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辐射防静电除臭包缠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60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菌防辐射防静电除臭包缠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线,具有抗菌、抑菌及防辐射、防静电和除臭的纱线,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防辐射防静电除臭包缠纱,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镀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防辐射、防静电的作用,但由于银极易被氧化,对上述的这些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镀银纤维不易染色,不能满足人们对织物和服装个性化的需求;而光触媒纤维本事又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除臭性能;同时市场上的纱线通常没有优异的抗菌性和防辐射性,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织物或者服装的功能性追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镀银纤维被氧化,且具有良好抗菌防辐射防静电作用的包缠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主要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镀银纤维长丝,外层为微孔状光触媒纤维;所述微孔状光触媒纤维以纱线形式缠绕于镀银纤维长丝表面,呈密集的螺旋状。作为优选,所述镀银长丝纤度为20-70旦。作为优选,所述光触媒纤纤度为90-160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层的光触媒纤维容易染色,丰富了纱线的色彩,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除臭性能;内层的镀银纤维由于被包裹,因此不易被氧化,使得镀银纤维能发挥抗菌、抗静电、防辐射的作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如图1、2所示,它主要包括内层I和外层2,内层I为镀银纤维长丝,外层2为微孔状光触媒纤维;所述微孔状光触媒纤维以纱线形式缠绕于镀银纤维长丝表面,呈密集的螺旋状; 所述镀银长丝纤度为20-70旦;所述光触媒纤纤度为90-160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缠纱是一种用来机织和针织的纱线,包括微孔状光触媒纤维和镀银纤维,真空镀的镀银纤维,银的屏蔽效果良好,抗辐射性能良好,同时还有明显的抗菌能力,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光触媒的主要成分是纳米级的二氧化钛(TiO2) ;二氧化钛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后,内部电子被激发,形成活性氧类的超氧化物和羟基原子团,它超强的氧化能力,可以破坏细胞的细胞膜,使细胞质流失至死亡,凝固病毒的蛋白质,抑制病毒的活性,并捕捉、杀除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杀菌能力达到99%以上,同时,二氧化钛受光后生成的氢氧自由基能加快有机物质、气体的分解,提闻空气清净效率,从而起到脱臭的功效;同时光触媒纤维在表面,容易染色,丰富了纱 线的色彩。本实用新型用途广泛,可作为机织和针织用纱,生产基本的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面料等,其产品可用于医疗、保健和民用等领域。
权利要求1.一种抗菌防辐射防静电除臭包缠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缠纱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镀银纤维长丝,外层为微孔状光触媒纤维;所述微孔状光触媒纤维以纱线形式缠绕于镀银纤维长丝表面,呈密集的螺旋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菌防辐射防静电除臭包缠纱,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长丝纤度为20-70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菌防辐射防静电除臭包缠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纤纤度为90-160旦。
专利摘要一种抗菌防辐射防静电除臭包缠纱,它主要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镀银纤维长丝,外层为微孔状光触媒纤维;所述微孔状光触媒纤维以纱线形式缠绕于镀银纤维长丝表面,呈密集的螺旋状;外层的光触媒纤维容易染色,丰富了纱线的色彩,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除臭性能;内层的镀银纤维由于被包裹,不易被氧化,使得镀银纤维能更好的发挥抗菌、抗静电、防辐射的作用。
文档编号D02G3/04GK202543456SQ2012201646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何珏晨, 叶晓露, 杜磊, 谢勇, 邹奉元, 金肖克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