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及细纱机工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45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及细纱机工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翻转单元,以及与翻转单元连接的第一组隔纱板、第二组隔纱板、第一组导纱板和第二组导纱板,第一组隔纱板和第一组导纱板位于细纱机本体一侧,第二组隔纱板和第二组导纱板位于细纱机本体另一侧,翻转单元可实现第一组隔纱板、第二组隔纱板、第一组导纱板和第二组导纱板的自动翻转。该翻转装置可自动实现细纱机上的隔纱板和导纱板的翻转,避免人工翻转带来的人身伤害,且提高了隔纱板和导纱板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提供一种细纱机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实现了细纱机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人身伤害,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细纱机的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及细纱机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细纱机的零部件,具体来说,涉及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同时还涉及细纱机工作方法,该工作方法尤其适用于配合落纱机用的细纱机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无论是人工落纱还是机器落纱,导纱板和隔纱板都是由人工翻转,工作程序繁琐且得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翻转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手指划伤扭伤。尤其在机器落纱时,如果人工操作忘记翻转导纱板和隔纱板会造成细纱机和落纱机的结构干涉,造成碰撞损耗,耽误落纱时间,影响产量。现有细纱机落纱工艺过程中都是人工控制细纱机的停开车,并由人工实现导纱板和隔纱板的翻转,翻转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手指划伤扭伤,同时整个细纱机的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可自动实现细纱机上的隔纱板和导纱板的翻转,避免人工翻转带来的人身伤害,且提高了隔纱板和导纱板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提供一种细纱机的工作方法,该工作方法实现了细纱机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人身伤害,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细纱机的工作效率。
[0004]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翻转单元,以及与翻转单元连接的第一组隔纱板、第二组隔纱板、第一组导纱板和第二组导纱板,第一组隔纱板和第一组导纱板位于细纱机本体一侧,第二组隔纱板和第二组导纱板位于细纱机本体另一侧,翻转单元可实现第一组隔纱板、第二组隔纱板、第一组导纱板和第二组导纱板的自动翻转。
[0005]进一步,所述的翻转单元包括动力装置和两个翻转子单元,每个翻转子单元包括连接板、连接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旋转件,连接板与动力装置活动连接,连接板的底部活动连接在细纱机本体的龙筋上,连接板的上部设有带有通孔的第一限位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插入第一限位台的通孔中;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旋转件上,旋转件活动连接在龙筋上,旋转件上设有带有通孔的第二限位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插入第二限位台的通孔中;在一个翻转子单元中,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组隔纱板上,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组导纱板上;在另一个翻转子单元中,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组隔纱板上,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组导纱板上;两个翻转子单元中的连接杆交叉布设。
[0006]进一步,所述的两个翻转子单元的连接板连接在动力装置的两端,动力装置可同时带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推出或拉回移动。[0007]进一步,所述的翻转单元为两个,两个翻转单元布设在细纱机本体的两端,两个翻转单元沿细纱机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布设。
[0008]进一步,所述的翻转单元为四个,每个翻转单元包括动力装置、推拉杆和旋转杆,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动力装置可带动推拉杆进行推拉移动,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旋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四个翻转单元中,第一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隔纱板固定连接,第二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隔纱板固定连接,第三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导纱板固定连接,第四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导纱板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的翻转单元为两个,每个翻转单元包括动力装置、推拉杆和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动力装置可带动推拉杆进行推拉移动,推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旋转杆的一端和第二旋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两个翻转单元中,第一个翻转单元的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隔纱板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隔纱板固定连接;第二个翻转单元的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导纱板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导纱板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气缸、液压缸、电缸,或者丝杠与电机的组合。
[0011]一种利用上述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的细纱机工作方法,该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发送满纱信号:在细纱机纺纱结束前a时间时,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给辅助控制系统发送满纱信号,同时,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控制钢领板下降到最低位置;
第二步:导纱板和隔纱板自动翻转: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控制细纱机实现停车,同时,利用自动翻转装置控制细纱机的导纱板上翻和隔纱板后翻;
第三步:进行落纱工作:辅助控制系统接收满纱信号后,向落纱机发送请求落纱信号,落纱机接收请求落纱信号后,进行并完成落纱工作;
第四步:发送和接收请求开车信号:落纱机向辅助控制系统发送请求开车信号,辅助控制系统接收请求开车信号后,辅助控制系统控制自动翻转装置实现导纱板下翻和隔纱板前翻,同时,辅助控制系统向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发送请求开车信号,主控制系统接收请求开车信号;
第五步:进行纺纱工作:辅助控制系统向主控制系统依次发送风机启动信号、低速启动信号和高速启动信号,三个信号之间的发送时间间隔为b秒,主控制系统接收风机启动信号、低速启动信号和高速启动信号后,依次控制风机启动运行、细纱机低速开启、细纱机高速运行纺纱;在细纱机低速开启后,主控制系统控制钢领板进行上升和下降的往复循环运动;
第六步:细纱机纺纱结束前a时间时,返回第一步,直至细纱机停电、出现故障,或人为控制细纱机停车。
[0012]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步中,a为5—30秒。
[0013]进一步,所述的第五步中,b为3— 6秒。
[00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O自动实现细纱机上的隔纱板和导纱板的翻转,避免人工翻转带来的人身伤害,且提高了隔纱板和导纱板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通过设置翻转单元,实现了第一组隔纱板、第二组隔纱板、第一组导纱板和第二组导纱板的自动翻转。根据纺纱的进度要求,翻转单元实现第一组隔纱板、第二组隔纱板、第一组导纱板、第二组导纱板在前翻状态和后翻状态之间的循环转换。这样,在细纱机的工作过程中,就不再需要人工去翻转第一组隔纱板、第二组隔纱板、第一组导纱板和第二组导纱板。这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人体伤害,提高作业安全性。
[0015](2)实现隔纱板和导纱板的同步翻转。现有技术中,人工去控制隔纱板和导纱板的翻转。由于隔纱板和导纱板位于细纱机本体的两侧,不可能同时实现隔纱板和导纱板的翻转,降低了工作效率。本发明中,将同一个翻转单元中的两个翻转子单元的连接板连接在同一个动力装置上,通过一个动力装置,同步控制两个翻转子单元进行翻转。当一个翻转子单元带动第一组隔纱板前翻和第二组导纱板下翻时,另一个翻转子单元同时带动第二组隔纱板前翻和第一组导纱板下翻。当一个翻转子单元带动第一组隔纱板后翻和第二组导纱板上翻时,另一个翻转子单元同时带动第二组隔纱板后翻和第一组导纱板上翻。这样就实现了第一组隔纱板、第二组隔纱板、第一组导纱板、第二组导纱板的同步翻转。
[0016](3)实现自动化操控,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该细纱机的工作方法通过主控制系统、辅助控制系统及自动翻转装置,实现了细纱机的自动化工作。在细纱机落纱工艺过程中,细纱机可以实现自动停车和开车、翻转导纱板和隔纱板。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无需人工操作,成本低,易维护,避免安全事故和误操作引起的设备损耗,提高了细纱机的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隔纱板处于后翻和导纱板处于上翻状态时的正视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翻转子单元的正视图。
[00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隔纱板处于前翻状态和导纱板处于下翻状态时的正视图。
[0020]图4是本发明的工作方法的流程框图。
[0021]图中有: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第二组导纱板4、动力装置5、翻转子单元6、连接板601、连接杆602、第一连接件603、第二连接件604、旋转件605、第一限位台606、第二限位台607、龙筋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本发明的一种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翻转单元,以及与翻转单元连接的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一组导纱板3位于细纱机本体一侧,第二组隔纱板2和第二组导纱板4位于细纱机本体另一侧,翻转单元可实现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的自动翻转。
[0024]细纱机包括细纱机本体和连接在细纱机本体上的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
2、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细纱机本体中设有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的龙筋7。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同时工作。本发明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通过设置翻转单元,实现了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的自动翻转。在落纱过程中,后翻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二组隔纱板2,上翻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后翻是指隔纱板向下翻转。前翻是指隔纱板向上翻转。在细纱机纺纱过程中,前翻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二组隔纱板2,下翻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翻转单元实现了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二组隔纱板2在前翻状态和后翻状态之间的循环转换,以及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在上翻状态和下翻状态之间的循环转换。这样,在细纱机的工作过程中,就不再需要人工去翻转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这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人体伤害,提高作业安全性。
[0025]上述的结构中的翻转单元可以有多种结构。下面例举五种具体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翻转单元包括动力装置5和两个翻转子单元6。每个翻转子单元6包括连接板601、连接杆602、第一连接件603、第二连接件604和旋转件605,连接板601与动力装置5活动连接,连接板601的底部活动连接在细纱机本体的龙筋7上,连接板601的上部设有带有通孔的第一限位台606,第一连接件603的一端插入第一限位台606的通孔中;连接杆60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板601上,连接杆60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旋转件605上,旋转件605活动连接在龙筋7上,旋转件605上设有带有通孔的第二限位台607,第二连接件604的一端插入第二限位台607的通孔中。在一个翻转子单元中,第一连接件6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组隔纱板I上,第二连接件6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组导纱板4上;在另一个翻转子单元中,第一连接件6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组隔纱板2上,第二连接件6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组导纱板3上;两个翻转子单元中的连接杆602交叉布设。
[0027]上述结构的翻转单元的工作过程是:动力装置5对两个翻转子单元6同时施加推力或者拉力。因为动力装置5对两个翻转子单元6施加的作用力性质相同,同时为推力或者拉力,所以下面介绍具体工作过程时,仅仅描述一个翻转子单元6,另一个翻转子单元6适用同样的工作过程。
[0028]当需要上翻导纱板和后翻隔纱板时,动力装置5中的输出轴由顶出状态开始缩回,连接板601在动力装置5的作用下,向靠近细纱机本体的方向旋转;连接在连接板601上的第一连接件603下移,从而带动第一组隔纱板I后翻;连接在连接板601上连接杆602上移,从而带动旋转件605向上旋转。连接在旋转件605上的第二连接件604也随之向上旋转,从而带动第二组导纱板4上翻。
[0029]当需要下翻导纱板和前翻隔纱板时,动力装置5中的输出轴由缩回状态开始顶出,连接板601在动力装置5的作用下,向远离细纱机本体的方向旋转;连接在连接板601上的第一连接件603上移,从而带动第一组隔纱板I前翻;连接在连接板601上连接杆602下移,从而带动旋转件605向下旋转。连接在旋转件605上的第二连接件604也随之向下旋转,从而带动第二组导纱板4下翻。
[0030]实施例2
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实施例2中的两个翻转子单元的连接板601连接在同一个动力装置5的两端,动力装置5可同时带动第一连接件603和第二连接件604进行顶出或拉回移动。[0031]实施例2中单个翻转子单元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由于实施例2中的两个翻转子单元的连接板601连接在同一个动力装置5的两端,所以可以实现两个翻转子单元同步运动。当一个翻转子单元6带动第一组隔纱板I后翻和第二组导纱板4上翻时,另一个翻转子单元6同时带动第二组隔纱板2后翻和第一组导纱板3上翻。当一个翻转子单元6带动第一组隔纱板I前翻和第二组导纱板4下翻时,另一个翻转子单元6同时带动第二组隔纱板2前翻和第一组导纱板3下翻。
[0032]该结构的翻转单元通过设置一个动力装置,同步实现了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第二组导纱板4的翻转。
[0033]实施例3
翻转单元为两个。每个翻转单元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包括一个动力装置5和两个翻转子单元6。两个翻转单元布设在细纱机本体的两端,两个翻转单元沿细纱机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布设。
[0034]每个翻转单元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2的翻转单元的工作过程相同。但是本实施例,通过在细纱机本体两侧各设置一个翻转单元,可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第二组导纱板4的长度分别可达几十米,甚至近百米,一个翻转单元往往不能确保工作的稳定性,所以设置两个翻转单元,来提高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的可靠性。
[0035]实施例4
翻转单元为四个,每个翻转单元包括动力装置、推拉杆和旋转杆,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动力装置可带动推拉杆进行推拉移动,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旋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四个翻转单元中,第一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隔纱板I固定连接,第二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隔纱板2固定连接,第三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导纱板3固定连接,第四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导纱板4固定连接。
[0036]本实施例的翻转单元,通过四个翻转单元来分别控制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第二组导纱板4的翻转。以第一组隔纱板I的翻转为例,来说明其工作过程。当需要前翻第一组隔纱板I时,第一个翻转单元中的动力装置对推拉杆施加向上的推力,推拉杆带动旋转杆向上旋转,从而实现第一组隔纱板I前翻。当需要后翻第一组隔纱板I时,第一个翻转单元中的动力装置对推拉杆施加向下的拉力,推拉杆带动旋转杆向下旋转,从而实现第一组隔纱板I后翻。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第二组导纱板4的翻转过程与第一组隔纱板I相同。当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处于上翻状态时,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二组隔纱板2处于后翻状态。当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处于下翻状态时,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二组隔纱板2处于前翻状态。
[0037]实施例4设置4个翻转单元,在实现导纱板和隔纱板的翻转时,当一个翻转单元不能正常工作时,只需要针对该翻转单元进行检修,便于维修。
[0038]实施例5
翻转单元为两个。每个翻转单元包括动力装置、推拉杆和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动力装置可带动推拉杆进行推拉移动。推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旋转杆的一端和第二旋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两个翻转单元中,第一个翻转单元的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隔纱板I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隔纱板2固定连接。第二个翻转单元的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导纱板3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导纱板4固定连接。
[0039]本实施例的翻转单元,通过一个翻转单元来控制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二组隔纱板2的翻转,另一个翻转单元来控制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的翻转。当需要隔纱板前翻时,第一个翻转单元中的动力装置对推拉杆施加向上的推力,推拉杆带动旋转杆向上旋转,从而实现第一组隔纱板I前翻。当需要后翻隔纱板时,第一个翻转单元中的动力装置对推拉杆施加向下的拉力,推拉杆带动旋转杆向下旋转,从而实现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二组隔纱板2后翻。
[0040]当需要导纱板上翻时,第二个翻转单元中的动力装置对推拉杆施加向上的推力,推拉杆带动旋转杆向上旋转,从而实现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上翻。当需要下翻导纱板时,第二个翻转单元中的动力装置对推拉杆施加向下的拉力,推拉杆带动旋转杆向下旋转,从而实现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下翻。
[0041]在翻转单元工作过程中,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二组隔纱板2处于前翻状态时,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处于下翻状态。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二组隔纱板2处于后翻状态时,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处于上翻状态。
[0042]在本专利,包括五个实施例中提及的动力装置为现有技术。例如,动力装置为气缸、液压缸、电缸,或者丝杠与电机的组合。在此,不再对动力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0043]一种细纱机,包含上述结构的翻转装置,利用该翻转装置来实现细纱机导纱板和隔纱板的翻转。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该细纱机的工作过程为:
第一步:发送满纱信号:在细纱机纺纱结束前a时间时,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给辅助控制系统发送满纱信号,同时,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控制钢领板下降到最低位置。作为优选,a为5 — 30秒。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可均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组成。
[0044]第二步:导纱板和隔纱板自动翻转: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控制细纱机实现停车,同时,利用自动翻转装置控制细纱机的导纱板上翻和隔纱板后翻。后翻是指隔纱板向下翻转。
[0045]第三步:进行落纱工作:辅助控制系统接收满纱信号后,向落纱机发送请求落纱信号,落纱机接收请求落纱信号后,进行并完成落纱工作。
[0046]第四步:发送和接收请求开车信号:落纱机向辅助控制系统发送请求开车信号,辅助控制系统接收请求开车信号后,辅助控制系统控制自动翻转装置实现导纱板下翻和隔纱板前翻,同时,辅助控制系统向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发送请求开车信号;主控制系统接收请求开车信号。前翻是指隔纱板向上翻转。
[0047]第五步:进行纺纱工作:辅助控制系统向主控制系统依次发送风机启动信号、低速启动信号和高速启动信号,三个信号之间的发送时间间隔为b秒,主控制系统接收风机启动信号、低速启动信号和高速启动信号后,依次控制风机启动运行、细纱机低速开启、细纱机高速运行纺纱;在细纱机低速开启后,主控制系统控制钢领板进行上升和下降的往复循环运动。作为优选,b为3— 6秒。
[0048]第六步:细纱机纺纱结束前a时间时,返回第一步,直至细纱机停电、出现故障,或人为控制细纱机停车。
[0049]该细纱机的工作方法通过主控制系统、辅助控制系统及自动翻转装置,实现了细纱机的自动化工作。具体来说,在细纱机落纱工艺过程中,细纱机可以实现自动停车和开车、翻转导纱板和隔纱板。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无需人工操作,成本低,易维护,避免安全事故和误操作引起的设备损耗,提高了细纱机的工作效率。
[005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中提及的五个实施例是翻转单元的五种具体结构。翻转单元的功能是能够实现第一组隔纱板1、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第二组导纱板4的自动翻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四个实施例获得的技术启示,对翻转单元进行的所有非创造性的结构改进,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皆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翻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翻转单元,以及与翻转单元连接的第一组隔纱板(I)、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第一组隔纱板(I)和第一组导纱板(3)位于细纱机本体一侧,第二组隔纱板(2)和第二组导纱板(4)位于细纱机本体另一侧,翻转单元可实现第一组隔纱板(I)、第二组隔纱板(2)、第一组导纱板(3)和第二组导纱板(4)的自动翻转。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单元包括动力装置(5 )和两个翻转子单元(6 ),每个翻转子单元(6 )包括连接板(601)、连接杆(602)、第一连接件(603)、第二连接件(604)和旋转件(605),连接板(601)与动力装置(5 )活动连接,连接板(601)的底部活动连接在细纱机本体的龙筋(7 )上,连接板(601)的上部设有带有通孔的第一限位台(606),第一连接件(603)的一端插入第一限位台(606)的通孔中;连接杆(60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板(601)上,连接杆(60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旋转件(605)上,旋转件(605)活动连接在龙筋(7)上,旋转件(605)上设有带有通孔的第二限位台(607),第二连接件(604)的一端插入第二限位台(607)的通孔中; 在一个翻转子单元中,第一连接件(6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组隔纱板(I)上,第二连接件(6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组导纱板(4)上;在另一个翻转子单元中,第一连接件(6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组隔纱板(2)上,第二连接件(6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组导纱板(3)上;两个翻转子单元中的连接杆(602)交叉布设。
3.按照权 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翻转子单元的连接板(601)连接在动力装置(5)的两端,动力装置(5)可同时带动第一连接件(603)和第二连接件(604)进行推出或拉回移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单元为两个,两个翻转单元布设在细纱机本体的两端,两个翻转单元沿细纱机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布设。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单元为四个,每个翻转单元包括动力装置、推拉杆和旋转杆,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动力装置可带动推拉杆进行推拉移动,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旋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四个翻转单元中,第一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隔纱板(I)固定连接,第二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隔纱板(2)固定连接,第三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导纱板(3)固定连接,第四个翻转单元的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导纱板(4)固定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单元为两个,每个翻转单元包括动力装置、推拉杆和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动力装置可带动推拉杆进行推拉移动,推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旋转杆的一端和第二旋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两个翻转单兀中,第一个翻转单元的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隔纱板(I)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隔纱板(2)固定连接;第二个翻转单元的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组导纱板(3)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导纱板(4)固定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气缸、液压缸、电缸,或者丝杠与电机的组合。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隔纱板和导纱板自动翻转装置的细纱机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发送满纱信号:在细纱机纺纱结束前a时间时,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给辅助控制系统发送满纱信号,同时,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控制钢领板下降到最低位置; 第二步:导纱板和隔纱板自动翻转: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控制细纱机实现停车,同时,利用自动翻转装置控制细纱机的导纱板上翻和隔纱板后翻; 第三步:进行落纱工作:辅助控制系统接收满纱信号后,向落纱机发送请求落纱信号,落纱机接收请求落纱信号后,进行并完成落纱工作; 第四步:发送和接收请求开车信号:落纱机向辅助控制系统发送请求开车信号,辅助控制系统接收请求开车信号后,辅助控制系统控制自动翻转装置实现导纱板下翻和隔纱板前翻,同时,辅助控制系统向细纱机的主控制系统发送请求开车信号,主控制系统接收请求开车信号; 第五步:进行纺纱工作:辅助控制系统向主控制系统依次发送风机启动信号、低速启动信号和高速启动信号,三个信号之间的发送时间间隔为b秒,主控制系统接收风机启动信号、低速启动信号和高速启动信号后,依次控制风机启动运行、细纱机低速开启、细纱机高速运行纺纱;在细纱机低速开启后,主控制系统控制钢领板进行上升和下降的往复循环运动; 第六步:细纱机纺纱结束前a时间时,返回第一步,直至细纱机停电、出现故障,或人为控制细纱机停车。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细纱机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中,a为5—30秒。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细纱机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步中,b为3—6 秒。
【文档编号】D01H1/00GK104032426SQ201410256690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1日
【发明者】阮德智, 王腊保, 周鹏, 徐稳根, 赵为勇, 马学鹏 申请人: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