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以及整流器扇形段装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88202阅读:1089来源:国知局
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以及整流器扇形段装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以及整流器扇形段装卸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压气机静子单元体是航空发动机增压的主要部件,一般由对开机匣、多级可调静叶及静子整流器组成,其中:静子整流器多采用分段设计,其由若干扇形段组合成整环,整流器扇形段的榫头可卡装在压气机机匣内壁的安装槽(安装槽为环形,所以也称为环槽)上。由于榫头与环槽之间存在一定紧度,安装时,难于通过手工将扇形段轻松推入环槽内。

随着发动机工作时数的增加,扇形段的榫头和机匣内壁的环槽因受到热负荷而变形,榫头与环槽之间的紧度逐渐增大,加之空气中存在粉尘,零件的锈蚀,使得整流器在分解或装配过程中需要通过借助外力才能进行。

现有技术通用的分解或装配整流器扇形段与机匣的方法是解刀或芯棒抵住扇形段端面,通过手锤敲击解刀或芯棒将扇形段敲出或敲入环槽。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分解或装配整流器扇形段与机匣的方法,在敲击过程中易造成扇形段的损伤或材料的堆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这些损伤或材料堆积的影响不断扩大,会危及发动机的使用安全并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以及整流器扇形段装卸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装卸整流器的扇形段的过程中敲击扇形段端部易引起扇形段损伤或材料堆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包括连接件以及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所述连接件用于夹持或吸附整流器的扇形段或用于夹持或吸附用以插装整流器的扇形段的机匣;

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连接件,使所述扇形段的榫头从所述机匣内壁的安装槽内分离出来或使所述扇形段的榫头嵌入所述机匣内壁的安装槽内。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驱动机构为手动驱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扳手、座体、旋转立柱以及连接臂,其中: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所述扳手与所述旋转立柱驱动连接且能带动所述旋转立柱相对于所述座体转动;

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连接臂驱动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为可拆卸式驱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旋转立柱之间通过高度可调机构形成驱动连接,通过所述高度可调机构,所述连接臂能沿所述旋转立柱的轴向移动至至少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高度可调机构包括连接孔、连接螺孔、连接螺钉以及竖向槽,其中:所述连接孔以及所述连接螺孔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

所述竖向槽设置在所述旋转立柱上;

所述旋转立柱贯穿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螺钉与所述连接螺孔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接螺钉的螺纹端抵接在所述竖向槽的底面上。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连接臂包括连杆与勾块,其中:

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连杆驱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勾块通过径向位置调节机构形成驱动连接,通过所述径向位置调节机构所述勾块能在所述连杆上沿所述旋转立柱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移动至至少两个不同的径向位置。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径向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径向槽孔以及压紧螺栓,其中:所述勾块的其中一端为插头状且该端插接在所述连杆上,该端设置有径向槽孔;

所述压紧螺栓的螺杆部贯穿所述径向槽孔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勾块夹持在所述压紧螺栓的头部以及所述压紧螺栓的螺母之间;

拧松所述压紧螺栓的螺母后,所述压紧螺栓的螺杆部能在所述径向槽孔内沿所述旋转立柱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滑动。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座体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门型架,其中:所述旋转立柱轴向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立柱的轴向方向上的其中另一端与所述门型架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旋转立柱的轴向方向上的其中另一端贯穿所述门型架,且该端与所述扳手驱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机匣可拆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 方案的优化,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插头与所述连接件形成可拆卸式驱动连接,所述连接插头包括两个凸柱。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两个所述凸柱中,背离所述扇形段的所述凸柱的外凸尺寸较短,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两个所述凸柱中外凸尺寸较长的所述凸柱对所述连接件施加拉力或推力。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连接件为夹持机构。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调节块,其中:所述调节块介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为间距可调节的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夹板能夹持住所述扇形段或所述机匣。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第一夹板和/或所述第二夹板上与所述扇形段或所述机匣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弹性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器扇形段装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夹持或吸附整流器扇形段或整流器扇形段所嵌入的机匣;

对所述扇形段或所述机匣施加拉力、推力或吸力,使所述扇形段的榫头从所述机匣内壁的安装槽内分离出来或使所述扇形段的榫头嵌入所述机匣内壁的安装槽内。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可以通过连接件对整流器扇形段或用以插装整流器扇形段的机匣进行了夹持或吸附,然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件时,连接件会带动扇形段或机匣,使扇形段的榫头从机匣内壁的安装槽内分离以实施分离作业或使扇形段的榫头嵌入机匣内壁的安装槽内以实施装配作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手锤敲击解刀或芯棒将扇形段敲出或敲入环形安装槽的方式而言,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分离作业和装配作业的过 程中,连接件采用的夹持或吸附的方式不会造成扇形段或机匣损伤或材料堆积,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装卸整流器的扇形段的过程中敲击扇形段端部易引起扇形段损伤或材料堆积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分解或装配整流器扇形段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中连接臂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中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件;11、第一夹板;12、第二夹板;13、调节块;14、弹性垫;15、螺栓;16、螺母;2、驱动机构;21、扳手;22、座体;221、底板;222、门型架;223、中心座;224、轴承;225、轴承安装座;226、螺栓;227、支柱;23、旋转立柱;24、连接臂;25、高度可调机构;251、连接螺钉;252、竖向槽;241、连杆;242、勾块;243、径向位置调节机构;244、径向槽孔;245、压紧螺栓;246、连接插头;3、扇形段;4、机匣;5、底座;51、螺栓;6、压气机静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4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以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 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装卸过程中可以避免整流器扇形段伤损的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以及整流器扇形段装卸方法。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包括如图1所示连接件1以及驱动机构2,其中:

连接件1与驱动机构2驱动连接;

连接件1用于夹持或吸附(例如电磁力吸附)整流器扇形段3或用于夹持或吸附用以插装整流器扇形段3的机匣4;

驱动机构2能驱动连接件1,使扇形段3的榫头从机匣4内壁的安装槽内分离出来或使扇形段3的榫头嵌入机匣4内壁的安装槽内。

本发明可以通过连接件1对整流器扇形段3或用以插装整流器扇形段3的机匣4进行了夹持或吸附,然后驱动机构2驱动连接件1时,连接件1会带动扇形段3或机匣4,使扇形段3的榫头从机匣4内壁的安装槽内分离以实施分离作业或使扇形段3的榫头嵌入机匣4内壁的安装槽内以实施装配作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手锤敲击解刀或芯棒将扇形段敲出或敲入环形凹槽即环槽的方式而言,本发明提供的 上述分离作业和装配作业的过程中,连接件1采用的夹持或吸附的方式不会造成扇形段3或机匣4损伤或材料堆积,由此可以实现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静子整流器扇形段3的无损分解或装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驱动机构2为手动驱动机构。采用手动驱动的方式不仅方便实施,灵活性高,而且节省能源。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驱动机构2包括如图1所示扳手21、座体22、旋转立柱23以及连接臂24,其中:

旋转立柱23与座体22转动连接,扳手21与旋转立柱23驱动连接且能带动旋转立柱23相对于座体22转动;

旋转立柱23与连接臂24驱动连接,连接臂24与连接件1之间为可拆卸式驱动连接。旋转立柱23能通过连接臂24对连接件1施加拉力或推力。

通过扳动扳手21可以带动旋转立柱23转动,并通过转动的旋转立柱23带动连接臂24摆动,连接臂24摆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连接件1的拉动或推动,进而实施整流器扇形段3的分离作业和装配作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臂24与旋转立柱23之间通过高度可调机构25形成驱动连接,通过高度可调机构25,连接臂24能沿旋转立柱23的轴向移动至至少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

高度可调机构25可以使连接臂24以及与连接臂24驱动连接的连接件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至多个不同的高度位置,由此可以实现对高度不同的机匣4上的整流器扇形段3的拆卸与装配。

如图2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高度可调机构25包括连接孔、连接螺孔、连接螺钉251以及竖向槽252,其中:

连接孔以及连接螺孔设置在连接臂24上;

竖向槽252设置在旋转立柱23上;

旋转立柱23贯穿连接孔,连接螺钉251与连接螺孔螺纹连接且连接螺钉251的螺纹端抵接在竖向槽252的底面上。

当拧松连接螺钉251,使连接螺钉251脱离竖向槽252的底面时,可以上移或下移连接臂24,当将连接臂24移动至合适的高度位置时, 拧紧连接螺钉251,使连接螺钉251的螺纹端抵接在竖向槽252的底面上,此时可以实现对连接臂24高度位置的锁定。

如图3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臂24包括连杆241与勾块242,其中:

如图2所示旋转立柱23与如图3所示连杆241驱动连接,连杆241与勾块242通过径向位置调节机构243形成驱动连接,通过径向位置调节机构243勾块242能在连杆241上沿旋转立柱23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移动至至少两个不同的径向位置。

径向位置调节机构243可以使连接臂24以及与连接臂24驱动连接的连接件1在旋转立柱23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移动至多个不同的径向位置,由此可以实现对内径不同的机匣4上的整流器扇形段3的拆卸与装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径向位置调节机构243包括径向槽孔244以及压紧螺栓245,其中:

勾块242的其中一端为插头状且该端插接在连杆241上,该端贯穿设置有径向槽孔244。径向槽孔244的最大延伸方向与旋转立柱23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重合;

压紧螺栓245的螺杆部贯穿径向槽孔244且连杆241与勾块242夹持在压紧螺栓245的头部以及压紧螺栓245的螺母之间,拧松压紧螺栓245的螺母后,压紧螺栓245的螺杆部能在径向槽孔244内沿旋转立柱23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滑动。

当拧松压紧螺栓245的螺母,使压紧螺栓245的螺母不再抵压勾块242时,可以前移或后移勾块242,当将勾块242移动至合适的水平位置时,拧紧压紧螺栓245的螺母,使压紧螺栓245的头部与压紧螺栓245的螺母紧紧地夹住连杆241与勾块242,此时可以实现对勾块242以及连接臂24径向位置的锁定。

本发明中连接臂24的高度可调、勾块242伸缩半径可调不仅可满足不同机型不同级别的整流器扇形段3的装配和分解,而且可同时安装多组连接臂24,满足多级扇形段3同时分解或装配,有效提高发 动机静子的分解和装配效率。

如图2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座体22包括底板221以及与底板221固定连接的门型架222,其中:门型架222可以包括支柱227和轴承安装座225,轴承安装座225的两端优选为分别与两个支柱227销轴连接(具体可以为枢接)。

旋转立柱23轴向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与底板221(优选为通过内置有轴承的中心座223形成)转动连接;旋转立柱23的轴向方向上的其中另一端与门型架222转动连接。

座体22的设置可以对旋转立柱23起到支承、限位的作用,由此可以确保旋转立柱23以及整个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的稳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旋转立柱23轴向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与底板221转动连接;旋转立柱23的轴向方向上的其中另一端贯穿门型架222,且该端与如图1所示扳手21(优选为通过四方头与四方槽相配合的结构)驱动连接。该结构扳手21方便与旋转立柱23进行连接作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驱动机构2通过如图3所示连接插头246与连接件1形成可拆卸式驱动连接,连接插头246包括两个凸柱。该连接插头246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与连接件1进行连接的优点。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两个凸柱中,背离扇形段3的凸柱的外凸尺寸较短,驱动机构2通过两个凸柱中外凸尺寸较长的凸柱对连接件1施加拉力或推力。外凸尺寸较短的凸柱可以避免对连接件1造成干涉。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整流器扇形段装卸装置还包括底座5,底座5与座体22固定连接,底座5与机匣4可拆卸固定连接,优选为通过螺栓51相连接。

底座5可以对机匣4与座体22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在装卸扇形段3的过程中机匣4或座体22发生偏移。

如图4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件1为夹持机构,其优选为用于夹持扇形段3的内边沿。内边沿结构强度高,不易对扇形段 3造成伤损。

如图4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件1包括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以及调节块13,其中:调节块13介于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之间,且第一夹板11与第二夹板12之间为间距可调节的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夹板11以及第二夹板12能夹持住如图1所示扇形段3或机匣4。调节块13可以限定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之间的最小间距,通过第一夹板11与第二夹板12能夹持住扇形段3或机匣4以实现对扇形段3的装卸。

如图4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夹板11和/或第二夹板12上与扇形段3或机匣4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弹性垫14。弹性垫14可以减小扇形段3或机匣4承受的压强,避免如图1所示扇形段3或机匣4伤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器扇形段装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夹持或吸附整流器扇形段3或整流器扇形段3所嵌入的机匣4;

对扇形段3或机匣4施加拉力、推力(该推力不包括敲击力等易使扇形段3或机匣4损坏的冲击力)或吸力,使扇形段3的榫头从机匣4内壁的安装槽内分离出来或使扇形段3的榫头嵌入机匣4内壁的安装槽内。

本发明先对整流器扇形段3或用以插装整流器扇形段3的机匣4进行了夹持或吸附,然后带动扇形段3或机匣4,使扇形段3的榫头从机匣4内壁的安装槽内分离以实施分离作业或使扇形段3的榫头嵌入机匣4内壁的安装槽内以实施装配作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手锤敲击解刀或芯棒将扇形段3敲出或敲入环形凹槽即环槽的方式而言,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分离作业和装配作业的过程中,连接件1采用的夹持或吸附的方式不会造成扇形段3或机匣4损伤或材料堆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装卸原理简单,工具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较低,适用于航空发动机静子扇形段3的装配和分解等诸多优点。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对扇形段3或机匣4之外的其他航空发动机结构件的装卸。

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发明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使用了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那么上述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机构、部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