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成衣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衣去毛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成衣的制造和使用中,往往都需要对成衣进行清洁处理,在清洁处理中,最为重要的是对成衣表面粘黏的毛钱或毛球,毛钱或毛球粘在衣服上后比较难清除。传统去毛处理往往使用透明胶布对成衣表面的毛线和毛球进行手动的清理,这样的作业的方法操作虽然简单,但工作量大,清洁干净的难度大,劳动强大,进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成衣去毛清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成衣去毛清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竖向设置的一对持衣支架,所述持衣支架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持衣座,所述持衣座的侧部安装有一排气缸成衣夹。
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轴承固定座,所述轴承固定座的上部设有一个环型轴承座,所述环型轴承座的内部横向安装有一个去毛旋转筒,所述去毛旋转筒设置在两边的气缸成衣夹之间且该去毛旋转筒的两边对应设置为敞开口,两边气缸成衣夹夹紧成衣穿过所述去毛旋转筒,所述去毛旋转筒的外侧中部设有环形轴承,所述环形轴承匹配安装在所述环型轴承座内,且该去毛旋转筒以自身轴向中心轴为中心在所述环型轴承座内转动。所述去毛旋转筒的内壁表面设有用于成衣去毛的刷毛层。所述去毛旋转筒的外侧还设有驱动去毛旋转筒转动的驱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去毛旋转筒的外壁上设有静电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驱动马达、安装在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锥形齿轮、以及固定在所述去毛旋转筒外壁上的环形被动锥形齿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个机动的去毛清洁结构,在清洁时,只要将成衣夹持在去毛旋转筒内,然后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去毛旋转筒转动,在转动时,去毛旋转筒内部的刷毛层能够对衣服360°无死角的进行刮毛去毛处理,尤其是设置的静电发生器,能够让刷毛层带上一定的静电,这样成衣上的毛线和毛球很轻易被刷毛层所吸引,大大地帮助了去毛作业,且整个结构简单,大大地降低了工人师傅们的工作强度,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成衣去毛清洁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竖向设置的一对持衣支架2,所述持衣支架2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持衣座3,持衣座3的侧部安装有一排气缸成衣夹4。
底座1的中部设有轴承固定座5,轴承固定座5的上部设有一个环型轴承座6,环型轴承座6的内部横向安装有一个去毛旋转筒7,去毛旋转筒7设置在两边的气缸成衣夹4之间且该去毛旋转筒7的两边对应设置为敞开口,两边气缸成衣夹4夹紧成衣穿过去毛旋转筒7,去毛旋转筒7的外侧中部设有环形轴承8,环形轴承8匹配安装在环型轴承座6内,且该去毛旋转筒7以自身轴向中心轴为中心在环型轴承座6内转动。
去毛旋转筒7的内壁表面设有用于成衣去毛的刷毛层9。去毛旋转筒7的外壁上设有静电发生器10。
去毛旋转筒7的外侧还设有驱动去毛旋转筒7转动的驱动结构。
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驱动马达11、安装在所述驱动马达11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锥形齿轮12、以及固定在所述去毛旋转筒7外壁上的环形被动锥形齿条13。
在本实用新型中,工人师傅可将衣服使用气缸成衣夹4夹住,这样衣服就横向地穿过去毛旋转筒7,穿过时,衣服和去毛旋转筒7内壁上的刷毛层9接触。
此时,驱动马达转动,通过主动锥形齿轮12和锥形齿条13的配合带动整个去毛旋转筒7绕轴向转动,在转动中将衣服上的毛线和毛球都清洁干净。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