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经轴喷气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960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经轴喷气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气织机,特别是涉及可适应不同经纱张力的喷气织机。
背景技术
单经轴喷气织机,只适用织造相同张力的经纱,不能适应织造张力不同的两种经纱,特别是当经纱张力相差大时,只能用剑杆织机织造,所以,喷气织机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不能织造泡泡纱织物等,这就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织机的利用率,不能满足企业对于多品种、多性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喷气织机只适用于对同一种经纱张力的经纱进行织造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两种经纱张力的经纱进行织造的双经轴喷气织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包括第一经轴及第一经轴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第一经轴经纱松经装置、第一经轴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及下摆动梁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二经轴和控制所述第二经轴经纱张力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经纱松经装置、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及上摆动梁调整装置,所述第二经轴位于所述第一经轴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经轴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二经轴与所述第一经轴可互换;所述的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包括弹簧支板、弹簧堵头、可调整弹簧、弹簧座及吊环,所述弹簧支板的上接触表面与所述弹簧堵头的下接触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弹簧堵头的上接触表面与所述可调弹簧的底端接触连接,所述吊环的吊环杆穿过所述弹簧支板、弹簧堵头、可调弹簧及所述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可沿所述吊环杆位移且与所述吊环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的外圆柱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可调弹簧的线径及螺距相匹配的螺旋凹槽,所述弹簧座通过其螺旋凹槽与所述可调弹簧的一段配合连接;所述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由摆动梁、握持器、所述的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和应变片传感器组成,所述握持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销轴,所述吊环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销轴上,所述握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梁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应变片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支板紧固连接;所述的经纱松经装置由所述的摆动梁、振动梁、所述的握持器、第二握持器及分设在所述织机左、右两侧的两个托架组成,所述第二握持器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梁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握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振动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振动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器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梁设置在所述振动梁的下方,且与所述振动梁平行,所述振动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托架转动连接;所述的握持器为弯折型,所述的振动梁固定设置在其一弯折端,所述的销轴固定设置在其另一弯折端,所述的振动梁固定设置在所述握持器的弯折处;所述的弹簧支板的上接触表面与所述的弹簧堵头的下接触表面球面接触连接;[0012]所述的弹簧支板的上接触表面为下凹的球面,所述弹簧堵头的下接触表面为向下凸的球面;所述弹簧堵头的上接触表面与可调弹簧的底端平面接触连接;所述的弹簧堵头的上接触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的可调弹簧的内径相匹配的柱型凸台,所述可调弹簧的底端套装在所述的凸台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气织机,具有第一经轴和第二经轴,上述两个经轴上下设置,且轴向平行,每个经轴具有独立的送经装置和经纱张力检测控制装置,所以,可在不同的经轴上设置不同张力的经纱,进行联合织造,从而可对粗细差异大的两种经纱进行混合织造,可满足企业对织物原料多元化、织物组织多元化的需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双经轴喷气织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及经纱松经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簧堵头与可调弹簧连接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梁位置调整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振动梁角度调整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为调整孔、托架定位孔及方块定位孔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孔一 2-孔_. 3-孔3 4-孔四5-孔五6-孔6 7-孔七10-腰孔12-托架13-振动梁座14-振动梁15-摆动梁16-握持器17-调整螺杆18-顶紧螺母19-方块 20-方块定位孔 21-托架定位孔 22-托架顶面23-调整螺杆底面 24-顶紧螺母下表面 25-方块上表面26-经纱 27-顶丝28-织轴 29-螺旋凹槽 30-凸台31-第二握持器32-应变片传感器33-销轴51-下墙板53-支座55-上墙板57-经轴支架59-第二经轴61-第一经轴201-可调弹簧203-弹簧座204-弹簧堵头205-尼龙垫子206-弹簧支板207-吊环杆208-吊环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喷气织机,可在现有的ZA系列喷气织机上进行改进。在现有织机的左右两侧的下墙板51上各安装一支座53,每个支座53上各支撑起一上墙板55,在每侧的上墙板55上固定设置一经轴支架57支撑第二经轴59的两端,第二经轴59与第一经轴61平行设置。第二经轴59具有独立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振动梁位置调整装置、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和经纱松经装置。该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由可调弹簧201、弹簧座203、弹簧堵头204、弹簧支板206及吊环组成。可调整弹簧201底端通过弹簧堵头204与弹簧支板206接触连接。吊环由吊环杆207及吊环环208固定连接组成。吊环杆207穿过弹簧支板206、弹簧堵头204、弹簧座203及可调弹簧201。弹簧座203的外圆柱表面设置有与可调弹簧201的有效线径及螺距相匹配的螺旋凹槽29,弹簧座203可沿吊环杆207上、下位移且通过顶丝27紧固在吊环杆207上。弹簧座通过螺旋凹槽29与可调弹簧201螺旋固定连接。优选可调弹簧的底端磨平成平面,弹簧堵头204的上接触表面与可调弹簧201的下端平面接触连接。再优选,弹簧支板206的上接触表面与弹簧堵头204的下接触表面球面接触连接。最好是弹簧支板206的上接触表面为下凹的球面,弹簧堵头204的下接触表面为上凸的球面。最好,可调弹簧的轴线与吊环杆的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由摆动梁15、握持器16、销轴33、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和应变片传感器32组成。应变片传感器32的一端与弹簧支板206紧固连接,应变片传感器与经纱张力信号处理系统电连接。销轴33固定设置在握持器16的一端,摆动梁15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握持器16的另一端,吊环环208转动地设置在销轴33上。优选握持器16为弯折型,摆动梁转动地设置在握持器16的一弯折端,销轴33设置在握持器的另一弯折端。当握持器为弯折型时,振动梁固定设置在握持器的弯折处。这样有利于将摆动梁的摆幅转化成销轴的摆幅。握持器与振动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振动梁与握持器的连接处位于销轴33及摆动梁15间。摆动梁15和振动梁14平行设置,振动梁14的另一端与第二握持器31固定连接,摆动梁15的另一端与第二握持器31转动连接。弹簧支板206的上接触表面与弹簧堵头的下接触表面球面接触连接,可调弹簧的底端与弹簧堵头的上接触表面平面连接,有利于弹簧将振动力传递给弹簧底板,从而使应变片传感器32得到更真实的经纱张力信号;同时,当摆动梁15摆动时可调弹簧与吊环杆207的相对位置可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可调弹簧的轴线相对于吊环杆的轴线发生过量偏移。在织机的左上墙板和右上墙板上分别固定设置一托架12,振动梁14通过其两端分别与相应侧的托架12转动连接。优选振动梁14的两轴端通过滚动轴承与两侧的托架12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同结构且同尺寸的振动梁位置调整装置,分别支撑振动梁的左、右两端。每个振动梁位置调整装置包括用来支撑振动梁14的托架12、将托架12固定在织机上的上墙板55,以及托架位置调整装置。该托架位置调整装置由设置在托架12 —端的腰孔10、设置在上墙板上的一组调整孔及设置在托架12上的至少一行托架定位孔21组成,该组调整孔至少有两行三列调整孔。调整孔、腰孔10及托架定位孔21满足如下关系腰孔10与每行中所有托架定位孔的数量之和等于每行中的调整孔的数量;腰孔和与之相邻的托架定位孔间的距离等于最后一个调整孔和与该最后调整孔相邻的调整孔间的距离;每行中其余的托架定位孔间的距离等距,每行中其余调整孔间的距离等距,且相邻两个调整孔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托架定位孔间的距离相等。这样,从每行调整孔中选择与腰孔相连接的调整孔就能调整振动梁的前后位置,比如,当设置有二行四列调整孔时,选择第一行第一列调整孔孔一 I与腰孔10相连接,则由托架定位孔中的孔七7与调整孔中的孔四4相连接,选择第一行第二列的调整孔孔二 2与腰孔10相连接时,由托架定位孔中的孔六6与调整孔中的孔四4相连接,当选择第一行第三列的调整孔孔三3与腰孔10相连接时,则托架定位孔中的孔五5与调整孔中的孔四4相连接。这样通过改变与腰孔相连接的每行中的调整孔的位置就调整了振动梁14的前后。通过改变与腰孔相连接的调整孔所在的行,可调整振动梁的上下位置。如,选择第一行中的调整孔与腰孔及托架孔相连接时,比选择第二行中的调整孔与腰孔及托架孔相连接时振动梁的位置低。也就是说设置多行调整孔是为了调整振动梁上下的位置,设置多列调整孔是为了调整振动梁前后的位置。振动梁14设置在位于托架12另一端的振动梁座13上,上述调整孔位于振动梁座13与腰孔10间。为准确控制振动梁14的倾斜角度,设置有振动梁角度调整装置,其由调整螺杆17及与调整螺杆17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方块19组成,方块上表面25及下表面均为平面,方块上表面25与顶紧螺母下表面24面接触连接,方块下表面与托架顶面22平行。调整螺杆底面23为平面,与方块下表面平行。调整孔的上方的墙板15上设置有一行方块定位孔20,该方块定位孔间的间距与调整孔间的间距相等。本实用新型的经纱松经装置由摆动梁15、振动梁14、握持器16和第二握持器31、分设在织机两侧的两个托架12组成,摆动梁15设置在振动梁14的下方,且与振动梁14平行。振动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托架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安装时,根据振动梁所需的位置选择与腰孔10相连接的调整孔及与托架定位孔21相连接的调整孔,用螺栓将托架预固定在上墙板上,选择相应位置的方块定位孔20,通过该选择的方块定位孔20将方块将角度调整装置固定在上墙板55上,旋转调整螺杆,调节调整螺杆底面23与托架顶面22间的距离H,从而调整好振动梁14的角度,用顶紧螺母18固定好方块的位置,再旋紧固定托架12的各螺母,则调整好振动梁前后、上下位置及倾斜的角度。该调整装置成对设置,分设在织机的左右两侧,调整时应注意左右位置一致。振动梁14通过其两端的小轴分别与相应侧的振动梁座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织造时,经纱26从织轴28出发,经由振动梁14绕过摆动梁15进入综框。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摆动梁15向机前侧摆动,该摆动方向在图I中用箭头示出,带动固定设置在握持器16上的销轴33产生摆动,销轴拉动吊环杆207,吊环杆207压缩位于弹簧座203与弹簧堵头204间的一段可调弹簧201,可调弹簧201将吊环杆207所受到的振动力传递给弹簧支板206,再由弹簧支板206将此振动力传递给应变片传感器32,由应变片传感器将振动信号传递给经纱张力信号处理系统,得知经纱张力的大小,完成经纱张力的检测。当综框上下开口时,经纱26被综丝提上提下,经纱张紧,经纱张力变大,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拉动摆动梁15向织机前侧摆动,使经纱张力降低,当综框的开口量最大时经纱张力峰值降到最低,补偿了开口时经纱张力的增大值,从而使经纱张力在织造的过程中保持相对均匀,达到松经的目的。由上述可知,摆动梁的摆幅决定了松经量的大小,而摆动梁的摆幅是受松经量调整装置控制的。当可调弹簧有效线径增大或者其位于弹簧座与弹簧底板间的弹簧的有效圈数多时,可调弹簧对握持器一端的压力大,摆动梁的摆幅大,经纱的松经量大。当可调弹簧的有效线径小和/或位于弹簧座与弹簧堵头间的有效弹簧圈数少时,可调弹簧对握持器一端的压力小,摆动梁的摆幅小,经纱的松经量也小。因此,通过调整弹簧座203在吊环杆207上的上下位置来调节可调弹簧的有效工作圈数,和/或更换弹簧有效线径,就可达到根据经纱张力调整松经量的目的。[0046]为了减少弹簧支板206的上接触表面与弹簧堵头204的下接触表面间的磨损,在弹簧支板与弹簧堵头间设置尼龙垫子205,尼龙垫子205套装在吊环杆上,弹簧支板206与弹簧堵头204通过该尼龙垫子205间接接触连接。符合经纱张力要求的经纱由第二经轴送出,并与第一经轴送出的经纱进行混合穿经入筘,可以对两种不同张力的经纱进行混合织造,得到不同张力经纱的织物,可以织造如 泡泡纱等织物,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经轴和第二经轴的结构和尺寸可以完全相同,这样可满足经轴互换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包括第一经轴及第一经轴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第一经轴经纱松经装置、第一经轴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及下摆动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经轴和控制所述第二经轴经纱张力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经纱松经装置、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及上摆动梁调整装置,所述第二经轴位于所述第一经轴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经轴平行设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经轴与所述第一经轴可互换。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包括弹簧支板(206)、弹簧堵头(204)、可调整弹簧(201)、弹簧座(203)及吊环,所述弹簧支板(206)的上接触表面与所述弹簧堵头的下接触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弹簧堵头(204)的上接触表面与所述可调弹簧(201)的底端接触连接,所述吊环的吊环杆(207)穿过所述弹簧支板(206)、弹簧堵头(204)、可调弹簧(201)及所述弹簧座,所述弹簧座(203)可沿所述吊环杆(207)位移且与所述吊环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的外圆柱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可调弹簧(201)的线径及螺距相匹配的螺旋凹槽(29),所述弹簧座(203)通过其螺旋凹槽(29)与所述可调弹簧的一段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由摆动梁(15)、握持器(16)、所述的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和应变片传感器(32)组成,所述握持器(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销轴(33),所述吊环环(208)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销轴(33)上,所述握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梁(1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应变片传感器(32)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支板(206)紧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松经装置由所述的摆动梁(15)、振动梁(14)、所述的握持器(16)、第二握持器(31)及分设在所述织机左、右两侧的两个托架(12)组成,所述第二握持器(31)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梁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握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振动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振动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器(16)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梁设置在所述振动梁的下方,且与所述振动梁平行,所述振动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托架(12)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器为弯折型,所述的振动梁固定设置在其一弯折端,所述的销轴固定设置在其另一弯折端,所述的振动梁固定设置在所述握持器的弯折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支板(206)的上接触表面与所述的弹簧堵头(204)的下接触表面球面接触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支板(206)的上接触表面为下凹的球面,所述弹簧堵头的下接触表面为向下凸的球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堵头的上接触表面与可调弹簧(201)的底端平面接触连接。
10.如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堵头的上接触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的可调弹簧的内径相匹配的柱型凸台(30),所述可调弹簧的底端套装在所述的凸台(30)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喷气织机只适用于对同一种经纱张力的经纱进行织造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经轴喷气织机,包括第一经轴及第二经轴,所述第一经轴和所述第二经轴均设置有独立的经纱张力检测装置、经纱松经装置、经纱松经量调整装置及上摆动梁调整装置,所述第二经轴位于所述第一经轴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经轴平行设置,由于本喷气织机,具有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经轴和第二经轴,每个经轴具有独立的送经装置和经纱张力检测控制装置,所以,可在不同的经轴上设置不同张力的经纱,进行联合织造,从而可对粗细差异大的两种经纱进行混合织造。
文档编号D03D49/04GK202530237SQ20122024071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
发明者常革联, 李伟, 董梅 申请人:咸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