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展丝装置。
背景技术:
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湿法生产工艺中,纤维的柔软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一般情况下,纤维越细,其柔软性应该越好,但是,单根纤维越细,那么相同线密度的复丝中的纤维数量也就越多,因而各纤维之间的表面接触也就会变的越大,再加上整个走丝线路上的牵伸张力,这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生产过程中的萃取工序中由于外层纤维紧密包围内层纤维,导致萃取不够充分,复丝中的溶剂清除不良,导致并丝的出现,干燥工序和牵伸工序中纤维之间的粘连现象也因此就变得十分严重,开松度变差,最终反而使得其柔软性变得更不理想。·因此,如何能够避免各纤维之间的相互粘连,使得复丝整体的开松度达到更高水平,从而使复丝的柔软性更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以解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的粘丝现象,从而使得复丝的开松度变得更好,使得复丝的柔软性提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萃取、干燥和牵伸的工序中,该展丝装置包括进丝导辊,所述进丝导辊固定安装于萃取装置、干燥装置和牵伸装置的走丝方向上;出丝导辊,所述出丝导辊沿走丝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进丝导辊的后方;调压棒,所述调压棒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进丝导辊和出丝导辊之间。优选的,所述调压棒包括第一调压棒和与所述第一调压棒紧密接触安装的支撑辊,所述第一调压棒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辊。优选的,所述进丝导辊、出丝导辊均为由第一导辊和与所述第一导辊紧密接触安装的第二导辊所构成,且所述第一导辊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导辊;所述调压棒(C)包括第一调压棒和与所述第一调压棒侧面固定连接的支撑辊,所述第一调压棒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辊。优选的,所述进丝导辊、出丝导辊为钢制导辊或橡胶导辊,所述调压棒(C)为钢制调压棒或橡胶调压棒。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丝装置包括进丝导辊、出丝导辊和调压棒。该装置安装于生产设备原来的走丝方向上,具体地,进丝导辊和出丝导辊均固定设置于生产工艺中的萃取装置、干燥装置和牵伸装置上,调压棒可活动地设置于上述进丝导辊与出丝导辊之间,用于调节经过进丝导辊和出丝导辊之间的纤维的张力和挠度。在生产过程中,将纤维的复丝由进丝导辊绕过调压棒最后经过出丝导辊回到原走丝线路上,通过调压棒调节经过展丝装置的复丝的张力和挠度,使复丝在与调压棒的包角部位处形成外层纤维和内层纤维均匀平铺的状态,将复丝展薄,从而使得复丝在萃取的过程中内层纤维也能够与萃取剂充分的接触,在干燥工艺中内层纤维能够与干燥风充分交换,由于上述展丝装置能够使纤维处于均匀平铺的状态,因而在牵伸工序中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复丝的开松度,增强了复丝整体的柔软性。
[0014]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7]上图I-图3中A为进丝导辊,B为出丝导辊,C为调压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该展丝装置利用调压棒调节经过进丝导辊和出丝导辊的复丝的张力和挠度,以使得经过展丝装置的纤维复丝内的纤维由无序状态变为均匀平铺的状态,从而使内层纤维也能与萃取剂和干燥风充分接触,提高萃取和干燥的效果,有效减少复丝中纤维的粘连现象,改善复丝的开松度,提高复丝的柔软性。[00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0]实施例一[0021]请参考图1,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展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主要用在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过程中的萃取、干燥和牵伸的工序当中,该展丝装置具体包括[0023]进丝导辊A,进丝导辊A固定安装在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工艺中的萃取装置、 干燥装置和牵伸装置的走丝方向上,本实用新型中的走丝方向具体指生产过程中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移动方向;[0024]出丝导辊B,出丝导辊B也同样沿走丝方向固定安装于上述萃取装置、干燥装置和牵伸装置上,且其位于进丝导辊A的后方,此处所述的后方具体含义是指与纤维的走丝方向一致,且复丝先经过进丝导辊,后经过出丝导辊,此处的复丝是指由多条纤维组成的纤维束;[0025]调压棒C,调压棒C可活动地设置于进丝导辊A和出丝导辊B之间,其目的是通过上下或左右移动来调节经过进丝导辊A与出丝导辊B的复丝的张力和挠度,以达到展丝的目的。除了在设备走丝方向上直接安装上述展丝装置之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并减小设备改造的难度,进丝导辊A和出丝导辊B可由设备走丝方向上原有的导辊进行代替,位于前面的一个导辊为进丝导辊A,位于后面的导辊为出丝导辊B在上述两个导辊之间安装一可活动的调压棒C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丝装置的功能。图I中展示的是该展丝装置设置于牵伸工序中的示意图,当然该装置也可用于萃取工序和干燥工序中,该装置安装于生产设备原来的走丝方向上,并且安装过程中以不影响原来整体的走丝方向为原则,具体地,进丝导辊A和出丝导辊B均固定设置于生产工艺中的牵伸装置上,调压棒C可活动地设置于上述进丝导辊A与出丝导辊B之间,用于调节通过进丝导辊A和出丝导辊B之间的纤维的张力。在生产过程中,将纤维的复丝由进丝导辊A通过调压棒C最后经过出丝导辊B回到原走丝线路上,通过调压棒C调节经过展丝装置的复丝的张力和挠度至合适范围内,由于在调压棒与复丝的接触部位,复丝的挠度和张力均 较大,这就使得复丝的外层纤维对内层纤维产生一定的压力并且由于在导辊出的移动,内层纤维与外层纤维之间产生相对错动,内层纤维与外层纤维均匀平铺在调压刀棍的包角部位,即所谓的“崩塌”效应。这就使得复丝内的纤维由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均匀平铺的状态,从而有效克服了纤维之间的相互粘连,改善了复丝的开松度,提高了复丝的柔软性。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实施例二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用展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展丝效果,本实施例中的调压棒C包括第一调压棒和与第一调压棒侧面固定连接的支撑辊,并且第一调压棒的直径小于支撑辊的直径。在生产的过程中,经过调压棒C的复丝是从调压棒C中的第一调压棒上绕过去的,支撑辊与第一调压棒固定连接并起到支撑第一调压棒的作用。由于第一调压棒的直径较小,因此经过该种调压棒C的复丝的挠度较之前进一步变大,从而使得复丝内的各纤维产生的“崩塌”效应更加明显,展丝效果更为显著,这将使得复丝内部的纤维与干燥风更加充分的接触,从而提高干燥的效果,减少复丝内纤维的粘连。图2中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丝装置在干燥工序中的具体应用,当然该装置还可用于萃取工序和牵伸工序中。如实施例一中所述,本实施例中的进丝导辊A和出丝导辊B也均可由设备走丝方向上原有的导辊进行代替。为了更进一步优化方案,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丝装置的展丝效果更为明显,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上述展丝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实施例三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于使通过展丝装置的复丝的挠度变大即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进丝导辊A与出丝导辊B的直径均减小,但是带来的问题是进丝导辊A和出丝导辊B的强度降低,可能在展丝的过程中由于受力发生形变,导致复丝在走丝方向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复丝中的纤维粘连,因此还需设置支撑装置,由此本实施例中的进丝导辊A、出丝导辊B均为由第一导辊和与第一导辊紧密接触安装的第二导辊所构成,且第一导辊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导辊,第一导辊在生产过程中起展丝的作用,第二导辊起支撑作用并与第一导辊啮合转动;[0038]调压棒C仍然包括第一调压棒和与第一调压棒的侧面固定连接的支撑辊,且第一调压棒的直径小于支撑辊的直径,第一调压棒在生产过程中起到导丝和展丝的作用,支撑辊用于对第一调压棒进行支撑。。[0039]该种展丝装置由于使经过展丝装置的复丝的挠度变得更大,因而展丝效果更好, 复丝柔软性的提高更为明显。[0040]图3中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丝装置在萃取工序中的应用,在萃取工序中,由于复丝与进丝导辊(A)、出丝导辊(B)以及调压棒(C)的包角部位均会产生“崩塌”效应,因而展丝效果会更加突出,从而可以使内部纤维与萃取剂充分接触,萃取进行的更为充分,减少后续工序中粘丝现象的出现,当然该装置还可用于干燥工序和牵伸工序中。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进丝导辊A和出丝导辊B也可由设备走丝方向上原有的导辊代替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设备改造难度。[0041]上述实施例中的进丝导辊A、出丝导辊B均可为钢制导辊或者橡胶导辊,调压棒C 也可为钢制导辊或者橡胶导辊,当然还可以为其他可实现导丝作用且不会对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的复丝造成伤害的材料制成的导辊,本实用新型中对此不作限制。[004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 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用于萃取、干燥和牵伸工序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进丝导辊(A),所述进丝导辊(A)固定安装于萃取装置、干燥装置和牵伸装置的走丝方向上;出丝导辊(B),所述出丝导辊(B)沿走丝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进丝导辊(A)的后方;调压棒(C),所述调压棒(C)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进丝导辊(A)和出丝导辊(B)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棒(C)包括第一调压棒和与所述第一调压棒侧面固定连接的支撑辊,所述第一调压棒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丝导辊(A)、出丝导辊(B)均为由第一导辊和与所述第一导辊紧密接触安装的第二导辊所构成,且所述第一导辊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导辊;所述调压棒(C)包括第一调压棒和与所述第一调压棒侧面固定连接的支撑辊,所述第一调压棒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丝导辊(A)、出丝导辊(B)为钢制导辊或橡胶导辊,所述调压棒(C)为钢制调压棒或橡胶调压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展丝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设备上的进丝导辊、出丝导辊和可活动地设置于进丝导辊和出丝导辊之间的调压棒。在生产过程中,将纤维的复丝由进丝导辊绕过调压棒最后经过出丝导辊回到原走丝线路上,通过调压棒调节通过展丝装置的复丝的张力和挠度至合适范围内,使得复丝在与调压棒和导辊的包角处形成内层纤维和外层纤维均匀平铺的状态,复丝内的纤维由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均匀平铺的状态,从而使得复丝的萃取,干燥和牵伸进行的更为充分,有效克服了纤维之间的相互粘连,改善了复丝的开松度,提高了复丝的柔软性。
文档编号D01D11/02GK202658288SQ2012202220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林凤崎, 赵锋, 蓝雁 申请人: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