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端纺纱机上的带轮的切向传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700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自由端纺纱机上的带轮的切向传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由端纺纱机上的带轮的切向传动装置,特别是自由端纺纱机的挑出设备的精梳罗拉的带轮,所述纺纱机包括多个操作单元,多个操作单元彼此相邻地定位成一排并且被分成由偶数个操作单元构成的可相互连接部分,可相互连接部分在纺纱机的一侧由8至12个操作单元组成,挑出设备的精梳罗拉的带轮由切向皮带的传动分支包裹,传动分支被导辊加压在带轮之间,其中切向皮带的相对分支与导辊的背侧接触,在纺纱机的各部分中,一个相对压辊与切向皮带的相对分支对准,相对压辊在切向皮带的相对分支的背侧后面布置在所述部分的中央部中的中央导辊之间,其中所述部分的中央导辊具有比对应部分的其它导辊小的直径。
【专利说明】自由端纺纱机上的带轮的切向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自由端纺纱机上的带轮的切向传动装置,特别是自由端纺纱 机的挑出设备的精梳罗拉的带轮,所述纺纱机包括多个操作单元,所述多个操作单元彼此 相邻地定位并且被分成由偶数个操作单元构成的可相互连接部分,所述可相互连接部分在 纺纱机的一侧由8至12个操作单元组成,挑出设备的精梳罗拉的带轮由切向皮带的传动分 支包裹,传动分支被导辊加压在带轮之间,其中切向皮带的相对分支与导辊的背侧接触。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自由端纺纱机的显著特征是彼此相邻地定位的具有相同构成的多个操作单 元,这些操作单元被分成在纺纱机的一侧由例如8或10个至12个操作单元组成的多个部 分。操作单元的单独部分的传动通常是中央的,即该传动由连续传动轴或切向皮带执行,在 单独的操作单元处带轮与传动轴或切向皮带对准。显然,由于事实上存在定位在纺纱机的 一排中的数十个操作单元,因而重要的是提供一种对各机构的带轮传递扭矩的可靠方案。
[0003] 根据【背景技术】的纺纱单元的挑出设备的精梳罗拉的传动通常是以这样的方式解 决的:所有挑出设备的带轮具有相同的直径用于与切向皮带接合。为了维持所有带轮的所 需包角,而需要由导辊沿着一排纺纱单元引导皮带,导辊以实现各带轮的安全包角的方式 与被驱动的带轮相关地定位,其中包裹的大小由插入在带轮之间的切向皮带的导辊的重叠 量限定。
[0004] 然后沿着导辊的相对侧引导切向皮带的相对分支。另外重要的是在相对分支中也 至少实现切向皮带包裹导辊的最小角度,使得避免皮带振动以及噪音增加和皮带或导辊的 过度磨损。显然,为了形成包裹,必须利用压辊从与导辊的相对侧作用在切向皮带的表面 上,压辊始终插入在两个导辊之间。这意味着纺纱机的在一侧上包括10个操作单元的部分 具有用于挑出设备的精梳罗拉的传动的10个带轮,具有相同直径的5个压辊与这些带轮对 准,这些压辊确保皮带的传动分支充分地包裹在带轮上。在各部分中,3至4个压辊与皮带 的相对分支对准。
[0005] 由于事实上现存的自由端纺纱机包括甚至多于400个的操作单元,因而本技术方 案的目的是减少压辊的数量,因此降低纺纱机的生产成本,同时维持挑出设备的传动装置 的理想功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由自由端纺纱机上的带轮的切向传动装置来实现的,特别是 自由端纺纱机的挑出设备的精梳罗拉的带轮,所述纺纱机包括多个操作单元,所述多个操 作单元彼此相邻地定位成一排并且被分成由偶数个操作单元构成的可相互连接部分,所述 可相互连接部分在纺纱机的一侧由8至12个操作单元组成,所述挑出设备的精梳罗拉的带 轮由切向皮带的传动分支包裹,所述传动分支被导辊加压在所述带轮之间,其中切向皮带 的相对分支与导棍的背侧接触,其原理在于,在纺纱机的各部分中,一个相对压棍与切向皮 带的相对分支对准,所述相对压辊在切向皮带的相对分支的背侧后面布置在所述部分的中 央部中的中央导辊之间,其中所述部分的中央导辊具有比对应部分的其它导辊小的直径。
[0007] 该方案是有利的,特别是因为在纺纱机的各部分中,并且因此在整个纺纱机中,仅 使用两个直径的切向皮带的导辊,这当与【背景技术】相比时相当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 维持切向皮带的相对分支与导辊之间的接触。
[0008] 当在纺纱机的一侧由10或12个操作单元组成的纺纱机的部分包括端部导辊,使 端部导棍相对于与中央导棍相邻的导棍移动小于与中央导棍相邻的导棍的交叠量的距离 时,也是有利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在附图中以自由端纺纱机的一部分不意地表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例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0]自由端纺纱机包括彼此相邻地定位在纺纱机的两侧的多个操作单元。各操作单元 包括纺纱单元,在纺纱单元中由纤维棉条生产纱线,纤维棉条由供给装置输送到挑出设备 中,在挑出设备中利用精梳罗拉将纱线挑选成单独的纤维,并且借助于负压将纱线引导到 纺纱转杯中。各操作单元还包括纱线牵拉机构和纱线卷绕设备。为了能够制造可以由使用 者组装的纺纱机,而将纺纱机分成相同的且具有偶数(8至12)个操作单元的可相互连接部 分。
[0011] 精梳罗拉以已知的未图示方式安装在具有传动带轮1的轴上,传动带轮1被切向 皮带2的传动分支21包裹,如关于在纺纱机的一侧具有12个操作单元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示意所示。为了确保对该部分的所有12个操作单元的单独带轮1的所需包裹,而将带轮1 分成对并且使一个导辊3与每对带轮1对准。每个导辊3利用其部分直径插入在带轮1 之间,该直径在下文中将称为交叠量Y。在该部分的中央部中布置有中央导辊31,该中央导 辊31具有比该部分的其它导辊32、33小的直径。在图示的实施例的示例中,具有其它导辊 中的两个,这两个其它导辊位于中央导辊31的任一侧并且具有相同的直径。纺纱机的该部 分包括一个相对压辊4,该相对压辊4在切向皮带2的相对分支22的背部后面布置在该部 分的中央部中的中央导辊31之间。
[0012] 利用该压辊4将切向皮带2的相对分支22朝向中央导辊31按压并且朝向相邻的 导辊32按压,因此相对分支22与这些导辊接触,从而防止相对分支22的振动。为了确保 切向皮带2的相对分支22也与该部分的端部导辊33接触,而使这些端部导辊33沿着远离 带轮1的方向相对于与中央导辊31相邻的导辊32移动距离X,该距离小于与中央导辊31 相邻的导辊32的交叠量Y 32。因此实现交叠量Y33,该交叠量足以利用切向皮带2的相对分 支22包裹带轮1,同时使该部分的端部导辊33与切向皮带2的相对分支22的接触成为可 能。
[0013] 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纺纱机的该部分在纺纱机的一侧包括10个操作单元。精梳 罗拉的带轮1的切向传动装置的布置原则上与具有12个操作单元的上述部分相同,不同之 处是仅使用一个端部导辊33。因此,纺纱机的该部分包括两个中央导辊31、与中央导辊31 相邻的两个导棍32、以及一个端部导棍33。
[0014] 从本专利申请的描述和附图中可以得出结论:通过扩大端部导辊33的直径,在具 有10个或12个操作单元的部分中,也能够实现切向皮带2的相对分支22与端部导辊33 之间的接触。然而,该方案的一个主要缺点是需要制造并供应具有三个不同直径的导辊3, 因为当与仅使用两个直径的导辊3的上述实施例相比时,纺纱机的多个操作单元相当大地 增加了成本。
[0015] 在另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纺纱机的该部分包括8个操作单元。精梳罗拉的带 轮1的切向传动装置的布置原则上也与具有12个操作单元的上述部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仅使用中央导辊31和相邻的导辊32。
【权利要求】
1. 一种自由端纺纱机上的带轮(1)的切向传动装置,特别是自由端纺纱机的挑出设备 的精梳罗拉的带轮,所述纺纱机包括多个操作单元,所述多个操作单元彼此相邻地定位成 一排并且被分成由偶数个操作单元构成的可相互连接部分,所述可相互连接部分在所述纺 纱机的一侧由8至12个操作单元组成,所述挑出设备的精梳罗拉的带轮(1)由切向皮带 (2)的传动分支(21)包裹,所述传动分支(21)被导辊(3)加压在所述带轮(1)之间,其中 所述切向皮带(2)的相对分支(22)与所述导辊(3)的背侧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纱 机的各部分中,一个相对压辊(4)与所述切向皮带(2)的相对分支(22)对准,所述相对压 辊(4)在所述切向皮带(2)的相对分支(22)的背侧后面布置在所述部分的中央部中的中 央导辊(31)之间,其中所述部分的中央导辊(31)具有比对应部分的其它导辊(32、33)小 的直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机的在所述纺纱机的一 侧由10或12个操作单元构成的部分包括端部导辊(33),该端部导辊沿着远离所述带轮 (1)的方向相对于与所述中央导辊(31)相邻的导辊(32)移动距离(X),该距离(X)小于与 所述中央导辊(31)相邻的导辊(32)的交叠量Y32。
【文档编号】D01H4/42GK203878262SQ201320896789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V·库贝斯, V·克纳 申请人: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