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色牢度涤纶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856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产品色牢度高、生产能耗低污染小的高色牢度涤纶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社会发展,消费者对于消费品质及消费多元化,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棉纤维已经不能够满足此类消费者需求,混纺纤维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广大消费者所接收和喜爱,作为纺织品中高档的色织面料,由于其所涉及的工序及功能整理较多,因此对于颜色及纱线的品质要求也较高。

传统涤纶纱线染色由于:生产流程长,劳动强度相对高,染色质量较差,毛羽较多,颜色不准,层差较大及强力较差等问题及生产效率低,因此影响到了色织产品的开发及生产。

活性染料是一类较新的染料,它具有色泽鲜艳、染色牢度优良、染色方便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棉、麻、丝、毛等纤维染色。活性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团,在碱性及一定的染色温度条件下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结合。但碱的加入及染色温度具有两重性,碱性太弱及染色温度太低染料反应不完全,影响染料的上染固着率;碱性太强染色温度太高染料发生水解而失效,同样也影响染料的上染固着率。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时,染色pH值及染色温度对活性染料上染固着率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对水资源的依赖和高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传统的染色方法以水为介质,染色后用水洗,耗水量大,使用的化学品多,治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染色工艺耗水量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染色后色牢度较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产品色牢度高、生产能耗低污染小的高色牢度涤纶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色牢度涤纶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纺纱、经编、切割、修补、上浆定形、预剪成卷、印染、气蒸、水洗、拉幅、检验、开毛、起绒、烫剪、裁剪,原料为涤纶纤维、粘胶纤维及阳离子改性纤维;印染工艺为浸扎染料溶液后浸入固色液,所述染料溶液所用的配方为: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BPS 3-25g/L、活性染料B-3BF 2.4-25g/L、活性染料B-GD 0.7-8g/L、润湿剂2-5g/L、海藻酸钠1.2-30g/L、尿素5-50g/L与染色助剂15-25g/L;固色所用的配方为食盐20-30g/L,纯碱8-20g/L。

作为优选,所述涤纶纤维、粘胶纤维与阳离子改性纤维的质量比为5:2:3。

作为优选,所述染色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20-3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0-40份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15-20份氨基硅烷类偶联剂、1-5份平平加0、3-6份海藻提取物与120-150份水。在本技术方案中,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加入可以提高染色效率,提高了染料在染色中的吸尽率和固色率,节省了染料的使用量;海藻提取物的加入可以吸附染料中部分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铟溶于二甘醇得到反应体系,然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搅拌1-3h后在2-2.5h内升温至140-160℃,反应1-3h后冷却;离心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体积比1:2的乙醇与乙酸甲酯混合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基核纳米氧化铟;然后将基核纳米氧化氯超声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含有聚苯胺的无水乙醇溶液,滴加浓氨水,85-95℃下搅拌反应1-1.5h,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焙烧后粉碎得到聚苯胺包覆纳米氧化铟。

作为优选,所述的海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海藻原料冷冻粉粹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塔压力为20-25MPa,萃取温度为65-75℃,萃取时间1-2h,夹带剂为萃取塔进料重量的20-25%的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分离塔压力10-15MPa,分离温度55-65℃,从分离塔出料得到海藻提取物。

作为优选,所述染色助剂的配制方法为:在50-60份水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氨基硅烷类偶联剂与平平加0搅拌60-75min后再加入余量的水和其余组分,在65-85Khz的频率下超声震荡15-30min。

作为优选,印染工艺为: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浸轧固色液→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浸扎染液的温度为70-85℃,扎余率70-80%;浸扎固色液的温度为20-40℃,汽蒸温度为100-110℃,汽蒸时间为3-6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针对常规涤纶混纺毛毯的染色工艺做出了改进,采用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先低温后高温的双温染色方法,以提高染料利用率,本发明具有产品色牢度高、有效降低生产能耗和污染排放,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是场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BPS、活性染料B-3BF、活性染料B-GD、润湿剂、海藻酸钠、尿素均可从市场购得。

本发明在涤纶混纺毛毯的常规生产工艺上做出的改进。

实施例1

一种高色牢度涤纶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纺纱、经编、切割、修补、上浆定形、预剪成卷、印染、气蒸、水洗、拉幅、检验、开毛、起绒、烫剪、裁剪,原料为涤纶纤维、粘胶纤维及阳离子改性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与阳离子改性纤维的质量比为5:2:3;印染工艺为浸扎染料溶液后浸入固色液,所述染料溶液所用的配方为: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BPS 3g/L、活性染料B-3BF 2.4g/L、活性染料B-GD 0.7g/L、润湿剂2g/L、海藻酸钠1.2g/L、尿素5g/L与染色助剂15g/L;固色所用的配方为食盐20g/L,纯碱8g/L。染色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2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0份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15份氨基硅烷类偶联剂、1份平平加0、3份海藻提取物与120份水;

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铟溶于二甘醇得到反应体系,然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搅拌1h后在2h内升温至140℃,反应1h后冷却;离心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体积比1:2的乙醇与乙酸甲酯混合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基核纳米氧化铟;然后将基核纳米氧化氯超声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含有聚苯胺的无水乙醇溶液,滴加浓氨水,85℃下搅拌反应1h,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焙烧后粉碎得到聚苯胺包覆纳米氧化铟;

海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海藻原料冷冻粉粹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塔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65℃,萃取时间1h,夹带剂为萃取塔进料重量的20%的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分离塔压力10MPa,分离温度55℃,从分离塔出料得到海藻提取物

染色助剂的配制方法为:在50份水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氨基硅烷类偶联剂与平平加0搅拌60min后再加入余量的水和其余组分,在65Khz的频率下超声震荡15min。

印染工艺为: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浸轧固色液→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浸扎染液的温度为70℃,扎余率70%;浸扎固色液的温度为20℃,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为3min。

实施例2

一种高色牢度涤纶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纺纱、经编、切割、修补、上浆定形、预剪成卷、印染、气蒸、水洗、拉幅、检验、开毛、起绒、烫剪、裁剪,原料为涤纶纤维、粘胶纤维及阳离子改性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与阳离子改性纤维的质量比为5:2:3;印染工艺为浸扎染料溶液后浸入固色液,所述染料溶液所用的配方为: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BPS15g/L、活性染料B-3BF 13g/L、活性染料B-GD 5g/L、润湿剂3g/L、海藻酸钠21g/L、尿素35g/L与染色助剂18g/L;固色所用的配方为食盐20-30g/L,纯碱8-20g/L。染色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2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5份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18份氨基硅烷类偶联剂、3份平平加0、4份海藻提取物与130份水;

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铟溶于二甘醇得到反应体系,然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搅拌2h后在2.5h内升温至150℃,反应2h后冷却;离心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体积比1:2的乙醇与乙酸甲酯混合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基核纳米氧化铟;然后将基核纳米氧化氯超声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含有聚苯胺的无水乙醇溶液,滴加浓氨水,90℃下搅拌反应1.5h,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焙烧后粉碎得到聚苯胺包覆纳米氧化铟;

海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海藻原料冷冻粉粹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塔压力为22MPa,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1.5h,夹带剂为萃取塔进料重量的22%的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分离塔压力13MPa,分离温度60℃,从分离塔出料得到海藻提取物

染色助剂的配制方法为:在55份水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氨基硅烷类偶联剂与平平加0搅拌70min后再加入余量的水和其余组分,在75Khz的频率下超声震荡20min。

印染工艺为: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浸轧固色液→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浸扎染液的温度为78℃,扎余率75%;浸扎固色液的温度为30℃,汽蒸温度为108℃,汽蒸时间为4min。

实施例3

一种高色牢度涤纶混纺毛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纺纱、经编、切割、修补、上浆定形、预剪成卷、印染、气蒸、水洗、拉幅、检验、开毛、起绒、烫剪、裁剪,原料为涤纶纤维、粘胶纤维及阳离子改性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与阳离子改性纤维的质量比为5:2:3;印染工艺为浸扎染料溶液后浸入固色液,所述染料溶液所用的配方为: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BPS 25g/L、活性染料B-3BF 25g/L、活性染料B-GD 8g/L、润湿剂5g/L、海藻酸钠30g/L、尿素50g/L与染色助剂25g/L;固色所用的配方为食盐30g/L,纯碱20g/L;染色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3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0份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20份氨基硅烷类偶联剂、5份平平加0、6份海藻提取物与150份水;

聚苯胺改性的纳米氧化铟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铟溶于二甘醇得到反应体系,然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搅拌3h后在2-2.5h内升温至160℃,反应3h后冷却;离心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体积比1:2的乙醇与乙酸甲酯混合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基核纳米氧化铟;然后将基核纳米氧化氯超声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含有聚苯胺的无水乙醇溶液,滴加浓氨水,95℃下搅拌反应1.5h,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焙烧后粉碎得到聚苯胺包覆纳米氧化铟;

海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海藻原料冷冻粉粹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塔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75℃,萃取时间2h,夹带剂为萃取塔进料重量的25%的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分离塔压力15MPa,分离温度65℃,从分离塔出料得到海藻提取物

染色助剂的配制方法为:在60份水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氨基硅烷类偶联剂与平平加0搅拌75min后再加入余量的水和其余组分,在85Khz的频率下超声震荡30min。

印染工艺为: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浸轧固色液→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浸扎染液的温度为85℃,扎余率80%;浸扎固色液的温度为40℃,汽蒸温度为110℃,汽蒸时间为6min。

对毛毯色牢度的检测:

1、甲醛含量(mg/kg):≤75;

2、pH值:4.0-7.5;

3、色牢度(级)[耐水(变色、沾色)]:≤3;

4、色牢度(级)[耐酸性汗渍(变色、沾色)]:≤3;

5、色牢度(级)[耐碱性汗渍(变色、沾色)]:≤3;

6、色牢度(级)[耐干摩擦]:≤3。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