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522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面针织圆机,特别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双面针织和剪毛的一体机。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其具有成圈路数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针织行业。针织圆机包括单面圆机和双面圆机,双面针织圆机具有两个针筒,一个上针筒(俗称针盘)、一个下针筒,并且是相互垂直配置,即针盘和针筒以90度垂直配置的。

现有的双面大圆机主要由编织机构、给纱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等组成。编织机构由针筒、针盘、三角座、舌针、导纱器等机件组成。针筒为一金属圆筒,筒面沿轴向开槽。针盘为一金属圆盘,盘面沿径向开槽,其槽数与针筒槽数相等。针盘安装在针筒上方,针筒槽和针盘槽交错配置。针盘和针筒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便织物通过。舌针分别插在针盘槽和针筒槽中。针筒三角座的三角组成控制针筒舌针升降运动的三角针道。针盘三角座的三角组成控制针盘舌针径向进出运动的三角针道。从导纱器引入纱线,由针筒舌针形成正面线圈,针盘舌针形成反面线圈。一根纱线在纬向交替编织正反面线圈,以形成双面组织。现有技术中,如需要对双面布进行拉毛起绒处理,需要到特定的拉毛设备上进行拉毛,而经过拉毛处理后的双面布会导致其反面纱线杂乱、易脱落,严重影响双面布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实现针织双面布和拉毛处理的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包括机架、针筒、针盘、分布于针筒外周面垂直延伸的下针槽、分布于针盘上端面径向延伸的上针槽、活动配置于上针槽和下针槽中的上织针和下织针、用于驱动上织针和下织针配合完成编织动作的上三角和下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筒外侧还设有沿针筒径向设置的钩刀和切刀,且当所述的下织针上升时所述的钩刀能勾住纱线并将纱线拉出,当所述的纱线拉出时所述的切刀可将纱线切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钩刀和切刀协同动作的剪毛机构。

本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是在原双面圆机的基础上增设了钩刀和切刀,在上织针和下织针往复形成反面线圈和正面线圈的同时,通过钩刀将下织针成圈后的纱线拉出,并通过切刀切断,使得拉出的纱线编入底布内,形成毛绒。通过本装置可在编织双面布的同时完成拉毛起绒工序,使得双面布具有光滑无钩头,毛面密度高、克重高,不易掉毛,底布柔软的优点。

在上述的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中,所述的剪毛机构包括与针筒同步转动的沉降片圆环,所述的沉降片圆环上设有分别对钩刀和切刀进行导向的双刀槽,所述的机架上固设有三角座,所述的三角座上分别设有驱动钩刀和切刀运动的钩刀三角和切刀三角。

钩刀的刀踵设置于钩刀三角内,切刀的刀踵设置于切刀三角内,所述的钩刀和切刀分别可沿双刀槽径向滑动,当沉降片圆环随着针筒转动时,钩刀和切刀的刀踵沿钩刀三角和切刀三角的轨道滑动,从而带动钩刀和切刀沿导槽径向往复运动,完成钩纱、拉毛、切断等动作。

在上述的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中,所述的钩刀三角上设有钩纱轨道、出刀整理轨道、拉毛轨道、收刀整理轨道,所述的钩纱轨道与下三角上设置的上升轨道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中,所述的切刀三角上设有普通轨道和切刀轨道,所述的切刀轨道与收刀整理轨道的末端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中,所述的双刀槽为设置于沉降片圆环上的钩刀刀槽和切刀刀槽,所述的钩刀刀槽和切刀刀槽平行设置。

本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针盘上的上三角带动上织针进行反面成圈与退圈,针筒上的下三角带动下织针进行正面成圈与退圈,当针筒上的下织针上升时,钩刀运动之钩刀三角的钩纱轨道处,钩纱轨道驱动钩刀出刀,将下织针上成圈的纱线勾住,下织针下降进行下一个成圈动作时,钩刀运行至够倒三角的出刀整理轨道处,钩刀径向位置不变,对纱线进行整理,整理一段距离后,钩刀运行至钩刀三角的拉毛轨道处,钩刀将纱线拉出一定长度,接着钩刀运行至钩刀三角的收刀整理轨道处,钩刀径向位置不变,对拉出的纱线进行整理,在上述钩纱拉毛过程中,切刀始终处于切刀三角内的普通轨道,切刀径向位置不变,待钩刀拉出的纱线整理一段距离后,切刀运行至切刀三角的切刀轨道上,此时切刀挺出将钩刀上的纱线切断,从而完成钩纱——拉毛——切断一个工序的循环,整个过程中,上织针和下织针的成圈和退圈轨迹与普通双面大圆机相同,仅通过剪毛机构完成钩纱——拉毛——切断,完成在织双面布的同时进行拉毛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织造的布料,表面光滑无钩头,毛面密度高、克重高,不易掉毛,底布柔软,可以省去剪毛,揉布等后整理步骤,大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钩刀三角和切刀三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上三角、下三角、钩刀三角、切刀三角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针筒;21、下织针;3、针盘;31、上织针;4、钩刀;5、切刀;6、沉降片圆环;61、双刀槽;7、钩刀三角;71、钩纱轨道;72、出刀整理轨道;73、拉毛轨道;74、收刀整理轨道;8、切刀三角;81、普通轨道;82、切刀轨道;9、下三角上升轨道;a、下三角运行轨迹;b、上三角运行轨迹;c、切刀三角运行轨迹;d、钩刀三角运行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是在普通双面圆机上进行的改进,因此对于普通双面机结构进行了简化,图中机架1部分、供纱机构、卷曲牵拉机构未图示,针筒2、针盘3、上织针31、下织针21简化画法,上三角和下三角未图示。

本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包括机架1、针筒2、针盘3、分布于针筒2外周面垂直延伸的下针槽、分布于针盘3上端面径向延伸的上针槽、活动配置于上针槽和下针槽中的上织针31和下织针21、用于驱动上织针31和下织针21配合完成编织动作的上三角和下三角,所述的针筒2外侧还设有沿针筒2径向设置的钩刀4和切刀5,且当所述的下织针21上升时所述的钩刀4能勾住纱线并将纱线拉出,当所述的纱线拉出时所述的切刀5可将纱线切断,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驱动钩刀4和切刀5协同动作的剪毛机构。所述的剪毛机构包括与针筒2同步转动的沉降片圆环6,所述的沉降片圆环6上设有分别对钩刀4和切刀5进行导向的双刀槽61,所述的机架1上固设有三角座,所述的三角座上分别设有驱动钩刀4和切刀5运动的钩刀三角7和切刀三角8。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钩刀三角7上设有钩纱轨道71、出刀整理轨道72、拉毛轨道73、收刀整理轨道74,所述的钩纱轨道71与下三角上设置的上升轨道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切刀三角8上设有普通轨道81和切刀轨道82,所述的切刀轨道82与收刀整理轨道74的末端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双刀槽61为设置于沉降片圆环6上的钩刀4刀槽和切刀5刀槽,所述的钩刀4刀槽和切刀5刀槽平行设置。

如图3所示为各三角的运行轨道示意图,其工作过程如下,针盘3上的上三角带动上织针31进行反面成圈与退圈,针筒2上的下三角带动下织针21进行正面成圈与退圈,当针筒2上的下织针21上升时,钩刀4运动之钩刀三角7的钩纱轨道71处,钩纱轨道71驱动钩刀4出刀,将下织针21上成圈的纱线勾住,下织针21下降进行下一个成圈动作时,钩刀4运行至够倒三角的出刀整理轨道72处,钩刀4径向位置不变,对纱线进行整理,整理一段距离后,钩刀4运行至钩刀三角7的拉毛轨道73处,钩刀4将纱线拉出一定长度,接着钩刀4运行至钩刀三角7的收刀整理轨道74处,钩刀4径向位置不变,对拉出的纱线进行整理,在上述钩纱拉毛过程中,切刀5始终处于切刀三角8内的普通轨道81,切刀5径向位置不变,待钩刀4拉出的纱线整理一段距离后,切刀5运行至切刀三角8的切刀轨道82上,此时切刀5挺出将钩刀4上的纱线切断,从而完成钩纱——拉毛——切断一个工序的循环,整个过程中,上织针31和下织针21的成圈和退圈轨迹与普通双面大圆机相同,仅通过剪毛机构完成钩纱——拉毛——切断,完成在织双面布的同时进行拉毛动作。

本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织造的布料,表面光滑无钩头,毛面密度高、克重高,不易掉毛,底布柔软,可以省去剪毛,揉布等后整理步骤,大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