法或涂层法相比,具有抗紫外作用持久、永不消褪的特点。经多次的洗涤及烘干对纤维及织物的抗紫外功能基本无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电抗紫外线面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电抗紫外线面料,以金属丝包覆纱(21S棉+68D金属丝)为经纱、抗紫外纱与棉组成的低捻度复合丝为纬纱,经纱和纬纱互相垂直织造而成。所述经纱的密度为415根/10cm,纬纱的密度为325根/10cm。本发明导电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I)经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型、整经、穿经工序;(2)经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型、并合、倒筒工序;(3)将经上述加工工序的经纱与纬纱一起织造成坯布,而在整个织造过程中,应控制好长丝纤维的张力;(4)将织造好的坯布经翻布、精练、脱水开幅、预定型、碱减量、染色、脱水开幅、柔软定型这几道工序后整理工序后完成整个加工工艺。所述步骤(4)中的染色工序,采取分段升温的染色过程,升温到90°C保温30min,然后以I. 5°C /min的速率升温到112_122°C,保温45min后降温,开注入清水、皂洗剂,升温至 95°C 清洗 15min。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导电纤维及抗紫外纱为原料,增强了面料的导电、抗紫外线等性能,并赋予面料柔软、滑爽的手感,使此面料具有更佳的透气透湿性和穿着舒适性。具体实施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表I :染色工序中保温45min的温度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以金属丝包覆纱(21S棉+68D金属丝)为经纱(I)、抗紫外纱与棉组成的低捻度复合丝为纬纱(2),经纱(I)与纬纱(2)互相垂直织造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导电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I)的密度为415根/10cm,纬纱(2)的密度为325根/10cm。
3.—种加工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电抗紫外线面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经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型、整经、穿经工序; (2)经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型、并合、倒筒工序; (3)将经上述加工工序的经纱与纬纱一起织造成坯布,而在整个织造过程中,应控制好长丝纤维的张力; (4)、将织造好的坯布经翻布、精练、脱水开幅、预定型、碱减量、染色、脱水开幅、柔软定型这几道工序后整理工序后完成整个加工工艺。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导电抗紫外线面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染色工序,采取分段升温的染色过程,升温到90°C保温30min,然后以I. 5°C /min的速率升温到112-122°C,保温45min后降温,并注入清水、皂洗剂,升温至95°C清洗15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抗紫外线面料,它是以金属丝包覆纱(21S棉+68D金属丝)为经纱(1)、抗紫外纱与棉组成的低捻度复合丝为纬纱(2),经纱(1)和纬纱(2)互相垂直织造而成。本发明具有优异的导电、抗紫外线等性能。
文档编号D03D15/00GK102943335SQ20121038291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洪桂焕 申请人:绍兴县广丰印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