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排水装置、洗衣机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593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洗衣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洗衣机排水装置、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衣机内、外桶之间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只有水流可以通过,由于洗衣机上述结构的局限性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因此在使用3-5个月之后,内桶外壁和外桶内壁上会粘附污垢,从而滋生不同程度的细菌,而滋生的细菌绝大部分是对人体有害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洗衣机的卫生问题的解决已经显的很迫切。相关科研机构对洗衣机内部环境的调查情况显示,洗衣机内部污染的严重性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洗衣机对洗涤物的二次污垢,并且更好地对用户的健康负责,洗衣机内部环境的清洁难题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攻克的问题。中国专利200820183308.4公开了一种带有桶间清洁的套桶洗衣机,它包括内桶、外桶和用于清洁内外桶壁的多个圆形硅胶球,利用洗衣时内桶旋转带动水的流动,从而带动洗衣机内桶、外桶之间的硅胶球运动并不断碰撞内外桶的两壁以达到清洁内外桶壁的目的。此外,在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201010160548.4中公开了一种使用柔性颗粒清洗洗衣机内外桶之间的洗衣机及方法,该洗衣机采用在洗衣机内外桶之间放置柔性颗粒,通过衣物洗涤过程中水的规律性流动带动柔性颗粒撞击和摩擦洗衣机内外桶壁,实现洗衣机内外桶之间的清洁。但上述洗衣机结构,在排水后,由于橡胶球或柔性颗粒在桶内处于自由散落状态,高速脱水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同时增加洗衣机的能耗,影响洗衣机的寿命。因此,需要对现有排水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供一个带过滤结构以收集清洗颗粒、且让线屑排出而不被堵塞、在下次洗涤时清洗颗粒能自动投放,并能够自由拆卸以更换清理清洗颗粒的排水装置。还有,在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201210189764.0中公开了一种洗衣机排水装置,该洗衣机包括外桶、内桶和波轮,内外桶之间设有清洁桶壁的清洗颗粒,外桶底部设有排水口,如图1所示,所述的排水装置包括在脱水时盛放清洗颗粒、在进水时依靠浮力将清洗颗粒浮出到外桶中清洁桶壁的颗粒盛放腔室1’和排水腔室2’,颗粒盛放腔室1’通过连通管3’与排水口相通,颗粒盛放腔室1’具有能使清洗颗粒4’随水位升高而沿内壁上浮进入连通管由排水口进入外桶的倾斜内壁结构。但是,经过大量实验,上述结构仍存在如下问题:1、清洗颗粒整体粘附在倾斜内壁上,在洗衣机进水时并不能立即依靠浮力由进水口向上浮出到外桶,长时间上层不能浮起导致全部拥挤在倾斜内壁下方;尤其是若颗粒存放在颗粒盛放腔室时间长,则底层清洗颗粒受挤压左右完全粘附在颗粒盛放腔室底壁,不利于其完全投放;2、洗衣机排水,由于清洗颗粒的影响,线屑容易聚集在过滤结构前部不能排出,较长时间积累不仅会影响排水效率,还会将清洗颗粒缠住,不利于再次投放。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洗衣机排水装置,能够直接向颗粒盛放腔室进水或吹气,使得进水时清洗颗粒能够活动上浮,投放快速、稳定;且排水时冲散线屑使之能够完全排出,不造成排水堵塞。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排水装置的洗衣机。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控制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洗衣机排水装置,包括排水阀本体、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洗衣机外桶排水口连通,排水阀本体内设有与进水口相通的颗粒盛放腔室,颗粒盛放腔室和出水口之间设有颗粒过滤结构,该排水装置还包括通水/通气机构,所述的颗粒盛放腔室设有通口,通口与通水/通气机构之间连通,由通水/通气机构控制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水/通气机构为洗衣机进水阀,进水阀通过一导水管与通口连通,由进水阀控制进水至颗粒盛放腔室。或者,所述的通水/通气机构为气泵,气泵通过一导气管与通口连通,由气泵控制吹气至颗粒盛放腔室。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口与通水/通气机构之间设有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通口的通水/通气方向对应颗粒过滤结构的前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口至少设有一个,设于颗粒盛放腔室的上部或侧部或底部,通过一多通管与通水/通气机构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口沿出水/出气方向内径渐小。该结构增加进水水压/进气气压,利用较大的进水/进气冲击力搅动颗粒盛放腔室的清洗颗粒。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包括外桶和内桶,内外桶之间设有清洁桶壁的清洗颗粒,外桶排水口与下方的排水装置连通,该排水装置在排水时收集清洗颗粒至颗粒盛放腔室内,进水时受水的浮力从进水口上浮至洗衣机内外桶之间。本发明衣物洗涤过程中通过水流带动清洗颗粒撞击和摩擦内外桶壁实现洗衣机内外桶之间桶壁的清洁,清洁结束后,洗涤水从排水装置排出,清洗颗粒被收集在颗粒盛放腔室内;所述的清洗颗粒能浮在水中,于洗衣机内外桶之间随水流冲击内外桶壁。在内外桶之间放置清洗颗粒以清洁内外桶壁是借鉴了内桶中洗涤物摩擦内桶使其不会粘附污垢滋生细菌的原理;清洗颗粒可以是海绵类的物质,也可以是橡胶或者塑料发泡物,如发泡橡胶,发泡塑料、发泡复合聚氨酯,其有一定的弹性,干燥状态下其密度比水小,具有一定弹性和耐磨性,在水中具有浸透水的性质,价格便宜,使用多次之后可以直接通过打开颗粒盛放腔室开口的密封盖取出回收,然后重新使用新的清洗颗粒。本发明所述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洗衣机投放清洗颗粒时,由通水/通气机构间隔或持续控制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冲击清洗颗粒活动,随进水水位上升投放到洗衣机内外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水/通气机构控制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设定的时间后,或者外桶进水设定水位后,通水/通气机构停止工作。本发明所述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排水过程中,检测单位时间外桶水位降低小于设定值或者水位下降至设定水位,此时,线屑纠缠阻挡在颗粒过滤结构的前部,由通水/通气机构控制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或者,排水过程中,以设定的间隔时间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防止线屑纠缠成团不能排出,也防止缠绕清洗颗粒从而影响排水和下次投放。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排水装置针对于具有在内外桶之间带有清洗颗粒清洗内外桶壁功能的洗衣机,能够利用排水收集清洗颗粒以避免脱水时清洗颗粒在内外桶之间撞击桶壁产生噪音,且在下次洗涤时能利用进水浮力完全将清洗颗粒重新投放到内外桶之间继续清洁桶壁,采用的改进结构更容易使得清洗颗粒的再次投放使用,避免了清洗颗粒粘附在内壁上造成的堵塞,结构简单、生产安装成本低。本发明利用通水/通气机构控制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搅动清洗颗粒,使得清洗颗粒之间松散且不粘附在颗粒盛放腔室内壁上,利于清洗颗粒的投放;洗衣机排水时,由于清洗颗粒的影响,线屑容易聚集在颗粒过滤结构前部不能排出,本发明利用通水/通气冲击线屑团,使得线屑能够完全排出,避免了排水堵塞和线屑残留导致的细菌滋生。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既能够在进水时加速清洗颗粒的完全投放,又能够保证排水的通畅。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排水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洗衣机与排水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排水装置示意图;图4是图3排水装置的断面示意图;图5是图3排水装置的A向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另一种排水装置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所述洗衣机与排水装置另一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2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排水装置1与洗衣机的排水口2连接,安装于洗衣机外桶3的下方,洗衣机包括外桶3和内桶4,内桶4和外桶3之间设有清洁桶壁的清洗颗粒5,清洗颗粒5能浮在水中,洗涤过程中通过水流带动清洗颗粒5撞击和摩擦内外桶壁实现洗衣机内外桶之间桶壁的清洁,清洁结束后,洗涤水从排水装置1排出,清洗颗粒5被收集在排水装置1内;下次进水时,清洗颗粒5再随进水从排水装置中经外桶排水口2上浮至内桶4和外桶3之间,继续清洁内外桶之间的桶壁。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排水装置1,包括排水阀本体11、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排水阀本体11内部分为相通的颗粒盛放腔室6和排水阀腔室7,颗粒盛放腔室6和排水阀腔室7之间设有颗粒过滤结构8,颗粒盛放腔室6通过进水口12与外桶排水口2连通,排水阀腔室7内设有排水阀塞9,出水口13与排水阀腔室7相通,排水阀塞9轴向伸缩可关闭/开启颗粒盛放腔室6和出水口13之间的水路(参阅图2),所述的颗粒盛放腔室6设有通口61,通口61与通水/通气机构连通,由通水/通气机构控制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6。本发明所述的颗粒过滤结构8包括两组对立的格栅,两组格栅之间为狭长的通口80,每组格栅由多个挡筋81自一侧内壁向通口80延伸构成梳齿状结构(参阅图5),挡筋81对应颗粒盛放腔室6一侧沿出水方向由边缘向通口80倾斜,构成通口80位置向排水阀腔室7凹的弧形倾斜端面结构,每组格栅两相邻挡筋81之间的间隙在挡筋端部与通口80平滑相通。排水时,挂在挡筋81上的线屑顺着该弧形倾斜端面向挡筋末端滑动,由通口80位置滑出至排水阀腔室7内,该结构申请人已在之前的申请中公开,不再一一累赘。本发明所述排水装置的进水口12设于颗粒盛放腔室6上部,出水口13设置在排水阀腔室7的下方,进水口12、颗粒盛放腔室6、排水阀腔室7、出水口13依次相通构成出水通路,通过排水阀塞9控制颗粒盛放腔室6与出水口13之间出水通路的通断。排水阀腔室7的侧壁上设有溢水出口14(参阅图4),或者,出水口13的侧部设有溢水出口14(参阅图6),通过溢水管路与外桶溢水口连通(图中未示出)。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水/通气机构为洗衣机进水阀16,进水阀16通过一导水管10与通口61连通,由进水阀控制进水至颗粒盛放腔室6。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通口61设于颗粒盛放腔室6的底部;优选的,通口61的出水方向对应颗粒过滤结构8的前部设置。如图4所示,通口61设于挡筋81的前部,排水时,通过通口61进水冲击挡筋81前部缠绕阻挡的线屑团15(参阅图2),打散线屑团15使其顺利排出,避免造成排水堵塞。进一步的,通口61的内径小于清洗颗粒5的最小直径,防止清洗颗粒5堵塞通口61,或者,通口设有过滤网(图中未示出);导水管10与通口61连接处设有单向阀(图中未示出),以防止洗涤水自导水管倒流影响进水。所述颗粒盛放腔室通口61沿出水方向内径渐小(参阅图4)。该结构增加进水水压,利用较大的进水冲击力搅动颗粒盛放腔室的清洗颗粒。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颗粒盛放腔室6还设有第三进水口62,导水管10为一三通管,分别连通进水阀、通口和第三进水口,通过多个方向进水更有利于冲击颗粒盛放腔室的清洗颗粒和线屑。本实施例通口和第三进水口分别设于颗粒盛放腔室6的两个对立侧部(图6中仅显示第三进水口62、通口在另一侧部无法显示);两个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优选不在同一直线上,或者,通口和第三进水口也可设于同一侧部上,优选两个进水口出水方向交叉设置,上述与导水管连通的进水口个数和设置位置不只限于上述结构,其它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方案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实施例四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通水/通气机构为气泵17,气泵17通过一导气管18与通口61连通,由气泵17控制吹气至颗粒盛放腔室6。其它结构可参阅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实施例五本发明所述的清洗颗粒5能浮在水中,于洗衣机内外桶之间随水流冲击内外桶壁,衣物洗涤过程中通过水流带动清洗颗粒5撞击和摩擦内外桶壁实现洗衣机内外桶之间桶壁的清洁,清洁结束后,洗涤水从排水装置1排出,清洗颗粒5被收集在颗粒盛放腔室6内。实施例六本发明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为投放清洗颗粒的控制方法,所述的通水/通气机构为洗衣机进水阀,洗衣机内桶4进水前,控制进水阀先从导水管10进水至颗粒盛放腔室6内,间隔或持续进水,冲击清洗颗粒5活动使其上浮至洗衣机内桶4和外桶3之间。当通过导水管10进水至颗粒盛放腔室6设定时间后,或者通过导水管10进水由排水装置1、进水口12、外桶排水口2至外桶3设定水位后,停止导水管10进水,然后再执行现有进水程序进水至内桶4中,即进水阀进水至洗涤剂盒或其它水处理装置后再进入内桶。或者,也可同时进水至进水程序结束,不局限于上述设定方式。实施例七本发明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为投放清洗颗粒的控制方法,所述的通水/通气机构为气泵17,先进水至设定水位,控制气泵17从导气管18吹气至颗粒盛放腔室6内,间隔或持续吹气,冲击清洗颗粒5活动使其上浮至洗衣机内桶4和外桶3之间。或者,先控制气泵17从导气管18吹气吹动清洗颗粒5松散,然后再进水使清洗颗粒5上浮至洗衣机内桶4和外桶3之间。或者,也可吹气与进水同时进行,不局限于上述设定方式。当向颗粒盛放腔室6吹气至设定时间后,停止吹气,或者吹气至进水程序结束。实施例八本发明所述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为排水的控制方法,洗衣机洗涤完毕,排水过程中,检测单位时间外桶水位降低小于设定值或者水位下降至设定水位,此时,线屑团15纠缠阻挡在颗粒过滤结构8的前部(参阅图2和图7),由通水/通气机构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6,以冲散线屑团15;或者,排水过程中,以设定的间隔时间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6,防止线屑纠缠成团不能排出,缠绕清洗颗粒从而影响下次投放。进一步的,当检测外桶3中排水至设定水位时,通水/通气机构停止通水/通气至颗粒盛放腔室6。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