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涤纶混纺织物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27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羊毛/涤纶混纺织物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配制预处理液:将乙酸-乙酸钠缓冲液、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配制成预处理液,其中,预处理液的浴比为1:7~20,预处理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9~1:1,预处理液的pH为4~6,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浓度为1~5g/L;

(2)羊毛/涤纶混纺织物纺织品预处理:

将待染色的羊毛/涤纶混纺织物置于步骤(1)配制的预处理液中浸泡,浸泡后羊毛/涤纶混纺织物的带液率为50~100%,羊毛/涤纶混纺织物中羊毛纤维的重量比不低于30%;

(3)配制染液:将毛用活性染料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边搅拌边加入匀染剂,搅拌均匀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为1:20~50,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9~1:1,毛用活性染料的用量为羊毛纺织品重量的0.1~5%;

(4)染色: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羊毛/涤纶混纺织物置于步骤(3)配制的染液中,染液的初始温度为10~20℃,然后染液以5~6℃/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50℃,接着以2~3℃/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90℃,对羊毛/涤纶混纺织物染色,其中,染色时间为30~60分钟,羊毛/涤纶混纺织物染色完后,经洗涤、皂洗、洗涤和烘干,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匀染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N,N-二甲基乙醇胺25份,三乙醇胺0.2份,乙氧基化羊毛脂5.5份,十八烷基异氰酸酯80份,氯化苄35份,甲苯1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染剂是将配方比的各组分混匀共沸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染液的初始温度优选为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染液的升温过程优选为:以6℃/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接着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