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拷边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1492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拷边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拷边机,包括机身、机头和缝合台面,机头控制连接于所述机身上,缝合台面设于所述机头的下方,机头的下端设有缝针和压板,压板设于所述缝针的下方,并且压板上开设有一供缝针穿过的第一针孔,缝合台面上设有一拷边通道,对应缝针在所述拷边通道上设有一针板,针板上开设有一供缝针穿过的第二针孔,拷边机还包括内衬通道,包括一输入口和一输出口,内衬自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入口向输出口移动,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连接所述拷边通道,使所述内衬拷边于所述面料。通过将内衬通道的输出口连接至拷边通道,利用内衬通道在拷边同时输入内衬,使内衬自动随面料一起进行拷边,从而使内衬拷入面料拷边内,增加面料拷边处的挺拔和美观。
【专利说明】一种拷边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缝合内衬的拷边机。

【背景技术】
[0002]“拷边”又叫“锁边”,在生产服装过程中,由于涤纶等所用的材料的一般是合成纤维,质地相对来说比较硬,剪裁后,剪开来的衣料边缝处的丝线因为本身的硬度比较高会散开来,所以需要拷边,拷边的主要目的是让裁片的纱线不致散脱。拷边机是用来完成拷边的一种缝纫机,在边缝处用专用的拷边机拷上一圈边免得布料里的丝线散开来,这样也起到美观的作用。
[0003]在拷边的时候,习惯在衣服的肩部、侧身部的拷边内加入一层内衬,来增加衣料肩部、侧身部的坚挺和美观。
[0004]目前的拷边操作流程都是先将内衬预固定在衣料拷边处,然后再对衣料和内衬进行拷边,通过人工,很难在衣料上预固定内衬,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且产品的质量也不能保证,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进行大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内衬拷在衣料拷边内的拷边机。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拷边机,包括机身、机头和缝合台面,所述机头控制连接于所述机身上,所述缝合台面设于所述机头的下方,所述机头的下端设有缝针和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缝针的下方,并且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一供所述缝针穿过的第一针孔,所述缝合台面上设有一用于拷边面料的拷边通道,所述拷边通道包括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对应所述缝针在所述拷边通道上设有一针板,所述针板上开设有一供所述缝针穿过的第二针孔,面料设于所述针板与所述压板之间,且所述面料自所述拷边通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其中,所述拷边机还包括内衬通道,用于导入内衬,所述内衬通道包括一输入口和一输出口,内衬自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入口向输出口移动,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连接所述拷边通道的第一端,使所述内衬拷边于所述面料。
[000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内衬通道的输出口连接至拷边通道,利用内衬通道在拷边同时输入内衬,使内衬自动随面料一起进行拷边,从而使内衬拷入面料拷边内,增加面料拷边处的挺拔和美观。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衬通道呈弧形向下翻折,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连接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所述内衬的第一端穿出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并设于所述面料的下表面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之间,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入口向下延伸形成一导入部,所述内衬的第二端向下延伸出所述导入部,并绕设于一第一绕杆上,所述第一绕杆架设于所述拷边机的下方。通过将内衬通道的输出口的下表面固定于针板的上表面,将内衬导出至面料的下表面与针板的上表面之间,从而使内衬拷在面料的下表面,通过设置第一绕杆来绕设内衬,可以便于内衬的使用和存放。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拷边机设于一操作台面上,所述第一绕杆设于所述操作台面的底部。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衬通道呈弧形向上翻折,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连接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所述内衬的第一端穿出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并设于所述面料的上表面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之间,所述内衬的第二端向上延伸出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入口,并绕设于一第二绕杆上,所述第二绕杆架设于所述拷边机的上方。通过将内衬通道的输出口的上表面固定于压板的下表面,将内衬导出至面料的上表面与压板的下表面之间,从而使内衬拷在面料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第二绕杆来绕设内衬,可以便于内衬的使用和存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拷边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拷边机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拷边机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拷边机10架设于一操作台面14上,主要由一机身11、一机头12和缝合台面13构成,机头12控制连接于机身11上,缝合台面13设于机头12的下方,配合图2所示,机头12的下端设有缝针121和压板122,压板122设于缝针121的下方,并且压板122上开设有一供缝针121穿过的第一针孔,缝合台面13上设有一用于拷边面料的拷边通道15,拷边通道15包括一第一端151和一第二端152,对应缝针121在拷边通道15上设有一针板16,针板16上开设有一供缝针121穿过的第二针孔,在使用时,面料18设于针板16与压板15之间,且面料18自拷边通道15的第一端151向第二端152移动,对面料18进行拷边。本实用新型的拷边机10还包括内衬通道17,用于导入内衬19,内衬通道17包括一输入口 171和一输出口 172,内衬19自内衬通道17的输入口171向输出口 172移动,内衬通道17的输出口 172连接拷边通道15的第一端151,使内衬19与面料18 —同自拷边通道15的第一端151进入,进而进行拷边,将内衬19拷边于面料18上,增加面料拷边处的挺拔和美观。
[0019]当需要将内衬19拷边于面料18的下表面时,结合图1和图2所示,内衬通道17呈弧形向下翻折,内衬通道17的输出口 172的下表面固定于针板16的上表面,内衬19的第一端穿出内衬通道17的输出口 172,并导出至面料18的下表面与针板16的上表面之间,经拷边通道15拷边后,内衬19即被拷边于面料18的下表面。为了使用方便,将内衬通道17的输入口 171向下延伸形成一导入部20,导入部20便于内衬19导入内衬通道17。内衬19的第二端向下延伸出导入部20,并绕设于一第一绕杆21上,第一绕杆21架设于拷边机11下方的操作台面14的底部,用于提供内衬19。
[0020]当需要将内衬19拷边于面料18的上表面时,结合图3和图4所示,内衬通道17呈弧形向下翻折,内衬通道17的输出口 172的上表面固定于压板122的下表面,内衬19的第一端穿出内衬通道17的输出口 172,并导出至面料18的上表面与压板122的下表面之间,经拷边通道15拷边后,内衬19即被拷边于面料18的上表面。内衬19的第二端向上延伸出内衬通道17的输入口 171,并绕设于一第二绕杆22上,第二绕杆22架设于拷边机的上方,用于提供内衬19。
[0021]本实用新型的拷边机10也可以将上述两种情况合并使用,只要在拷边机10上分别设置两道内衬通道17,一道设置在针板16的上表面,另一道设置在压板122的下表面,如图5和图6所示,并相应的,在操作台面14的底部安装第一绕杆21,在拷边机10的机身11上方安装第二绕杆22。
[0022]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拷边机,包括机身、机头和缝合台面,所述机头控制连接于所述机身上,所述缝合台面设于所述机头的下方,所述机头的下端设有缝针和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缝针的下方,并且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一供所述缝针穿过的第一针孔,所述缝合台面上设有一用于拷边面料的拷边通道,所述拷边通道包括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对应所述缝针在所述拷边通道上设有一针板,所述针板上开设有一供所述缝针穿过的第二针孔,面料设于所述针板与所述压板之间,且所述面料自所述拷边通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拷边机还包括内衬通道,用于导入内衬,所述内衬通道包括一输入口和一输出口,内衬自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入口向输出口移动,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连接所述拷边通道的第一端,使所述内衬拷边于所述面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拷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通道呈弧形向下翻折,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连接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所述内衬的第一端穿出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并设于所述面料的下表面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之间,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入口向下延伸形成一导入部,所述内衬的第二端向下延伸出所述导入部,并绕设于一第一绕杆上,所述第一绕杆架设于所述拷边机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拷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拷边机设于一操作台面上,所述第一绕杆设于所述操作台面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拷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通道呈弧形向上翻折,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连接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所述内衬的第一端穿出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出口,并设于所述面料的上表面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之间,所述内衬的第二端向上延伸出所述内衬通道的输入口,并绕设于一第二绕杆上,所述第二绕杆架设于所述拷边机的上方。
【文档编号】D05B35/06GK203947278SQ201420400784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毛海燕, 徐新春, 康敏, 李晔敏 申请人:上海海螺服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