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23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包括:设置在锭罐外周的圈罩和用于将所述圈罩固定在墙板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圈罩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罩任意横截面均为圆环形,所述圈罩上端和下端均为向外翻转的弧形结构,分别为上翻沿和下翻沿,所述圈罩中部为向外周向凸起的弧形凸圈部,所述上翻沿和所述凸圈部之间设有向内凹入的弧形束颈部。本发明利用弧形结构的凸圈部和束颈部以及上翻沿和下翻沿等结构将圆柱形气圈罩改装成釜形结构,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和更有针对性的对纱线气圈进行约束,减小气圈径向尺寸,进而降低了纱线在气圈处的张力,降低功耗和减少纱线断头。
【专利说明】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倍捻机气圈罩,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

【背景技术】
[0002]气圈罩是倍捻机上专用的部件,将气圈罩设置在锭罐外围,其能够有效的控制加捻时纱线气圈的大小,其具有一下两个主要功能:一、减小纱线气圈的径向尺寸,这样有利于节能降耗;二、减小纱线气圈的径向尺寸,这样有利于减小纱线在气圈部分的张力,减少断纱。但现有技术中,气圈的形状均为大小不一的圆柱形,其对气圈的径向尺寸约束效果有限,不能够多点或多面的进行全面约束。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大面积约束纱线气圈的釜形结构的倍捻气圈罩。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包括:设置在锭罐外周的圈罩和用于将所述圈罩固定在墙板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圈罩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罩任意横截面均为圆环形,所述圈罩上端和下端均为向外翻转的弧形结构,分别为上翻沿和下翻沿,所述圈罩中部为向外周向凸起的弧形凸圈部,所述上翻沿和所述凸圈部之间设有向内凹入的弧形束颈部。
[0005]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圈罩内壁和上下两端边缘均为光滑表面。
[0006]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与所述圈罩中部形状吻合的固定粘贴在一起,另一端采用卡孔或丝钉方式可拆卸的固定在竖直的所述墙板上。
[0007]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圈罩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的环绕在所述锭罐外周,所述圈罩内壁与所述锭罐外壁不接触。
[0008]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翻沿、所述束颈部、所述凸圈部和所述下翻沿依次为平滑的弧形结构一体成型。
[0009]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卡孔或所述丝钉,所述卡孔或所述丝钉上下方向设有多个横排,每个横排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卡孔或所述丝钉。
[0010]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能够上下位移的固定在所述墙板的长形开槽内,所述圈罩能够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墙板间的位置关系变化来调节。
[0011]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利用弧形结构的凸圈部和束颈部以及上翻沿和下翻沿等结构将圆柱形气圈罩改装成釜形结构,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和更有针对性的对纱线气圈进行约束,减小气圈径向尺寸,进而降低了纱线在气圈处的张力,降低功耗和减少纱线断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的纵剖图;
图3是带有现有技术中的气圈罩纱线倍捻工作原理图;
图4是不带有气圈罩的纱线倍捻工作原理图;
图中:1、圈罩,2、固定装置,3、锭罐,4、锭子,5、导纱钩,6、筒纱,7、纱线气圈,8、上翻沿,
9、下翻沿,10、凸圈部,11、束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15]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包括:设置在锭罐3外周的圈罩I和用于将圈罩I固定在墙板上的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固定连接在圈罩I外侧,圈罩I任意横截面均为圆环形,圈罩I上端和下端均为向外翻转的弧形结构,分别为上翻沿8和下翻沿9,上翻沿8和下翻沿9结构的设计能够有利于纱线进入和离开气圈罩I时不会被圈罩I的边缘损伤甚至产生断纱。
[0016]圈罩I中部为向外周向凸起的弧形凸圈部10,凸圈部10为向圈罩I外周凸出的弧形结构契合了纱线气圈7在此处的形状,凸圈部10的径向尺寸较小能够较好的对纱线气圈7的尺寸进行约束,较大幅度的减小气圈的径向尺寸。
[0017]上翻沿8和凸圈部10之间设有向内凹入的弧形束颈部11,在凸圈部10对纱线气圈7的径向尺寸进行约束后,纱线运行至束颈部11时,束颈部11为向圈罩I内周凹入的弧形结构,这样束颈部11更进一步的对纱线气圈7径向尺寸进行约束,使得整个气圈罩I对纱线的径向尺寸的约束更加完善。
[0018]上翻沿8、束颈部11、凸圈部10和下翻沿9依次为平滑的弧形结构一体成型,纱线能够很好的从圈罩I的各个部位顺滑的移动和旋转而不会受到阻碍,圈罩I内壁和上下两端边缘均为光滑表面,这样能够较好的使纱线高速旋转的形成的气圈在圈罩I表面摩擦,带有毛刺或划痕等不光滑的表面会较为容易造成纱线损伤和断纱。
[0019]圈罩I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的环绕在锭罐3外周,保证了形成纱线气圈7基本上会与锭罐3和圈罩I的轴向平行或重合,即使有偏差也会控制在一定的较小误差范围内,因为倍捻机锭位上设有的两隔纱板和墙板的原因,造成了气圈被三面合围的现象,气圈会发生一定量的偏移,此种偏移在系统误差范围内,所以圈罩I轴线在有些情况下不会与锭罐3轴线重合而是平行,但是有些情况下上述系统误差被消除,两轴线也就应该设置成重合状态。圈罩I内壁与锭罐3外壁不接触,相互接触的锭罐3和圈罩I会阻碍纱线气圈7的运行,使得倍捻不能够正常进行。
[0020]固定装置2 —端与圈罩I中部形状吻合的固定粘贴在一起,另一端采用卡孔或丝钉方式可拆卸的固定在竖直的墙板上,固定装置2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孔或丝钉,卡孔或丝钉上下方向设有多个横排,每个横排至少设有两个卡孔或丝钉,固定装置2能够上下位移的固定在墙板的长形开槽内,圈罩I能够通过固定装置2与墙板间的位置关系变化来调节。固定装置2与圈罩I粘贴固定能够保证圈罩I内部的光滑结构不会受到影响,长形开槽保证里圈罩I能够相对于锭罐3沿轴向上下移动,保证凸圈部10和束颈部11能够更好的契合气圈的形状,能够更有利气圈罩I更有针对性的对纱线气圈7进行约束。
[0021]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带有现有技术中的气圈罩I纱线倍捻工作原理图和不带有气圈罩I的纱线倍捻工作原理图,图中能够明显看出纱线气圈7在现有技术中的气圈罩I约束下和在没有气圈罩I的情况下径向尺寸都较大。
[0022]本发明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纱线从筒纱6中抽出,从筒纱6中心向下穿过锭罐3到达锭子4,并从锭子4的一侧端穿出,此时纱线被告诉旋转的锭子4带动也做高速旋转,有并且进入锭罐3和圈罩I之间形成高速旋转的纱线气圈7,同时倍捻机的其他机构或将纱线一直顺着导纱钩5被抽取到导纱钩5上部的机构中。在锭罐3和圈罩I之间的空间内,纱线高速旋转形成近似球形结构的纱线气圈7,纱线从下翻沿9进入圈罩I并逐渐与圈罩I内壁接触,在凸圈部10的内壁上纱线气圈7的径向尺寸被较大程度的约束,接下来纱线运行至束颈部11时,纱线气圈7进一步被约束,这样纱线气圈7能够整体上被约束,纱线气圈7的径向尺寸缩小后,纱线气圈7的纱线张力会被极大的同步较小,这样纱线不容易受损以及断头;当然纱线气圈7的张力会反作用与锭子4,使得高速旋转的锭子4受到阻力,这样能耗也会变大,减小纱线气圈7的径向尺寸,降低纱线张力也能够同步的降低倍捻机的功耗。
[0023]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包括:设置在锭罐外周的圈罩和用于将所述圈罩固定在墙板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圈罩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罩任意横截面均为圆环形,所述圈罩上端和下端均为向外翻转的弧形结构,分别为上翻沿和下翻沿,所述圈罩中部为向外周向凸起的弧形凸圈部,所述上翻沿和所述凸圈部之间设有向内凹入的弧形束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罩内壁和上下两端边缘均为光滑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与所述圈罩中部形状吻合的固定粘贴在一起,另一端采用卡孔或丝钉方式可拆卸的固定在竖直的所述墙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罩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的环绕在所述锭罐外周,所述圈罩内壁与所述锭罐外壁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沿、所述束颈部、所述凸圈部和所述下翻沿依次为平滑的弧形结构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卡孔或所述丝钉,所述卡孔或所述丝钉上下方向设有多个横排,每个横排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卡孔或所述丝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凸圈的倍捻气圈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能够上下位移的固定在所述墙板的长形开槽内,所述圈罩能够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墙板间的位置关系变化来调节。
【文档编号】D01H7/18GK104073935SQ20141032025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沈小芳 申请人:吴江久美微纤织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