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27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它属于纺织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送管盘、送管轴、机械手、左组合凸轮、右组合凸轮、换管凸轮、凸轮轴、支座、轴体、滚子一、滚子二、枢轴和摇臂,送管盘固定在与电机连接的送管轴上,机械手与送管盘连接,左组合凸轮、右组合凸轮和换管凸轮均安装在与电机连接的凸轮轴上,支座活动套装在轴体上,滚子一和枢轴均安装在支座上,摇臂与枢轴相互活动套接,摇臂的后部装有滚子二。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降低落纱工的劳动强度,保证纱线质量,能够高效地进行落纱动作,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它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用于细纱机上的落纱机,在进行升管操作时,在夹持细纱管上的缠有细纱部位,易破坏纱线,使纱线造成损坏,落纱装置在运动时,细纱管与锭子触碰产生冲击,易损坏锭子,大部分细纱纺织厂采用人工拔线,不但劳动强度大,且人工成本大大提高,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降低落纱工的劳动强度,保证纱线质量,能够高效地进行落纱动作,成本低的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包括送管盘、送管轴和机械手,所述送管盘固定在与电机连接的送管轴上,所述机械手与送管盘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组合凸轮、右组合凸轮、换管凸轮、凸轮轴、支座、轴体、滚子一、滚子二、枢轴和摇臂,所述左组合凸轮、右组合凸轮和换管凸轮均安装在与电机连接的凸轮轴上,所述支座套装在轴体上,且该支座与轴体活动连接,所述滚子一和枢轴均安装在支座上,所述摇臂与枢轴相互套接,且摇臂与枢轴活动连接,所述摇臂的后部装有滚子二 ;送管盘和送管轴等结构在工作时不会对锭子和纱线造成损坏,机械手结构,代替人工完成落纱工序,缩短落纱时间。
[0005]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手安装在支座上,该机械手的一端与送管盘连接,该机械手的另一端与换管凸轮连接。
[0006]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左组合凸轮和右组合凸轮均由径向部分和轴向部分组成,该左组合凸轮和右组合凸轮为左右对称设置。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结构设计合理,送管盘和送管轴等结构在工作时不会对锭子和纱线造成损坏;2、设置有机械手结构,代替人工完成落纱工序,缩短落纱时间,工作效率高,性能稳定,减轻企业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送管盘I,送管轴2,机械手3,左组合凸轮4,右组合凸轮5,换管凸轮6,凸轮轴7,支座8,轴体9,滚子一 10,滚子二 11,枢轴12,摇臂13,径向部分J,轴向部分Z,工作部分G。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1]实施例。
[0012]参见图1,本实施例主要包括送管盘1、送管轴2、机械手3、左组合凸轮4、右组合凸轮5、换管凸轮6、凸轮轴7、支座8、轴体9、滚子一 10、滚子二 11、枢轴12和摇臂13。
[0013]本实施例中的左组合凸轮4、右组合凸轮5和换管凸轮6均安装在与电机连接的凸轮轴7上,机械手3安装在支座8上,机械手3的一端与送管盘I连接,机械手3的另一端与换管凸轮6连接。
[0014]本实施例中的支座8套装在轴体9上,支座8与轴体9活动连接,滚子一 10和枢轴12均安装在支座8上,摇臂13与枢轴12相互套接,摇臂13与枢轴12活动连接,摇臂13的后部装有滚子二 11。
[0015]本实施例中的送管盘I的外缘为一凸轮形,送管盘I固定在送管轴2上,送管轴2由电机直接带动,送管盘I上的凹口可以承接上方落下的管子,每次需要向机械手3装管时,送管盘I就旋转一周,将管子送至机械手3处,并由其外缘凸边将管子压入机械手3内握持,由于机械手3的端部有固定和活动两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扭簧联结能握持也能从中取出管子。
[0016]本实施例中的左组合凸轮4、右组合凸轮5和换管凸轮6均一起固定在由电机直接带动的凸轮轴7上,每次落纱换管时,凸轮轴7就旋转一周,左组合凸轮4和右组合凸轮5均由径向部分J和轴向部分Z组成,左组合凸轮4和右组合凸轮5是左右对称设置的。
[0017]滚子一 10和枢轴12是安装在活套于轴体9的支座8上,活套在枢轴12上的摇臂13的后部装有滚子二 11,当凸轮轴7转动时,右组合凸轮5的径向部分J推动滚子一 10使支座8及其上的所有附件绕轴体9摆动,摇臂13的工作部分G开始运动到所需位置,而右组合凸轮5的轴向部分Z则推动滚子二 11,使摆臂绕枢轴12旋转,满管就从双支撑中落下到输送带上实现落纱,与此相配合,凸轮轴7转动时换管凸轮6就推动机械手3,在落纱后机械手3即送管子到达装管处,随着摇臂13的回程其工作部分G就不再动作,机械手3握持,当机械手3回程实现装管工作。
[0018]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001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包括送管盘、送管轴和机械手,所述送管盘固定在与电机连接的送管轴上,所述机械手与送管盘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组合凸轮、右组合凸轮、换管凸轮、凸轮轴、支座、轴体、滚子一、滚子二、枢轴和摇臂,所述左组合凸轮、右组合凸轮和换管凸轮均安装在与电机连接的凸轮轴上,所述支座套装在轴体上,且该支座与轴体活动连接,所述滚子一和枢轴均安装在支座上,所述摇臂与枢轴相互套接,且摇臂与枢轴活动连接,所述摇臂的后部装有滚子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安装在支座上,该机械手的一端与送管盘连接,该机械手的另一端与换管凸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纱机中的落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组合凸轮和右组合凸轮均由径向部分和轴向部分组成,该左组合凸轮和右组合凸轮为左右对称设置。
【文档编号】D01H9/04GK204058745SQ20142045634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张汉华 申请人:桐乡市蒙成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