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纱线张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线张力器,属于纺织机械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纱线张力器的具体结构见本申请人较早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第201120141297. 5号所示。然而,该类外纱张力器在翻转时容易造成加重块随意活动,进而影响使用操作和纱线喂入的张力,达不到规定的张力要求。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纱线张力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随意翻转的纱线张力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纱线张力器,其包括固定轴、过纱陶瓷、上加压片、下加压片、内弹簧、宝塔形弹簧以及调节螺母;其中,所述过纱陶瓷安装于固定轴的一端,所述调节螺母螺合于固定轴的另一端;所述内弹簧套设于固定轴上,其抵接于过纱陶瓷和调节螺母之间;所述上加压片以及下加压片套设于过纱陶瓷上,且两者相互抵接;所述宝塔形弹簧抵接于上加压片与调节螺母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张力器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上加压片的边缘设有一圈竖直部,所述宝塔形弹簧的底部卡持于竖直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张力器通过设置宝塔形弹簧来代替原先的加重块,该宝塔形弹簧定位较好,使该纱线张力器能够随意翻转活动,适用范围较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张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纱线张力器,其由固定轴I、过纱陶瓷2、上加压片3、下加压片4、内弹簧5、宝塔形弹簧6以及调节螺母7等几部分装配形成。其中,所述过纱陶瓷2安装于固定轴I的一端,所述调节螺母7螺合于固定轴I的另一端。该过纱陶瓷2用于缠绕纱线,并能避免纱线直接和固定轴I接触而磨损固定轴I。所述内弹簧5套设于固定轴I上,其抵接于过纱陶瓷2和调节螺母7之间。所述上加压片3以及下加压片4套设于过纱陶瓷2上,且两者相互抵接,纱线位于上加压片3和下加压片4之间,并通过上加压片3施加压力而使纱线产生不同的张力。所述宝塔形弹簧6抵接于上加压片3与调节螺母7之间。该宝塔形弹簧6抵接在上加压片3而使上加压片3产生压力;而调节调节螺母7的位置即能改变宝塔形弹簧6产生压力,进而改变纱线的张力。进一步的,于所述上加压片3的边缘设有一圈竖直部31,所述宝塔形弹簧6的底部卡持于竖直部31内,从而使该宝塔形弹簧6不易滑出,使定位效果较好。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纱线张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轴、过纱陶瓷、上加压片、下加压片、内弹簧、宝塔形弹簧以及调节螺母;其中,所述过纱陶瓷安装于固定轴的一端,所述调节螺母螺合于固定轴的另一端;所述内弹簧套设于固定轴上,其抵接于过纱陶瓷和调节螺母之间;所述上加压片以及下加压片套设于过纱陶瓷上,且两者相互抵接;所述宝塔形弹簧抵接于上加压片与调节螺母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纱线张力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加压片的边缘设有一圈竖直部,所述宝塔形弹簧的底部卡持于竖直部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线张力器,其包括固定轴、过纱陶瓷、上加压片、下加压片、内弹簧、宝塔形弹簧以及调节螺母;其中,所述过纱陶瓷安装于固定轴的一端,所述调节螺母螺合于固定轴的另一端;所述内弹簧套设于固定轴上,其抵接于过纱陶瓷和调节螺母之间;所述上加压片以及下加压片套设于过纱陶瓷上,且两者相互抵接;所述宝塔形弹簧抵接于上加压片与调节螺母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张力器通过设置宝塔形弹簧来代替原先的加重块,该宝塔形弹簧定位较好,使该纱线张力器能够随意翻转活动,适用范围较广。
文档编号D01H13/10GK202644011SQ20122021076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梁朝阳 申请人: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