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气流成网机锡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纤维毡的气流成网机,尤其是属于气流成网机的锡林结构。
背景技术:
纤维毡是吸音、隔热不可缺少的毡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吸音隔热垫、空调的防音材、建筑吸音材料等。气流成网机能生产各种杂布开松的棉纤维或新纤维,锡林是气流成网机的主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初步分梳过的纤维剥取并带入工作区作进一步细致地分梳、伸直和均匀混和,并将纤维转移给尘笼。锡林一般由滚筒和钢针焊接组成,钢针的底部垂直焊接在滚筒表面,使钢针位于滚筒的直径方向上,滚筒两端用法兰等与轴连接在一起,滚筒在轴的带动下旋转,在钢针的作用下可以将纤维分梳、伸直和混和。这种锡林结构的缺陷是握持纤维能力差,起不到梳理效果致使梳理性差,所以制成的纤维层成型后均匀度差,易出现稀网、欠料和开裂现象,生产制成率低,次品率高。尤其是在低密度情况下,纤维·更容易开裂、分层和稀网,拉伸强度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将纤维细致地分梳、伸直和均匀混和的锡林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无缝钢管,在无缝钢管的外表面上,沿无缝钢管的圆周方向均匀紧密贴合若干块实木针板,实木针板固定连接圆钢针,圆钢针的底部倾斜嵌在实木针板内,圆钢针顶部伸出实木针板外,圆钢针与无缝钢管的直径方向之间呈15° 17°的角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锡林针板所植钢针的角度,由垂直改为具有一定的倾斜角,使其具有一定的齿隙容纤量,可以实现纤维在两针间的有效分梳,具有良好的穿刺与握持纤维的能力,可保证紧隔距强分梳,纤维易于从一个针面向另一个针面转移,保证纤维在分梳转移过程中得到充分均匀混和的效果,从而提高产品的制成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钢针;2.实木针板;3.无缝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无缝钢管3,无缝钢管3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无缝钢管3的厚度为2_,在无缝钢管3的外表面上,沿无缝钢管3的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若干块实木针板2,每块实木针板2均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内侧面与无缝钢管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可用沉头螺钉将实木针板2与无缝钢管3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可采用12块实木针板2,每块实木针板2的厚度为25mm。[0011]在实木针板2上固定连接圆钢针1,圆钢针I的底部倾斜嵌进实木针板2内,且固定连接实木针板2,圆钢针I顶部伸出实木针板2外,圆钢针I的直径为3mm,长度为38mm。圆钢针I与无缝钢管3的直径方向之间呈15° 17°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纤维经倾斜的圆钢针I后可顺利转移,梳理效果好,所制成的纤维层成型后均匀度好,无稀网欠料和开裂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气流成网机锡林结构,包括一个无缝钢管(3),其特征是在无缝钢管(3)的外表面上,沿无缝钢管(3)的圆周方向均匀紧密贴合若干块实木针板(2),实木针板(2)固定连接圆钢针(I ),圆钢针(I)的底部倾斜嵌在实木针板(2)内,圆钢针(I)顶部伸出实木针板(2)夕卜,圆钢针(I)与无缝钢管(3)的直径方向之间呈15° 17°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流成网机锡林结构,其特征是无缝钢管(3)的厚度为2mm ;实木针板(2)有12块,每块实木针板(2)的厚度为25mm ;圆钢针(I)的直径为3mm、长度为38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生产纤维毡的一种气流成网机锡林结构,在无缝钢管的外表面上,沿无缝钢管的圆周方向均匀紧密贴合若干块实木针板,实木针板固定连接圆钢针,圆钢针的底部倾斜嵌在实木针板内,圆钢针顶部伸出实木针板外,圆钢针与无缝钢管的直径方向之间呈15°~17°的角度;通过改变锡林针板所植钢针的角度,使其具有一定的齿隙容纤量,可以实现纤维在两针间的有效分梳,具有良好的穿刺与握持纤维的能力,可保证紧隔距强分梳,纤维易于从一个针面向另一个针面转移,保证纤维在分梳转移过程中得到充分均匀混和的效果,从而提高产品的制成率,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D01G15/16GK202671743SQ20122021302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陈玉平, 王翔, 赵文兵 申请人:镇江立达纤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