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

文档序号:167007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工序发挥充分的防脱散效果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对因在针织物的编织中途切换从第一给纱口(4)供给的第一针织纱(40)和从第二给纱口(6)供给的第二针织纱(60)而显现的针织纱余端部(41)进行处理。以第一给纱口(4)附近的针织纱余端部(41)与第二针织纱(60)中的从第二给纱口(6)连接到基底针织物部的连接纱不缠绕的方式,进行由第二针织纱(60)形成的线圈的移动返回和第一给纱口(40)及第二给纱口(60)的移动,使针织纱余端部(41)与利用移动返回了的线圈和与该线圈相邻而不移动返回的线圈形成的沉降弧(61)交叉而固定。
【专利说明】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使用横机编织针织物时,对因在针织物的编织中途切换针织纱而显现的针织纱余端部进行处理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具有饰边花纹、嵌花花纹等的针织物中,在针织物的编织中途进行针织纱的切换。在该针织纱切换的部分,存在从利用切换前的针织纱编织的针织物部引出该针织纱的出纱部、和向利用切换前的针织纱编织的针织物部导入切换后的针织纱的入纱部,需要在这些入纱部及出纱部避免针织纱脱散。本 申请人:曾提出使横机进行该防脱散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针织纱的切换(入纱、出纱)时在从针织物侧端朝向针织物内侧的方向上进行基于集圈编织的缝合。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38394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关于专利文献I的技术,虽然能够以简单的工序高效地进行防脱散处理,但根据针织纱的种类(原材料、粗细等),防脱散并不充分,可能导致针织纱脱散,或在针织物发生渗色(滲*)。通过增加集圈的次数而可提高防脱散的效果,但根据针织纱的种类,而可能在下一次编织时线圈无法从织针退圈。
[0008]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不使用集圈编织而以简单的工序发挥充分的防脱散效果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
[0009]本发明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使用横机对因在针织物的编织中途切换从所述第一给纱口供给的第一针织纱和从所述第二给纱口供给的第二针织纱而显现的针织纱余端部进行处理,所述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和向针床供给针织纱的第一给纱口及第二给纱口,并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在进行编织的对象针床中,设沿针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的编织方向为行进方向,并设与该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为逆行方向时,包括以下的工序α~工序Y。
[0010][工序α]…利用所述第二针织纱编织基底针织物部时,使该基底针织物部的一部分的线圈移圈到与对象针床对置的针床上,使所述第一给纱口移动而使第一针织纱的针织纱余端部向对象针床与移圈了的线圈之间供给,然后使移圈了的线圈复位。
[0011][工序β]...相对于包含在工序α移动返回了的线圈在内的线圈,使用所述第二针织纱向行进方向编织新的线圈。
[0012][工序Y]...以所述第一给纱口附近的针织纱余端部与所述第二针织纱中的从所述第二给纱口连接到基底针织物部的连接纱不缠绕的方式进行以下的工序YI及工序Y 2,使所述针织纱余端部与利用移动返回了的线圈和与该线圈相邻而不移动返回的线圈形成的沉降弧交叉。
[0013](工序Yl)…使供给在工序β编织了线圈的第二针织纱的第二给纱口向逆行方向移动。
[0014](工序Υ2)…使在工序β编织的新的线圈中的、相对于在工序α移动返回了的线圈编织的新的线圈移圈到与对象针床对置的针床,使在工序α供给针织纱余端部时移动的第一给纱口向其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然后使移圈了的新的线圈复位。
[0015]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在工序Y中,在工序Y I之后进行工序Y 2。
[0016]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一边使在工序α移动返回的线圈向行进方向偏移一边反复进行基于工序α~工序Y的编织。此时,工序β中,相对于相比在工序α移动返回的线圈位于逆行方向的不移动返回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后,接着相对于在工序α移动返回了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
[0017]【发明效果】
[0018]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通过使针织纱余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中的线圈的沉降弧交叉,能够利用沉降弧将针织纱余端部固定,因此能够以简单的工序充分进行针织纱余端部的防脱散。另外,由于不使用集圈编织,因此与针织纱的种类无关而不会发生渗色,也不易产生针织纱的松弛。因此,第一针织纱及第二针织纱的种类(原材料、粗细等)的选择的自由度高。
[0019]根据第一给纱口和第二给纱口的前后的位置关系,有时伴随各给纱口的移动而从各给纱口连接到针织物的各针织纱交叉。若在该交叉状态下进行编织,则第一针织纱(针织纱余端部)相对于由第二针织纱形成的基底`针织物部缠绕,针织物的外观变差。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在工序Y中,在工序Y I之后进行工序Y 2,由此与第一给纱口和第二给纱口的前后的位置关系无关而从各给纱口连接到针织物的各针织纱不缠绕。因此,不需要考虑各给纱口的位置关系,因此针织物的编织数据生成变得容易。
[0020]通过一边使在工序α移动返回的线圈向行进方向偏移一边返回,而能够在线圈横列方向上进行多次针织纱余端部的防脱散,因此防脱散的效果得以提高。由于对于沿线圈横列方向的沉降弧进行防脱散,因此在从针织物的表面侧观察时,进行了防脱散的针织纱余端部不会显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方式I所示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涉及的编织工序图。
[0022]图2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I所示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编织的针织纱余端部的防脱散状态的线圈图。
[0023]【标号说明】
[0024]4第一给纱口 6第二给纱口
[0025]40第一针织纱 41针织纱余端部
[0026]60第二针织纱 61沉降弧
[0027]100基底针织物部【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基于图1,以饰边花纹中的针织纱切换的部分为例说明本发明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实施方式记载的编织中,使用了两针床横机,该两针床横机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相互对置的一对针床,并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并且至少一方的针床能够进行横移。也可以是四针床横机。
[0029]<实施方式1>
[0030]图1是实施方式I所示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涉及的编织工序图。利用从以▽表示的第二给纱口 6供给的第二针织纱60编织下方针织物部(在此为基底针织物部)。在该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的中途,导入(入纱)从以▼表示的第一给纱口 4供给的第一针织纱40(与给纱口 6不同的颜色或种类的针织纱)而切换针织纱,编织上方针织物部而形成为饰边花纹的针织物。以对于在该针织纱的切换时显现的第一针织纱40的针织纱余端部41的防脱散的编织步骤为例进行说明。位于图1的左侧的第一栏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第二栏表示各编织工序中的针床的编织状态,第三栏的“箭头(带有K的箭头伴随着编织)”表示给纱口的移动方向。第二栏的A~J的黑点表示织针,?符号表示成圈,〇符号表示钩挂于织针的旧线圈。此外,将在线圈的移动时进行的前针床(以下记为FB)与后针床(以下记为BB)的相对的横移动作的说明省略,图示的线圈的数量比实际的编织少。
[0031]本实施方式的编织工序中,大致向逆时针方向进行编织,设在FB (对象针床)进行针织纱余端部41的防脱散时,在FB上,设沿针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的编织方向(图1中为右方向)为行进方向,设与该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图1中为左方向)为逆行方向。另外,各给纱口 4、6从FB观察的话,第一给纱口 4位于前侧,第二给纱口 6位于后侧。
[0032]图1的SO示出如下状态:使用第二给纱口 6编织饰边花纹的一个条纹后,接着要使用第一给纱口 4编织饰边花纹的另一个条纹。利用第二针织纱60编织的基底针织物部以FB的织针A为编织起始而编织成筒状,编织直到FB的织针C。即,由钩挂于FB的织针A、C的线圈形成的线圈列比由钩挂`于FB的织针E~I及BB的织针B~J的线圈形成的线圈列在纵行方向上高出一段。第一给纱口 4为停止状态。
[0033]以下的编织工序中,仅图示钩挂于织针的线圈,以粗线表示实际进行了编织动作的部分。
[0034][工序a:S1 ~S3]
[0035]通过进行SI~S3,使针织纱余端部41暂时通过由第二针织纱60形成的线圈的外侦U。SI中,使钩挂于FB的织针E的线圈移圈到BB的织针E。S2中,使第一给纱口 4向行进方向移动而通过FB的织针E的位置,将从第一给纱口 4供给的第一针织纱40 (针织纱余端部41)向对象针床FB与在SI移圈了的线圈之间供给。S3中,使在SI移圈到BB的织针E的线圈返回到FB的织针E。通过以上的工序,针织纱余端部41成为被FB的织针C-E间及织针E-G间的沉降弧按压的状态。在此处,虽然使单一的线圈移动返回,但也可以对多个线圈进行移动返回。
[0036][工序β:S4]
[0037]S4中,对于在上述工序α移动返回的钩挂于FB的织针E的线圈,使用第二针织纱60沿行进方向编织新的线圈。利用该新的线圈的编织,将针织纱余端部41与FB的织针C-E间的沉降弧交叉的状态固定。即,即使在该状态下使钩挂于FB的织针E的线圈移圈,针织纱余端部41也不会从FB的织针C-E间的沉降弧超出。
[0038][工序Y:S5 ?S8]
[0039]S5中,使供给在S4编织了线圈的第二针织纱60的第二给纱口 6向逆行方向移动(工序Y I)。根据第一给纱口 4与第二给纱口 6的前后的位置关系,伴随各给纱口 4、6的移动而从各给纱口 4、6连接到针织物的各针织纱40、60交叉,通过在该交叉状态下进行编织,第一针织纱40相对于由第二针织纱60形成的基底针织物部缠绕。根据与后述的工序Y 2中的第一给纱口 4的向逆行方向的移动之间的关系,相比第一给纱口 4的移动先使第二给纱口 6向逆行方向移动,由此与各给纱口 4、6的前后的位置关系无关而从各给纱口 4、6连接到针织物的各针织纱40、60不缠绕。
[0040]通过进行S6?S8,使针织纱余端部41与利用钩挂于FB的织针E的线圈与钩挂于FB的织针C的线圈形成的沉降弧61交叉(工序Y 2)。S6中,使在S4编织的钩挂于FB的织针E的线圈(相对于在SI?S3移动返回了的线圈编织的新的线圈)移圈到BB的织针E0 S7中,使在S2移动的第一给纱口 4向逆行方向移动。此时,针织纱余端部41与上述沉降弧61交叉。S8中,使在S6移圈到BB的织针E的线圈返回到FB的织针E。
[0041]通过在工序Y I之后进行工序Y 2,能够与第一给纱口 4及第二给纱口 6的前后的位置关系无关而使针织纱余端部41与沉降弧61交叉,且第一给纱口 4附近的针织纱余端部41与第二针织纱60中的从第二给纱口 6连接到基底针织物部的连接纱不会缠绕,接着能够进行由第二针织纱60形成的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
[0042]图2是表示使用上述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编织的针织纱余端部41的防脱散状态的线圈图。图2的上侧的C、E、G、I对应于图1所示的织针。由图2的折回(夕一 >)A表示的区域为通过上述的S2?S8而针织纱余端部41与利用钩挂于FB的织针C的线圈和钩挂于织针E的线圈形成的沉降弧61交叉的状态。
[0043]由图2的折回A’表示的区域是接着图1的S8进而对于钩挂于FB的织针G、I的线圈进行针织纱余端部41的防脱散从而编织的(编织工序图中未图示)。首先,工序α中,使钩挂于FB的织针I的线圈移圈到BB的织针,使第一给纱口 4向行进方向移动而通过FB的织针G、I的位置,使针织纱余端部41向钩挂于FB的织针G的线圈的内侧、及FB与移圈了的线圈之间供给,使该移圈了的线圈返回到FB的织针I。接着,工序β中,对于钩挂于FB的织针G的没有移动返回的线圈和钩挂于FB的织针I的移动返回的线圈,使用第二针织纱60向行进方向编织新的线圈。并且,工序Y中,进行Y I并相对于钩挂于FB的织针I的线圈(在工序β编织的新的线圈中的、相对于在工序α移动返回了的线圈编织的新的线圈)进行Υ2。通过对于钩挂于该FB的织针G、I的线圈的编织,如由图2的折回Α’表示的区域那样,针织纱余端部41与第二针织纱60的沉降弧61交叉,且交替通过在工序β新编织的各线圈的前后(纸面前侧纵深侧),从而能够提高防脱散的效果。通过一边使在该工序α移动返回的线圈向行进方向偏移一边反复进行基于工序α?工序Y的编织,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防脱散的效果。移动返回的线圈(相当于钩挂于图1的FB的织针Ε、I的线圈)可以为一个线圈也可以为多个线圈。相比在工序α移动返回的线圈位于逆行方向的不移动返回的线圈(相当于在图1的FB的织针C、G形成的线圈)可以为一个线圈也可以为多个线圈。[0044]上述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说明了对通过相对于下方针织物部(基底针织物部)入纱了的另一针织纱(编织上方针织物部的第一针织纱40)显现的针织纱余端部进行处理的例子,但也可以对在引出(出纱)编织结束的下方针织物部的针织纱时显现的针织纱余端部进行。具体而言,在上方针织物部(接着编织的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的中途,使用上述的防脱散方法,使出纱的针织纱余端部与由编织上方针织物部的针织纱形成的沉降弧交叉而固定,将针织纱余端部向针织物的外部引出。这一点在后述的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中也同样。
[0045]本实施方式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在从对象针床观察时与第一给纱口及第二给纱口的前后的位置关系无关。
[0046]<实施方式2>
[0047]实施方式I中,在工序Y中,在工序Y I之后进行工序Y 2而编织(图1的S5、S6?S8)。相对于此,也可以在工序Y 2之后进行工序Y I而编织。该情况限定为第一给纱口从进行防脱散的对象针床观察位于前侧而第二给纱口从对象针床观察位于后侧时。实施方式2中,仅进行工序Y I及工序Y 2的顺序与实施方式I不同,关于其他的工序的顺序及各工序的编织内容与实施方式I相同。
[0048]<实施方式3>
[0049]实施方式I中,一边使在工序α移动返回的线圈向行进方向偏移一边反复进行编织。相对于此,虽然编织沿针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进行,但防脱散也可以沿纵行方向进行。实施方式I中,使针织纱余端部41与FB的织针C-E间的沉降弧61交叉后,在实施方式3中进行以下所述的编织。首先,以FB的织针G、1、BB的织针J、H、F、D、B、FB的织针A的顺序沿线圈横列方向进行编织。接着,使钩挂于FB的的织针C的线圈移圈到BB的织针C,使针织纱余端部向移圈了的线圈的前侧供给后使移圈了的线圈复位,相对于移动返回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然后,以FB的织针G、I,BB的织针J、H、F、D、B、FB的织针A、C的顺序沿线圈横列方向进行编织。并且,进行与实施方式I同样的防脱散方法。沿纵行方向进行防脱散时,相对于钩挂于FB的织针E的线圈进行工序α?工序Y,相对于FB的织针C的线圈沿纵行方向反复进行工序α及工序β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使用横机对因在针织物的编织中途切换从第一给纱口供给的第一针织纱和从第二给纱口供给的第二针织纱而显现的针织纱余端部进行处理, 所述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和向针床供给针织纱的所述第一给纱口及所述第二给纱口,并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编织的对象针床中,设沿针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的编织方向为行进方向,并设与该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为逆行方向时,所述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包括: 工序α,利用所述第二针织纱编织基底针织物部时,使该基底针织物部的一部分的线圈移圈到与对象针床对置的针床上,使所述第一给纱口移动而使第一针织纱的针织纱余端部向对象针床与移圈了的线圈之间供给,然后使移圈了的线圈复位; 工序β,相对于包含在工序α移动返回了的线圈在内的线圈,使用所述第二针织纱向行进方向编织新的线圈; 工序Y,具有:工序Y 1,使供给在工序β编织了线圈的第二针织纱的第二给纱口向逆行方向移动;工序Y 2,使在工序β编织的新的线圈中的、相对于在工序ct移动返回了的线圈编织的新的线圈移圈到与对象针床对置的针床,使在工序α供给针织纱余端部时移动的第一给纱口向其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然后使所述移圈了的新的线圈复位;工序Y中,以所述第一给纱口附近的针织纱余端部与所述第二针织纱中的从所述第二给纱口连接到基底针织物部的连接纱不缠绕的方式进行工序Y I及工序Y 2,使所述针织纱余端部与利用移动返回了的线圈和与该线圈相邻而不移动返回的线圈形成的沉降弧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工序Y中,在工序Y I之后进行工序Y 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工序β中,相对于相比在工序α移动返回的线圈位于逆行方向的不移动返回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后,接着相对于在工序α移动返回了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 一边使在工序α移动返回的线圈向行进方向偏移一边反复进行基于工序α?工序Y的编织。
【文档编号】D04B1/10GK103882613SQ20131070016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松本裕起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