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700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纺织业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比较发达,在中国更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们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先是利用树叶、兽皮为衣遮体避寒,后来发展到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并且制造了简单的纺织工具。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原材料和工艺的改进使得各种具有特殊功能性的面料层次不穷,防水面料、弹性面料、免熨烫面料等,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由纤维组成的纺织品面料,由于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于微生物附着,成为微生物生存、繁殖的良好寄生体。寄生体除了对人体的危害之外还会污染纤维,因而抗菌面料的主要目的就是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够消除因细菌而产生的异味,使织物保持整洁,同时避免细菌的繁殖能够起到降低再次传播的风险。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面料抗菌性能还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及其应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以竹纤维、粘胶纤维、椰炭纤维、聚酰胺纤维为经纱,以棉纤维、罗布麻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为纬纱,将经纱混纺纱和纬纱混纺纱混纺织造,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

优选地,所述经纱中竹纤维、粘胶纤维、椰炭纤维、聚酰胺纤维的质量比为20-30:10-15:10-15:15-20。

优选地,所述纬纱中棉纤维、罗布麻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的质量比为20-25:10-15:10-15:5-10。

优选地,所述抗菌后整理是指在常温下将纤维浸渍在抗菌整理液中0.5-1h。

优选地,所述抗菌整理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黄连、大青叶、蒲公英、两面针、丹皮、仙人掌按照10-15:10-15:7-12:5-10:5-10:7-12:10-15的质量比混合,加6倍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水提液,并浓缩至一半,脱色处理后,即得。

优选地,所述黄连、大青叶、蒲公英、两面针、丹皮、仙人掌的质量比为12:15:10:8:7:10:12。

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的应用,所述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可用于服饰产品中。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面料含有多种纤维原料,其中竹纤维、罗布麻纤维等都具有很好的抑菌抗菌性能,合理配比并采用不同纤维组成的经纱和纬纱进行混纺织造,提高面料的性能,并通过抗菌后整理进一步增强面料的抗菌抑菌特性,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防臭、吸湿透气性、抗紫外线等性能,以及良好的强度和抗撕裂性等,并且柔滑舒适、天然保健,对人体有很好的益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适合制作儿童服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以质量比为20:15:10:20的竹纤维、粘胶纤维、椰炭纤维、聚酰胺纤维为经纱,以质量比为20:15:10:10的棉纤维、罗布麻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为纬纱,将经纱混纺纱和纬纱混纺纱混纺织造,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

抗菌后整理具体步骤如下:将黄连、大青叶、蒲公英、两面针、丹皮、仙人掌按照13:13:11:7:8:10:13的质量比混合,加6倍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水提液,并浓缩至一半,脱色处理后,得抗菌整理液,将纤维浸渍在抗菌整理液中40min。

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的应用,所述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可用于服饰产品中。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以质量比为30:10:15:15的竹纤维、粘胶纤维、椰炭纤维、聚酰胺纤维为经纱,以质量比为25:10:15:5的棉纤维、罗布麻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为纬纱,将经纱混纺纱和纬纱混纺纱混纺织造,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

抗菌后整理具体步骤如下:将黄连、大青叶、蒲公英、两面针、丹皮、仙人掌按照15:15:10:10:10:10:15的质量比混合,加6倍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水提液,并浓缩至一半,脱色处理后,得抗菌整理液,将纤维浸渍在抗菌整理液中30min。

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的应用,所述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可用于服饰产品中。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以质量比为25:13:10:20的竹纤维、粘胶纤维、椰炭纤维、聚酰胺纤维为经纱,以质量比为21:13:15:8的棉纤维、罗布麻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为纬纱,将经纱混纺纱和纬纱混纺纱混纺织造,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

抗菌后整理具体步骤如下:将黄连、大青叶、蒲公英、两面针、丹皮、仙人掌按照10:14:8:8:10:10:12的质量比混合,加6倍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水提液,并浓缩至一半,脱色处理后,得抗菌整理液,将纤维浸渍在抗菌整理液中50min。

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的应用,所述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可用于服饰产品中。

实施例4:

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以质量比为22:12:13:18的竹纤维、粘胶纤维、椰炭纤维、聚酰胺纤维为经纱,以质量比为23:13:13:7的棉纤维、罗布麻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为纬纱,将经纱混纺纱和纬纱混纺纱混纺织造,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

抗菌后整理具体步骤如下:将黄连、大青叶、蒲公英、两面针、丹皮、仙人掌按照12:15:10:8:7:10:12的质量比混合,加6倍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水提液,并浓缩至一半,脱色处理后,得抗菌整理液,将纤维浸渍在抗菌整理液中1h。

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的应用,所述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可用于服饰产品中。

实施例5:

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以质量比为28:12:15:15的竹纤维、粘胶纤维、椰炭纤维、聚酰胺纤维为经纱,以质量比为25:15:10:5的棉纤维、罗布麻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为纬纱,将经纱混纺纱和纬纱混纺纱混纺织造,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

抗菌后整理具体步骤如下:将黄连、大青叶、蒲公英、两面针、丹皮、仙人掌按照12:12:12:9:10:9:12的质量比混合,加6倍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水提液,并浓缩至一半,脱色处理后,得抗菌整理液,将纤维浸渍在抗菌整理液中1h。

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的应用,所述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可用于服饰产品中。

对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具有抑菌作用的透气服饰面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面料具有很好的抑菌性和吸潮透气性,以及良好的撕破强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