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底板中的联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834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动控制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横机底板中的联动控制机构,属于横机底板中的一个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横机底板中的左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三角板在完成功能性动作时,稳定性较差,可靠性较差,一致性性较差,且难以达到瞬间完成动作的功能,从而降低了横机底板的整体性能。即使是市面上性能好的横机底板,也难以完全达到运行稳定、可靠,一致性好的要求,如公开日为2013年09月18日,公开号为CN203200469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马达传动可控归位的横机底板,又如公开日为2012年10月24日,公开号为CN102747527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马达传动的横机底板,也均难以完全达到运行稳定、可靠,一致性好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一致性好的横机底板中的联动控制机构。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横机底板中的联动控制机构包括底板本体,以及安装在底板本体下部的左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三角板;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用于同时带动左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三角板来完成左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三角板功能性动作的滑条,用于通过转动来拨动滑条进行左右滑动的拨动凸轮,以及用于驱动拨动凸轮进行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底板本体上,所述拨动凸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滑条设置有用于带动左归位三角板进行前后滑动的左滑槽、用于带动右归位三角板进行前后滑动的右滑槽、用于受到拨动凸轮的拨动后带动滑条向左滑动的左限位柱和用于受到拨动凸轮的拨动后带动滑条向右滑动的右限位柱,该滑条可滑动式的连接在底板本体上,所述左限位柱和右限位柱分别位于拨动凸轮的左右两侧且均与拨动凸轮配合,所述左归位三角板设置有用于穿接在滑条的左滑槽内使得通过滑条的滑动来带动左归位三角板进行前后滑动的左滑柱,该左归位三角板可滑动式的连接在底板本体上,所述左滑柱位于滑条的左滑槽内,所述右归位三角板设置有用于穿接在滑条的右滑槽内使得通过滑条的滑动来带动右归位三角板进行前后滑动的右滑柱,该右归位三角板可滑动式的连接在底板本体上,所述右滑柱位于滑条的右滑槽内。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联动控制机构还包括右抬针三角滑座,所述右归位三角板设置有右滑动件,所述右滑柱固定在右滑动件上,所述右抬针三角滑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右抬针三角滑座和底板本体相固定的固定平面,该右抬针三角滑座内设置有用于右归位三角板中的右滑动件进行前后滑动的滑动腔体,所述滑动腔体的开口处位于固定平面上,所述右抬针三角滑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右滑柱进行前后滑动的滑柱滑动口,该滑柱滑动口与滑动腔体连通,所述滑柱滑动口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对右归位三角板中的右滑柱向前滑动进行限位的前限位条,该滑柱滑动口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对右归位三角板中的右滑柱向后滑动进行限位的后限位条,所述右抬针三角滑座固定在底板本体上,该右归位三角板中的右滑动件可滑动式的套装在右抬针三角滑座的滑动腔体内,所述右归位三角板中的右滑柱的下部位于右抬针三角滑座的滑柱滑动口中,该右滑柱的上部位于右抬针三角滑座以外。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联动控制机构还包括左抬针三角滑座,所述左归位三角板设置有左滑动件,所述左滑柱固定在左滑动件上,所述左抬针三角滑座固定在底板本体上,该左抬针三角滑座的结构和右抬针三角滑座的结构相同,所述左抬针三角滑座和左归位三角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右抬针三角滑座和右归位三角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同。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联动控制机构还包括感应套,所述感应套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拨动凸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的下端。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右归位三角板设置有右归位结构,该右归位结构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右归位结构中的上底面到右滑柱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5~14.75mm,所述右滑动件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右滑动件的横截面的长度为10.35~10.45mm,该右滑动件的横截面的宽度为10~10.1mm。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固定平面的宽度为37mm,该固定平面的高度为10.25~10.33mm,所述滑动腔体的为方形结构,该滑动腔体的宽度为9.9~9.98mm,所述滑柱滑动口的长度为13.5~13.6mm,所述前限位条的底部与滑动腔体之间的间距为2~2.2mm,所述后限位条的底部与滑动腔体之间的间距为2~2.2mm,所述右抬针三角滑座的厚度为16.5mm。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滑条的高度为13.4~13.6mm,该滑条的厚度为2mm;所述左滑槽的两端均为半圆形结构,在沿滑条的长度方向上,左滑槽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9.9~10.1mm,在沿滑条的高度方向上,左滑槽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2.93~3.13mm,所述左滑槽的宽度为5.08mm;所述右滑槽的两端均为半圆形结构,在沿滑条的长度方向上,右滑槽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9.9~10.1mm,在沿滑条的高度方向上,右滑槽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2.93~3.13mm,所述右滑槽的宽度为5.08mm;所述左滑槽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和右滑槽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沿滑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在这四个半圆形结构中,在沿滑条的长度方向上,相间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164.4~164.6mm。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一个电机控制拨动凸轮同时完成左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三角板的功能性动作,使得左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三角板形成联动,具有稳定、瞬间完成动作、可靠、一致性等优点。电机的输出轴上设计有拨动凸轮,在电机的转动中带动拨动凸轮来回拨动滑条,滑条上设计有两处滑槽,分别带动左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三角板前后运动,完成左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三角板的功能性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底板中的联动控制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底板中的联动控制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横机底板中的联动控制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右归位三角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右抬针三角滑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拨动凸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右归位三角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去掉右滑柱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去掉右滑柱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右抬针三角滑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15,本实施例横机底板中的联动控制机构包括底板本体1、左归位三角板18、右归位三角板19、滑条70、电机71、拨动凸轮72、左抬针三角滑座、右抬针三角滑座73和感应套74,其中,左归位三角板18和右归位三角板19均安装在底板本体1的下部。本实施例中的电机71固定在底板本体1上,拨动凸轮72固定在电机71的输出轴上,滑条70设置有用于带动左归位三角板18进行前后滑动的左滑槽701、用于带动右归位三角板19进行前后滑动的右滑槽702、用于受到拨动凸轮72的拨动后带动滑条70向左滑动的左限位柱703和用于受到拨动凸轮72的拨动后带动滑条70向右滑动的右限位柱704,该滑条70可滑动式的连接在底板本体1上,左限位柱703和右限位柱704分别位于拨动凸轮72的左右两侧且均与拨动凸轮72配合。本实施例中的左归位三角板18设置有用于穿接在滑条70的左滑槽701内使得通过滑条70的滑动来带动左归位三角板18进行前后滑动的左滑柱,该左归位三角板18可滑动式的连接在底板本体1上,左滑柱位于滑条70的左滑槽701内。右归位三角板19设置有用于穿接在滑条70的右滑槽702内使得通过滑条70的滑动来带动右归位三角板19进行前后滑动的右滑柱191,该右归位三角板19可滑动式的连接在底板本体1上,右滑柱191位于滑条70的右滑槽702内。本实施例中的滑条70用于同时带动左归位三角板18和右归位三角板19来完成左归位三角板18和右归位三角板19的功能性动作,拨动凸轮72用于通过转动来拨动滑条70进行左右滑动,电机71用于驱动拨动凸轮72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右归位三角板19设置有右滑动件192,右滑柱191固定在右滑动件192上,右抬针三角滑座7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右抬针三角滑座73和底板本体1相固定的固定平面731,该右抬针三角滑座73内设置有用于右归位三角板19中的右滑动件192进行前后滑动的滑动腔体732,滑动腔体732的开口处位于固定平面731上,右抬针三角滑座7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右滑柱191进行前后滑动的滑柱滑动口733,该滑柱滑动口733与滑动腔体732连通,滑柱滑动口733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对右归位三角板19中的右滑柱191向前滑动进行限位的前限位条734,该滑柱滑动口733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对右归位三角板19中的右滑柱191向后滑动进行限位的后限位条735,右抬针三角滑座73固定在底板本体1上,该右归位三角板19中的右滑动件192可滑动式的套装在右抬针三角滑座73的滑动腔体732内,右归位三角板19中的右滑柱191的下部位于右抬针三角滑座73的滑柱滑动口733中,该右滑柱191的上部位于右抬针三角滑座73以外。本实施例中的左归位三角板18设置有左滑动件,左滑柱固定在左滑动件上,左抬针三角滑座固定在底板本体1上,该左抬针三角滑座的结构和右抬针三角滑座73的结构相同,左抬针三角滑座和左归位三角板18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右抬针三角滑座73和右归位三角板19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同。本实施例中的感应套74固定在电机71的输出轴上。拨动凸轮72通常固定在电机71的输出轴的下端。本实施例中的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6的选针面上设置有具有防漏选功能的左防漏选凸台161,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7的选针面上设置有具有防漏选功能的右防漏选凸台171。本实施例中的右归位三角板19设置有右归位结构193,该右归位结构193为等腰梯形结构,右归位结构193中的上底面到右滑柱19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5~14.75mm,优选为14.5mm,右滑动件192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右滑动件192的横截面的长度为10.35~10.45mm,优选为10.35mm,该右滑动件192的横截面的宽度为10~10.1mm,优选为10mm。右归位结构193中的上底面到右滑柱19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5~14.75mm,配合滑条槽,控制挺针与三角底板之间的距离在3-6mm之间,保证被选针分成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两种,减少了选针的摩擦。右滑动件192的横截面的长度为10.35~10.45mm,优选为14.5mm,该右滑动件192的横截面的宽度为10~10.1mm,优选为10mm,与挺针三角滑座的10.35mm和10mm采用方形间隙配合,保证滑动灵活的同时,防止三角发生转运,保证动作正确。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平面731的宽度为37mm,该固定平面731的高度为10.25~10.33mm,优选为10.35mm,所述滑动腔体732的为方形结构,该滑动腔体732的宽度为9.9~9.98mm,优选为10mm,滑柱滑动口733的长度为13.5~13.6mm,优选为13.5mm,前限位条734的底部与滑动腔体732之间的间距为2~2.2mm,优选为2mm,后限位条735的底部与滑动腔体732之间的间距为2~2.2mm,优选为2mm,右抬针三角滑座73的厚度为16.5mm。本实施例中的滑条70的高度为13.4~13.6mm,优选为13.5mm,该滑条70的厚度为2mm;左滑槽701的两端均为半圆形结构,在沿滑条70的长度方向上,左滑槽701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9.9~10.1mm,优选为10mm,在沿滑条70的高度方向上,左滑槽701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2.93~3.13mm,优选为3.03mm,左滑槽701的宽度为5.08mm;右滑槽702的两端均为半圆形结构,在沿滑条70的长度方向上,右滑槽702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9.9~10.1mm,优选为10mm,在沿滑条70的高度方向上,右滑槽702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2.93~3.13mm,优选为3.03mm,右滑槽702的宽度为5.08mm;左滑槽701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和右滑槽702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沿滑条7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在这四个半圆形结构中,在沿滑条70的长度方向上,相间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164.4~164.6mm,优选为164.5mm。槽槽间距为164.5mm,可控制左右抬针三角平稳同步联动,避免误动作,编织更加可靠。左滑槽701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3.03mm,右滑槽702中的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3.03mm,可使抬针三角在有效行程之内,不至于三角高出其他固定三角,使走针更稳定。左滑槽701的宽度为5.08mm,右滑槽702的宽度为5.08mm,使柱销活动更为灵活,不至于出现卡滞。滑条70的厚度为2mm,滑条70的高度为13.5mm,分别与抬针三角滑座中的2mm以及13.5mm采用间隙配合,可保证运动可靠执行。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