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编织机的翻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953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横编织机的翻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横编织机的翻针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针织横机中,为了实现针的各种动作,通常在三角底板上设置各种三角,通过设计特定三角的轮廓线和轨道,为针锺提供特定的走针轨迹,使各种针按照设定的轨迹运行,从而实现对针的控制。其中的翻针动作就是通过翻针三角实现的。现有的针织横机多数采用固定式的翻针三角,由于翻针过程中织针需要有一段平移的轨迹,相应地翻针三角也需要有一段水平的轨道;考虑到翻针在机头运动的两个方向(左右方向)都需要进行,翻针三角就需要设计两段水平的轨道,以便织针在正反两个方向的运动上都能得到平移的轨迹。显然,这样就需要一个比较大的翻针三角,相应地,也会占用更多的三角底板的空间。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已经有人采用了中山导块的技术方案,中山导块是出没式的设计,在电磁铁的控制下突出或隐没于三角底板中,当其突出于三角底板时,即可利用其轮廓线为织针提供运动轨迹。通过这种设计,可使中山导块为两个方向的织针均提供服务,可减小三角底板的体积;但由于中山导块本身需要电磁铁进行控制,又增加了产品成本和控制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控制可靠的横编织机的翻针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横编织机的翻针装置,包括三角底板,三角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一对翻针三角,翻针三角上具有斜向的轮廓线及轨道;其特征在于三角底板上在对称的一对翻针三角之间开有横向的槽;三角底板上还设有翻针滑块,所述的翻针滑块前部具有倒三角形的轮廓线,后部伸入三角底板上横向的槽中,并可沿该槽滑动。进一步地,翻针三角顶部高度与翻针滑块高度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针锺首先沿翻针三角斜向的轨道上行,当运行至翻针三角顶部时,针锺抵触翻针滑块,并推动翻针滑块在三角底板的槽中平移,从而针锺本身也进行平移运动;当翻针滑块平移至接触另一端的翻针三角时,针锺沿另一端翻针三角的轮廓线下降,从而完成整个轨迹。而当机头方向相反运动,即针锺相对于三角底板相反方向运动时,其运动轨迹也是完全对称的。从以上描述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仅需设计一端平移的轨道,即可以在针锺运动的两个方向上均使用该段轨道,因此大大节省了三角底板的空间;平移运动是靠针锺推动翻针滑块进行,结构简单,并且故障率低,能可靠地完成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
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0]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翻针时长针走针轨迹示意图;图3为编织时长针和弹簧针走针轨迹示意图;图4为吊目时长针和弹簧针走针轨迹示意图;图5为接针时长针和弹簧针走针轨迹示意图;图6为中山三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I的Z-Z剖面图;图8为图7的圆形区域放大图;图9为长针和弹簧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横编织机的翻针装置,包括三角底板4,三角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一对翻针三角2,翻针三角2上具有斜向的轮廓线及轨道21 ;其特征在于三角底板4上在对称的一对翻针三角2之间开有横向的槽21 ;三角底板4上还设有翻针滑块3,所述的翻针滑块3前部具有倒三角形的轮廓线31,后部伸入三角底板4上横向的槽中,该翻针滑块3可在三角底板4与翻针三角2形成的轨道内左右移动,并与翻针连接块10与三角引导块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此整体可在三角底板4的轨道内左右移动;还包括一中山三角7,该三角包括3个走针轨道,翻针轨道71、编织轨道72以及吊目、接针轨道73。另外还包括一度目三角6,该三角包括一翻针轨道61。如图2所示为翻针时长针12的针锺121和122的走针轨迹。机头如图2箭头运动进行翻针动作,弹簧针13被推至A位置,此时长针12不受压,针锺121沿度目三角6表面运动,而当针锺122接触到翻针三角2后,则长针12沿翻针三角2的轨迹运动,当与翻针滑块3接触后,首先针锺122将翻针滑块3推至最右侧,接着针锺122沿尖嘴部31下滑,此后长针12沿着中山三角7的轨道而后转入由中山三角7和度目三角6组成的轨道,并沿着度目三角6表面出去。如图3所示为编织时长针12以及弹簧针13的走针轨迹。在执行编织动作时,弹簧针13走处于A位置,而度目三角6上升至设定值的高度,此时针锺121沿度目三角6的下表面运行,接针进入中山三角7的编织轨道72,并沿此轨道运行,最终沿另一侧度目三角6表面出针。如图4所示为吊目时长针12以及弹簧针13的走针轨迹。在执行吊目动作时,弹簧针13处于H位,吊目压腿9处于工作状态,接针压腿8处于不工作,从而长针12的针锺121在经过接针压腿8时不受压,针锺121沿中山三角7的轨道72运动,而在弹簧针13运动至吊目压腿9表面的时候,弹簧针13受压,从而压迫长针使得针锺121沿中山三角7的表面运动,直至弹簧针13走出吊目压腿9的表面,针锺121继续沿轨道72运动,最终沿度目三角6表面出针。如图5为接针时长针12以及弹簧针13的走针轨迹。在执行接针动作时,弹簧针13处于H位,接针压腿8处于工作状态,吊目压腿9处于不工作,弹簧针13在经过接针压腿8的表面时受压,从而将长针12压入针槽,针锺121越过中山三角7的上面运动,直至弹簧针13走出接针压腿8,针锺121进入中山三角7的轨道73,并沿轨道73的坡面走出轨道73,直至弹簧针13受压于另一侧的接针压腿8,长针12也随之被压入针槽内,最终针锺121越过度目三角6上面出针。·
权利要求1.横编织机的翻针装置,包括三角底板,三角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一对翻针三角,翻针三角上具有斜向的轮廓线及轨道;其特征在于三角底板上在对称的一对翻针三角之间开有横向的槽;三角底板上还设有翻针滑块,所述的翻针滑块前部具有倒三角形的轮廓线,后部伸入三角底板上横向的槽中,并可沿该槽滑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横编织机的翻针装置,其特征在于翻针三角顶部高度与翻针滑块高度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横编织机的翻针装置,包括三角底板,三角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一对翻针三角,翻针三角上具有斜向的轮廓线及轨道;三角底板上在对称的一对翻针三角之间开有横向的槽;三角底板上还设有翻针滑块,所述的翻针滑块前部具有倒三角形的轮廓线,后部伸入三角底板上横向的槽中,并可沿该槽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仅需设计一端平移的轨道,即可以在针锺运动的两个方向上均使用该段轨道,因此大大节省了三角底板的空间;平移运动是靠针锺推动翻针滑块进行,结构简单,并且故障率低,能可靠地完成工作。
文档编号D04B15/36GK202559040SQ2012202401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6日
发明者孙平范 申请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