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740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皮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高耐磨性的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皮革产品大多为普通的聚氯乙烯人造革。然而,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进步,其对所需的皮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面上普通的聚氯乙烯人造革已无法满足中高档汽车内饰面料的高强度耐磨、耐缝纫疲劳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原有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基础上提高其耐磨、耐缝纫等性能成为了目前聚氯乙烯人造革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耐磨革,它可以解决在目前普通聚氯乙烯人造革耐磨、耐缝纫性能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基布、胶粘层、发泡层、面层以及表面处理层;

其中,所述面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合度为1600~20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100份、增塑剂60份~80份、热稳定剂1份~3份以及色浆3份~5份;

所述表面处理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性聚碳型PU树脂80份~90份、脂肪族聚氨酯15份~20份、氮丙啶交联剂4份~6份、异腈酸脂类交联剂3份~5份、水性有机硅手感剂15份~20份、丙烯酸增稠剂6份~8份以及pH调节剂2份~3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发泡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合度为800~12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100份、增塑剂60份~80份、发泡剂1份~2份、热稳定剂2份~3份以及色浆2份~4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耐磨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离型纸上涂刮0.15 mm~0.3mm厚度的面层浆料,进入烘箱,并在150℃~180℃的温度下烘干;

B.在A步骤所得的面层上涂刮0.6 mm~0.8mm厚度的发泡层浆料,进入烘箱,并在160℃~190℃的温度下发泡、烘干;

C.在B步骤所得的发泡层上涂刮可直接使用的水性PU胶粘剂并且贴基布,进入烘箱,并在130℃~150℃的温度下烘干,得到革;

D.将C步骤所得的革的面层上用三版印刷机辊涂一层或者多层表面处理剂,进入烘箱,并在90℃~140℃的温度下烘干,然后再转至压纹机,在130℃~150℃温度下压花。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面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合度为1600~20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100份、增塑剂60份~80份、热稳定剂1份~3份以及色浆3份~5份。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处理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性聚碳型PU树脂80份~90份、脂肪族聚氨酯15份~20份、氮丙啶交联剂4份~6份、异腈酸脂类交联剂3份~5份、水性有机硅手感剂15份~20份、丙烯酸增稠剂6份~8份以及pH调节剂2份~3份。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合度为800~12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100份、增塑剂70份~80份、发泡剂1份~2份、热稳定剂2份~3份以及色浆2份~4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面层通过选用聚合度为1600~20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使得面层表面形成致密表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也使得革料在压花后形成的压纹效果更佳。

2.本发明的表面处理层通过在水性聚碳型PU树脂中同时加入氮丙啶型交联剂和异腈酸脂类交联剂,两种交联剂同时和水性聚碳型PU树脂反应;其中,氮丙啶型交联剂为三官能度化合物,其不和基材反应,而是通过和水性聚碳型PU树脂的羧基反应,使水性聚碳型PU树脂交联,从而提高其耐水解;而异腈酸脂类交联剂,其不仅和基材反应,且还和水性聚碳型PU树脂的氨基和羟基反应,使水性聚碳型PU树脂交联,从而增加其与基材的附着力,提高耐磨性和耐高强度机械疲劳性能。

3.本发明主要通过对原有聚氯乙烯人造革的面层、表面处理层及其制备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了其耐磨和耐高强度机械疲劳性能,其通过测试发现,耐2小时以上缝纫MIE磨损、2500次缝纫疲劳测试及8小时MIE磨损等耐机械强度疲劳测试,本发明表面无磨损、无褪色、无破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耐磨革及其制备方法

A.在离型纸上涂刮0.15mm厚度的面层浆料,进入烘箱,并在150℃的温度下烘干;其中,所述面层浆料由100kg聚合度为1600-20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60kg增塑剂、1.5kg热稳定剂以及3kg色浆混合,并搅拌20分钟,用真空搅拌脱泡机在-0.1MPa下脱泡30分钟,制得;

B.在A步骤所得的面层上涂刮0.6mm厚度的发泡层浆料,进入烘箱,并在160℃的温度下发泡、烘干;其中,所述发泡层浆料由100kg聚合度为800-12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70kg增塑剂、1kg发泡剂、2kg热稳定剂以及2kg色浆混合,并搅拌30分钟,用真空搅拌脱泡机在0.8MPa下脱泡30分钟,制得;

C.在B步骤所得的发泡层上涂刮可直接使用的水性PU胶粘剂并且贴基布,进入烘箱,并在130℃的温度下烘干,得到革;

D.将C步骤所得的革的面层上用三版印刷机辊涂一层表面处理剂,进入烘箱,并在100℃的温度下烘干,然后再转至压纹机,在140℃温度下用压花辊压花;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剂由80kg水性聚碳型PU树脂、15kg脂肪族聚氨酯、4kg氮丙啶交联剂、3kg异腈酸脂类交联剂、15kg水性有机硅手感剂、6kg丙烯酸增稠剂以及2kgpH调节剂混合,并低速搅拌15min,制得。

耐2小时以上缝纫MIE磨损、2500次缝纫疲劳测试及8小时MIE磨损等耐机械强度疲劳测试,本实施例制得的耐磨革表面无磨损、无褪色、无破裂。

实施例2——耐磨革及其制备方法

A.在离型纸上涂刮0.2mm厚度的面层浆料,进入烘箱,并在160℃的温度下烘干;其中,所述面层浆料由100kg聚合度为1600-20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70kg增塑剂、2kg热稳定剂以及4kg色浆混合,并搅拌20分钟,用真空搅拌脱泡机在-0.1MPa下脱泡35分钟,制得;

B.在A步骤所得的面层上涂刮0.7mm厚度的发泡层浆料,进入烘箱,并在180℃的温度下发泡、烘干;其中,所述发泡层浆料由100kg聚合度为800-12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80kg增塑剂、2kg发泡剂、2.5kg热稳定剂以及3kg色浆混合,并搅拌30分钟,用真空搅拌脱泡机在0.8MPa下脱泡35分钟,制得;

C.在B步骤所得的发泡层上涂刮可直接使用的水性PU胶粘剂并且贴基布,进入烘箱,并在140℃的温度下烘干,得到革;

D.将C步骤所得的革的面层上用三版印刷机辊涂一层或者多层表面处理剂,进入烘箱,并在110℃的温度下烘干,然后再转至压纹机,在145℃温度下用压花辊压花;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剂由85kg水性聚碳型PU树脂、17kg脂肪族聚氨酯、5kg氮丙啶交联剂、4kg异腈酸脂类交联剂、17kg水性有机硅手感剂、7kg丙烯酸增稠剂以及2.5kgpH调节剂混合,并低速搅拌15min,制得。

耐2小时以上缝纫MIE磨损、2500次缝纫疲劳测试及8小时MIE磨损等耐机械强度疲劳测试,本实施例制得的耐磨革表面无磨损、无褪色、无破裂。

实施例3——耐磨革及其制备方法

A.在离型纸上涂刮 0.3mm厚度的面层浆料,进入烘箱,并在180℃的温度下烘干;其中,所述面层浆料由100kg聚合度为1600-20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80kg增塑剂、3kg热稳定剂以及5kg色浆混合,并搅拌20分钟,用真空搅拌脱泡机在0.8MPa下脱泡40分钟,制得;

B.在A步骤所得的面层上涂刮0.8mm厚度的发泡层浆料,进入烘箱,并在185℃的温度下发泡、烘干;其中,所述发泡层浆料由100kg聚合度为800-1200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粉、60kg增塑剂、1.5kg发泡剂、3kg热稳定剂以及4kg色浆混合,并搅拌40分钟,用真空搅拌脱泡机在-0.1MPa下脱泡40分钟,制得;

C.在B步骤所得的发泡层上涂刮可直接使用的水性PU胶粘剂并且贴基布,进入烘箱,并在145℃的温度下烘干,得到革;

D.将C步骤所得的革的面层上用三版印刷机辊涂一层或者多层表面处理剂,进入烘箱,并在90℃的温度下烘干,然后再转至压纹机, 150℃温度下用压花辊压花;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剂由90kg水性聚碳型PU树脂、20kg脂肪族聚氨酯、6kg氮丙啶交联剂、5kg异腈酸脂类交联剂、20kg水性有机硅手感剂、8kg丙烯酸增稠剂以及3kgpH调节剂混合,并低速搅拌15min,制得。

耐2小时以上缝纫MIE磨损、2500次缝纫疲劳测试及8小时MIE磨损等耐机械强度疲劳测试,本实施例制得的耐磨革表面无磨损、无褪色、无破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