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三维预成型体非对称双向剑杆引纬装置及其引纬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79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三维预成型体非对称双向剑杆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剑杆引纬装置和第二剑杆引纬装置;第一剑杆引纬装置包括第一剑杆系统、第一水平运动装置和第一上下运动装置;第一水平运动装置与第一剑杆系统相连、并驱动第一剑杆系统水平运动;第一上下运动装置与第一剑杆系统相连、并驱动第一剑杆系统上下运动;第二剑杆引纬装置包括第二剑杆系统、第二水平运动装置和第二上下运动装置;第二水平运动装置与第二剑杆系统相连、并驱动第二剑杆系统水平运动;第二上下运动装置与第二剑杆系统相连、并驱动第二剑杆系统上下运动;第一剑杆引纬装置与第二剑杆引纬装置相对设置,且第一剑杆引纬装置高于第二剑杆引纬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三维预成型体非对称双向剑杆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剑杆系统包括第一剑头和第一剑头连杆,第一剑头设在第一剑头连杆一端端部;第一水平运动装置包括第一剑杆支架、第一剑杆箱和第一气动装置,第一剑杆箱包括第一上底板和第一下底板,第一剑杆支架设在第一上底板和第一下底板之间,第一上底板、第一剑杆支架和第一下底板连为一体结构,第一剑头连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剑杆支架上,第一气动装置与第一剑头连杆不设第一剑头的一端相连、并驱动第一剑头连杆在第一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第一上下运动装置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第一下底板相连、并带动第一剑杆箱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剑头上下运动;

第二剑杆系统包括第二剑头和第二剑头连杆,第二剑头设在第二剑头连杆一端端部;第二水平运动装置包括第二剑杆支架、第二剑杆箱和第二气动装置,第二剑杆箱包括第二上底板和第二下底板,第二剑杆支架设在第二上底板和第二下底板之间,第二上底板、第二剑杆支架和第二下底板连为一体结构,第二剑头连杆滑动连接在第二剑杆支架上,第二气动装置与第二剑头连杆不设第二剑头的一端相连、并驱动第二剑头连杆在第二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第二上下运动装置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第二下底板相连、并带动第二剑杆箱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剑头上下运动;

第一剑头与第二剑头相对设置,且第一剑头高于第二剑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三维预成型体非对称双向剑杆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剑头连杆和第二剑头连杆均为直杆结构、且水平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三维预成型体非对称双向剑杆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剑头比第二剑头高10±0.5mm。

5.利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三维预成型体非对称双向剑杆引纬装置引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剑杆引纬装置完成奇数层的引纬运动,由第二剑杆引纬装置完成偶数层的引纬运动,从而形成多层三维预成型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A、第一气动装置驱动第一剑头连杆在第一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时引入第1层的第1根纬纱,第一剑头再返回第一剑杆箱;同时第二气动装置驱动第二剑头连杆在第二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时引入第2层的第1根纬纱,第二剑头再返回第二剑杆箱;

B、第一剑杆系统和第二剑杆系统分别在第一上下运动装置和第二上下运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相等的距离;

C、依次循环步骤A和B,形成多层三维预成型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1)设定多层三维预成型体有n层,按照编织结构运动规律,奇数列第1层所有经纱提升到运动的高度,第一气动装置驱动第一剑头连杆在第一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时在奇数列第1层所有经纱的下面引入第1根奇数层纬纱,第一剑头再返回第一剑杆箱;同时第二气动装置驱动第二剑头连杆在第二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时在奇数列第2层所有经纱的下面引入第1根偶数层纬纱,第二剑头再返回第二剑杆箱;

2)第一剑杆系统和第二剑杆系统分别在第一上下运动装置和第二上下运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相等的距离;

3)第一气动装置驱动第一剑头连杆在第一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时在奇数列第3层和偶数列第1层所有经纱的下面引入第2根奇数层纬纱,第一剑头再返回第一剑杆箱;同时第二气动装置驱动第二剑头连杆在第二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时在奇数列第4层和偶数列第2层所有经纱的下面引入第2根偶数层纬纱,第二剑头再返回第二剑杆箱;

4)第一剑杆系统和第二剑杆系统分别在第一上下运动装置和第二上下运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相等的距离;

5)依次类推,循环步骤3)和步骤4)至引入最后一层的奇数层纬纱和偶数层纬纱;

6)开口闭合,进行一次打纬运动;

7)偶数列第1层所有经纱提升到运动的高度,第一气动装置驱动第一剑头连杆在第一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时在偶数列第1层所有经纱的下面引入第1根奇数层纬纱,第一剑头再返回第一剑杆箱;同时第二气动装置驱动第二剑头连杆在第二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时在偶数列第2层所有经纱的下面引入第1根偶数层纬纱,第二剑头再返回第二剑杆箱;

8)第一剑杆系统和第二剑杆系统分别在第一上下运动装置和第二上下运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相等的距离;

9)第一气动装置驱动第一剑头连杆在第一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第一剑头水平运动时在偶数列第3层和奇数列第1层所有经纱的下面引入第2根奇数层纬纱,第一剑头再返回第一剑杆箱;同时第二气动装置驱动第二剑头连杆在第二剑杆支架上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第二剑头水平运动时在偶数列第4层和奇数列第2层所有经纱的下面引入第2根偶数层纬纱,第二剑头再返回第二剑杆箱;

10)第一剑杆系统和第二剑杆系统分别在第一上下运动装置和第二上下运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相等的距离;

11)依次类推,循环步骤9)和步骤10)至引入最后一层的奇数层纬纱和偶数层纬纱;

12)开口闭合,进行一次打纬运动;

13)依次类推重复步骤1到步骤12继续编织,直至达到要求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层三维预成型体采用多层三维织机制备成型。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层三维预成型体采用2.5D或正交的三维编织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剑杆引纬装置和第二剑杆引纬装置由上至下等距离可移动式引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