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50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自动剪线机构、控制装置及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操控面板,所述自动剪线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驱动单元及机台的工作台面上的剪线刀架,剪线刀架上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剪线活动刀,另一端连有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杆转动,所述剪线刀架上装有剪线固定刀,所述剪线活动刀通过传动杆的带动而与剪线固定刀配合而将线或布剪断,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控制装置控制。
【专利说明】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缝机,特别是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包缝机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具有自动剪线、自动吸尘、自动抬压脚、节能电机等多种功能,而且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很多制衣企业不得不将大量还处于使用年限中的包缝机更换,旧的包缝机要么低价出售要么报废,不仅消耗了企业的大量资金,而且大量还在使用年限,且运行良好的包缝机就此报废,也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0003]因而,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人开发出了一套包缝机升级装置,该装置能够方便地安装于旧款的包缝机上,使旧款的包缝机具有自动剪线、自动吸尘、自动抬压脚、节能电机等多种功能,不仅消耗资金少,而且延长了旧款包缝机的使用,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自动剪线机构、控制装置及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操控面板,所述自动剪线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驱动单元及机台的工作台面上的剪线刀架,剪线刀架上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剪线活动刀,另一端连有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杆转动,所述剪线刀架上装有剪线固定刀,所述剪线活动刀通过传动杆的带动而与剪线固定刀配合而将线或布剪断,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控制装置控制。
[0007]还包括一设置于机身上的自动抬压脚装置,自动抬压脚装置包括驱动气缸或者电磁铁,驱动气缸或者电磁铁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杆连接,所述驱动气缸或者电磁铁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08]所述机台上安装了直驱无刷电机,该直驱无刷电机与设置于机台上的主传动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该直驱无刷电机电性连接。
[0009]所述机台上设有收集线头及布碎的集尘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集尘装置电性连接。
[0010]所述操控面板设置于机台的上方。
[0011]所述驱动单元为切线气缸或者电磁铁,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摆杆及连接块,切线气缸的端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与传动摆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上设有导向槽,传动摆杆上设有枢轴孔,所述连接块及传动摆杆通过穿过导向槽与枢轴孔的销钉活动连接。
[0012]所述剪线刀架底面设有气管。
[0013]所述机台上设有固定板,所述驱动单元固定于固定板上。[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自动剪线机构、控制装置及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操控面板,所述自动剪线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驱动单元及机台的工作台面上的剪线刀架,剪线刀架上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剪线活动刀,另一端连有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杆转动,所述剪线刀架上装有剪线固定刀,所述剪线活动刀通过传动杆的带动而与剪线固定刀配合而将线或布剪断,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通过上述装置,本系统实现了剪线自动化,并且控制装置集成化程度高。
[0015]本系统还包括一自动抬压脚装置,从而能够实现自动抬压脚的功能,
[0016]本系统采用了直驱无刷电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非常省电。
[0017]本系统采用了集尘装置,可以自动收集在缝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布碎和线头,
[0018]综上所述,经本系统升级的包缝机不仅能够达到或相当于新设备的效果,而且资金花费小、节约了社会资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的视图;
[0022]图3是自动剪线机构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至图3,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自动剪线机构、控制装置1及与控制装置1电性连接的操控面板2,所述自动剪线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驱动单元3及机台的工作台面上的剪线刀架4,剪线刀架4上枢设有传动杆5,传动杆5的一端固定有剪线活动刀6,另一端连有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单元3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杆5转动,所述剪线刀架4上设有剪线固定刀17,所述剪线活动刀6能够与剪线固定刀17配合而将线或布剪断,所述驱动单元3与控制装置1电性连接,控制装置1包括一个控制箱,内有控制模块,相比以前多个控制箱安装于机台上,现在的集成化程度更高,驱动单元可以是气缸装置或者电磁铁装置。
[0024]如图所示,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驱动单元3为切线气缸,机台上设有固定板7,所述驱动单元3固定于固定板7上。传动机构包括剪线摆杆8及连接块9,切线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块9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5与剪线摆杆8 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9上设有导向槽10,剪线摆杆8上设有枢轴孔,所述连接块9及剪线摆杆8通过穿过导向槽10与枢轴孔的销钉11活动连接,该销钉11不能轴向移动,而剪线摆杆8与销钉11固定,而销钉11的另一部分同时位于导向槽10内,切线气缸推动连接块9向下移动,连接块9通过导向槽10内壁挤压销钉11,使销钉11下降的同时于导向槽10内横向移动,其运动轨迹的合成为一个圆,圆心为传动杆5的轴心,因而带动剪线摆杆8及传动杆5转动,此时传动杆5另一端上的剪线活动刀6切下与剪线固定刀17配合,将其上的线或布切断。当然,驱动单元3也可采用电磁铁,通过磁力的吸引使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杆5转动。为了便于与集尘装置连接,剪线刀架4底面设有气管12,该气管12与集尘装置上的吸气管12连通,因而被剪线刀6剪断的线头或布碎通过气管12进入集尘装置。
[0025]如图所不,还包括一设置于机身上的驱动气缸13,该驱动气缸13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杆14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与驱动气缸13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气缸13与控制装置1电性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自动抬压脚的功能,以前的抬压脚都是通过人工用脚踩脚踏开关,脚踏开关通过连杆或钢丝带动推杆14转动,从而实现抬压脚。
[0026]如图所示,机台上安装了直驱无刷电机15,该直驱无刷电机15与设置于机台上的主传动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与该直驱无刷电机15电性连接。直驱无刷电机15与以前的离合电机相比具有省电和结构简单两方面的优势,以前的离合电机通过皮带与主传动轴连接,而且一通电,电机就开始转动,不工作的时候也空转,因而耗电非常高;而直驱无刷电机15直接与主传动轴连接,因而不用皮带,而且,直驱无刷电机15只是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耗电,不工作时是停止的,因而耗电小。
[0027]所述机台上设有收集线头及布碎的集尘装置16,所述控制装置1与集尘装置16电性连接,通过上述装置可以收集在缝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布碎和线头,从而清洁污染环境,当然集尘装置16为现有设备,因而其结构不详述。
[0028]如图所示,操控面板2设置于机台的上方,因而工人抬眼就可以看到,并进行操作,相比以前弯腰才能操作,现在操作更方便。
[00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自动剪线机构、控制装置及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操控面板,所述自动剪线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台上的驱动单元及机台的工作台面上的剪线刀架,剪线刀架上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剪线活动刀,另一端连有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杆转动,所述剪线刀架上装有剪线固定刀,所述剪线活动刀通过传动杆的带动而与剪线固定刀配合而将线或布剪断,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控制装置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于机身上的自动抬压脚装置,自动抬压脚装置包括驱动气缸或者电磁铁,驱动气缸或者电磁铁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杆连接,所述驱动气缸或者电磁铁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安装了直驱无刷电机,该直驱无刷电机与设置于机台上的主传动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该直驱无刷电机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有收集线头及布碎的集尘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集尘装置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面板设置于机台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切线气缸或者电磁铁,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摆杆及连接块,切线气缸的端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与传动摆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上设有导向槽,传动摆杆上设有枢轴孔,所述连接块及传动摆杆通过穿过导向槽与枢轴孔的销钉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刀架底面设有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缝机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有固定板,所述驱动单元固定于固定板上。
【文档编号】D05B69/10GK203546371SQ20132056781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黄钧桥 申请人:黄钧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