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撑紧缝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426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撑紧缝纫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撑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大多数服装产品为了提高效率,大都使用缝纫机缝制而成,在效率提高的同时,服装的质量也是不能忽略的,在缝制一些特殊部位的时候,如袖口、裙边等,往往会添加一些松紧带的物品缝制在布料内,这种情况下依靠人工手动操作往往会出现偏差影响服装整体的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存在着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撑紧缝纫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布料撑紧缝纫结构,它包括中心轴、支撑架、伸缩架及压板;所述中心轴使用圆柱轴,所述中心轴的圆环面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所述支撑架包括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架使用条形支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计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母通过所述螺纹孔旋转装配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伸缩架包括顶板,所述伸缩架中间的凹槽截面设计为“凸”形,所述支撑架滑动装配在所述伸缩架的凹槽内,所述调节螺母通过所述“凸”形凹槽露出,所述顶板下端面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架的上端;所述顶板上端面设计有磁性材料;所述压板设计为与所述顶板相同形 状,所述压板的下端面对应所述顶板的位置设计有相应的磁性材料。

所述中心轴上设计有旋转槽,所述支撑架下端设计有旋转环,所述支撑架旋转装配在所述中心轴上。

所述顶板及所述压板相对面设计为锥形凹凸面使得所述压板与所述顶板接触时增大对布料的摩擦力。

所述伸缩架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边端使得缝纫时留有足够的空间将布料放置在缝纫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者松开所述调节螺母,手动调节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伸缩架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布料撑紧缝纫结构的尺寸与所需缝制的布料的尺寸相同,由于所述中心轴上设计有旋转槽,所述支撑架下端设计有旋转环,所述支撑架旋转装配在所述中心轴上,所以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角度更加合适的固定住布料;使用者将布料及需要缝制的材料通过所述顶板及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布料撑紧缝纫结构上,由于所述顶板及所述压板相对面设计为锥形凹凸面使得所述压板与所述顶板接触时增大对布料的摩擦力,所以在缝制过程中缝制的线迹不会因为布料的移动而变形,更加稳定的缝制;由于所述伸缩架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边端使得缝纫时留有足够的空间将布料纺织在缝纫面板上,所以在缝制时保证了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对布料进行支撑及按压固定进行缝制,通过伸缩架的调节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布料缝制,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布料撑紧缝纫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布料撑紧缝纫结构局部侧视图;

其中,1-中心轴,2-支撑架,3-伸缩架,4-压板,21-调节螺母,31-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布料撑紧缝纫结构,它包括中心轴1、支撑架2、伸缩架3及压板4;所述中心轴1使用圆柱轴,所述中心轴1的圆环面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的下端;所述支撑架2包括调节螺母21,所述支撑架2使用条形支架,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设计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母21通过所述螺纹孔旋转装配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伸缩架3包括顶板31,所述伸缩架3中间的凹槽截面设计为“凸”形,所述支撑架2滑动装配在所述伸缩架3的凹槽内,所述调节螺母21通过所述“凸”形凹槽露出,所述顶板31下端面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架3的上端;所述顶板31上端面设计有磁性材料;所述压板4设计为与所述顶板31相同形状,所述压板4的下端面对应所述顶板31的位置设计有相应的磁性材料。

所述中心轴1上设计有旋转槽,所述支撑架下端设计有旋转环,所述支撑架2旋转装配在所述中心轴1上。

所述顶板31及所述压板4相对面设计为锥形凹凸面使得所述压板4与所述顶板31接触时增大对布料的摩擦力。

所述伸缩架3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31的边端使得缝纫时留有足够的空间将布料放置在缝纫面板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者松开所述调节螺母21,手动调节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伸缩架3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布料撑紧缝纫结构的尺寸与所需缝制的布料的尺寸相同,由于所述中心轴1上设计有旋转槽,所述支撑架下端设计有旋转环,所述支撑架2旋转装配在所述中心轴1上,所以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角度更加合适的固定住布料;使用者将布料及需要缝制的材料通过所述顶板31及所述压板4固定在所述布料撑紧缝纫结构上,由于所述顶板31及所述压板4相对面设计为锥形凹凸面使得所述压板4与所述顶板31接触时增大对布料的摩擦力,所以在缝制过程中缝制的线迹不会因为布料的移动而变形,更加稳定的缝制;由于所述伸缩架3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31的边端使得缝纫时留有足够的空间将布料纺织在缝纫面板上,所以在缝制时保证了质量。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