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95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包括纱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纱线支架外部设有多个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各上下往复运动机构与控制装置连接,并通过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与纱线支架相连接,纱线支架通过上下往复运动机构驱动,由高于站立人体的工作位置下降到低于站立人体的胸部或胸部以下位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平移或下移方式将纱线卷换装到纱线支架上,之后由上下往复运动机构驱动纱线支架向上移动到工作位置。本发明可大幅提高纱线的换装效率,大幅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线圈换装及新线连接方便快捷,且纱线支架在升降过程中可通过自适应调整以保持水平状态,以避免升降装置与纱线支架因不平衡而出现扭曲、变形、损坏等情况发生。
【专利说明】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用针织机,特别是涉及针织机的纱线支架可升降,以便于高效、快捷地换装纱线卷,且在升降过程中纱线支架能进行保持水平状态的自适应调整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圆筒针织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纺织机械。现有的圆筒针织机的圆形针筒外部都设有用于承载纱支,并将纱线引往织机供织布用的金属纱线支架。传统的纱线支架为环绕于针筒上方的环形支架,支架上设有装纱线卷用的纱线柱。这种环形支架是固定于地面的固定式支架,其高度约1.75米左右,且高度不能调节。当纱线用完时,由织机操作人员向上举装纱线卷,即由操作人员将纱线卷由地面提起,然后举起到其上方的环形支架处,再装到纱线柱上。通常,每次换装纱线卷时,每个操作人员平均要装不同重量的纱线卷56~144卷,且视个人体力的不同,正常体力者一次需耗时两小时以上,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有时还会因体力不支等原因造成线圈掉落,砸伤操作者。此外,换装的新线还需与原来的纱线连接,因连接过程在空中进行,操作不便,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大幅提高纱线的换装效率,大幅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线圈换装及新线连接方便快捷,且纱线支架在升降过程中可通过自适应调整以保持水平状态,以避免升降装置与纱线支架因不平衡而出现扭曲、变形、损坏等情况发生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该结构包括纱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纱线支架外部设有多个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各上下往复运动机构与控制装置连接,并通过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与纱线支架相连接,所述纱线支架通过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驱动,由高于站立人体的工作位置下降到低于站立人体的胸部或胸部以下位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平移或下移方式将纱线卷换装到纱线支架上,纱线卷换装完毕后,由上下往复运动机构驱动纱线支架向上移动到工作位置。
[0005]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包括球形连接套及与之活动连接的球形连接件,其中,球形连接套呈柱状,其内设有球形腔体,球形连接套由球形腔体的水平中心线分为上下两段,上下两段套体由螺钉连接而成,球形连接套的下部开口端的直径小于球形腔体的直径;所述球形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及设于连接杆上部的球状体,所述连接杆下端为设有内螺纹的中空套状体。
[0006]球形连接件的球状体活动设置于球形连接套的球形腔体内,形成可万向旋转的铰链结构,球形连接件通过其中空套状体与上下往复运动机构相连接,球形连接套的顶部与纱线支架固定连接。
[0007]上下往复运动机构为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0008]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包括多个气缸或液压油缸、多个气缸支架或油缸支架、连接架及电磁阀,其中,多个气缸支架或油缸支架呈竖向间隔固定在纱线支架外部的地面上,每个气缸支架或油缸支架上固定有一个气缸或液压油缸,各气缸支架或油缸支架上分别设有电磁阀,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每个气缸或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位于其上部的连接架连接,连接架则与纱线支架相连接。
[0009]连接架包括一个矩形或三角形框架及多根连接杆,其中,矩形或三角形框架水平设置于多个气缸或液压油缸上部,多根连接杆的上端分别连接于矩形或三角形框架的各条边上,多根连接杆的下端分别与纱线支架连接。
[0010]多个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设有平衡调整装置,该平衡调整装置包括孔板及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分别与控制装置及纱线支架连接,孔板呈竖向设于多个气缸或液压油缸侧面的连接架上,孔板沿竖向设有多个透光用的通孔,光电开关固定于多个由气缸或液压油缸的顶部延伸出的连接板上,并置于所述孔板侧,当不同光电开关检测到的信号不同时启动其中某个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向上移动,其它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则暂停,四个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调整到同样高度后再继续向上运行。
[0011]所述控制装置60为单片机。
[0012]本发明的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圆筒针织机纱线卷换装效率低,操作不便,工人劳动强度高以及纱线支架升降过程中的水平自适应等问题。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往复运动机构,使得在换装纱线卷时,可将纱线支架降低到合适位置,操作人员可以平移或向下移动方式很容易地将纱线卷装到纱线支架上,本发明的装置换装一次所用时间仅为30~45分钟,且无须向上举纱线卷,因而不仅大大提高了纱线换装的效率,且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有效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同时,本发明由于设置了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使得当上下往复运动机构驱动纱线支架上下移动时,不会因各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升降高度不同而导致升降装置与纱线支架因不平衡而出现扭曲、变形、损坏。本发明还具有结构及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实施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的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结构剖视图。
[0015]图3是本发明的平衡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发明的光电开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
[0018]参阅图1,本发明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装置包括纱线支架10、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30及平衡调整装置40及控制装置60。
[0019]图1中,所述纱线支架10设于圆形针筒50外部,其可以是已知的任一种圆形针筒和纱线支架,其中,纱线支架是位于圆形针筒上方的环形架,其上表面间隔地设有多个纱线柱,用于固定纱线卷,纱线则经线钩、纱嘴、导纱器等器件引入织针。
[0020]本发明中,在所述纱线支架10外部设有至少一个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该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与控制装置60连接,并与纱线支架10相连接,通过该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驱动纱线支架10由高于站立人体的工作位置下降到低于站立人体的胸部或胸部以下位置。当需要换装纱线时,启动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由工作位置向下移动,带动纱线支架10同步下移到人体的胸部或胸部以下位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平移或下移方式将纱线卷换装到纱线支架上。
[0021]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纱线支架10外部设有四个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为气压机构,其包括四个气缸21、四个气缸支架22、一个连接架23及四个电磁阀24。如图1,所述连接架23包括框架231及多根连接杆232,本实施例中,该框架231是由角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在其四个边角的下部各设有一个气缸支架22,该气缸支架由角钢焊接而成,其底部用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每个气缸支架22顶部各装有一个气缸21,各气缸21上装有电磁阀24,气缸21与气泵(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气缸21的进气和排气由电磁阀24控制,电磁阀则与控制装置60连接,该控制装置60为单片机,其设于操作台上,并与各气缸21的电磁阀24相连接,控制装置60通过各电磁阀24启动或关闭气压机构20,通过该气压机构20驱动纱线支架10由高于站立人体的工作位置下降到低于站立人体的胸部或胸部以下位置。图1中,多根连接杆232呈竖向设置,每根连接杆232的上端分别焊接固定于矩形框架231的各条边上,各连接杆232的下端与纱线支架10焊接固定。
[0022]如图1所示,在各气压机构20的顶部各设有一个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30。如图2所示,该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30包括球形连接套31及球形连接件32,所述球形连接套31呈柱状,其内设有球形腔体311,球形连接套31由球形腔体311的水平中心线分为上下两段,以便于装入球形连接件32,上下两段套体由螺钉连接而成。在上段套体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板状外沿312,该板状外沿用螺钉固定在连接架的框架231下部。球形连接套31的下段套体的下部开口端的直径小于球形腔体311的直径,使球形连接件32不会从球形连接套31中脱出。所述球形连接件32包括连接杆321及设于连接杆321上部的球状体322,所述连接杆321上端设有与之一体的球状体322,连接杆下端为中空套状体,其内设有内螺纹,用于和气压机构20相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球形连接件32的球状体322可转动地设置于球形连接套的球形腔体311内,形成可万向旋转的铰链结构,球形连接件32的中空套状体通过其内螺纹与气压机构20的活塞杆螺纹连接。
[0023]所述控制装置60为单片机,其设于操作台上,并与各气缸21的电磁阀24相连接,控制装置60通过各电磁阀24启动或关闭气压机构20,通过该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驱动纱线支架10由高于站立人体的工作位置下降到低于站立人体的胸部或胸部以下位置。当需要换装纱线时,通过控制装置60启动上下往复运动机构的四个气缸21,带动纱线支架10由工作位置向下移动到人体的胸部或胸部以下位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平移或下移方式将纱线卷换装到纱线支架上,纱线卷换装完毕后,通过控制装置60启动上下往复运动机构的四个气缸21,推动纱线支架10向上移动到工作位置。
[0024]为避免在纱线支架10上的某些位置因未装纱线卷而导致纱线支架失衡,影响支架水平均匀上升,在所述的多个气压机构20上设置了平衡调整装置40,如图2、图3所示,该平衡调整装置包括孔板42及光电开关43,所述孔板42呈竖向设于四个气缸侧面的连接架23上,该孔板42为条形金属板状体,其沿竖向设有多个透光用的通孔421,其数量和间距可根据控制精度确定。所述光电开关43呈U形,其两侧分别为光电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如图1,光电开关43分别固定于连接板44上,并与控制装置60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4由四个气缸的顶部延伸至孔板42侧面,光电开关43上的U形槽置于所述孔板42两侧,使得光电开关43的发射器发射的光电信号可透过孔板的通孔421,由接收器接收,并将信号送到控制装置60,控制装置60根据各光电开关43发送的光电信号数量的不同可判断要调整的气缸的调整量,并启动其中某个气压机构20向上移动,此时,其它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则暂停,四个气压机构20调整到同样高度后再继续向上运行。藉此,保证了纱线支架升降装置运行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0025]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揭示,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包括纱线支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纱线支架(10)外部设有多个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各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与控制装置(60 )连接,并通过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30 )与纱线支架(10 )相连接,所述纱线支架(10)通过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驱动,由高于站立人体的工作位置下降到低于站立人体的胸部或胸部以下位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平移或下移方式将纱线卷换装到纱线支架上,纱线卷换装完毕后,由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驱动纱线支架(10)向上移动到工作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支架水平自适应机构(30)包括球形连接套(31)及与之活动连接的球形连接件(32),其中,球形连接套(31)呈柱状,其内设有球形腔体(311),球形连接套(31)由球形腔体(311)的水平中心线分为上下两段,上下两段套体由螺钉连接而成,球形连接套(31)的下部开口端的直径小于球形腔体(311)的直径;所述球形连接件(32)包括连接杆(321)及设于连接杆(321)上部的球状体(322),所述连接杆(321)下端为设有内螺纹的中空套状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连接件(32 )的球状体(322 )活动设置于球形连接套(31)的球形腔体(311)内,形成可万向旋转的铰链结构,球形连接件(32)通过其中空套状体与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相连接,球形连接套的顶部与纱线支架(10)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0)为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20)包括多个气缸或液压油缸(21)、多个气缸支架或油缸支架(22)、连接架(23)及电磁阀(24),其中,多个气缸支架或油缸支架(22)呈竖向间隔固定在纱线支架(10)外部的地面上,每个气`缸支架或油缸支架(22)上固定有一个气缸或液压油缸(21),各气缸支架或油缸支架(22)上分别设有电磁阀(24),各电磁阀(24)分别与控制装置(60)连接,每个气缸或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与位于其上部的连接架(23 )连接,连接架(23 )则与纱线支架(10)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3)包括一个矩形或三角形框架(231)及多根连接杆(232),其中,矩形或三角形框架(231)水平设置于多个气缸或液压油缸(21)上部,多根连接杆(232)的上端分别连接于矩形或三角形框架(231)的各条边上,多根连接杆(232)的下端分别与纱线支架(10)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20)设有平衡调整装置(40),该平衡调整装置包括孔板(42)及光电开关(43),所述光电开关(43)分别与控制装置(60)及纱线支架(10)连接,孔板(42)呈竖向设于多个气缸或液压油缸侧面的连接架(23)上,孔板(42)沿竖向设有多个透光用的通孔(421),光电开关(43)固定于多个由气缸或液压油缸的顶部延伸出的连接板(44)上,并置于所述孔板(42)两侧,当不同光电开关(43)检测到的信号不同时启动其中某个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20)向上移动,其它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则暂停,四个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20)调整到同样高度后再继续向上运行。
8.如权利要求1、5、7中任一条所述的圆筒织机纱线支架升降的水平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0为单片机 。
【文档编号】D04B15/42GK103628248SQ20131052085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陆粉干 申请人:陆粉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