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碱棉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677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酸碱棉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酸碱棉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长绒棉纤维18-24、丙纶纤维7-9、稻草纤维10-13、铜氨丝纤维6-8、羧甲基纤维素1.2-4.3、甘蔗渣13-15、硬酯酸铵0.7-1.2、氧化锌0.6-0.9、檀香油3-6、甲苯二异氰酸酯18-24、一缩二乙二醇17-23、苯甲酸12-14、九里香木屑2-3、黄芪1-4、苦参3-5、1-丁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丁酯100-110、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04-112、助剂4-6、适量水;本发明改善了生产工艺,添加丙纶纤维、铜氨丝纤维、九里香木屑、黄芪、苦参等提高了棉纤维的耐酸碱性和防虫抗菌功效。
【专利说明】一种耐酸碱棉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酸碱棉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3]棉纤维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上被覆的纤维,又称棉花,简称棉,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耐磨耐洗、柔软而保暖,冬季穿着保暖性好,夏季穿着透气凉爽,广泛用于服装面料、装饰织物等领域。
[0004]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棉纤维由于其存在诸多缺陷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比如棉纤维制品易受微生物作用,容易被细菌、霉菌侵蚀,抗菌防霉效果不显著;棉纤维本身抗紫外线能力差,使得其制作夏季服装会导致皮肤产生色素沉淀甚至会引发皮肤癌;棉纤维阻燃效果差,由此引起的火灾隐患呈上升趋势......。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对天然棉纤维加以改性,从而制得适合现代人对于棉纤维制品的不同需求的具有成本低、功能多元化、阻燃、强度高、杀菌抗紫外线、防辐射等功能的棉纤维。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耐酸碱棉纤维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耐酸碱棉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长绒棉纤维18-24、丙纶纤维7-9、稻草纤维10-13、铜氨丝纤维6-8、羧甲基纤维素1.2-4.3、甘蔗渣13-15、硬酯酸铵0.7-1.2、氧化锌0.6-0.9、檀香油3-6、甲苯二异氰酸酯18-24、一缩二乙二醇17-23、苯甲酸12-14、九里香木屑2-3、黄芪1-4、苦参3-5、1-丁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丁酯100-110、1- 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04-112、助剂4-6、适量水。
[0007]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1-2、环氧氯丙烷3-6、乙二醛7-9、乙二醇12-14、聚六亚甲基胍0.4-0.7、氢化松香1.2-2.5、柠檬酸钠2.1-2.6、烷基磷酸酯5-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8、纳米二氧化硅2-3,其制备方法是将纳米二氧化硅在蒸馏水中室温溶胀23小时,形成悬浮液,然后把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乙二醛、乙二醇、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并升温至140-160°C搅拌1-2小时,加入到上述悬浮液中搅拌30-40分钟,再加入其他剩余成分强烈搅拌2-3小时即得。
[0008]所述的一种耐酸碱棉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黄芪、苦参、九里香木屑加水煎煮4-6小时,过滤,往滤液中加入长绒棉纤维、丙纶纤维、稻草纤维、铜氨丝纤维浸泡7-10小时,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锌搅拌研磨40-50分钟喷雾干燥;
(2)将上述滤渣和甘蔗渣烘干放入炭化炉中炭化30-40分钟,研磨成粉并喷入檀香油,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一缩二乙二醇、苯甲酸、硬酯酸铵搅拌混匀,升温至150-170°C,保持温度搅拌2-3小时;
(3)将步骤(1)反应产物置于步骤(2)中浸泡15-20分钟,轧压10-15分钟,水蒸气处理5-10分钟,清洗并脱水烘干放入1- 丁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丁酯和1- 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20-40分钟,加热到100-115°C,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40-60分钟,制得纺丝原液经纺丝、卷绕、集束、拉伸即得。
[0009]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改善了生产工艺,添加丙纶纤维、铜氨丝纤维、九里香木屑、黄芪、苦参等提高了棉纤维的耐酸碱性和防虫抗菌功效,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纤维成分,改变了天然棉纤维各项性能指标,市场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所述的一种耐酸碱棉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长绒棉纤维19、丙纶纤维7、稻草纤维12、铜氨丝纤维6、羧甲基纤维素1.7、甘蔗渣14、硬酯酸铵1.2、氧化锌0.7、檀香油5、甲苯二异氰酸酯18、一缩二乙二醇23、苯甲酸12、九里香木屑3、黄芪1、苦参3、1-丁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丁酯100、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08、助剂4、适量水。
[0011]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1、环氧氯丙烷5、乙二醛8、乙二醇13、聚六亚甲基胍0.5、氢化松香1.6、柠檬酸钠2.5、烷基磷酸酯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纳米二氧化硅3,其制备方法是将纳米二氧化硅在蒸馏水中室温溶胀23小时,形成悬浮液,然后把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乙二醛、乙二醇、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并升温至140-160°C搅拌1-2小时,加入到上述悬浮液中搅拌30-40分钟,再加入其他剩余成分强烈搅拌2-3小时即得。
[0012]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黄芪、苦参、九里香木屑加水煎煮4-6小时,过滤,往滤液中加入长绒棉纤维、丙纶纤维、稻草纤维、铜氨丝纤维浸泡7-10小时,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锌搅拌研磨40-50分钟喷雾干燥;
(2)将上述滤渣和甘蔗渣烘干放入炭化炉中炭化30-40分钟,研磨成粉并喷入檀香油,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一缩二乙二醇、苯甲酸、硬酯酸铵搅拌混匀,升温至150-170°C,保持温度搅拌2-3小时;
(3)将步骤(1)反应产物置于步骤(2)中浸泡15-20分钟,轧压10-15分钟,水蒸气处理5-10分钟,清洗并脱水烘干放入1- 丁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丁酯和1- 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20-40分钟,加热到100-115°C,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40-60分钟,制得纺丝原液经纺丝、卷绕、集束、拉伸即得。
[0013]使用本发明生产的棉纤维的技术参数指标如下:
(1)柔软度蓬松滑爽有弹性,强度高、阻燃效果优;
(2)成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9.3% ;
(3)经20次洗涤后,抗菌率仍然达到95.7%。
【权利要求】
1.一种耐酸碱棉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长绒棉纤维18-24、丙纶纤维7-9、稻草纤维10-13、铜氨丝纤维6-8、羧甲基纤维素1.2-4.3、甘蔗渣13-15、硬酯酸铵0.7-1.2、氧化锌0.6-0.9、檀香油3-6、甲苯二异氰酸酯18-24、一缩二乙二醇17-23、苯甲酸12-14、九里香木屑2-3、黄芪1-4、苦参3-5、1-丁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丁酯100-110、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04-112、助剂4-6、适量水;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_■乙稀二胺1_2、环氧氣丙烧3-6、乙_■醒7-9、乙_■醇12-14、聚TK亚甲基狐0.4-0.7、氧化松香1.2-2.5、柠檬酸钠2.1-2.6、烷基磷酸酯5_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_8、纳米二氧化硅2-3,其制备方法是将纳米二氧化硅在蒸馏水中室温溶胀23小时,形成悬浮液,然后把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乙二醛、乙二醇、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并升温至140-160°C搅拌1-2小时,加入到上述悬浮液中搅拌30-40分钟,再加入其他剩余成分强烈搅拌2-3小时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碱棉纤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黄芪、苦参、九里香木屑加水煎煮4-6小时,过滤,往滤液中加入长绒棉纤维、丙纶纤维、稻草纤维、铜氨丝纤维浸泡7-10小时,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锌搅拌研磨40-50分钟喷雾干燥; (2)将上述滤渣和甘蔗渣烘干放入炭化炉中炭化30-40分钟,研磨成粉并喷入檀香油,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一缩二乙二醇、苯甲酸、硬酯酸铵搅拌混匀,升温至150-170°C,保持温度搅拌2-3小时; (3)将步骤(I)反应产物置于步骤(2)中浸泡15-20分钟,轧压10-15分钟,水蒸气处理5-10分钟,清洗并脱水烘干放入1- 丁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丁酯和1- 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20-40分钟,加热到100-115°C,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40-60分钟,制得纺丝原液经纺丝、卷绕、集束、拉伸即得。
【文档编号】D01F1/10GK104357950SQ201410542397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梁亦才 申请人:安徽颍元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