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1488阅读:1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设置有打纬钢筘,所述打纬钢筘包括串联连接的前筘体、中筘体和后筘体,前筘体内侧滑动设置有胶套,胶套与前筘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体,胶套中间设置有缩口,前筘体上设置有螺旋顶针,螺旋顶针与胶套进口处的端面紧密接触,中筘体的顶部设置有柔性金属片,柔性金属片上方设置有并列设置有若干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半球形触点,半球形触点对柔性金属片进行挤压形变,中筘体末端设置有橡胶环,后筘体活动卡接在橡胶环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织物起毛控制的精度。
【专利说明】一种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是一种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分为筘动式和布动式两种。由于布动式的起毛装置结构复杂,经纱断头率高,所以大部分剑杆织机都是用筘动式的起毛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212750 U公开了一种毛巾织机起毛机构,利用伺服电机通过一个四连杆机构控制摆臂的摆动幅度,实现了打纬行程的动态控制。但是这种机构在工作时对织物起毛的控制较为粗糙,无法实现小范围内起毛花纹的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闻了织物起毛控制的精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设置有打纬钢筘,所述打纬钢筘包括串联连接的前筘体、中筘体和后筘体,前筘体内侧滑动设置有胶套,胶套与前筘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体,胶套中间设置有缩口,前筘体上设置有螺旋顶针,螺旋顶针与胶套进口处的端面紧密接触,中筘体的顶部设置有柔性金属片,柔性金属片上方设置有并列设置有若干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半球形触点,半球形触点对柔性金属片进行挤压形变,中筘体末端设置有橡胶环,后筘体活动卡接在橡胶环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柔性金属片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槽。
[0007]作为优选,所述打纬钢筘出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轮,导轮固定在第二弹簧体上。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打纬钢筘内部结构,改变了纬纱在经过打纬钢筘时的传输状态,从而提高了织物起毛控制的精度。胶套对纬纱本身产生摩擦阻力,通过调节螺旋顶针可以改变胶套与前筘体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和位移所需弹性势能的大小,从而灵活改变纬纱本身的张紧力和打纬力度的大小,缩口在纬纱传输过程中使用摩擦力对纬纱进行拉伸,从而实现纬纱张紧力的增强。通过前筘体的纬纱张紧力增强,而且张紧力和打纬力度还可以灵活改变,使得在后面的打纬起毛工序中纬纱可以获得更大的起毛变化范围。柔性金属片在气缸的挤压下可以形成不同形状的弯曲面,从而使进过中筘体的纬纱获得不同的传输路径,从而形成不同的起毛形状,提高了起毛控制的精度。使用半球形触点与柔性金属片相接触,可以保证柔性金属片表面变化趋势的连续性,提高起毛变化的连续性。后筘体受到纬纱传递路径变化产生的挤压力而产生随动的角度变化,在橡胶环阻尼力的限制下,这种角度变化会产生一定的滞后性,这可以避免由于气缸的非线性变化而导致纬纱传输路径产生非线性改变,提高起毛处理后织物表面平滑度。导向槽可以避免不同的纬纱在中筘体内相互干扰缠绕现象的发生。打纬钢筘出口侧的两个导轮可以与前筘体内的胶套相配合,在两个方向共同提高纬纱的张紧度,避免由于纬纱张紧度的变化而导致的起毛不均匀,保证起毛控制的精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打纬钢筘的示意图。
[0011]图中:1、驱动机构;2、前筘体;3、中筘体;4、后筘体;5、胶套;6、第一弹簧体;7、缩口 ;8、螺旋顶针;9、柔性金属片;10、气缸;11、半球形触点;12、橡胶环;13、导向槽;14、导轮;15、第二弹簧体;16、金属片;17、第二伺服电机;18、蜗轮;19、蜗杆;20、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0013]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驱动机构I,驱动机构I上设置有打纬钢筘,所述打纬钢筘包括串联连接的前筘体2、中筘体3和后筘体4,前筘体2内侧滑动设置有胶套5,胶套5与前筘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体6,胶套5中间设置有缩口 7,前筘体2上设置有螺旋顶针8,螺旋顶针8与胶套5进口处的端面紧密接触,中筘体3的顶部设置有柔性金属片9,柔性金属片9上方设置有并列设置有三个气缸10,气缸10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半球形触点11,半球形触点11对柔性金属片9进行挤压形变,中筘体3末端设置有橡胶环12,后筘体4活动卡接在橡胶环12上。本实施例通过改变打纬钢筘内部结构,改变了纬纱在经过打纬钢筘时的传输状态,从而提高了织物起毛控制的精度。胶套5对纬纱本身产生摩擦阻力,通过调节螺旋顶针8可以改变胶套5与前筘体2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和位移所需弹性势能的大小,从而灵活改变纬纱本身的张紧力和打纬力度的大小,缩口 7在纬纱传输过程中使用摩擦力对纬纱进行拉伸,从而实现纬纱张紧力的增强。通过前筘体2的纬纱张紧力增强,而且张紧力和打纬力度还可以灵活改变,使得在后面的打纬起毛工序中纬纱可以获得更大的起毛变化范围。柔性金属片9在气缸10的挤压下可以形成不同形状的弯曲面,从而使进过中筘体3的纬纱获得不同的传输路径,从而形成不同的起毛形状,提高了起毛控制的精度。使用半球形触点11与柔性金属片9相接触,可以保证柔性金属片9表面变化趋势的连续性,提高起毛变化的连续性。后筘体4受到纬纱传递路径变化产生的挤压力而产生随动的角度变化,在橡胶环12阻尼力的限制下,这种角度变化会产生一定的滞后性,这可以避免由于气缸10的非线性变化而导致纬纱传输路径产生非线性改变,提高起毛处理后织物表面平滑度。所述柔性金属片9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槽13,导向槽13可以避免不同的纬纱在中筘体3内相互干扰缠绕现象的发生。所述打纬钢筘出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轮14,导轮14固定在第二弹簧体15上(第二弹簧体15固定在机架上,机架在图中未示出),打纬钢筘出口侧的两个导轮14可以与前筘体2内的胶套5相配合,在两个方向共同提高纬纱的张紧度,避免由于纬纱张紧度的变化而导致的起毛不均匀,保证起毛控制的精确性。
[0014]此外,在胶套5内侧设置有金属片16,金属片16接地。金属片可以将纬纱与胶套摩擦产生的静电及时导出,避免纬纱表面积聚大量静电电荷。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I及为【背景技术】中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打纬装置和驱动装置,由于现有技术已对此进行了充分的公开,所以在此不再详述。在驱动机构I中设置有第一伺服驱动电机(也就是【背景技术】中引用的专利文献的“驱动电机26”)的基础上,驱动机构I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17,第二伺服电机17通过蜗轮18连接有蜗杆19,蜗杆19设置在固定套20内,蜗杆19的顶端连接至驱动机构I。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7的驱动,在驱动机构I具有X-Y方向位置调整的功能后(由专利文献中的“驱动电机26”实现),还具有了 Z方向位置调整的功能,从而实现了打纬钢筘三维方向的位置调整。
[001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驱动机构(I)上设置有打纬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纬钢筘包括串联连接的前筘体(2)、中筘体(3)和后筘体(4),前筘体(2)内侧滑动设置有胶套(5),胶套(5)与前筘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体(6),胶套(5 )中间设置有缩口( 7 ),前筘体(2 )上设置有螺旋顶针(8 ),螺旋顶针(8 )与胶套(5 )进口处的端面紧密接触,中筘体(3)的顶部设置有柔性金属片(9),柔性金属片(9)上方设置有并列设置有若干个气缸(10),气缸(10)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半球形触点(11 ),半球形触点(11)对柔性金属片(9)进行挤压形变,中筘体(3)末端设置有橡胶环(12),后筘体(4)活动卡接在橡胶环(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金属片(9)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臂剑杆织机的起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纬钢筘出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轮(14),导轮(14)固定在第二弹簧体(15)上。
【文档编号】D03D49/60GK204023105SQ201420400512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魏志刚 申请人:魏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