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55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不实施剪绒加工等切断工序而具有丝绒风格手感的经编织物。该经编织物具备:织物组织(10),由通过沉降弧(12a)在纵行方向连结的链式线圈(11)组成;插入纱(14),相对于织物组织(10)的各线圈反向摆动地插入,并且以与沉降弧(12ac)交叉的方式插入于作为沉降弧(12aa)的起点的链式线圈(11)的线圈(11a)和作为沉降弧(12ab)的终点的链式线圈(11)的线圈(11b);以及插入纱(16),插入于织物组织(10)的各纵行(W)。
【专利说明】经编织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能够得到柔软的手感的经编织物。

【背景技术】
[0002]丝绒等具有柔软手感(触感,触觉)的一般的经编织物,在其表面具有绒头部(起毛部绒头部由高密度排列的大致一定长度的纱构成,并朝向外方起绒。绒头部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对沉降弧实施起毛处理而形成绒毛面,其后,对该绒毛面实施切断加工(所谓的剪绒加工)(参照专利文献1)。绒头部也能够由通过双面拉舍尔编织机编织的2片织物形成。在该情况下,2块织物在其间通过连结纱而连结。通过切断该连结纱,分离为各个织物,并且被切断的连结纱构成各织物的绒头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070869号公报如上所述,为了赋予坯布的表面柔软的手感,进行针对沉降弧的起毛处理和用于形成绒头部的剪绒加工。即使是由双面拉舍尔编织机编织的织物,也需要进行连结纱的切断加工。由于这些加工是独立于织物编织的工序,因此需要使用剪绒机等专用设备。即,为了做出柔软的手感而自然需要用于其的专用设备,因此作业工序增加。作业工序的增加会影响生产量。


【发明内容】

[0006]鉴于这样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编织物,不实施起毛处理或剪绒加工而能够得到丝绒风格的柔软的手感。
[0007]本发明一个方案的经编织物的要点在于,具备:织物组织,由通过沉降弧在纵行方向连结的链式线圈组成;第一插入纱,相对于上述织物组织的各线圈反向摆动地插入,并且插入于作为上述沉降弧中一个沉降弧的起点的一个链式线圈的线圈和作为上述沉降弧中另一个沉降弧的终点的另一个链式线圈的线圈,并与位于形成上述一个沉降弧的链式线圈和形成上述另一个沉降弧的链式线圈之间的链式线圈的沉降弧交叉;以及第二插入纱,插入在上述织物组织的各纵行。
[0008]上述第二插入纱也可以具有伸缩性。
[0009]发明的效果
[0010]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经编织物,不实施起毛处理或剪绒加工,能够得到丝绒风格的柔软的手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经编织物的组织图。
[0012]图2是仅表示图1的组织图的经编织物的链式线圈的立体放大图。
[0013]图3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组织图的经编织物中链式线圈的沉降弧上浮的立体放大图。
[0014]图4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组织图的经编织物中链式线圈的沉降弧上浮的立体放大图。
[0015]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经编织物的第一变形例的组织图。
[0016]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经编织物的第二变形例的组织图。
[0017]图中丄1—筘(前筘),12—筘(中筘),13—筘(后筘),10—织物组织,11 一链式线圈,12—底纱,123—沉降弧,14一插入纱(第一插入纱),16—第二插入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经编织物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共通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19]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经编织物的组织图,换句话说,是表示经编织机的各筘的移动路径的图。图2是仅表示图1的组织图的经编织物的链式线圈的立体放大图。图3以及图4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组织图的经编织物中链式线圈的沉降弧上浮的立体放大图。
[0020]本实施方式的经编织物由拉舍尔编织机等经编织机编织。此时的经编织机的针密度为例如18?28(}(隔距)。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经编织物至少使用前筘11、中筘12、后筘13的3个筘进行编织。在前筘11上通丝用于编织链式线圈11的底纱12。在中筘12上通丝插入纱(第一插入纱)14。在后筘13上沿各纵行I通丝插入于织物组织10的插入纱(第二插入纱)16。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前筘11、中筘12、后筘13分别简称为筘11、筘12、筘13。
[0021]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经编织物的基本形状(编织组织)通过由多个链式线圈11组成的织物组织(底布)10来构成。构成织物组织10的链式线圈11通过沉降弧123沿纵行方向连结。此外,各链式线圈11的沉降弧123在相同的线圈横列间排列。织物组织10基于例如图1所示的筘11的编织图案(组织)而形成。该编织图案是形成六线圈横列六角网眼时的编织图案(24/42/24/20/02/20//).即,使用底纱12,(^)在纵行评上编织(编结)三线圈横列量的线圈,(^)其后,形成沉降弧123并移至右侧的纵行胃,
(0)在移动后的纵行I上,编织(编结)三线圈横列量的线圈,((1)形成沉降弧123并移至原来的纵行I,(6)通过重复(幻?((1)的工序来形成链式线圈11。如图2所示,作为沉降弧123的终点的链式线圈11的线圈116 (图2中是开口线圈),与作为其他沉降弧12&的起点的其他链式线圈11的线圈113(图2中是闭口线圈)连结,并在一个纵行上排列。由此,多个链式线圈11相互连结,其结果形成织物组织10。
[0022]编织插入纱14时的筘12的编织图案为例如图1所示的编织图案(组织)(00/22/00/44/22/44//)。如该图所示,插入纱14相对于链式线圈11的编织反向摆动地插入于织物组织10(链式线圈11)的各个线圈。另外,如图3所示,插入纱14插入于一个链式线圈11的线圈113和另一个链式线圈11的线圈1113。在此,线圈11&是成为在同一的线圈横列间排列的多个沉降弧123中的一个沉降弧12现的起点的线圈,线圈1化是成为这其中另一个沉降弧12处的终点的线圈。由此,插入纱14以横跨线圈1匕和线圈116之间的方式插入于各线圈11^1113,并与链式线圈11的沉降弧12%交叉,所述沉降弧12%位于形成线圈1匕的链式线圈11和形成线圈116的链式线圈11之间。此外,如图6所示的变形例(后述)那样,插入纱14交叉的沉降弧的数量对应沉降弧123横跨的纵行I的数量而变化。
[0023]即,如图3所示,若着眼于1个沉降弧12%,则可知不同的插入纱14在沉降弧12%的起点(区域八)和终点(区域8)与沉降弧12%的底纱12相互交织。这对于任何一个沉降弧123都相同。另外,如上所述,插入纱14相对于链式线圈11的编织反向摆动地插入于链式线圈11的线圈。因此,2条插入纱14各自在沉降弧123的起点和终点与该沉降弧12&以相互朝向相反方向交叉的方式相互交织。
[0024]插入纱14通过在经编织物编织时被施加的张力,编织后以在沿纵行I的方向上对齐(拉伸)的方式移动。因此,在每个沉降弧123中,在其两侧缠绕的插入纱14隔着该沉降弧123地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经编织物编织后的沉降弧123的长度比编织时长。再有,通过该移动,插入纱14在与沉降弧123交叉的部分上使该沉降弧123向外方(表侧)上浮。因为插入纱14相对于织物组织10的线圈反向摆动地插入,所以与插入纱14相对于链式线圈11的编织正向摆动地插入时相比,沉降弧123能够更向外方露出。其结果,上浮的沉降弧123赋予经编织物的表面柔软的手感。即,能够提供一种经编织物,不实施起毛处理或剪绒加工,能够得到丝绒风格的柔软的手感。
[0025]插入纱16插入于织物组织10的各纵行I,并不像底纱12那样横跨2个纵行评之间。即,插入纱16插入于编织在1个纵行I上的由不同的底纱12组成的链式线圈11。该编织图案例如为22/00/人在这种情况下,插入纱16没有插入于成为沉降弧123的起点的线圈。即,由于该线圈与插入纱16不相互交织,因此可容易地向沉降弧123侧引出。因此,在上述插入纱14产生移动时,形成该线圈的底纱12的一部分向沉降弧123侧引出,沉降弧128的长度变得更长,能够使经编织物的手感更加柔软。
[0026]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纱原料等如下所述。
[0027]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长丝作为底纱12。长丝的粗细为例如20(1(0,但尼尔)?210(1。如上所述,通过插入纱14向链式线圈11的反向摆动的插入,链式线圈11的沉降弧123向外方上浮。因此,手感较强地依赖于底纱12的特性(粗细、材质、组成纤维例如,长丝的构成纤维越细越能得到更柔软的手感。本实施方式的底纱12(长丝)的组成纤维的粗细例如为2.5(1以下。此外,上述各值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底纱12也可以是细丝。再有,底纱12既可以是弹性丝(伸缩丝),也可以是非伸缩丝。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聚酯或尼龙的长丝作为插入纱14。考虑底纱12的粗细而选择插入纱14的粗细。在底纱12的粗细为20(1?210(1的情况下,插入纱14的粗细为例如40(1?280(1。此外,作为插入纱14,也能够使用聚酯或尼龙以外的长丝、或者细丝。
[0029]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纱16使用具有伸缩性的纱。插入纱16是例如至少包含氨纶丝系伸缩丝(所谓的斯潘德克斯纤维)的纱。但是,只要能够得到和氨纶丝系伸缩丝相同的伸缩性,伸缩丝也可以使用其他材质的纱。作为这样的纱,可以列举出例如聚醚酯系或聚酯系的伸缩丝。考虑底纱12或插入纱14的各粗细来选择插入纱16的粗细。该值例如为40(1?420(1。通过使插入纱16具有伸缩性,从而在实现经编织物的伸缩性的同时,能够使上述底纱12的沉降弧123在经编织物收缩时更向外方上浮。即,能够提供使手感更加柔软的具有伸缩性的经编织物。此外,在不要求经编织物的伸缩性的情况下,只要能够使沉降弧123向外方上浮,也可以使用非伸缩丝作为插入纱16。
[0030]作为上述伸缩丝的其他例子,为氨纶丝系的长丝捻线(51^)、在氨纶丝系的长丝中卷入其他材质(例如尼龙)的纱的包芯纱,以及将这些氨纶丝系伸缩丝和非伸缩丝合丝而成的纱等。另外,作为上述非伸缩丝的其他例子,可以列举棉或人造纤维等的细丝或尼龙、聚酯、丙烯等长丝。
[0031]此外,在1个纵行I上连续编织的链式线圈的线圈数量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3个,只要是奇数个即可。另外,在通过沉降弧向别的纵行移动前和移动后,1个纵行I上连续编织的链式线圈的线圈数量也可以不同。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使用在筘11上通丝的底纱,在一个纵行I上编织5个链式线圈的线圈,通过沉降弧横跨其他纵行I后在该纵行I上编织3个链式线圈的线圈,通过沉降弧再返回原来的纵行I而编织链式线圈的线圈。另一方面,在筘12上通丝的插入纱(第一插入纱)也反向摆动地插入各个纵行I的链式线圈的线圈,并在底纱的形成有沉降弧的地方形成插入纱的沉降弧。如上所述,能够通过改变底纱和插入纱的各沉降弧的组沿纵行I的间隔(行距)来改变手感。
[0032]另外,在筘11上通丝的底纱的沉降弧和在筘12上通丝的插入纱(第一插入纱)的沉降弧,也可以横跨一个以上的纵行I。例如,如图6所示,底纱的沉降弧和插入纱(第一插入纱)的沉降弧横跨任一个纵行I。这样,通过改变沿线圈横列横跨纵行I的距离,能够改变手感。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编织图案也可以为在临时移至其他纵行I上的底丝不再移回原来的纵行,而是移至这些纵行间的纵行的编织图案。再有,也能够进行将上述情况进行组合的编织。无论哪种方法,都能够提供经编织物,其不实施起毛处理或剪绒加工,能够得到丝绒风格的柔软的手感。
[0033]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示,还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同等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具备: 织物组织,由通过沉降弧在纵行方向连结的链式线圈组成; 第一插入纱,相对于上述织物组织的各线圈反向摆动地插入,并且插入于作为上述沉降弧中一个沉降弧的起点的一个链式线圈的线圈和作为上述沉降弧中另一沉降弧的终点的另一个链式线圈的线圈,并与位于形成上述一个沉降弧的链式线圈和形成上述另一个沉降弧的链式线圈之间的链式线圈的沉降弧交叉;以及第二插入纱,插入在上述织物组织的各纵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插入纱具有伸缩性。
【文档编号】D04B21/16GK104342843SQ201410351274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冈本信之 申请人:克劳斯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