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969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衣物处理装置是包括用于洗涤衣物(被洗涤物、被烘干物)的装置、烘干衣物的装置、可执行衣物的洗涤和烘干的装置的概念。

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区分为:通过设于装置的前方面的投放口将衣物投放于装置的前置方式;通过设于装置的上部面的投放口将衣物投放于装置的顶置方式。

顶置方式的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可包括:壳体;洗衣桶,在上部面设有投放口,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滚筒,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洗衣桶内部;门,用于开闭所述投放口。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洗衣桶通过洗衣桶支撑部固定于壳体内部,但是,现有技术的洗衣桶支撑部无法有效地抑制所述洗衣桶沿着壳体的高度方向进行震动。

并且,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有为了仅洗涤非常少的量的衣物而使体积达到最小的衣物处理装置,体积达到最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投放口和滚筒上端之间的间隔很窄。因此,为了进行衣物的洗涤而滚筒旋转时,在洗衣桶内部产生的杂质将残留于门。

并且,在使体积达到最小的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中,不易将用于提高洗涤效率的加热器设于洗衣桶。

特别是,在所述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为顶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加热器需要设于所述洗衣桶的底面,而无法确保充分大的空间以设置所述加热器。

并且,在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无法通过同一模具来成型用于容纳所述加热器的空间和用于将所述洗衣桶固定于所述壳体等的部 件,从而在制作上存在不便。

并且,在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中,不优先向加热器进行供水,从而导致加热器过热。

并且,在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中,由于体积达到最小而滚筒的底面和洗衣桶的底面狭窄,所述加热器会因滚筒的旋转而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使衣物处理装置的体积达到最小,并在洗衣桶的底面确保设置加热器的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使衣物处理装置的体积达到最小,并将加热器容易地插入于洗衣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同时注塑成型用于支撑洗衣桶的连接部和提供用于设置加热器的空间的容纳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使衣物处理装置的体积达到最小,并增大提供用于设置加热器的空间的容纳部的容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用一个模具注塑成型所述连接部和容纳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防止加热器被过热,并防止滚筒的旋转中加热器被滚筒底面受到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用于容纳衣物的洗衣桶中产生的震动。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防止在洗涤时在洗衣桶内部产生的杂质残留于用于开闭投放口的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机壳;洗衣桶,设于所述机壳内部,并提供用于储存水的空间;滚筒,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洗衣桶内部,并用于容纳衣物;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洗衣桶中储存的水;洗衣桶贯通部,贯穿所述洗衣桶设置,从而能够将所述加热器插入位于所述滚筒的底面和所述洗衣桶的底面之间的空间;三个以上的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机壳;第二支撑部,从所述洗衣桶的圆周面突出设置,并以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同的数目设置;以及, 多个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与所述加热器插入于所述洗衣桶贯通部的方向并排的方向从所述洗衣桶的圆周面突出。

本发明可还包括:容纳部,在从所述洗衣桶的底面朝远离所述滚筒的底面的方向突出,并提供用于容纳所述加热器的空间,在所述容纳部设有所述洗衣桶贯通部。

所述容纳部可被配置为,使所述加热器的插入方向不朝向所述滚筒的旋转中心。

多个所述连接部可相对于所述机壳的底面形成直角。

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可包括:两个第一托架,设于所述机壳的一面,并能够装卸于所述机壳;以及,两个第二托架,设于所述机壳,并设于设有所述第一托架的面的对向面。

多个所述连接部各个可包括:第一连接部,安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连接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部;杆(bar),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并相对于所述机壳的底面形成直角。

所述第一支撑部可包括:两个第一托架,设于所述连接部,并能够装卸于所述机壳的前方面;以及,两个第二托架,设于所述机壳的后方面。

本发明可还包括:壳体,提供用于容纳所述机壳的空间;所述机壳能够从所述壳体中取出。

所述洗衣桶可还包括:洗衣桶主体,用于储存水,并设有所述第二支撑部;洗衣桶盖,用于形成所述洗衣桶主体的上部面;投放口,被配置为贯穿所述洗衣桶盖;以及,门,用于开闭所述投放口。

本发明可包括:转轴,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洗衣桶主体的底面形成直角,并用于旋转所述滚筒;喷射部,利用所述滚筒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向所述门喷射朝所述洗衣桶盖方向移动的水中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洗衣桶贯通部可在所述容纳部的一端以与所述洗衣桶的底面并排的方式设置。

所述洗衣桶贯通部可设于与所述加热器插入于所述洗衣桶贯通部的方向并排地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侧。

所述洗衣桶贯通部可在与所述加热器插入于所述洗衣桶贯通部的方向并排地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侧被分开地设置。

所述容纳部可呈直六面体形状,所述洗衣桶贯通部呈矩形形状,所述加热器呈C字形状并能够从设有所述洗衣桶贯通部的所述容纳部的一端容纳至所述容纳部的另一端。

在所述容纳部可连接有用于排出所述洗衣桶的水的排水管。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使衣物处理装置的体积达到最小,并在洗衣桶的底面确保设置加热器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使衣物处理装置的体积达到最小,并将加热器容易地插入于洗衣桶。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同时注塑成型用于支撑洗衣桶的连接部和提供用于设置加热器的空间的容纳部。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使衣物处理装置的体积达到最小,并增大提供用于设置加热器的空间的容纳部的容积。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防止加热器被过热,并防止滚筒的旋转中加热器被滚筒底面受到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用于容纳衣物的洗衣桶中产生的震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防止在洗涤时在洗衣桶内部产生的杂质残留于用于开闭投放口的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3示出机壳、洗衣桶以及滚筒的结合结构。

图4示出本发明中设有的洗衣桶支撑部的一例。

图5示出设于洗衣桶支撑部的第一支撑部的一例。

图6A及图6B示出设于洗衣桶支撑部的第二支撑部的一例。

图7A及图7B示出本发明中设有的喷射部的一例。

图8示出本发明中设有的喷射部的另一实施例。

附图标记

100:衣物处理装置 2:壳体 3:机壳(抽屉)

31:机壳主体 311:主体装卸部 33:机壳面板

331:控制面板 35:机壳盖 351:第一贯通孔

353:第二贯通孔 4:洗衣桶 41:洗衣桶主体

411:加热器 413:容纳部 43:洗衣桶盖

431:投放口 433:供给口 45:门

451:框架 453:铰链 455:视窗

457:门把手 459:密封部 5:滚筒

51:滚筒主体 6:洗衣桶支撑部 61:第一支撑部

611:第一托架 615:第二托架 63:第二支撑部

65:连接部 7:供水部 8:排水部

91,93:喷射部(91:第一喷射部,93:第二喷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以下记载的装置的结构或控制方法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地使用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元件。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洗衣桶,设于所述机壳内部,并用于储存水;滚筒,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洗衣桶内部,并用于储存衣物;洗衣桶支撑部,用于将所述洗衣桶支撑于所述机壳内部。

所述机壳可由在内部形成有可容纳洗衣桶的空间的壳体构成,但是,如图1所示,所述机壳3也可由可从所述壳体2中取出的抽屉(drawer)构成。以下以所述机壳3为可从壳体2中取出的抽屉的情况为基准进行说明。

所述壳体2可以是用于形成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外观的构件,也可以是单纯地用于容纳所述机壳的空间。无论是何种情况,在壳体2的前方面优选地设有用于插入机壳3的开放面21。

所述机壳3包括:机壳主体31,通过所述开放面21插入于壳体2的内部;机壳面板33,固定于所述机壳主体31的前方面,并用于开闭所 述开放面21;机壳盖35,用于形成所述机壳主体31的上部面。

由于所述机壳面板33固定于机壳主体31的前方面,还可执行将所述机壳主体31从壳体2中取出的把手的作用。

在所述机壳面板33可设有控制面板331,所述控制面板331用于输入与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工作相关的控制指令以及向用户显示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工作相关的消息。

所述机壳主体31只要能够通过所述开放面21插入于壳体2,并能够提供用于容纳所述洗衣桶4的空间,其可由任意形状构成,图1作为一例示出内部空余的六面体形状的机壳主体31。

在所述机壳盖35设有用于将机壳主体31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贯通孔351和第二贯通孔353。所述第一贯通孔351被配置为用于衣物的进出,所述第二贯通孔353被配置为用于供给衣物的洗涤所需的水,对其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洗衣桶4包括:洗衣桶主体41,位于所述机壳主体31内部并用于储存水;洗衣桶盖43,用于形成所述洗衣桶主体41的上部面。所述洗衣桶主体41可呈上部面开放的圆筒形状,在洗衣桶主体41的底面设有用于容纳加热器411的容纳部413。

所述容纳部413通过洗衣桶贯通部415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加热器411通过所述洗衣桶贯通部415插入于位于滚筒的底面和洗衣桶的底面之间的空间。

所述洗衣桶贯通部415在所述容纳部413的一端以与所述洗衣桶4的底面并排的方式设置。其中,所述容纳部413呈直六面体形状,所述洗衣桶贯通部415呈矩形形状,所述加热器411呈C字形状并能够从设有所述洗衣桶贯通部415的所述容纳部413的一端容纳至所述容纳部413的另一端。

所述洗衣桶盖43可包括:投放口431,用于将所述洗衣桶主体41内部与所述洗衣桶主体的外部相连通;供给口433,用于向所述洗衣桶主体41内部流入水。

所述投放口431应当被配置为与设于机壳盖35的第一贯通孔351相连通,所述供给口433优选地与机壳盖的第二贯通孔353相连通。即, 所述投放口431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351的下部,所述供给口433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353的下部。

所述投放口431是用于向洗衣桶主体41内部供给衣物,或是用于向洗衣桶主体的外部取出洗衣桶主体41内部的衣物的构件,所述投放口431利用门45进行开闭。

如图3所示,所述门45可包括:框架451,通过铰链453以可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洗衣桶盖43;视窗455,设于所述框架;门把手457,用于将所述框架451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洗衣桶盖43。为使用户能够确认洗衣桶主体41内部,所述视窗455优选地由透明材料构成。

在从壳体2中取出所述机壳3的情况下,为使用户能够确认洗衣桶主体41内部,所述视窗455优选地由透明材料构成。

另外,为了防止所述洗衣桶主体41内部的水通过所述投放口431向洗衣桶主体41外部排出,在所述框架451和所述洗衣桶盖43中的一方可还设有密封部459,当所述门45封闭投放口431时,密封部459用于密封框架451和投放口431之间的空间。

设于所述洗衣桶4内部的滚筒5可由在上部设有开放面53的圆筒形状的滚筒主体51构成。由于所述开放面53位于所述投放口431的下部,通过投放口431供给的衣物将通过开放面53供给到滚筒主体51。

如图2所示,在所述滚筒主体51的底面57和圆周面55可设有用于将滚筒主体51内部与洗衣桶主体41相连通的多个滚筒贯通孔59。

所述滚筒主体51基于驱动部在洗衣桶主体41内部进行旋转,所述驱动部可包括:定子M1,位于洗衣桶主体41的外部,并固定于洗衣桶主体的底面;转子M2,基于所述定子提供的旋转磁场(rotating field)进行旋转;转轴M3,被配置为贯穿所述洗衣桶主体41的底面,用于连接所述滚筒的底面57和转子M2。在此情况下,所述转轴M3可被配置为相对于洗衣桶主体41的底面形成直角。

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洗衣桶4通过洗衣桶支撑部6结合于机壳主体31,所述洗衣桶支撑部6可包括:设于机壳主体31的第一支撑部61;设于洗衣桶主体41的第二支撑部63;用于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连接部65。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65可包括:安置于第一支撑部61的第一连接部651;用于支撑第二支撑部63的第二连接部65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杆655(bar)。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651安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61内部,并呈可在第一支撑部61内部进行运动的形状,所述第二连接部653支撑所述第二支撑部63,并呈可在第二支撑部63内部进行运动的形状。

图3作为一例示出与各支撑部61、63相接触的面呈半球形状的第一连接部651及第二连接部653,图4作为一例示出呈球形状的第一连接部651及第二连接部653。

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各支撑部61、63优选地设于使所述杆655相对于所述壳体2的底面构成直角的位置(相对于机壳的底面构成直角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三个以上的洗衣桶支撑部6被配置为将洗衣桶主体41结合于机壳主体31,并且所述杆655相对于机壳主体31的底面形成直角,因此,与所述杆655相对于Z轴倾斜规定角度的情况相比,能够拓宽所述洗衣桶盖43和所述机壳盖35之间的间隔(S1>S2)。

由此,对于本发明中设有的所述洗衣桶支撑部6而言,即使所述洗衣桶主体41在机壳主体31内部进行震动,也能够减少所述洗衣桶盖43与机壳盖35相碰撞的可能性。

另外,当所述杆655相对于机壳主体31的底面形成直角时,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61中的一部分优选地以可装卸的方式设于机壳主体31。

当所述洗衣桶支撑部6设有三个以上,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61被配置为无法从机壳主体31中分离时,将所述洗衣桶主体41固定于机壳主体31的作业者在以第二支撑部63不被第一支撑部61干涉的方式将洗衣桶主体41插入于机壳主体31后,需要旋转洗衣桶主体41以使第二支撑部63和第一支撑部61位于垂直线上,才能将第一连接部651结合于第一支撑部61。

但是,对于洗衣桶支撑部的杆655相对于机壳底面形成直角的特征而言,其使洗衣桶主体41的外周面和机壳主体3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达到最小(S3<S4),从而能够使衣物处理装置100的体积达到最小, 而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的过程将降低第一连接部651和第一支撑部61的组装效率。这样的缺点可通过使多个第一支撑部61中的一部分以可装卸的方式设于机壳主体31来解决。

图3作为一例示出所述洗衣桶支撑部6设有四个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部61可包括:位于机壳面板所处的面(机壳的前方面)的一对第一托架611;位于机壳的后方面的一对第二托架615。当机壳主体31由六面体形状构成时,两个第一托架和两个第二托架可设于所述机壳主体的各边角。

但是,所述第一托架611也可由位于机壳主体31的左侧面的一对托架构成,所述第二托架615也可由位于所述机壳主体31的右侧面的一对托架构成。

无论是何种情况,所述第一托架611和所述第二托架615中的至少一对可以可装卸的方式设于固定于机壳主体31的主体装卸部311(如果是设有三个洗衣桶支撑部6,则至少一个第一支撑部61可以可装卸的方式设于机壳主体31)。

图3作为一例示出一对第一托架611以可分离的方式设于机壳主体31,而一对第二托架615无法从机壳主体31中分离的情况。

在一对第一托架611以可装卸的方式设于主体装卸部311的情况下,洗衣桶主体41和机壳主体31的结合可按照如下进行。

作业者在设于洗衣桶主体41的圆周面的四个第二支撑部63结合连接部65后,将四个连接部65中的一对连接部65结合于位于机壳的后方面的第二托架615。

在将一对第一连接部651分别安置于第二托架615后,作业者在其余两个连接部65结合第一托架611,然后将第一托架611固定于主体装卸部311,从而能够结合洗衣桶主体41和机壳主体31。

由此,本发明能够防止因连接部65相对于机壳3的底面形成直角而导致洗衣桶主体41和机壳主体31的组装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更加提高洗衣桶主体41和机壳主体31的组装效率,所述第一托架611也可与连接部65构成一体。即,当组装洗衣桶主体41和机壳主体31时,所述第一托架611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51的状态提 供给作业者。所述第一托架611可包括:容纳槽,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连接部651;贯通孔,其中贯穿杆655;以及,连接部盖,用于防止支撑于所述容纳槽的第一连接部651从容纳槽中分离。

另外,为了确保通过上述的洗衣桶支撑部6相结合的洗衣桶主体41在X-Y平面内进行游动,所述第二托架615可包括:贯通孔615c,其中贯穿连接部的杆655;容纳槽615a,用于支撑第一连接部651;缝隙615b,用于使所述杆655能够在所述贯通孔615c的边缘朝贯通孔615c的中心方向插入。

所述第一托架611可呈与第二托架615相同的形状。即,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托架611可包括:贯通孔611c,其中贯穿连接部的杆655;容纳槽611a,用于支撑第一连接部651;缝隙611b,用于能够使所述杆655从所述贯通孔611c的边缘朝贯通孔611c的中心方向插入。

所述第一托架611通过结合部结合于主体装卸部311,所述结合部可包括:贯穿第一托架611的第一结合孔611d;贯穿所述主体装卸部的第二结合孔312;插入于各结合孔的联结器C。

如图6A所示,设于所述洗衣桶主体41的所述第二支撑部63可包括:容纳槽631,安置于第二连接部653;贯通孔635,其中插入连接部的杆655;缝隙633,用于使所述杆655从贯通孔的边缘朝向贯通孔的中心插入。

上述的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3在所述洗衣桶主体41进行震动时起到连接部65的支撑点作用,因此,第一支撑部61和第一连接部651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第二支撑部63和第二连接部653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有利。因此,所述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3可由自润滑材料(self-lubricative material)构成。

但是,考虑到通常通过注塑成型使第一支撑部61由与机壳主体31相同的材料构成,并通过注塑成型使所述第二支撑部63由与所述洗衣桶主体41相同的材料构成,可仅使第一连接部651及第二连接部653由自润滑材料构成,或者仅使第一托架611、第一连接部651及第二连接部653由自润滑材料构成。

另外,如图6A及图6B所示,第二支撑部63从洗衣桶主体41的圆 周面突出设置,多个第二支撑部63中的至少一个63A优选地沿着与加热器411插入于容纳部413的方向(F1,加热器从容纳部中分离的方向)并排的方向F2从洗衣桶主体41的圆周面突出。

如果第二支撑部63A沿着未与加热器411组装于容纳部413的方向F1并排的方向突出,将不易以注塑成型方式制作洗衣桶主体,或者需要增加设于模具的型芯(core)的数目。

为使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一个63A沿着与加热器411组装的方向并排的方向进行设置,需要使第二支撑部63A的突出方向F2与加热器组装的方向F1对齐,或者使加热器的组装方向F1与第二支撑部63突出的方向F2对齐。

为使最为稳定地支撑洗衣桶主体41,需要使多个第二支撑部63在洗衣桶主体41的圆周面以放射状进行配置,并且按相同的角度大小相互分开地设置。第二支撑部63在洗衣桶主体的圆周面以放射状进行配置表示的是,所有第二支撑部63设于以位于洗衣桶主体的底面中心的转轴M3为基准对称的位置。因此,在所有第二支撑部63在洗衣桶主体的圆周面以放射状进行配置的情况下,所述加热器的组装方向将是朝向滚筒的旋转中心的方向F3。

在上述的情况下,如果将加热器的组装方向与第二支撑部63从洗衣桶主体41的圆周面突出的方向对齐,用于容纳加热器411的容纳部413的长度将受到固定于洗衣桶主体41的底面外侧的定子M1的限制。

当使衣物处理装置的体积达到最小时,由于容纳部413在洗衣桶主体的底面可突出的高度受到限制(加热器的厚度受限),如果所述容纳部413的长度变短,则不宜较长地设定加热器411的长度,从而不易安装单位时间的发热量高的加热器。

与图6A及图6B所示不同的,如果容纳部413不从洗衣桶主体41的底面突出,则上述的限制将消失,但是,考虑到容纳部413是用于使洗衣桶主体41中流入的水最先供给到加热器411,从而防止加热器过热,并且在滚筒5进行旋转的过程中防止加热器被滚筒的底面57受到损坏的构件,其不可避免地从洗衣桶主体41的底面突出。

考虑到这样的状况,所述容纳部413优选地从所述洗衣桶主体41的 底面突出设置,并且被配置为不朝向所述滚筒的旋转中心(M3所处的地点),多个第二支撑部63中的一个63A优选地沿着与所述容纳部413的长度方向F1(加热器的组装方向,与洗衣桶贯通部垂直的方向)平行的方向F2从洗衣桶主体41的圆周面突出设置。

由此,所述容纳部413的长度不受到定子M1的位置的限制,并且能够容易地通过注塑成型制作洗衣桶主体41。

使加热器411的组装方向F1不朝向洗衣桶主体的底面中心(M3所处的方向)并且第二支撑部中的一个63A朝与加热器的组装方向平行的方向F2突出的洗衣桶主体41的结构,其如图6A及图6B所示具有多样的结构。

另外,所述洗衣桶贯通部415设于与所述加热器411插入于所述洗衣桶贯通部415的方向并排地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部63A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洗衣桶贯通部415可在与所述加热器411插入于所述洗衣桶贯通部415的方向并排地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部63A的下侧被分开地设置。

具有上述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100通过供水部7向洗衣桶4进行供水,并通过排水部8向壳体2的外部排出洗衣桶4中储存的水。

如图2所示,所述供水部7可包括:第一供水管71,与设于洗衣桶盖的供给口433相连接;第二供水管73,与位于壳体的外部的供水源相连接;连接管75,固定于所述洗衣桶盖43,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

所述第一供水管71通过设于机壳盖35的第二贯通孔353来连接供给口433和连接管75,并且所述第一供水管71可由波纹管构成(参照图3),使当洗衣桶4进行震动时,防止第一供水管71从连接管75中分离。

并且,为了在从壳体2中取出所述机壳3时,防止第二供水管73从连接管75相分离,第二供水管73也可由波纹管构成。所述第二供水管73利用受到控制部(未图示)的控制的供水阀77进行开闭。

但是,也可与图2所示不同的,所述供水部7可由用于连接位于壳体的外部的供水源(未图示)和设于所述洗衣桶盖的供给口433的一个供水管构成。在此情况下,所述供水管优选地由波纹管构成。

所述排水部8可包括:排水泵81,固定于机壳主体31;第一排水管83,用于向排水泵81引导所述洗衣桶主体41内部的水;第二排水管85,用于向壳体2的外部引导所述排水泵81中排出的水。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排水管85可由波纹管构成。

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中,向滚筒5投放衣物,并在洗衣桶4中供给水和洗涤剂后,通过驱动部旋转滚筒5来洗涤衣物。

当所述滚筒5进行旋转时,洗衣桶4内部形成水流,使在衣物的洗涤中因洗涤剂被溶解而产生的泡沫或衣物中排出的污垢可能会在完成洗涤后残留于门45。

如果在完成洗涤的情况下,门45的内侧表面还残留有泡沫或污垢,用户会错误地认为衣物的洗涤尚未完成,或者怀疑衣物处理装置100发生故障。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可还包括用于去除残留于所述门45的杂质(泡沫或污垢等)的喷射部91。

本发明中设有的喷射部可由图7A所示的形态的喷射部91和图8所示的形态的喷射部93中的仅一种构成,也可同时包括图7A和图8所示的喷射部91、93。

图7A所示的喷射部91是利用滚筒5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洗涤所述门45的构件。

在本发明中设有的滚筒5中,用于形成旋转中心的转轴M3相对于洗衣桶主体的底面形成直角,因此,在滚筒5进行旋转时,洗衣桶4内部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洗衣桶主体41的圆周面上升后,沿着洗衣桶盖43朝投放口431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的喷射部91是将利用离心力朝洗衣桶盖43方向移动的水朝门45所处的方向进行排出,从而洗涤门45的构件。

图7A的喷射部91可包括:导向件915,从所述洗衣桶盖43的边缘朝向所述投放口431延伸;排出部911、913,用于将沿着所述导向件915移动的水朝所述门45所处的方向排出。

所述排出部可包括:阻断壁911,从所述洗衣桶盖43朝向所述滚筒5突出;排出口913,被配置为贯穿所述阻断壁911,并用于朝向所述门 45排出水。

所述阻断壁911可被配置为围绕所述投放口431全体,也可被配置为断续地围绕所述投放口431。阻断壁断续地围绕投放口表示的是,多个阻断壁沿着所述投放口的边缘相互分开地进行配置。

图7B示出所述阻断壁911被配置为围绕投放口431全体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所述阻断壁911可被配置为从投放口431的边缘朝向滚筒5突出。

另外,当所述门45以可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洗衣桶盖43的上部面,使得门45的内侧表面(与水相接触的门的一面)位于比排出口913更高的位置时,所述排出口913优选地倾斜规定角度,从而能够朝向所述门45排出水。

进一步,当在所述门45设有由透明材料构成的视窗455时,用户将通过视窗455确认杂质的残留与否,因此,所述排出口913可倾斜地设置以向所述视窗455排出水。

所述导向件915可包括:第一导向件913a,当所述滚筒5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时,用于向所述排出口913引导移动到所述洗衣桶盖43的边缘的水;第二导向件915b,当所述滚筒5朝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时,用于向所述排出口913引导移动到所述洗衣桶盖43的边缘的水。

当所述排出口913由贯穿所述阻断壁911的一个孔构成时,各导向件915a、915b将向相同的排出口913引导水。但是,当所述排出口913被配置为包括贯穿所述阻断壁911设置的第一排出口913a及第二排出口913b时,所述第一导向件915a可被配置为向第一排出口913a引导水,所述第二导向件915b被配置为向第二排出口913b引导水。

由于沿着所述第一导向件915a移动的水的方向与沿着所述第二导向件915b移动的水的方向相反,只要滚筒5的转数为预设定的参考转数(基于离心力使洗衣桶主体内部的水上升至洗衣桶盖的转数)以上,本发明中设有的喷射部91能够与滚筒的旋转方向无关地洗涤门45。

并且,为使所述第一排出口913a中排出的水的轨迹和所述第二排出口913b中排出的水的轨迹相互交叉,各排出口913a、913b也可被配置为倾斜规定角度,这是为了扩大排出部的洗涤范围。

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喷射部91可沿着所述投放口431的边缘配置有多个,多个喷射部91优选地被配置为围绕所述投放口431。进一步,多个所述喷射部91中的至少两个可被配置为相互面对,这是为了提高排出部的洗涤力。

图8所示的喷射部93的特征在于,将洗衣桶4中供给的水向门45进行喷射并洗涤门45,本实施例的喷射部93包括:腔体931,用于朝所述投放口431方向引导设于洗衣桶盖的供给口433中供给的水;腔体排出口933,用于向所述门排出所述腔体931中流入的水。

所述腔体包括:流入腔体931a,位于所述供给口433的下部;连接腔体931b,用于向所述腔体排出口933引导所述流入腔体中流入的水。

在所述流入腔体931a设有与所述供给口433相连接的连通孔,为了提高通过所述腔体排出口933排出的水的压力,所述连接腔体931b的截面积优选地被配置为小于流入腔体931a的截面积。进一步,所述腔体排出口933的截面积可被配置为小于连接腔体的截面积。

所述连接腔体931b可被配置为倾斜规定角度,从而能够向位于所述投放口的上部供给所述腔体排出口933中喷射的水。

只是,在所述门45设有视窗455的情况下,所述连接腔体931b优选地以能够向所述视窗455供给所述腔体排出口933中喷射的水的角度倾斜地设置。

另外,所述流入腔体931a可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滚筒5喷射流入腔体内部的水中的一部分的流入腔体排出口935。

所述流入腔体排出口935可被配置为朝向滚筒主体的底面57喷射水,也可被配置为朝向滚筒主体的圆周面55喷射水。

当所述流入腔体排出口935被配置为朝向滚筒主体的底面57喷射水时,所述流入腔体排出口935在洗涤中朝向滚筒5内部喷射水,从而能够执行使滚筒5内部产生的泡沫下沉的作用。

即,当控制部在洗涤中控制供水阀77并向所述腔体931进行供水时,能够使洗涤中在洗衣桶内部产生的泡沫下沉,从而防止门45中残留诸如泡沫的杂质。

但是,当所述流入腔体排出口935被配置为朝向滚筒主体的圆周面 55喷射水时,所述流入腔体排出口935将成为用于洗涤滚筒圆周面55的构件。

即,在完成洗涤后,控制部控制供水阀77向所述腔体931进行供水并旋转滚筒5,此时,残留于滚筒的表面的杂质将被流入腔体排出口935中排出的水洗涤。

进一步,在所述连接腔体931b也可还设有用于向滚筒5排出内部的水的连接腔体排出口937。

所述连接腔体排出口937可设有至少两个,在此情况下,一个连接腔体排出口937可被配置为朝向滚筒主体的底面57排出水,另一个连接腔体排出口937可被配置为朝向滚筒主体的圆周面55排出水。

本发明可以多种形态变形实施,其权利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因此,如果变形的实施例包括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结构元件,应当被认为是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