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41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滚筒洗涤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干燥装置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将由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滚筒的内部以对衣物进行加热使得湿气从衣物中蒸发,并通过在冷凝之后将湿气排出,从而洗衣机的干燥装置对衣物执行干燥。这样的干燥装置设置有加热装置,被构造成将热空气供应到滚筒的内部;热导管,热导管的一端连接到抽风机的排放单元,热导管的另一端与滚筒的内部连通;冷凝器导管,冷凝器导管的一端与滚筒的内部连通,冷凝器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抽风机的引入单元,以在朝着抽风机引导形成于滚筒内部的湿空气的过程中冷凝并排出湿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干燥装置的洗衣机,所述干燥装置被构造成具有能够提高冷凝效率的增强结构。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减少用于衣物的干燥过程的冷凝水。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清楚,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施而了解。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洗衣机包括机壳、桶、滚筒、冷凝器导管、干燥导管和冷凝水储存单元。桶安装在机壳的内部。滚筒可旋转地安装在桶的内部。冷凝器导管被构造成使从滚筒的内部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对从冷凝器导管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供应到滚筒的内部。冷凝水储存单元形成在冷凝器导管的圆周处,以储存用于使在冷凝器导管的内部运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冷凝水。冷凝水储存单元形成在冷凝器导管的圆周的外侧,同时与冷凝器导管的外周表面一起形成用于储存冷凝水的储存空间。冷凝水储存单元包括被构造成供应冷凝水的供水喷嘴。供水喷嘴设置在冷凝水储存单元的下部。冷凝器导管包括连通孔,连通孔被构造成使冷凝器导管与冷凝水储存单元连通,其中,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中的冷凝水通过连通孔被引入到冷凝器导管的内部。连通孔设置在比供水喷嘴的位置高的位置。通过供水喷嘴被引入的冷凝水运动到冷凝水储存单元的上部,以通过连通孔流入到冷凝器导管的内部并落下。冷凝器导管还包括分散构件,分散构件允许通过连通孔被引入的冷凝水在冷凝器导管的内部分散并落下。分散构件包括分散板和通孔。分散板设置在连通孔的下方,并从冷凝器导管的内周表面朝着冷凝器导管的中央方向延伸。通孔穿过分散板,以使位于分散板的上表面的冷凝水落下。冷凝水储存单元形成在冷凝器导管的圆周的内侧,同时与冷凝器导管的内周表面一起形成用于储存冷凝水的储存空间。冷凝水储存单元被设置为沿着冷凝器导管的圆周围绕冷凝器导管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的形式。冷凝水储存单元包括排水喷嘴,排水喷嘴设置在冷凝水储存单元的下部,以排出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中的冷凝水。在排水喷嘴处设置有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打开/关闭排水喷嘴的冷凝水排水阀。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洗衣机包括机壳、桶、冷凝器导管、干燥导管、抽风机、冷凝水储存单元和供水喷嘴。桶安装在机壳的内部。冷凝器导管被构造成使从桶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加热并干燥从冷凝器导管引入的空气。抽风机位于冷凝器导管和干燥导管之间,以形成空气流,使得冷凝器导管处的空气通过干燥导管被引入到桶的内部。冷凝水储存单元设置在冷凝器导管的特定区段处,以储存用于使在冷凝器导管的内部运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冷凝水。供水喷嘴被构造成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冷凝水储存单元包括外壳和热交换单元。外壳被构造成与冷凝器导管连通。热交换单元设置在外壳的内侧,以允许供应到外壳的冷凝水与在冷凝器导管的内部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单元从外壳的底表面沿着外壳纵向地延伸。外壳被分成内侧通道,通过热交换单元连接到冷凝器导管并允许空气经过;外侧通道,储存由供水喷嘴供应的冷凝水。冷凝水储存单元还包括连通孔,连通孔被构造成使内侧通道与外侧通道连通。储存在外侧通道中的冷凝水通过连通孔被引入到内侧通道中。 洗衣机还包括供水喷嘴,供水喷嘴连接到外壳,以将冷凝水供应到外侧通道。供水喷嘴设置在比连通孔的位置低的位置。在被引入到外侧通道中之后储存的冷凝水通过热交换单元与在内侧通道中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包含在空气中的湿气冷凝。运动到外侧通道的上部并通过连通孔被引入到内侧通道中的冷凝水与流经内侧通道的空气接触,以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冷凝水储存单元还包括分散构件,分散构件允许通过连通孔被引入的冷凝水在内侧通道分散并落下。分散构件包括分散板,从热交换单元的一端朝着外壳的中央方向延伸;多个通孔,穿过分散板,以使位于分散板的上表面的冷凝水落下。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干燥装置用于洗衣机并设置在洗衣机的桶的外表面上,以干燥桶内部的空气,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冷凝器导管和干燥导管。冷凝器导管被构造成使从桶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同时与桶连通;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对从冷凝器导管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供应到桶。冷凝器导管包括空气通道和冷凝水通道。空气通道允许空气经过。冷凝水通道设置在空气通道的外侧,以储存用于使流经空气通道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冷凝水。空气通道与冷凝水通道彼此连通,使得储存在冷凝水通道中的冷凝水被引入到空气通道中。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洗衣机包括机壳;桶,安装在机壳的内部;干燥装置,连接到桶,以使桶内部的空气循环和干燥。干燥装置包括冷凝器导管和干燥导管。冷凝器导管设置有第一导管,从桶引入的空气在第一导管中流动;第二导管,储存为了使流经第一导管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而供应的冷凝水。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对从第一导管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供应到桶的内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如下提供一种洗衣机的干燥行程的控制方法,所述洗衣机具有桶和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结合到桶,以通过使桶内部的空气循环而干燥衣物。测量待干燥的衣物的重量。在检测到的衣物的重量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应用第一干燥进程,以控制供应到干燥装置的冷凝水的量不超过预定量。通过操作干燥装置执行第一干燥行程。在检测到的衣物的重量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应用第二干燥进程,以控制冷凝水使所述冷凝水被供应到干燥装置而不考虑所述预定量。通过操作干燥装置执行第二干燥行程。干燥装置还包括供水喷嘴,允许引入冷凝水;阀,设置在供水喷嘴处。第一干燥行程执行下述步骤通过控制具有开/关功能的阀调节被引入到干燥装置中的冷凝水的量。第一干燥行程还包括冷凝行程,使干燥装置内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加热行程,对干燥装置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第一干燥进程控制加热行程的频率以使所述频率增力口,同时防止被供应到干燥装置的冷凝水的量超过预定量。干燥装置包括冷凝器导管和干燥导管。冷凝器导管设置有冷凝水储存单元,冷凝器导管被构造成与桶连通,以使从桶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对从冷凝器导管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供应到桶。第一干燥行程或第二干燥行程包括测量在第一干燥行程或第二干燥行程开始之后是否过去了预定时间;在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
J Li ο第一干燥行程或第二干燥行程包括测量在第一干燥行程或第二干燥行程开始之后桶的内部的温度;在桶的内部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第一干燥行程或第二干燥行程包括测量在第一干燥行程或第二干燥行程开始之后干燥导管内部的空气的温度。在干燥导管内部的空气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执行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的步骤。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的干燥行程的控制方法,所述洗衣机包括桶和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结合到桶,以通过使桶内部的空气循环而干燥衣物。干燥装置包括冷凝器导管,设置有冷凝水储存单元,冷凝器导管被构造成使从桶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同时与桶连通;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对从冷凝器导管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供应到桶。干燥行程如下。测量在干燥行程开始之后是否过去了预定时间。在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如果确定桶内部的衣物的干燥已经完成,则将冷凝水从冷凝水储存单元排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的干燥行程的控制方法,所述洗衣机包括桶和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结合到桶,以通过使桶内部的空气循环而干燥衣物。干燥装置包括冷凝器导管,设置有冷凝水储存单元,冷凝器导管被构造成使从桶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同时与桶连通;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对从冷凝器导管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供应到桶。干燥行程如下。测量在干燥行程开始之后桶的内部的温度。在桶的内部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如果确定桶内部的衣物的干燥已经完成,则将冷凝水从冷凝水储存单元排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的干燥行程的控制方法,所述洗衣机具有桶和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结合到桶,以通过使桶内部的空气循环而干燥衣物。干燥装置包括冷凝器导管,设置有冷凝水储存单元,冷凝器导管被构造成使从桶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同时与桶连通;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对从冷凝器导管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供应到桶。干燥行程如下。测量在干燥行程开始之后干燥导管内部的空气的温度。在干燥导管内部的空气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如果确定桶内部的衣物的干燥已经完成,则将冷凝水从冷凝水储存单元排出。冷凝水被间歇地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干燥装置的冷凝效率提高,因此干燥衣物所用的时间缩短并且功耗降低。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洗衣机的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图2的冷凝器导管和桶的后侧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导管的透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1-1线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冷凝水或者被冷凝水冷凝的水的排放路线的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冷凝器导管的截面图;图8是沿着图7的I1-1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凝器导管的透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II1-1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冷凝器导管的透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IV-1V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与冷凝器导管分开形成并结合到冷凝器导管的冷凝水储存单元的结构的视图;图14是沿着图13的V-V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5和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洗衣机的干燥行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洗衣机的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图2的冷凝器导管和桶的后侧视图。参照图1至图3,洗衣机I设置有机壳10,形成洗衣机I的外观;桶20,设置在机壳10的内部;滚筒30,可旋转地安装在桶20中;电机40,操作滚筒30。入口 11形成在机壳10的前侧,以将衣物放入到滚筒30的内部。入口 11被安装在机壳10的前侧的门12打开/关闭。供水管50安装在桶20的上方,以将洗涤水供应到桶20。供水管50的一侧连接到外部供水源(未示出),供水管50的另一侧连接到洗涤剂供应单元52。洗涤剂供应单元52通过连接管54连接到桶20。通过供水管50供应的水经由洗涤剂供应单元52与洗涤剂一起被供应到桶20的内部。桶20由多个阻尼器78支撑。所述多个阻尼器78被构造成将机壳10的内部的底表面连接到桶20的外表面。滚筒30包括圆柱形单元31 ;前表面板32,设置在圆柱形单元31的前部;后表面板33,设置在圆柱形单元31的后部。开口 32a穿过前表面板32形成,被构造成传递电机40的动力的驱动轴42连接到后表面板33。多个孔34围绕滚筒30的圆周形成,多个升降器35安装在滚筒30的内周表面,以在滚筒30旋转时使得衣物能够升降。驱动轴42设置在滚筒30和电机40之间。驱动轴42的一端连接到滚筒30的后表面板33,驱动轴42的另一端延伸到桶20的后壁的外部。当电机40操作驱动轴42时,连接到驱动轴42的滚筒30与驱动轴42 —起旋转。轴承座70安装在桶20的后壁,以可旋转地支撑驱动轴42。轴承座70可包含铝合金,轴承座70可在通过注射成型形成桶20时被插入到桶20的后壁中。轴承72安装在轴承座70和驱动轴42之间,以使驱动轴42平稳地旋转。排水泵80、连接软管82和排水软管84设置在桶20的底部。排水泵80被构造成将桶20内部的水排放到机壳10的外部。连接软管82被构造成将桶20连接到排水泵80,以将桶20内部的水引入到排水泵80中。排水软管84被构造成将由排水泵80抽吸的水引导到外部。干燥装置90安装在桶20处,以干燥桶20内部的空气,并将干燥后的空气再次供应到桶20的内部。干燥装置90包括冷凝器导管92,被构造成使从桶20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干燥导管94,被构造成利用热干燥从冷凝器导管92引入的空气;抽风机96,布置在冷凝器导管92和干燥导管94之间,以形成空气流,使得被引入到冷凝器导管92中的空气可通过干燥导管94流入到桶20的内部中。加热器98位于干燥导管94中,以对干燥导管94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凝水储存单元(图3中的100)形成在冷凝器导管92上,以储存用于使冷凝器导管92内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冷凝水。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导管92的透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1-1线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冷凝水或者被冷凝水冷凝的水的排放路线的视图。在下文中,“冷凝水”是指为了使在冷凝器导管92内部流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而供应的水。参照图3至图6,在冷凝器导管9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引入口 92a和抽风机安装单元92b,并且,冷凝器导管92设置有将引入口 92a连接到抽风机安装单元92b的连接管92c。引入口 92a允许桶20内部的空气通过引入口 92a被引入。抽风机安装单元92b被构造成将抽风机96安装在抽风机安装单元92b上。引入口 92a通过导管连接软管93连接到桶20的后壁,使得桶20内部的空气被引入到连接管92c。尽管未示出,但是引入口 92a可被构造成被直接连接到桶20的后壁。抽风机96安装在抽风机安装单元92b上,以形成空气流,使得被引入到连接管92c中的空气流动到干燥导管94。空气通道120形成在连接管92c的内部,使得从引入口 92a引入的空气可流动到抽风机安装单元92b。冷凝水储存单元100设置在连接管92c的圆周的外侧,以与连接管92c的外周表面一起储存冷凝水。冷凝水储存单元100包括外壳102,被设置为在连接管92c的圆周的外侧围绕连接管92c的形式;供水喷嘴130,设置在外壳102的一侧,以将冷凝水供应到外壳102的内部;排水喷嘴132,被构造成在干燥过程完成之后将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剩余的水排出。阀131可设置在干燥装置90的供水喷嘴130处,阀131被构造成切断/释放从供水喷嘴130流入到冷凝水通道110中的冷凝水。通过密封连接管92c的外周表面的特定区段,外壳102与连接管92c的外周表面一起形成用于储存冷凝水的储存空间110。由于通过供水喷嘴130被引入到储存空间110中的冷凝水运动到储存空间110的上部,因此储存空间110可被称为冷凝水通道。供水喷嘴130设置在外壳102的底部的一侧,供水管(99,参照图2)连接到供水喷嘴130的一端,使得冷凝水通过供水喷嘴130被供应到储存空间110。供水喷嘴130设置在外壳102的底部的原因在于为了将通过供水喷嘴130被引入到储存空间110中的冷凝水通过连通孔140全部引入到空气通道120中,而不会留在储存空间110的内部。通过供水喷嘴130被引入到储存空间110中的冷凝水通过沿向上推动冷凝水的方向作用的水压而运动到储存空间110的上部。在这一过程中,冷凝水通过连接管92c与在空气通道120中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在被引入到储存空间110中的冷凝水所处的位置比供水喷嘴130所处的位置低的情况下,水压不能用于向上推动冷凝水,因此,冷凝水未能运动到储存空间110的上部,并被积存。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位于比供水喷嘴130所处的位置低的位置的积存的冷凝水可能不能用于使在空气通道120中流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从而导致冷凝器导管的冷凝效率较低。因此,为了使位于比供水喷嘴130所处的位置低的位置的冷凝水的量最小化,供水喷嘴130可位于外壳102的最下部。排水喷嘴132从外壳102的底部延伸预定长度。排水喷嘴132的一端结合到冷凝水排水软管134,冷凝水排水软管134将排水喷嘴132连接到导管连接软管93,使得排水喷嘴132和导管连接软管93彼此连通。尽管未示出,但是冷凝水排水软管134可被构造成被直接连接到桶20的后壁,而不是连接到导管连接软管93。在干燥过程完成之后,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剩余的冷凝水(在下文中,称为“剩余的水”),即,没有通过连通孔140落入连接管92c内部的剩余的水通过冷凝水排水软管134被引入到导管连接软管93中,冷凝水排水软管134结合到设置在外壳102的底部的排水喷嘴132,并且冷凝水排水软管134结合到排水喷嘴132的一端。被引入到导管连接软管93中的剩余的水顺序地运动到桶20的内部以及通过连接到桶20的底部的连接软管82运动到排水泵80,然后按照被排水泵80抽吸的方式或者通过自然排水过程被排放到机壳10的外部。冷凝水排水阀135可设置在排水喷嘴132处或者可设置在冷凝水排水软管134中,以选择性地排出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剩余的水。在使引入到冷凝器导管92中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过程中,冷凝水排水阀135关闭排水喷嘴132或冷凝水排水软管134,以防止通过供水喷嘴130引入到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喷嘴132或冷凝水排水软管134被排出。如果使引入到冷凝器导管92中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过程或者干燥过程完成,则打开冷凝水排水阀135,以允许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剩余的水被引入到导管连接软管93中。这样的冷凝水排水阀135可利用机械式开/闭阀或者电子式开/闭阀来实现。连通孔140形成在连接管92c处,连通孔140被构造成使储存空间110与空气通道120连通。连通孔140穿过连接管92c,同时围绕连接管92c的圆周并沿着连接管92c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长度形成。此外,连通孔140设置在比供水喷嘴130的位置高的位置,使得通过供水喷嘴130被引入到储存空间110中的冷凝水可运动到储存空间110的上部并可被引入到空气通道120 中。通过供水喷嘴130被弓丨入到储存空间110中的冷凝水在运动到储存空间110的上部之后,通过连通孔140被引入到空气通道120中,并落下。在冷凝水运动到储存空间110的上部的过程中或者在冷凝水被储存于储存空间110中的过程中,冷凝水与运动经过空气通道12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此外,在冷凝水被引入到空气通道120中之后落下的过程中,冷凝水通过与空气直接接触而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冷凝器导管92和冷凝水储存单元100可通过诸如注射成型等的制造方法一体地形成。已经吸收了在滚筒30内部的衣物中所包含的湿气的高温高湿空气被引入到连接到桶20的冷凝器导管92中。通过在经过冷凝水储存单元100的同时与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或者通过在从冷凝水储存单元100溢出之后流入冷凝器导管92内部的冷凝水,被引入到冷凝器导管92中的空气中的湿气被冷凝,并落到冷凝器导管92的底部,然后顺序地经过导管连接软管93、桶20、连接软管82、排水泵80和排水软管84,从而被排放到洗衣机I的外部。经过冷凝器导管92的空气在去除了大部分湿气的状态下通过抽风机96被引入到干燥导管94中。被引入到干燥导管94中的空气被干燥导管94内部的加热器98加热,并且加热后的具有高温和干燥状态的空气被引入到桶20的内部中。在干燥导管94的内部具有加热器98并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原因是因为随着空气温度的增加,将被空气吸收的湿气的量增加,因此,可有效地吸收包含在衣物中的湿气。被引入到桶20内部中的高温干燥空气吸收在滚筒30内部的衣物中所包含的湿气,然后被引入到冷凝器导管92中;通过重复这样的过程,通过去除包含在衣物中的湿气来干燥衣物。[0090]同时,如图6中所示,在从冷凝水储存单元100溢出之后落入冷凝器导管92内部的冷凝水与从在冷凝器导管92内部流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水一起顺序地经过导管连接软管93、桶20、连接软管82、排水泵80和排水软管84,并被排放到洗衣机I的外部。此外,如上面已经描述的,在干燥过程完成之后,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剩余的水顺序地经过排水喷嘴132、冷凝水排水软管134、导管连接软管93、桶20、连接软管82、排水泵80和排水软管84,并被排放到洗衣机I的外部。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冷凝器导管的截面图。图8是沿着图7的I1-1I线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7和图8,冷凝器导管92还可包括分散构件150,使得被引入到空气通道120中的冷凝水可被分散并可落下。分散构件150位于连通孔140的底部,并包括分散板152,从连接管92c的内周表面朝着连接管92c的中央方向延伸地形成;通孔154,穿过分散板152。通过连通孔140落到分散板152的上表面的冷凝水通过通孔154朝着引入口 92a的方向分散并落下。因此,由于在空气通道120中流动的空气与冷凝水之间的接触表面变得更大,因此冷凝效率进一步提高。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凝器导管的透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II1-1II线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9和图10,冷凝水储存单元300设置在连接管92c的圆周的内侦彳,以与连接管92c的内周表面一起储存由供水喷嘴330供应的冷凝水。冷凝水储存单元300包括底表面360a,从连接管92c的内周表面朝着连接管92c的中央方向延伸,以形成冷凝水储存单元300的底部;分隔表面360b,从底表面360a向上部延伸,并分隔连接管92c的内部。底表面360a和分隔表面360b与连接管92c的内周表面一起形成其中储存冷凝水的储存空间310。通过供水喷嘴330流入到储存空间310中的冷凝水运动到储存空间310的上部,因此,储存空间310可被称为冷凝水通道。供水喷嘴330通过穿透连接管92c与储存空间310的底部的一侧连通,供水管(图2中的99)连接到供水喷嘴330的端部,以通过供水喷嘴330将冷凝水供应到储存空间310。供水喷嘴330被构造成与储存空间310的底部连通的原因与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供水喷嘴130在冷凝器导管92处设置在外壳102的底部的原因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排水喷嘴332通过穿透底表面360a与储存空间310的底部的另一侧连通,将排水喷嘴332连接到导管连接软管93的冷凝水排水软管134结合到排水喷嘴332的端部,使得排水喷嘴332可与导管连接软管93连通。尽管未示出,但是冷凝水排水软管134可被构造成被直接连接到桶20的后壁,而不是连接到导管连接软管93。由于在干燥过程完成之后将冷凝水储存单元300中剩余的冷凝水排放到机壳10的外部的过程与上面描述的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形相同,因此将省略解释说明。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排出冷凝水储存单元300中剩余的水的冷凝水排水阀335可设置在排水喷嘴332处。在使流入到冷凝器导管92中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过程中,冷凝水排水阀335关闭排水喷嘴332,以防止通过供水喷嘴330流入到冷凝水储存单元300中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喷嘴332被排出;如果使流入到冷凝器导管92中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过程或者干燥过程完成,则冷凝水排水阀335允许冷凝水储存单元300中剩余的水被排出。关于这样的冷凝水排水阀335,机械式开/闭阀和电子式开/闭阀均可被使用。通过供水喷嘴330流入到储存空间310中的冷凝水运动到储存空间310的上部,通过形成在连接管92c的内周表面和分隔表面360b之间的开口流入到空气通道320中并落下。在冷凝水运动到储存空间310的上部的过程中或者在冷凝水被储存于储存空间310中的过程中,冷凝水与运动经过空气通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在冷凝水流入到空气通道320中之后落下的过程中,冷凝水通过与空气直接接触而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同时,冷凝器导管92和冷凝水储存单元300可通过诸如注射成型等的制造方法一体地形成。尽管未示出,但是为了提高冷凝效率,冷凝水储存单元300可包括分散构件150,使得流入到空气通道320中的冷凝水可被分散并落下。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冷凝器导管的透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IV-1V线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11和图12,冷凝水储存单元400设置在连接管92c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上,以与连接管92c的外周表面一起储存冷凝水。冷凝水储存单元400包括外壳402,被设置为在连接管92c的外侧部分地围绕连接管92c的圆周的形式;供水喷嘴430,设置在外壳402的一侧,以将冷凝水供应到外壳402的内部;排水喷嘴432,被构造成在干燥过程完成之后排出冷凝水储存单元400中剩余的水。通过沿连接管92c的纵向方向密封连接管92c的外周表面的部分区段,外壳420与连接管92c的外周表面一起形成储存空间410,以储存冷凝水。由于通过供水喷嘴430流入到储存空间410中的冷凝水运动到储存空间410的上部,因此储存空间410可被称为冷凝水通道。供水喷嘴430设置在外壳402的底部的一侧,供水管99 (参照图2)连接到供水喷嘴430的一个端部,以通过供水喷嘴430将冷凝水供应到储存空间410。由于供水喷嘴430设置在外壳402的底部的原因与上面所解释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供水喷嘴130设置在外壳102的底部的原因相同,因此将省略解释说明。排水喷嘴432设置在外壳402的与外壳402的具有供水喷嘴430的一侧相对的一侧的底部,将排水喷嘴432连接到导管连接软管93使得排水喷嘴432可与导管连接软管93连通的冷凝水排水软管134结合到排水喷嘴432的一个端部。尽管未示出,但是冷凝水排水软管134可被直接连接到桶20的后壁,而不是连接到导管连接软管93。由于在干燥过程完成之后将冷凝水储存单元400中剩余的冷凝水排放到机壳10的外部的过程与上面所解释的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形相同,因此将省略解释说明。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排出冷凝水储存单元400中剩余的水的冷凝水排水阀435可设置在排水喷嘴432处。在使流入到冷凝器导管92中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过程中,冷凝水排水阀435关闭排水喷嘴432,以防止通过供水喷嘴430流入到冷凝水储存单元400中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喷嘴432被排出;如果使流入到冷凝器导管92中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过程或者干燥过程完成,则冷凝水排水阀435允许冷凝水储存单元400中剩余的水被排出。关于这样的冷凝水排水阀435,机械式开/闭阀和电子式开/闭阀均可被使用。被构造成使储存空间410与空气通道420连通的连通孔440形成在连接管92c处。连通孔440穿过连接管92c,同时围绕连接管92c的圆周并沿着连接管92c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长度形成。此外,连通孔440设置在比供水喷嘴430的位置高的位置,使得通过供水喷嘴430流入到储存空间410中的冷凝水可运动到储存空间410的上部并可流入到空气通道420中。通过供水喷嘴430流入到储存空间410中的冷凝水在运动到储存空间410的上部之后,通过连通孔440流入到空气通道420中,并落下。在冷凝水运动到储存空间410的上部的过程中或者在冷凝水被储存于储存空间410中的过程中,冷凝水与运动经过空气通道42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在冷凝水流入到空气通道420中之后落下的过程中,冷凝水通过与空气直接接触而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冷凝器导管92和冷凝水储存单元400可通过诸如注射成型等的制造方法一体地形成。尽管未示出,但是为了提高冷凝效率,冷凝水储存单元400可包括分散构件150,使得流入到空气通道420中的冷凝水可被分散并落下。图13是示出与冷凝器导管分开形成并结合到冷凝器导管的冷凝水储存单元的结构的视图。图14是沿着图13的V-V线截取的剖视图。如图13和图14所示,冷凝水储存单元100可与冷凝器导管92分开形成,并可被结合到连接管92c的中部。在这样的情况下,冷凝水储存单元100包括外壳102、热交换单元104和供水喷嘴130。热交换单元104被构造成将外壳102分成多于两个的空间,并且热交换单元104设置在外壳102的内部,以使冷凝水与在冷凝器导管92内部流动的空气彼此进行热交换。供水喷嘴130设置在外壳102的底部的一侧。外壳102的上表面106和底表面108被构造成与连接管92c连通。热交换单元104从外壳102的底表面108沿外壳102的纵向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外壳102被热交换单元104分成内侧和外侧,空气在其中流动的空气通道120形成在外壳102的所述内侧,同时冷凝水被储存于其中的冷凝水通道110形成在外壳102的所述外侧。连通孔140形成在热交换单元104中,以使冷凝水通道110与空气通道120连通。连通孔140穿过热交换单元104,同时围绕热交换单元104的圆周并沿着热交换单元104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长度形成。此外,连通孔140布置在比供水喷嘴130的位置高的位置,使得通过供水喷嘴130流入到冷凝水通道110中的冷凝水可运动到冷凝水通道110的上部并可流入到空气通道120 中。通过供水喷嘴130流入到储存空间110中的冷凝水在运动到储存空间110的上部之后,通过连通孔140流入到空气通道120中,并落下。[0133]在冷凝水运动到储存空间110的上部的过程中或者在冷凝水被储存于储存空间110中的过程中,冷凝水与运动经过空气通道12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在冷凝水流入到空气通道120中之后落下的过程中,冷凝水通过与空气直接接触而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图15和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洗衣机的干燥行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5和图16,当用于从衣物去除污垢的洗涤行程完成时,开始干燥行程,以去除在洗涤衣物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湿气(S500)。这里,进行干燥行程是指在使空气在桶20和干燥装置90内部不断循环的同时重复进行使冷凝器导管92内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冷凝过程以及对干燥导管94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过程。当干燥行程开始时,检测滚筒30内部的衣物的重量(S510),并将衣物重量W与预先输入的值α进行比较(S520)。如果衣物重量小于预先输入的值α,则应用第一干燥进 程(S530),第一干燥进程被构造成控制冷凝水的量不超过预定量。通过操作包括在干燥装置90中的抽风机96和加热器98来进行第一干燥行程(S540)。将第一干燥行程的持续时间T与预定时间tl进行比较,以确定在第一干燥行程开始之后是否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tl(S550)。如果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tl,则干燥行程完成,如果没有过去预定时间tl,则继续干燥行程(S540)。如果衣物重量W大于或等于预先输入的值α,则应用第二干燥进程(S560),第二干燥进程被构造成将冷凝水持续地供应到干燥装置90而不考虑所述预定量,通过操作包括在干燥装置90中的抽风机96和加热器98来进行第二干燥行程(S570)。然后,将第二干燥行程的持续时间T与预定时间t2进行比较,以确定在第二干燥行程开始之后是否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t2(S580)。如果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t2,则干燥行程完成,如果没有过去预定时间t2,则继续干燥行程(S570)。在通过应用根据第一干燥进程的操作S540的干燥进程或者根据第二干燥进程的操作S570的干燥行程来进行干燥的过程中,可通过考虑冷凝效率和干燥时间来控制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100的时间。即,冷凝水不是在干燥装置90操作的同时被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100,而是自干燥装置90操作的时刻开始过去预定时间之后被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100。如上所述,为了吸收包含在衣物中的湿气,期望将桶20的温度保持在70°C和120°C之间,为了在操作开始时的短时间段内将流入到桶20内部的空气的温度提高到在70°C和120°C之间,需要在没有冷却段的情况下通过加热器98对空气进行加热。如果在干燥装置操作的同时或者过早地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100,则冷凝水会被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或者可能会从冷凝水储存单元100溢出并落到冷凝器导管92。因此,空气的温度由于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或者落到冷凝器导管92的冷凝水的低温而降低,从而该温度不会在短时间段内提高到干燥所需的温度度数,即,大约在70°C和120°C之间。因此,在干燥装置90操作开始时,仅使空气循环,而不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使得空气温度在短时间段内提高,当该温度提高到大约70°C至120°C的期望范围时,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从而使空气中的湿气冷凝。为了获得流入到桶20内部中的空气的温度,可使用下述方法用于测量桶20或滚筒30的内部温度的方法;用于通过在干燥装置90操作之后过去的时间来估计流入到桶20内部中的空气的温度的方法;用于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来直接测量在干燥导管94的一个端部处流动的空气的温度的方法等,或者也可使用上述方法中的至少两种方法的组合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测量在干燥装置90操作之后流入到桶20内部中的空气的温度。当空气温度提高到大约70°C至120°C时,将冷凝水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从而能够提高冷凝效率或减少干燥时间。被干燥导管94内部的加热器98加热的空气以大约70°C至120°C的温度流入到桶20的内部中。加热后的空气吸收从桶20内部的衣物中脱离的湿气,在被引入并流入冷凝器导管92中的过程中通过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或者从冷凝水储存单元100溢出并落到冷凝器导管92的冷凝水的低温被略微冷却,并在被加热器98加热到大约70°C至120°C的度数之后流入到桶20的内部中。在干燥过程中,根据第一干燥进程的操作S540的干燥行程包括控制被供应到干燥装置90的冷凝水的量不超过预定量的各种方法。如上所述,经过冷凝器导管92的空气中的湿气通过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的冷凝水被冷凝,或者通过与从冷凝水储存单元100溢出的冷凝水直接接触而被冷凝;在确定了经过冷凝器导管92的空气中的湿气通过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的冷凝水被充分冷凝的情况下,可在预定时间段内控制冷凝水不被 供应到冷凝水储存单元100。S卩,首先,供应冷凝水,使得冷凝水可在从冷凝水储存单元100溢出之后落入冷凝水导管92的内部,然后,在干燥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停止供应冷凝水,从而可仅通过利用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的冷凝水执行冷凝;如果确定了由于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的冷凝水的温度升高而使冷凝效率降低,则再次供应冷凝水,从而不仅通过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的冷凝水执行冷凝过程,还通过从冷凝水储存单元100溢出的冷凝水执行冷凝过程。此时,被构造成测量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中的冷凝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可被安装在冷凝水储存单元100的内侧或外侧。此外,在应用第一干燥进程(S530)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干燥性能降低,可控制被供应到干燥装置90的冷凝水的量不超过预定量,同时,具有冷凝行程和加热行程的干燥行程所进行的时间可比预定时间长。阀131可设置在干燥装置90的供水喷嘴130处,阀131被构造成切断/释放从供水喷嘴130流入到冷凝水通道110中的冷凝水。在应用操作S530的第一干燥进程的情况下,可通过控制具有开/关功能的阀来控制流入到干燥装置90中的冷凝水的量。这样,在进行干燥行程的过程中,根据衣物的重量控制用于干燥行程的冷凝水的量,从而减小了不必要使用的冷凝水的量。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包括 机壳; 桶,安装在机壳的内部; 滚筒,可旋转地安装在桶的内部; 冷凝器导管,被构造成使从滚筒的内部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 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对从冷凝器导管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供应到滚筒的内部; 冷凝水储存单元,形成在冷凝器导管的圆周处,以储存用于使在冷凝器导管的内部运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冷凝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冷凝水储存单元形成在冷凝器导管的圆周的外侧,同时与冷凝器导管的外周表面一起形成用于储存冷凝水的储存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冷凝水储存单元包括 供水喷嘴,被构造成供应冷凝水, 供水喷嘴设置在冷凝水储存单元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冷凝器导管包括 连通孔,被构造成使冷凝器导管与冷凝水储存单元连通, 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中的冷凝水通过连通孔被引入到冷凝器导管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连通孔设置在比供水喷嘴的位置高的位置,通过供水喷嘴被引入的冷凝水运动到冷凝水储存单元的上部,以通过连通孔流入到冷凝器导管的内部并落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冷凝器导管还包括分散构件,分散构件允许通过连通孔被引入的冷凝水在冷凝器导管的内部分散并落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分散构件包括 分散板,设置在连通孔的下方,并从冷凝器导管的内周表面朝着冷凝器导管的中央方向延伸; 通孔,穿过分散板,以使位于分散板的上表面的冷凝水落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冷凝水储存单元形成在冷凝器导管的圆周的内侧,同时与冷凝器导管的内周表面一起形成用于储存冷凝水的储存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冷凝水储存单元被设置为沿着冷凝器导管的圆周围绕冷凝器导管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的形式。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冷凝水储存单元包括排水喷嘴,排水喷嘴设置在冷凝水储存单元的下部,以排出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单元中的冷凝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排水喷嘴处设置有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打开/关闭排水喷嘴的冷凝水排水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提高冷凝效率的结构的干燥装置及具有该干燥装置的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机壳;桶,安装在机壳的内部;滚筒,可旋转地安装在桶的内部;冷凝器导管,被构造成使从滚筒的内部引入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干燥导管,被构造成对从冷凝器导管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供应到滚筒的内部;冷凝水储存单元,形成在冷凝器导管的圆周处,以储存用于使在冷凝器导管的内部运动的空气中的湿气冷凝的冷凝水。
文档编号D06F58/24GK202830575SQ20122037961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日
发明者裴石根, 玉成民, 张弼洙, 姜民熙, 石惠畯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