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缝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缝纫机剪线机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在剪线时一般需要两个刀啮合完成剪线,现有的结构主要由一个动刀和一个固定在底板上不动的定刀组成,定刀距离针板孔2-4mm,剪线时,驱动部件带动动刀向定刀方向旋转,在超过针板孔2-4mm处与定刀啮合,完成剪线动作,由于定刀距离针板孔较远,剪线后留在缝料上的线头长度一般在5-8mm,最长的可达10mm,要求严格的服装厂需要对线头进行修剪,才能满足要求,增加了缝纫工序,同时也增加了操作工的工作时间,操作工相同时间内完成的件数减少,影响了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缝纫机剪线机构,其结构简单,采用两个动刀旋转,成本降低,并且剪线后线头长度缩短至3mm,完全符合服装厂家的要求,节省了修剪部分的劳动力,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缝纫机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针板、刀架鞍座、切刀驱动轴、扭簧、曲柄、安装座、分线片,所述的底板下方侧面的中间设置有大圆孔,大圆孔左下方设置有小圆孔,右下方设置有小圆面,小圆面中心设置有螺孔;所述的刀架鞍座设置于侧面上,并与大圆孔同心设置,切刀驱动轴穿过底板的小圆孔内,所述的分线片通过安装座固定于底板的大圆孔右上方位置;所述的刀架鞍座上从右向左依次套设有右刀架和左刀架,左刀架前端设置有与刀架鞍座固连的刀架垫圈,左刀架上固连有左切刀,右刀架上固连有右切刀;
所述的切刀驱动轴上从右向左依次套设有扭簧和曲柄,曲柄与切刀驱动轴固连于一起,扭簧的一端勾设于曲柄的伸出端上,另一端限定在底板的侧面小圆孔旁边的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的曲柄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左刀架连杆和右刀架连杆一铰接,左刀架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一与左刀架的伸出杆铰接,右刀架连杆一的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四与右刀架曲柄的一端铰接,右刀架曲柄的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二与右刀架连杆二的一端铰接,右刀架连杆二的另一端通过偏心销与右刀架铰接,所述的右刀架曲柄通过轴位螺钉三与垫块螺钉连接。
所述的针板上设置有针板孔。
所述的剪线机构形成了两个支点,其第一支点为切刀驱动轴,第二支点为垫块螺钉,两个支点分别控制着左刀架与右刀架的旋转,支点一控制左刀架旋转,支点二控制右刀架旋转,两个支点通过右刀架连杆二和左刀架连杆与曲柄铰接在一起,可实现一个动力带动两个支点上零件的旋转。
所述的切刀驱动轴为原动件,工作时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经过动力传递,左刀架的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右刀架运动的方向为逆时针旋转,最终剪线位置为针板孔中心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其采用双支点带动双刀相向旋转结构,剪线时左切刀和右切刀向针板孔中心旋转,在到达针板孔中心时完全啮合,完成剪线,最短剪线线头3mm,可完全满足服装生产的要求,无需修剪多余线头,节省了劳动力,节约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保留了原有的驱动部件,仅增加了右切刀旋转支点,零件通用性强,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无底板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大圆孔,1-2-侧面,1-3-小圆孔,1-4-小圆面,1-5-螺孔, 2-针板,2-1-针板孔,3-刀架鞍座, 4-右刀架,5-左刀架,6-左切刀,7-右切刀,8-刀架垫圈,9-切刀驱动轴,10-扭簧,11-曲柄,12-左刀架连杆,13-右刀架连杆一,14-1-轴位螺钉一,14-2-轴位螺钉二,14-3-轴位螺钉三,14-4-轴位螺钉四,15-螺钉,16-偏心销,17-右刀架连杆二,18-右刀架曲柄,19-垫块螺钉,20-安装座,21-分线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缝纫机剪线机构(参见图1—图4),包括底板1、针板2、刀架鞍座3、切刀驱动轴9、扭簧10、曲柄11、安装座20、分线片21,所述的针板2上设置有针板孔2-1,所述的底板1下方侧面1-2的中间设置有大圆孔1-1,大圆孔1-1左下方设置有小圆孔1-3,右下方设置有小圆面1-4,小圆面1-4中心设置有螺孔1-5;所述的刀架鞍座3设置于侧面1-2上,并与大圆孔1-1同心设置,切刀驱动轴9穿过底板1的小圆孔1-3内,所述的分线片21通过安装座20固定于底板1的大圆孔1-1右上方位置;所述的刀架鞍座3上从右向左依次套设有右刀架4和左刀架5,左刀架5前端设置有与刀架鞍座3固连的刀架垫圈8,左刀架5上固连有左切刀6,右刀架4上固连有右切刀7;
所述的切刀驱动轴9上从右向左依次套设有扭簧10和曲柄11,曲柄11与切刀驱动轴9固连于一起,扭簧10的一端勾设于曲柄11的伸出端上,另一端限定在底板1的侧面1-2小圆孔1-3旁边的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的曲柄11的另一端通过螺钉15与左刀架连杆12和右刀架连杆一13铰接,左刀架连杆12的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一14-1与左刀架5的伸出杆铰接,右刀架连杆一13的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四14-4与右刀架曲柄18的一端铰接,右刀架曲柄18的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二14-2与右刀架连杆二17的一端铰接,右刀架连杆二17的另一端通过偏心销16与右刀架4铰接,右刀架4与右刀架连杆二17铰接的零件为偏心销16,偏心销16的偏心量为1mm,通过偏心销16的旋转可微量调整右切刀7与左切刀6的啮合量。
所述的右刀架曲柄18通过轴位螺钉三14-3与垫块螺钉19连接。
所述的针板2设置于左切刀和右切刀上方。
本发明剪线机构形成了两个支点,其第一支点为切刀驱动轴9,第二支点为垫块螺钉19,两个支点分别控制着左刀架5与右刀架4的旋转,支点一控制左刀架5旋转,支点二控制右刀架4旋转,所述的两个支点通过右刀架连杆二17和左刀架连杆12与曲柄11铰接在一起,可实现一个动力带动两个支点上零件的旋转。
所述的切刀驱动轴9为原动件,工作时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经过动力传递,左刀架5的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右刀架4运动的方向为逆时针旋转,最终剪线位置为针板孔2-1中心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参见图5和图6):
机器运转过程中,剪线机构在扭簧的作用下处于图5初始状态,剪线时切刀驱动轴9带动曲柄11顺时针转动,曲柄11拉动左刀架连杆12和右刀架连杆一13顺时针转动,左刀架5在左刀架连杆12的作用下顺时针向针板孔中心旋转,右刀架连杆一13拉动右刀架曲柄18在垫块螺钉19上顺时针旋转,右刀架曲柄18另一端带动右刀架连杆二17顺时针旋转,右刀架连杆二17拉动右刀架4做逆时针旋转,使右刀架4逆时针向针板的孔中心旋转,旋梭勾过来的底线、面线以及形成的线环到达针板2下方时,被挡在前方的分线片21隔开,底线和面线被分到一边,导入左切刀6表面的容线槽内,左切刀6和右切刀7,相向的向针板孔2-1中心位置旋转,当到达针板孔2-1中心位置时,底线和面线刚好被带到左切刀6的剪切孔内,右切刀7此时与左切刀6啮合达到最大状态,右切刀刃口划过左切刀6的剪切孔上沿将底线和面线切断,完成剪线,剪线后曲柄11在复位扭簧10的作用下回转到图5的状态,使左切刀6和右切刀7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